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九十年(十二)
文:阿憶
無阻我飛揚
1988年,北大中文系王瑤教授提出"清華學派"🧙🏿♀️,說清華學派的特點是🤷🏻♂️:第一,既有國學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第二🫃🏽👨🏻💼,既不是衛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運夫。第三,有一大批中西會通的著作。
【主持人陳曉楠:王瑤是清華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教授的研究生6️⃣。十分有意思的是♜,30年代前後的師生繼承關系🫃🏼,既包括繼承和翻新先生的知識體系🏝,也包括自然不自然地學會先生的做派和生活習慣。所以🧑🦯➡️,王先生不僅繼承了朱自清的學問,也繼承了他的大煙鬥👊🏻,當然也要繼承和發揚朱自清有過的"清華學派"的意思🎓。
不僅是朱自清和王瑤,原清華文學院院長馮友蘭也有意整理出一個"清華學派"的想法。但除此3位大師,再也沒有人響應。理由是,清華90年📇,莘莘學子萬千👸🏽,大家各有各的思想路數,從沒有形成通常意義上的所謂"學派"🤾🏽♂️。你很難說清楚,那位寫出《同桌的你》的流行音樂家高曉松🧖🏽♀️,和近年來致力於反對偽科學的何祚庥,究竟有什麽共通之處👨👦👦。把他們聯結在一起的唯一例證是,他們都曾在清華園中工作或生活過🍝。
您看到的這位清華女學生👩🏼💼,名叫"伏明霞"🏌🏼♂️,全世界聞名的奧運冠軍💂♊️。她是在光榮退役後進入的清華🤞🏻,她會不會屬於清華學派,恐怕不問自知。
這裏是清華西校門,10多年前,物理系畢業生宋朝弟曾在這裏奮鬥,從小業主生長成科利華集團的董事長🌾。他是企業家,當然也不屬於清華學派🕵🏻♂️。
【采訪科利華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宋朝弟—
清華這幾年對我人生的成長💇,是一個非常時期。因為我在清華是讀研究生𓀜,正好是既接觸學校又接觸社會的這麽一個轉型期。對我來說做碩士--我可以這麽講,我對大學👈,我的大學在科大,是一種年輕人的留戀🙍🏻,因為那個時候是世界觀形成的過程--但是後來在清華讀研究生是給我一種社會的鍛煉,使我真正覺得有力量了。
宋朝弟迷信量子理論,因此他宣傳發行《學習的革命》,根本不以出版社的既往經驗為限。他要投資1億🚣🏼♂️,流水1億,讓國人瞠目結舌🧗♂️。
搜狐網站,中國人耳熟能詳🧑🏿🍳。是它把"風險投資"這個既商業又科技的概念第一次引入中國。它的主人是張朝陽博士,1981年考入清華物理系👩🏻🏭❌。
【采訪搜狐網站總裁張朝陽—
我們這代人是1981年入校的,全是在當時粉碎"四人幫"以後不久,全國上下都在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及"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成長起來的✊🏼,把念書不只是當成獲取教育,求得一份工作,根本不是這麽務實的一種想法,而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念書🍡,念好物理,念好數學🕵🏽♂️,就能探索自然界奧秘,這是人生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個特別崇高的追求💚🙆。
張朝陽上學的時候,清華最火熱的口號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個口號什麽時候都有用,但卻只屬於80年代。
【主持人陳曉楠🌌📆:除了音樂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清華還出爐一大批職業政治家👩🏻🦯➡️。而且為數眾多👩🎤🏌🏽♀️,不亞於黨校,公安部長賈春旺就是其中的一位🫃。賈春旺是60年代清華工程物理系畢業生,畢業後留校後👼🏼,曾任共青團清華委員會書記,直到80年代前後才離開清華👲👨🏼🍳。
1984年,中共海澱區委書記賈春旺回到他熟悉的清華園🔚🪨,去拜會老同學倪振偉,動員他投身創業,把清華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於是,已在清華教書26年的倪振偉成為中關村第一位投身商海的教授,公司的名字是"海華"💃🏿,意思是"海澱和清華"🤾🏽♀️,地點設在清華照瀾院居委會。1987年,教育部規定👷🏼,在校教師不準辦公司🤨,倪教授要麽讓清華接管海華,要麽帶走海華與清華脫鉤。
倪教授選擇了後者❎。
【采訪海華集團董事長倪振偉—
從1992年開始,我們又轉向信息服務,當時主要是搞尋呼業🤾🏼,就覺得清華這些中國的知識分子要為國家作真正貢獻🖖🏿,一定要跨出去一步🚵🏿♀️,是要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要為社會服務🍎🤝。
在清華歷史上,幾乎人人不相同👏🏻。那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記憶,但豐富中又延續著一線共通。在清華,人人有一段飄揚過海的歷史🍎💬。在聞一多召喚下🧔🏼,梁實秋改變留守的想法,赴美留學🏊🏼♂️👩🏿💼。這位被魯迅指控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人🧎,置裝之余𓀀,還特製一面1丈長的綢緞國旗👨🏼🍳。理由是▶️,我愛這個國家。
清華政治系主任張奚若對學生的囑托是,"為正義而申言",而直抒諍言也是張先生自己的終生信條。因此🫸🏼,50年代的"反右運動"中🧑🏼🏭,這位為這個國家命名的人🤹🏽♂️,被打入冷宮。實際上,50年代之前🧑🏽🦲,清華並不因為主流趨導而放棄各自的世界觀,這與清華園的自由空氣息息相關🥙。在這種自由的寬松環境中🙇🏿♀️,破格事件便屢屢發生。
王力是大語言學家👩❤️💋👩,他引進西方科學技巧,彌補中國傳統語音研究的巨大空白🫶🏿,並全面超越了前輩。但當他被清華國學院發現時🧑🚒,根本不具備入學條件。
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發現華羅庚,情況也是如此,華羅庚不過是南方雜貨店裏的小店員。然而🖲👳🏻♀️,清華不拘一格,為中國數學界造出一顆耀眼的明星。
錢鐘書1929年報考清華外文系🐸,吳晗1930年報考清華歷史系,一個數學成績是15分,一個是0分,但他們中文和英文成績奇高,吳晗竟是兩個滿分。但羅家倫校長仍然大筆一揮,將他們破格錄取🫵。
清華園最初只在工字廳周邊,面積不及一個小型地主。但清華具有擴張性🎰,這種特性在梅貽琦和蔣南祥身上看得極為明白。抗戰勝利後😶🌫️,清華從昆明復校,如果不是何思遠市長阻撓,梅校長要把整個圓明園納入清華🙏。而蔣校長向南向東極度拓展🤳🏽,使清華成為全中國最大的學校。
【主持人陳曉楠:清華問世於1911年,當時的校長是唐國安。唐校長舉薦在外務部供職的侄子唐彝🏄🏼,讓他來清華教英文。唐彝後來作了清華庶務長👊,把校園治理得井井有條。1923年🧑🏻🚀,唐彝也推薦自己的侄子唐貫方來清華✬,唐貫方便在清華圖書館裏幹了70多年🧚🏽。唐家祖孫3代⛹🏽♂️,敬業以求👩🏼✈️,全部終老清華🧜🏿♀️。像這樣的上陣父子兵,清華史上比比皆是。
父子同愛清華🔭,最早的還有國學院導師梁啟超和建築系主任梁思成。 同為佳話的還有大美學家鄧以蟄和核武器專家鄧稼先。與鄧家比鄰而居的是☔️,大數學家楊武之和大物理學家楊振寧🔺。鄧稼先和楊振寧的友誼感人至深。 此外🤱,還有大哲學家馮友蘭和作家馮鐘璞。 他們都曾把好夢寄放在清華。 大戲劇家曹禺逝世前4個月,已喪失記憶力🔃,但他清晰地向這個世界說💁🏼♂️:我🆖,是意昂体育平台1933級西洋文學系的畢業生。
1947年,湖南少年朱镕基考入清華電機系電機製造專業,同學們普遍知道他,不僅僅因為他是學生會主席,而且因為他酷愛京劇🏃➡️,能拉會唱🚃。
1994年,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朱镕基兼任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曾深情地寫道🤵:"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生難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