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清華體育教育 貫徹方針 培養人才——回憶蔣南翔校長對體育工作的指導和關懷

2007-08-01 |
田端智
田端智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師,1956~1994年期間在學校從事體育教學工作,1956~1966年間曾任校足球隊教練
我國當代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原高教部部長蔣南翔同誌,在擔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和北京市高校黨委第一書記期間,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健康水平,曾作過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和講話。蔣南翔同誌在意昂体育平台擔任校長14年,親自抓學校體育工作,為意昂体育平台體育的優良傳統奠定了基礎。“學校也應該是出體育人才的地方。既要抓普及,又要抓提高。”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體育和其他學科一樣出成果、出經驗、出人才,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我作為一名在意昂体育平台工作四十年的體育教師,曾多次參加座談會,聆聽老校長的教誨,受益匪淺。
“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19571129晚,在校階梯教室召開體育幹部會議,蔣南翔校長到會作了重要講話。他說:“體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體育不但能增強人的體質,而且能夠鍛煉人的意誌和毅力。毛主席提出的‘三好’體現了社會主義教育的一個根本原則,我們應該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有自己多方面的愛好和興趣,生氣勃勃,精神舒暢,做到‘人人上操場、天天都鍛煉’,爭取至少健康地為祖國工作五十年。”
蔣校長的講話,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有遠見的號召。那時在首都部分高校中掀起了一個群眾性的體育鍛煉高潮,廣大同學自覺行動起來堅持經常地參加體育鍛煉。在清華園裏,每到下午鍛煉時間,同學們都走出課堂、圖書館、宿舍,到操場上去。各班級組織起鍛煉小組,集合整隊,由小組長帶領高呼:“為祖國!鍛煉、鍛煉、鍛煉!”馬路上、操場上、球場上到處都是鍛煉的人群,熱火朝天,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歡樂。那種場面實在太感動人了。許多到意昂体育平台來參觀過的外賓都稱贊不已,這是意昂体育平台優良的傳統。
蔣校長自己也以身作則作出表率,他經常參加長跑活動,在新林院運動場、在西大操場、在學生的跑步隊伍中,有時會看見一位年紀大的長跑運動員,那就是蔣校長。在他的親自提倡下,幹部帶頭,成立了由校領導同誌和教授們組成的鍛煉小組,聘請馬約翰教授任指導。馬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人而異,首先進行體檢。馬老還找出他們當年在學生時代的體檢卡片參考,逐項檢查對比評述,安排在晚上鍛煉,每周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跟上體育課一樣,集合整隊,點名。由馬老帶頭做準備活動後,各按計劃進行跑步(館內練習跑道)、體操、打球、拉力器、遊泳等體育活動。蔣校長可算是馬老的好學生,每逢鍛煉時間都提早到體育館裏來。其他同誌見校長每次都早到,都不敢遲到了。在馬老的親自指導下,蔣校長直至七十歲後仍能堅持遊泳8001000米的距離。
19641,學校在二教會議室召開大會,祝賀馬約翰教授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慶祝會上蔣校長講話贊揚“馬老的一生就是提倡體育運動的活榜樣,成為我國體育界的一面旗幟”,他培養了清華師生熱愛體育鍛煉的風氣,樹立了意昂体育平台良好的體育傳統,馬老在意昂体育平台體育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地堅持工作了半個世紀。年逾八十,還能生氣勃勃地繼續工作。如果沒有非凡的體魄和工作熱情,沒有身心兩方面的很好的修養,那是根本辦不到的。鶴發童顏,步履矯健,神采奕奕的馬老,受到清華全校師生的敬愛,受到全國體育界的尊重,受到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歡迎和愛戴。1959年建國10周年時,毛主席曾熱情稱贊馬約翰教授是新中國最健康的人。 
“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
早在19542月,蔣校長參加體育教研室教師和體育積極分子的座談會時,就提出了“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學校體育工作方針、指導思想。不久,創造條件在學生和教工中成立體育代表隊。後又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充分肯定了按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支持運動員,堅持業余訓練。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還建議成立運動代表隊工作組,建立黨、團組織,辦運動員食堂、宿舍,讓優秀運動員集中食、宿,組成一個新的集體,充分發揮黨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健全組織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學習上還可以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關心,訓練上嚴格要求。當時,凡能提倡開展的項目都通過各種組織形式組建運動隊,先後成立了田徑、遊泳、籃球、排球、足球、棒球、壘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冰球、體操、武術、舉重、滑冰、自行車,軍事體育方面有射擊、摩托車、航海多項等共19個運動隊,300多名優秀運動員。到1959年,關於清華體育水平的奮鬥目標,蔣校長提出了“業余趕專業”的口號。他說“這是具有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工科學生富有聰明才智、又懂科技原理,某些項目可以充分發揮優勢”。當時,清華男籃、女籃、足球、女排、女壘等球類項目比賽成績突出,先後參加全國乙級隊和北京市級比賽,獲得較好的名次。1959年,短跑、跳高,馬拉松等田徑項目以及足球、自行車、摩托車項目共有12名清華運動員和賽艇運動隊,代表北京市參加了第一屆、第二屆全國運動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和名次,有的運動員、運動隊成績已趕上或超過一般專業隊的水平了。同時運動隊湧現出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和“三好”學生。
“速度為綱,力量為基礎”
蔣校長談話中曾多次指出:“學校體育運動,田徑運動是基礎”。1959年為了廣泛開展意昂体育平台的田徑運動,迅速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特別是短跑運動水平。蔣校長經常觀看籃球、足球、田徑比賽,從中受到啟發。他曾多次與馬老、夏老、王英傑等教授和教練員、運動員交談他的看法。在一次座談會上蔣校長講:“要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和成績,必須加強速度、力量方面的素質訓練”。他分析說:“有了速度,腿上有了勁,不但短跑成績可以上去,對跳遠、跨欄、接力跑乃至中長跑、全能運動都有影響。”並要求把短跑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緊密地結合起來。從此以後,每月召開一次“高速度運動會”,以男女100跑和4×100接力為主的速度項目的比賽,校系原短跑隊員、短跑提高課的學生以及各運動隊的隊員都參加,約500人左右,最多的一次是1965年春季近千名運動員參加了高速度比賽。每逢高速度運動會,蔣校長總是早早就來到運動場,對同學們是個極大的鼓舞。觀看比賽的同學更是人山人海,敲鑼打鼓,各系啦啦隊為運動員加油、助威。那樣的場面真是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這是一項具有清華特色的、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運動項目。各年級體育課教學內容都安排有短跑,高年級(四年級)的體育課安排了速度及技術性較強的項目如三級跳遠、跨欄、接力作為教學內容,各班各系以及校短跑紀錄不斷地被刷新。優秀運動員胡方綱當時以男子100成績109,三級跳遠成績15.37的好成績,第一個達到運動健將的標準。
“要出40個運動健將,200個一級運動員”
1964年經歷了困難時期後,為了迎接第二屆全運會,清華體育在恢復、鞏固、發展、提高的基礎上,1965年蔣校長在二教會議室與運動員、教練員、校團委、學生會幹部座談時,明確提出了學校競技體育的目標,要在幾年內依靠自己努力奮鬥、培養出40個運動健將、200個一級運動員。為了能達到、完成這個目際,蔣校長親自指示當時任團委書記的艾知生同誌和代表隊工作組、各級幹部,讓大家都來關心運動員的健康和全面發展,使運動員不僅要在體育上爭上遊,創造優秀的成績;而且在學習上、業務上也不能落後;政治上更要嚴格要求。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蔣校長笑著對運動員說:“一是要高標準、嚴要求。二是要實事求是。”鼓勵運動員樹立起五個心,即:決心、信心、恒心、專心、虛心。他分析說:“要下定決心、滿懷信心、樹立恒心、還要專心,失敗了總結經驗教訓更要虛心。這個目標,一年完不成就兩年,兩年完不成就三年,三年完不成就五年,五年還完不成,那就該打屁股了。”蔣校長提出的指標也是根據體育形勢的發展結合清華實際而定的,經過努力是能夠達到的。到1966年初,我校優秀運動員張立華(自行車)、胡方鋼(男子三級跳遠)、蓬鐵權、李作英(馬拉松長跑)、姚若萍(女子跳高)、關仁卿(足球)、趙希人(男子花樣滑冰)、陳銘忠(男子跳高)、李延齡(男子舉重)、陳豐、羅聖儀、李友琴(女子壘球)等12名優秀運動員獲得運動健將稱號。有3名運動員達到一級運動員的標準。有127人達到二級運動員標準。有830人達到三級運動員標準。蔣校長在座談會上,要求各隊要抓素質、要協作。籃球隊可以去練田徑項目。要註意新生力量的培養。各隊要有長期的規劃。普及面要廣才能提高。運動成績的表現是體現教育水平的一個方面。各個運動隊、運動員都要有指標。過去的“五老”即:老指標、老辦法、老不破、老苦惱、老檢查是不行的。
然而,就在全體運動員、教練員倍加努力,勤學苦練,距蔣校長提出的目標越來越近時,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意昂体育平台是受害最深的重災區之一。蔣校長被打成了意昂体育平台頭號走資派,慘遭批鬥。清華體育的優良傳統及所取得的成績,統統成了修正主義的黑貨。體育教師、教練員成了販賣黑貨的黑幫爪牙,優秀運動員成了修正主義苗子。十年浩劫,砸爛清華,使清華體育慘遭破壞而未能達到老校長提出的奮鬥目標。
三點估計
蔣校長生前非常關心體育教研室和體育老師的成長,他在多次講話中都提到“黨歷來就是重視體育工作的”。校長特別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更關心體育教師的培養和隊伍建設。1960年蔣校長對當時體育教研室作了三點估計:即體育教研室與黨的關系是好的;體育教研室工作是有成績的;要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前進。並號召體育教師要向馬老學習,“學習馬老的業務、品德,跟著時代前進。學習他熱愛工作、勤勤懇懇,數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向馬老看齊,同馬老競賽”。許多年輕教師從馬老的教學、思想、人格和精神等方面受到深刻的教益。馬老師德高尚,對青年人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體育教師都把馬老作為學習的楷模。蔣校長重視培養第二代馬約翰式的接班人。他建議參考馬老成長的道路,著手在優秀運動員中選拔培養,充實體育教研室的力量。為解決體育師資問題,蔣校長說:“要兩條腿走路”。學校要自己培養,好的經驗要推廣,優秀運動員可以留校當教師,過去有些學校就這樣做過。對體育教師的工作,要給予應有的肯定和支持。輕視體育教師的思想要糾正。認為教體育很容易的想法會影響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對體育教師的工作要大大提倡一下。體育教師的糧食和服裝補助應當盡快解決好……今天重溫老校長的講話,倍感親切。
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研室是在校黨委和老校長直接領導關懷下工作的,是在老一輩體育家馬約翰教授、夏翔教授、王英傑教授、楊道崇教授、王維屏教授的指導下組成的,全體同誌團結、勤奮、樸實、創新,形成一個戰鬥的集體。曾被馬老親切譽為“和睦快樂的大家庭”的體育教研室,曾做出過突出的成績,1965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集體,獲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獎狀,是北京市高校體育戰線的一面旗幟。
“現在還是要‘三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蔣南翔校長被重新任命為教育部部長。1979212,在新學期開始前夕,蔣部長就學校體育工作問題答《體育報》記者問,並作了全面的論述“黨的工作著重點轉移,要求學校加速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才”。在新的形勢下他重申黨的教育方針和辦學的指導思想。“黨歷來就是重視體育工作的。著重點轉移還是要重視體育,毛主席提倡‘三好’,還講過‘健康第一’。當前學校講重點轉移,就是不學習的要轉移到學習上來,不註意鍛煉身體的,要註意鍛煉身體。要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現在還是要‘三好’。身體好是學校教育的三大目標之一。學校培養人才正是要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體育不好,就不能說是教育質量高。”
“學校的會可以少開一點。學生每天至少要有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不重視體育就是對學校工作還不入門。只要校長、黨委書記重視,學校體育活動就能開展起來。”
蔣校長說:“重點學校不但應該是文化教育課的模範,也應該是‘三好’的模範,體育的模範。我們這樣要求不是強迫命令而是有根據的。‘文革’前有些工科院校的功課是比較忙的,但體育運動照樣開展得比較好。越是重點學校、重點班、體育要搞得更好一點。否則,就不配稱作重點。”
蔣校長還語重心長地談到:“我們常說不能誤人子弟,既不能誤人家孩子的學習,也包括不誤人家孩子的身體,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學校也應該是出體育人才的地方
蔣校長多次講過:重點學校應該是“三好”的模範,體育的模範。學校也應該是出體育人才的地方。回顧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間,蔣南翔同誌擔任校長的14年裏,他根據意昂体育平台的特點和具體情況,親自抓體育工作,關心運動員的成長,對那些思想好、學習拔尖、體育成績優秀的大學生非常重視,年年都要接見,座談聽取運動員的意見。1959年蔣校長曾在自己家裏召開座談會,團委書記艾知生、優秀運動員胡方鋼、王光綸等參加,蔣校長就曾提出過一個問題,他說:“有的國家有大學生參加奧運會,而且取得較好的成績,我們能不能有中國的大學生參加奧運會呢?體育比賽也要趕英超美……”校長高瞻遠矚地想到這個問題來與運動員共同探討。
許多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有理想,有抱負,有創造,走上工作崗位後能繼承發揚體育的優良傳統。當年在學生時代曾是優秀運動員,而今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教授、企業家以及各級黨政幹部。有的還做了黨的體育工作,如: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原國家體委副主任劉吉,原北京市體委主任林炎誌,原北京市體委副主任張立華,原北京市長助理、亞運會秘書長萬嗣銓,原國家教委體衛司司長宋盡賢,原國家教委高教司司長周遠清,優秀運動員胡方鋼、蓬鐵權、劉維琪、關仁卿、王光綸、何浩,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貢獻。
(《清華人》2007-4期)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