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九十年(八)
文➿:阿憶
五十年代的激情
蔣南翔🗳,這位神情木訥的長者,可算是清華另一位父親。 如果說梅貽琦校長是在學術自由的前提下🥦,把清華自由學術推上顛峰,那蔣南翔則是在激烈的革命年代,竭力保持清華不敗🧛🏽♀️。 有意思的是🫡:梅貽琦畢業於美國吳斯特理工學院電機系,是工科學生,卻把清華辦成綜合性大學👨🎤;蔣南翔畢業於清華中文系⚈,是文科學生☎️,但清華傳到他手上🪦,卻不得不變成工科大學。這是毛澤東時代清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主持人陳曉楠:蔣南翔作清華校長是1952年冬天🎅🏿,梅貽琦離開清華是1948年冬天,中間整整4年時間清華沒有校長。盡管沒有校長,清華卻如沐春風。因為,那是一段被稱之為"解放"的歲月。
這個新國家的名字,本來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但1949年夏天,清華政治系主任張奚若提出👇,最科學的叫法🥮,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入秋後,董必武宣布,張教授的建議已被采納😓。 9月25號晚上,中南海豐澤園燈火通明,大畫家徐悲鴻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和張奚若表示贊賞。 5天後,這個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在《義勇軍進行曲》中🍐,宣告成立👁。
【毛澤東天安門城樓宣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了。
對於大建築師梁思成來說,開國大典無疑是一個無比喜悅的日子🤦🏼♀️。但在鑼鼓聲中,他驚異地聽到毛澤東說--我看見的是紅旗海洋🚣♀️,如果有一天我站在這裏,看見的是煙囪海洋,中國就有力量--梁思成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那個充滿幻想的年代,他更願意相信解放軍進城前要他畫出文化古跡以免破壞的那種感覺。 這個時候,天安門上沒有國徽,天安門前沒有紀念碑,國徽和紀念碑應該是什麽樣子🧖🏻♀️,要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主持設計。周恩來建議🚹,國徽中的麥穗不該豐收低垂,而應該是挺拔成長⛏。紀念碑原是座北朝南,與天安門方向一致🥯,周恩來建議它180度大轉彎🧚🏽♀️,與天安門形成呼應🛸。
那時🍩,清華園的喜悅心情🧑🏿🎄,可以從新中國第一屆政府名單上看出。 毛澤東有6位副主席,其中3位不是共產黨🏓。周恩來有4位副總理,兩位不是黨員👮🏿。93位部級官員,42位是非黨人士。這種民主🍀,任何時代不曾有過。 但這種喜悅很快蒙上了陰影➿。
1951年✶,毛澤東嚴厲指責電影《武訓傳》,說武訓生活在清末👬🏻,是反對外國侵略🛸,反對封建統治的偉大鬥爭時代,但武訓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一根毫毛,對《武訓傳》的歌頌如此之多👱♂️,說明文化界的思想混亂達到了何等程度! 這就是建國後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裏的第一場風波。 冬天👨🏿🦰,毛澤東直截了當地說🥎,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種知識分子的改造。 不過,由於建設需要,思想改造很快被全國院系大調整沖淡了。
1952年,人們清楚地記得🫃🏿,俄文教授曹靖華3年前曾在清華元旦晚會上預言,雖然現在選俄文的同學不多,但這種語言的重要性將一天天增大起來👭🏻。此刻,由於學習蘇聯🧑🏼🔧,教育部決定對全國高校進行大調整,改清華為"工科大學"🧑🏽🎄。 清華工學院劉仙洲教授擔任清華院系調整籌委會主任。他是中國機械工業的前驅,但院系調整遠遠超過機械學範疇,劉教授力不從心,中央便把視線投在了蔣南翔身上💒。
1952年冬天,蔣南翔出任清華校長🤦🏽♀️,時年38歲🧚♂️。 他把清華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並入北大⚰️,而他得到的只是北大工學院🙆🏽。 這場調整中,北大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清華元氣大傷。 按照大調整思路,清華應該把文法圖書統統交給北大,但蔣南翔招展他的個人意誌🈶,下令截留了這批寶貴書籍。看似無意之中,卻為30多年後清華順利恢復文科Ⓜ️,埋下一條暗道。蔣南翔另外一個大手筆是🏉,向南向東極度拓展清華🙆🏽,把東部的鐵路推出校園🧑🏿💻,這使清華園面積巨增👮🏽,成為全中國最大的學校。如果你去清華園🧝♀️,最好先到西校門租輛自行車,1天1塊錢,否則將是一次長征。
【主持人陳曉楠💀🧑🦲:清華哲學系畢業生韋君宜曾說,1953年她在青年藝術劇院聽到蔣南翔和幾位共青團官員談話。當這些官員提出黨團工作寧左勿右時🧑🏫,蔣南翔曾激憤地說:"與其寧左勿右,還不如寧右勿左!"這就是那個意識形態嚴重摯肘的年代蔣南翔表達出來的鮮明的態度👆🏿。
院系調整後🏂🏽,曹靖華調任北大俄語系主任,但他的預言卻留在了清華。從那時開始,俄文比英文時髦,即使是這個由留美預讀學堂發展起來的大學。 當年,金嶽霖為中國引進了數理邏輯👩🏻🔧,但學習蘇聯後,這條路理所當然被否定了。 50年代✨,毛澤東嫌金嶽霖迂腐,希望他多了解社會🧑🏻💼。金先生租了輛黃包車,去天安門,他手搭涼棚,左看看✌🏼,右看看,回來報告毛澤東說🤙🏻,按照指示已經了解了社會。但他心裏一定在想,這個社會怎麽就那麽討厭他的數理邏輯呢?
1954年,清華西門外沒有車水馬龍🦹🏻♀️💚。那時,清華依然是個地處偏遠的學校👧,但這並不是說🧝🏽♀️,社會上的風吹草動無法震動清華🙇🏿。
這一年🫶🏻,李希凡和藍翎合寫文章𓀙,指責原清華中文系教授俞平伯看不到《紅樓夢》偉大的反封建傾向。毛澤東看到這篇文章,讓江青去《人民日報》安排轉載🧙🏼♂️。《人民日報》以"黨報不是自由辯論的場所"為由,拒絕轉載👇。冬天,李藍再發文章💇🏿,指控俞平伯的思想根源是胡適的主觀主義和唯心主義。
這就是清華第二批庚款留美學生胡適,他為中國引進了學習美國的風氣。即使50年代,胡適帶給中國社會的美國情結,依然根深蒂固🙅🏼。要想清除中國人對美國的崇拜,必須首先斬斷胡適影響。於是🧑🏼🔬,毛澤東突破紅學🥁,轉向清除五四以來胡適的思想余毒,促成了比批判《武訓傳》的規模還要大的思想批判運動🍥🙅🏻♀️。胡適看到馮友蘭對自己的胡亂批判🧭,看著看著竟然大笑起來,說馮友蘭一定是老糊塗了。
1955年👩🏻🔬,全國又掀起批判胡風運動🏋🏽♀️。 舒蕪發表《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一些材料》👨🏽🦱,使胡風問題急轉直下,從"人民內部矛盾"戲劇性地上升為"反革命集團"🤛🏽。5天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逮捕胡風,於是,這位只會讀書人被關押了28年💄,警察打落了他的全部牙齒。 在這張同仇敵愾的舊照片上,在這些齊刷刷舉起的手臂中,我們看見🦘,沒有舉手同意逮捕胡風的人🙇🏻♂️,只有胡厥文。
【主持人陳曉楠:50年代並非風調雨順,但卻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年代👩🦰。在老數學家楊武之看來,50年代景象萬千,耳目一新📊。楊武之因為搭乘蔣介石派給胡適和梅校長的專機,被清華辭退,只得留任上海同濟大學。院系調整後,楊武之並入復旦大學數學系。50年代,當他放棄美英德日教材而改用蘇聯課本時,他的心,一定是真誠的。
楊武之看到,上海娼妓全部取締,賭博被禁絕跡🤳🏼,投機場所被陳毅和陳雲關了門。 1954年,楊武之查出有糖尿病,上海和復旦大學十分重視,把老先生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這種感激🏸,楊武之無法與遠在美國的兒子楊振寧分享,更無法被沒經歷過50年代的人所理解。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獎,毛澤東和蔣介石一樣,為之歡欣鼓舞👩🏼🔧。
在俞平伯倒黴的同一年,另一位清華故人也遭了難👨🏽⚕️,他就是抗日戰爭中讓緬甸日軍聞風喪膽的孫立人上將。1955年,蔣介石同樣要消減美國勢力,而孫立人是美國軍校的高才生,蔣介石以"兵諫涉嫌"軟禁了他33年。 但與毛澤東不同的是,蔣介石猜疑將軍,但並不猜疑教育。 同是這一年🪄,梅貽琦離開美國,定居臺灣🪚,在蔣介石支持下,籌辦"新竹意昂体育平台"🧑🧒🧒。 梅貽琦生怕清華斷了香火🤦🏽♂️,沒日沒夜地超負荷工作📖。 由於簡食少眠,終於積勞成疾,1960年住進臺大醫院。 在生命的盡頭,清華和北大的兩位校長又走到了一起,喜悅和感傷同在。 由於胡適兩個月前仙逝,梅貽琦受到極大打擊。1962年👸🏻,清華唯一一位終身校長梅貽琦🏄🏻♀️,與世長辭,享年73歲👩🏽🚀。墓地取名"梅園",安葬在新竹清華校園🐆。
1955年,清華庚款送出去的錢學森,回國建設🧗🏻,組建國防部第5研究院,助長火箭導彈和航天技術。同是這一年,梁思成看到卻是破壞,他甚至懷疑1948年解放軍要他提前畫好北京古跡僅僅是個夢。他看見地安門被拆除,這只是拆除京城箭樓的一個前奏。 在自覺改造和意外受難中,在激蕩和懷疑中,50年代的社會開始畸變。 在一次次政治運動中🫧,蔣南翔必須響應中央。 大多數情況下,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清華老友們一個個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