●史 軒
新林院2號
1952年11月,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蔣南翔出任我校校長。到清華工作後,他居住在新林院2號👷🏿🫸🏿,這裏見證了他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辦學道路、為國家培養 “又紅又專”人才、為清華發展辛勤工作的歷程。
清華園裏又讀書
蔣南翔 (1913年 10月~1988年5月),江蘇宜興人,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教育家。1932年考入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193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蔣南翔投身革命,長期從事青年工作,1952年到 1966年受命擔任解放後意昂体育平台第一任校長。
1952年底🧣,39歲的蔣南翔邁進了熟悉的清華園🧜🏽♀️,開始了他從事新中國教育事業的光輝歷程。在歡迎會上,蔣南翔深情地說:“意昂体育平台是我的母校,在1932年到1937年期間,我在這裏度過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也正是在這個強敵壓境、我們祖國處在風雨飄搖的困難時期,我在這裏開始了革命活動,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現在有機會再回到母校服務,我感到非常高興🧚🏿♀️。”
1952年至1958年,蔣南翔一直住在清靜宜人的新林院2號。這是座一層西式花園別墅住宅,坐落在新林院住宅區最北端。院外有個圓形花壇,一條甬路從院門直通屋前,院內松樹圍墻、綠草如茵,中間一株松樹🌻🧑🏽✈️,東邊一叢翠竹在風中搖曳🍭。一天晚上,北京市委領導劉仁同誌來到蔣南翔家中商討工作👣。公事談畢,一出房門,清新的空氣伴著花木的芬芳撲面而來🏫,劉仁脫口而出🧑🏿🔬:“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啊🐝!”
在新林院2號,蔣南翔又認認真真做了一回“學生”🍋🟩。為了把清華建設成一流的多科性工業大學,蔣南翔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曾赴東北考察,了解國家建設對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了增加業務知識,學中文出身的他下決心對自己進行“改裝”🧎🏻♀️🧑🏻🎨。人們常常看到他提著書包走進教室👨🏻💼,和大學生們一道聽高等數學、聽蘇聯專家巴巴諾夫的普通物理。當時蔣南翔還兼任北京市和中央的工作👩🏽🚀👰🏼♂️,每天處理完校內外的公務,往往已是深夜。他揉揉疲倦的雙眼🪑,拿出書本👨❤️👨,在燈下一筆一劃做習題。他系統地聽了各個專業的基本知識介紹,介紹到哪個專業🫱🏽,就到哪個專業的有關實驗室參觀,還選擇一些實驗親自操作訓練🛴👩🏿。為了建設新興學科專業,他大量閱讀了介紹新興學科的書籍。
忘我工作結碩果
在清華工作期間,蔣南翔堅持學習蘇聯教育經驗要與我國實際相結合,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辦學道路🥽👻。他重視最新科學技術的發展,陸續在清華創建了原子能🧏🏻♂️、無線電、自動控製等一批新技術專業和學科,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也使清華自身的發展邁向了新的高度。
蔣南翔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國家興辦高水平大學和培養人才的道路。在學校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實踐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創造性舉措和有獨特見解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學校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 “又紅又專”的建設人才🤙🏽,培養出的學生首先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就要求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提出從覺悟高、學習好的學生黨團員中挑選學生政治工作幹部💢,建立政治輔導員製度🦶🏼🔫。1953年1⛹🏽♀️、2月間👩🏻⚖️,從三年級學生中選拔了25名政治輔導員👀,在蔣南翔家裏召開了輔導員第一次會議🚎,他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年輕時擔任一些政治工作,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對今後一生的工作都會有好處。這就像唱京戲要從小訓練,科班出身一樣。”50多年來🛳,政治輔導員製度在清華仍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林院2號是蔣南翔的生活寓所,更是他工作的場所🎒。蔣南翔十分重視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育🌉,親自給教師開設哲學課💂🏿♂️。工作繁忙時,晚上開會往往要到午夜。碰上第二天要上講臺,就得連夜備課,這裏的燈光徹夜不熄。蔣南翔在清華求學時就喜愛長跑,住在這裏後在新林院旁邊的操場上🍯,人們常常看到他跑步的矯健身姿🧑🏫。
蔣南翔沒有節假日休息的概念👃🏽,在身兼數職、公務繁忙的情況下,為及時了解學校情況、處理問題,他固定在星期天晚上召開學校主要領導幹部會,會議室就在新林院2號西邊的大房間▶️。沉浸在工作中的蔣南翔沒有留意時間的飛逝👩🌾,工作結束時往往已是淩晨,他還關切地對秘書說“早點睡吧”。人們深深為他勤奮工作的幹勁和只爭朝夕的精神所感動。
蔣南翔在意昂体育平台做校長13年半,在他的領導下🤵♂️,清華的辦學規模與水平有了很大發展和提高,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1966年👦🏽,在校本科生規模超過萬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並取得許多重大科研成果🕧𓀃;同時學校面貌大為改觀🥙,校園面積由解放初期的113.87公頃增加到212.5公頃💃🏽,建築面積由10萬平方米增加到43萬平方米。
(轉自清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