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校史連載之一】清華創辦的背景與經過

    2007-11-06 |

    作者🤚🏼:史軒

    前言:

    1911年,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清華學堂帶著民族屈辱的印記誕生在中華大地上🔷,從建校伊始,清華便始終同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意昂体育平台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肥沃土壤📛,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經過10多萬學子的涵養、傳承和創新,形成了“行勝於言”的純樸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鑄就了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工程師、教授、政治家和企業家🧹,為我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清華校史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縮影,清華的發展過程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和高等教育走向獨立🚷、走向世界的過程➾。目前,意昂体育平台已從建校之初的一所留美預備學校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理☂️、工、文、法、經濟、管理🫸🏽、藝術🔪、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大學。在黨中央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進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清華師生肩負著科教興國🕢、復興中華的重任,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中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努力實現新的歷史飛躍。

    2011年🧗‍♀️,意昂体育平台將迎來百年華誕✋🏽。為此,本刊和意昂体育平台校史研究室一起開設了新欄目“百年清華”👨🏿‍🎓,以連載的方式,把清華的發展史向廣大關心和愛護意昂体育平台的讀者作一簡略的介紹和回顧🙎🏽‍♂️☦️,希望能讓讀者在歷史見證的事件之中、德才兼備的人物身上和一個個寄情益趣的故事裏了解清華,認識清華,進而喜歡清華🔃,為清華的發展出謀出力。這也算是我們為清華百年校慶準備的一份小禮物。

    美國退還部分庚款

    清華的建立,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1900年,德😔、英、法、美、俄、日、意👨‍💻🤷🏼‍♀️、奧等國組成“八國聯軍”,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鎮壓了義和團運動。190197日,清政府被迫與11國代表簽定了《辛醜條約》。

    《辛醜條約》第六款議定,清政府賠償俄、德🧊、法🚀、英✍🏿、美🙋🏿、日、意、奧八國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國”的軍費🏨、損失費45千萬兩白銀🐡,賠款的期限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計為98千萬兩,是為“庚子賠款”。其中🧚🏼‍♀️,美國作為“八國聯軍”參戰國之一,分得3200多萬兩(合2400多萬美元)🌄。

    190412月上旬,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就中國的賠款是用黃金還是用白銀一事,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交涉。談話間海約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賠案實屬過多……”這一信息立刻被梁誠捕捉,他不再去和海約翰糾纏賠款用金還是用銀👱🏽‍♀️,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歸已失之利”🧮。於是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在美國國會及議員中四處遊說退還不實賠款。經過幾年艱苦努力,最終促使美國議會在1908年通過退款決議💇🏼‍♀️。

    190636日,美國傳教士明恩溥(Smith, Arthur Henderson)到白宮進謁羅斯福總統。他建議總統將中國清政府的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專門開辦和補貼在中國的學校。1907年明恩溥發表《今日的中國和美國》(China and America To-day : A study of Conditions and Relations🌐,New York : Chicago [etc] F.H. Revell Company, 1907.)一書,他在書中指出,應該多讓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動、鼓吹下🫲🏻,羅斯福向國會提出諮文指出🕵️‍♂️:“我國宜實力幫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巨數之國民能以漸融洽於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大學及其它高等學社👩‍💻⬅️,使修業成器,偉然成才🐮,諒我國教育界必能體此美意🟩👩‍🦳,同力合德,贊助國家成斯盛舉。”

    1908525日🧔‍♂️,美國國會通過退款議案🧖。7月💥,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正式通知清政府外務部,聲稱美國政府決定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中除去所謂“實應賠償”的美金1365,5492.69元(其中200萬元備作償付“一年內在華美僑]向美國債務法庭提出之私人申請[之賠償]”之用)外,剩余1078,5296.12元,從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還”給中國🤹‍♀️。自此,中美有關退款問題談判告一段落。

    美國退款辦學用意

    如何使用這筆退款♟,清政府內部有不同的聲音🦣。北洋大臣袁世凱主張這筆錢用於經濟建設,開發東北三省。但是美國政府堅持這筆錢用於教育🚺,否則退款之事將拖延無望。當時為什麽美國人想用退賠的庚款辦學呢?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一👩🏽‍💻、自1898年張之洞發表《勸學篇》,鼓勵留學日本開始📿,中國留日學生日增🦆🧄。中國為了發展近代教育,1904年模仿日本教育製度,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同時聘請大量日本教習來華任教。日本在華勢力日漸擴大,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註意。美國駐華大使柔克義認為↙️,教育可以使中國政治安定、商業繁榮,使中國成為富足的貿易夥伴。留美學生一旦成為北京領袖🚣🏼‍♀️,美國將在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力👓🥠。美國伊裏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聲稱:“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獲👃🏼👩‍🦳。”因此他們敦促美國政府采取措施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

    二🏄🏽‍♀️、在此之前,從1877年至1900年間,美國在中國辦了許多教會學校🏃‍♂️‍➡️。美國在中國辦教會學校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上海聖約翰校長蔔舫濟把教會大學比作教會培養領袖人才的“設在中國的西點軍校”🚶🏻‍♀️,還進一步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實現目的之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

    但是,當時清政府各省咨議局規定,官立學堂的畢業生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而教會學校則否。因此🧑🏻‍⚕️,美國感到“教會學校……從未得到官僚階級的多少支持🫃🏻,而它的畢業生極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機會。……難得有一個人會獲得重要的位置🎾。”而通過“退款辦學”,控製並借中國官方“自辦”的殼,登入中國主流社會這個“市”,更為有利。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製定庚子賠款的“退款”用於教育👨🏻‍💻。

    190712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正式宣布🧑‍🎄💁🏿‍♂️:“我國宜實力援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繁眾之國能漸漸融洽於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將庚子賠款退贈一半🧗🏿‍♂️,俾中國政府得遣學生來美留學。”

    美國“退款辦學”之舉,顯然意在施加其在中國的影響,符合美國的利益。另一方面,退款辦學也為大批中國有誌青年提供了接受西方現代科學文化教育的機會🚶。由“退款辦學”建立的清華學堂🏄🏼‍♀️,曾被稱作“賠款學校”👨🏽‍🎓。早年,清華學生也稱清華為“國恥紀念碑”,“清華不幸而產生於國恥之下,更不幸而生長於國恥之中🫷🏻。……不幸之中,清華獨幸而獲受國恥之賜。既享特別權利,自當負特別義務。”正是這種愛國精神與責任意識👨‍🦱🏕,形成了清華愛國、奉獻的光榮傳統☃️,激發一代代清華學子將自己命運與祖國、民族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清華雖身負國恥的印記👨‍👨‍👧‍👦,但最終發展成為一所具有愛國革命傳統、為國家興盛和科技文化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學校🐀。

    清華學堂創建

    19081028日❇️,中美兩國政府草擬了派遣留美學生規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內,每年至少應派留美學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派足了400人👩‍👦‍👦🪹,則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為止。被派遣的學生🥛🧖🏽‍♂️,必須是“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當年齡”,中文程度須能作文及有文學和歷史知識🤗🤗,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國大學和專門學校聽講,並規定他們之中🚶🏻‍➡️,應有8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其余20%學法律、政治、財經、師範等🧕🏻。在派遣學生的同時,雙方還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務部負責設立一所留美訓練學校(Training School)🎆,如果必要,還準備在中國其他城市設立分校。這就是後來創辦清華學堂的起因,也是所謂“賠款學校”這一名稱的由來🧑🏿‍🎨。

    19096月,清政府在北京設立遊美學務處💣,由外務部會同學部共同管轄🥢,負責選派遊美學生和籌建遊美肄業館。外務部左丞左參議周自齊任總辦,學部員外郎範源濂和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會辦。遊美學務處最初租賃北京東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作為辦公處,後來遷入史家胡同。

    19098月👦,遊美學務處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學生直接留美。在630名考生中僅錄取了47人。這批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清華校長的梅貽琦、金邦正🤌🏼,有著名的化學家張子高、著名生物學家秉誌等⛸。10月由唐國安率領赴美留學👰‍♀️,他們是清華歷史上第一批留美生⛹🏽‍♀️。

    1909年第一期留美學生

    繼招考了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後,1910年,在400余考生中考選趙元任、竺可楨等70人為第二批直接留美生👩🏿‍🍳,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適。

    1910年考試分兩場。頭場考國文和英文,國文試題是“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說”,胡適做了考據的文章,開頭就說:“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規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這其實是胡適一時異想天開的考據,不料正好碰著看卷子的先生有考據癖🫲🏻,對胡適的文章特別賞識🖐🏼,批了100分💹。英文考了60分。頭場平均得80分🔳。可是第二場考各種科學🪚🥹,考得很不好🗝。最後總平均僅得59分。幸虧這次考選出洋的有七十個名額🔔,考得好的不多,胡適總算僥幸,考取了第55名。這年復試第一為楊錫仁,第二為趙元任。

    1911年招考了第三批姜立夫、陸懋德🧛🏿‍♀️🌲、楊光弼等63人。

    1909年至1911年,遊美學務處共考選三批直接留美生共計180人。這些留美生因是經過“品學甄別考試”後送去留美的,故又被稱為“甄別生”。

    由於第一、二批學生未能完成預定每年100名計劃🛹,並且外務部與學部在招生問題上存在分歧。外務部主張招收16歲以下的幼童🪨,從小送美培養,否則對外國語言“絕無專精之望”;學部則堅持招收30歲以上的學生,否則“國學既乏根底,出洋實為耗費”。雙方針鋒相對🤭,評閱考卷時,外務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學部一分未得⚽️🍭;而學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務部受同樣的待遇。

    於是有了折中方案,遊美學務處專設留美預備學校,先在國內有計劃地訓練🏖,以便培養合格的畢業生送美留學。內務府將清華園撥給學務處作為校址🔨。

    清華園“與西山諸名勝相距咫尺,”環境清雅,吳宓稱之為“世外桃源”🍰🧑🏼‍⚖️,羅素贊揚清華“所見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讓我感到完美。”是一處非常理想的讀書之地。清華園在清朝時為皇家園林📌,建於1707年,康乾年間稱之為熙春園,是號稱“圓明五園”的禦園的一部分🆙👨🏼。道光年間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仍稱熙春園,西部改稱近春園;鹹豐年間又將東部改名為清華園。到1913年春清華學校呈請民國政府🎛,將近春園及其周邊並入校園共680余畝,至此兩園合為一,而今泛指為清華園。

    19091911年間,遊美學務處在清華園修建了校門、清華學堂大樓西部、二院(在清華學堂以北、電機館的西邊🙇🏽‍♀️,現已拆除)🚺、三院(在大禮堂以北,現已拆除,在其原址擴建新圖書館)📛、同方部等一批建築。其中最早的校門已經成為清華園中一處著名景觀,俗稱“二校門”。無論遠望還是近觀👷,校門造型精美𓀁、線條流暢,外形挺拔清麗又不失巍峨莊重🦫,在背後兩棵古柏的俯撫下更顯得美麗。

    19112月🧑‍🎤,遊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遊美肄業館遷入清華園,正式將肄業館定名為“清華學堂”。清末兼管學部和外務部的軍機大臣那桐為清華學堂題寫了校名。學堂設正副監督(相當於正副校長)3人🩰,由遊美學務處的總辦周自齊和會辦範源濂、唐國安分別兼任。清華學堂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方針。

    同月頒布的《清華學堂章程》規定◀️,高等科與中等科各4年。“高等科註重專門教育,以美國大學及專門學堂為標準🧏🏽‍♂️,其學程以四學年計,中等科為高等科之預備,其學程以四學年計🛀🏼。”到這年9月🧑‍🌾,遊美學務處向外務部轉清華學堂改變學製申請👉🏽:“本學堂開辦已歷數月🤦🏼‍♀️,征諸實驗,覺向定章程與現在情形尚有未盡適宜之處🪗,不能不酌量變通,以期完善🔰。”學製方面,由“四四”學製改為“三五”學製🫱🏽:“高等科三年畢業🧒🏻,中等科五年畢業。”

    3月,清華學堂的學生在北京宣武門內學部舉行了入學復試❣️,共有468名學生參加復試🦇,其中有由各省經初試錄取後保送的184名、在京招考的學生141名和上一年備取的留美生143名。這批學生全部合格入學👪,其中五分之三被編入中等科,其余入高等科學習💁🏻‍♂️👩‍👩‍👧‍👧,成為清華最早的一批學生。他們當中有許多後來成為著名的學者,如侯德榜、金嶽霖🫅🏿、戴芳瀾等。429日(宣統三年四月初一),清華學堂在清華園開學,有學生460余名,教師30多人🫷🏻。這是清華歷史的開端。後來😤💸,清華便把每年4月最末的星期日定為校慶日,一直延續到今天🤾🏻‍♂️。

    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學校

    清華學堂雖然在教學上“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但在行政管理上還是封建王朝的一套。清華校名全稱是“帝國清華學堂”,英文校印用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入學考試時,學堂正監督周自齊穿著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邊考試官按省籍唱名📷:“浙江聽點”、“江蘇聽點”……周自齊就用朱筆點名🤸🏼,十足的科舉考場習氣👨🏻‍💻。

    開學之日,周自齊🐈、範源濂率眾學生在禮堂向“皇帝萬歲萬萬歲”牌行三跪九叩禮🧪。有學生為逃避此儀式,前一日已預先告假,或詐稱腹痛,或假言發熱等等,不一而足🤼‍♀️。

    清華學堂一開始就樹立了嚴謹的學風🧑🏽‍⚕️,無論是教學還是生活上都要求學生十分嚴格。入學堂不久即行甄選和篩汰學生,有未通過甄別考試被退學者,有假滿未到學堂上學被開除者☝️。學生在清華是幸運的,在學習及設備上♙🤹‍♂️、在住宿和生活上都享受著較為優越的條件。學生入學後所花費用不多😮‍💨,學宿膳費免交,一個學期只交體育費一元,以及預交期終可退還的賠償費五元🫃🏿,七塊錢一月的夥食(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的月薪)⏳。清華學生衣著方面較樸素,大都竹布長衫、布襪、布冠。由於清華遠處城郊👆🏽,加上學校齋務處的嚴管,所以清華學生在生活上比較循規蹈矩,養成了簡樸的風氣。

    191110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紛紛響應🤞🏻,舉國震動。當時正在清華學堂求學的吳宓在其日記中寫道🐈:“日來警報紛紜,一日數起,聞之殊令人驚惶異常。現北京各報🪙,已為政府禁止登載各省亂事🏡,以故一切詳情難得確知🖖🏿。”清政府的戒嚴、封鎖,非但沒有穩定人心,反而適得其反👷🏿♤,為各種傳言提供溫床✡️,讓市民更加惶恐不安。

    清華學堂原定1016日新學期開學🤎,因為辛亥革命,外事緊急,學部及外務部大臣都臨時決定不能參加🐟,開學儀式暫緩舉行。這無疑更為學堂增加了緊張氣氛,大量學生開始自行離校回家🧔。

    慌亂中,還有部分師生抱有一種希望🔧,即利用清華學堂與美國的關系,借助校內一些美國教師🧑🏽‍🦳,請美國使館派兵來保護。或者美國使館接美國教師入使館躲避💽,順便將留校學生一並帶入使館。115日晚🛗,範源濂演說中即提到:美國公使答應事情緊急時🫳🏼,使館將會派兵守護清華。但是隨著形勢發展,美國公使函致清華學堂美國教員,稱事變緊急🧘‍♀️,使館兵數不多,自顧不暇〰️,無法派兵守護此園。於是🆔,許多美國教員搬出清華,或暫住城內,或離華返美。因此➰,借助美國使館力量自保的希望也宣告破滅。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挪用這年的“退還”庚款去彌補支絀的軍費🍏,清華學堂的經費來源斷絕。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118日晚8時,校方宣布:“事情緊急,美兵既不來保護,則實無法維持🪹。故現定辦法♻️,將本學堂暫行解散。現僅余存款三千金☝🏼,當分給諸生作旅費各謀他適🍈,計每人可得二十元,明晨發給🛏。凡職員、學生人等🏵,統即於明晨搬出雲雲🎄。”自119日起🗿,清華學堂停課🌿。

    這年1229日,各省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1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13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局勢甫一穩定,清華即在各大報紙發布通告,宣布重新開學🎰。191251日,停頓了半年的清華學堂重新開學🧖🏿‍♂️,返校學生僅有360人。

    這年10月🛻,教育部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遵照教育部令,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8️⃣,將監督改稱“校長”🔶,唐國安任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副校長👩🏼‍⚖️,周詒春並接張伯苓兼任清華教務長。

    自此♕,清華進入清華學校時期,前後凡17年,至1928年改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

    (原載《清華人》2006年第2期)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