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老照片中的清華情

2018-03-19 | 劉偉華(香港) | 來源 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網 |

常聽人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自1826年在法國出現第一張攝影照片,照片影像便記載了人的思想感情和重要時刻,在定格照片背後往往隱藏著很多人際間以及時代背景的微妙關系🧎🏻‍♀️,等待人們來發掘。緣於要籌備以清華留美軍事學人為主題的展覽,需要搜集這些學人的真實資料🧨,我與揭鈞教授🔄、清華校史館馮茵老師四出打探🧑🏼‍🦰,看看是否能找到這些清華學子的後人,提供寶貴的資料。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從一篇文章中知道清華1926級王之將軍(1906-2001)自臺灣東海大學退休後,移居美國,與在密歇根州大學任教授的兒子王昌逸一起生活😂。於是我和揭教授便以電郵聯絡上他,原來他隨王之赴臺後🤹🏿‍♂️,在臺灣讀書🧑🏿‍⚕️,1960年在臺灣大學取得學士,赴美進入麻省理工學院,1966年取得博士學位👨🏽‍🌾,自此在美國大學教書。王之晚年曾撰寫回憶錄,但書裏收錄照片不多🤽🏽‍♂️,因此我請王昌逸教授找幾張王將軍在臺灣和美國的照片💂🏿‍♀️,補白他晚年生活的照像。後來他傳來幾張照片,我赫然發現一張在貴州都勻拍下的軍人合照🤽🏼🚙,裏面有孫立人將軍和齊學啟將軍,照片背後王之還用英文寫下幾個人的姓名:Tsinghua classmates: Sun Li Jen, Chi Hsueh Chi, Jia Yu Hui, WangChih, Chang Yung, Yin Yu Chang。首四人是孫立人(1900-1990)、齊學啟(1900-1945)👬🏼😺、賈幼慧(1902-1965)、王之,另外二人經查找《清華同學錄》後,知道是張詠(1906-1989)和陰毓璋(1903-1968),與王之是26級同班同學。照片中共有14人,他們的身份是什麽🔵⛈?是否還有其他清華同學?什麽時候在都勻拍照的?這張照片有什麽歷史意義呢?這都值得發掘和追尋的歷史之謎🤢。

人物

因為王之將軍沒有在照片中列明各清華同學的位置🫳🏽👨‍👩‍👧,所以第一步是確認照片中人物的身份。除了孫立人✒️、齊學啟和王之很容易參照其他照片辨認外,其余幾人因沒有同時期照片比對,較難確認。通過清華校史館馮茵老師,找到了陰毓璋的兩位女兒陰東平和陰東美。起初她們看了照片也認不出來🕴,我認為王之在照片背後寫上名字,一定有其人在照片中🏌🏽‍♀️。後來在清華校史館館展覽中,二人蹲身仔細端詳照片的人物🪿,最後認出在照片中前排左中的一人是父親,可能戰時食物不夠,營養不足,陰毓璋面容清臒,形銷骨立,與女兒記憶中的父親有別。


陰毓璋女兒陰東平(右1)和陰東美尋找照片中的父親

張詠的身材高大🕠,在網上查找到他的晚年照片,樣子比對下,確認後排沒戴軍帽的高個子就是張詠。賈幼慧只有他在臺灣時的照像🚴🏿,比對照片裏的人物,仍沒法認出來*️⃣👍。孫立人和齊學啟在都勻練兵時🦪,曾邀請同級同學潘白堅(1900-1951)到都勻參與其事👵🏿。據潘白堅的兒子潘亞農回憶,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8年,潘白堅攜妻子兒女輾轉到了雲南安寧縣。孫立人和齊學啟將軍聽說清華老同學潘白堅在雲南🧘🏽‍♂️,十分高興👇🏿,孫、齊便親自寫信力邀潘白堅前去都勻協助訓練緝私總隊。潘白堅接讀兩位同學的信後,心裏熱血沸騰,慨然應允🚷🙇🏿‍♀️,決定與老同學一道拿起槍來抗日救國🫏。於是潘白堅迅即低價賣掉在雲南安寧縣溫泉鎮自建的住房,前去貴州都勻,在孫、齊二將軍麾下的緝私總隊任職💌。

《清華同學錄》中的張詠

我相信潘白堅在照片中🚣🏻‍♂️,於是請潘白堅子女潘亞農和潘寄華辨認照片中人物,認出第四排左二的人便是父親潘白堅🧝🏿。潘白堅在高等科時才進入清華學校,可能因此與學弟王之不太相熟,所以沒有記錄下來。換言之,照片中應有七位清華學子⬅️。這張照片譜寫出一段清華學子愛國忘我的真實動人故事。

時間

照片拍攝的時間,應當在緝私總隊在1938年冬由長沙入貴州至1940年冬王之離開都勻期間🙌🏻。照片中有一個線索可尋。齊學啟在照片中右臂戴著黑布帶,是戴孝之身。根據中國傳統喪禮習,往生家人為女性時,一律別上黑色麻布於右手臂。據齊學啟胞妹齊新的自傳,“廿七年(1938)逃到都勻,母死家居。廿八年返湘”。1938年11月長沙發生文夕大火𓀗,另據齊學啟外甥女李之琚所記✋🏻,齊新曾告訴她齊學啟回長沙照顧生病的母親,大火後逃難至桃源,病重不支,就在齊學啟懷中離世🕸🧍‍♂️。王之與齊學啟相知相交🤲🏽,稱齊學啟事母至孝。照片中齊學啟臂帶黑布🏌🏼🧑🏼,正是守喪之期,因此推斷照片拍於1939年初。這時正是緝私總隊由湘入黔擴充兵員👨‍👦‍👦,修建營房🫱🏻,添置裝備🤘,教育官兵,極需幹部人才的時候👳🏻‍♂️。拍照地點背景是兩間相連斜頂鋪瓦檐篷的房子,其中一間為二層樓房🗳。據潘亞農回憶,當時的緝私總隊總部在都勻城內東南部的一座關帝廟裏,對開有一片空地,不像照片中的樓房,所以照片拍攝地點❔,尚待進一步考證。

故事

這幾位清華學子為救國抗日聚首於都勻,是因緣際會,還是命運使然🧑‍🦱?時空回到抗戰初起的大時代裏,事緣孫立人率領稅警總團第四團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於蘇州河力拒日寇奪橋渡河🧖🏽,在前線指揮之際,不幸為榴彈碎片所中🤏,身負重傷,輾轉送到香港養和醫院醫治🧏🏽‍♀️。1938年初,經數月休養,體力漸復,因為惦記部屬,赴長沙重集舊部,並且得到財政部長孔祥熙支持,重組稅警總團,改名為緝私總隊👮🏼‍♀️,孫立人為總隊長,原稅警總團團長趙君邁為副總隊長,後趙君邁有事未能上任。孫立人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清華同學齊學啟,二人在憲警教導總隊時曾共事,孫立人邀請他擔任副總隊長。這次偶遇將二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譜出一段抗戰的光榮戰史🫵🏼。據齊學啟的二妹齊新回憶📁,一二八淞滬抗戰時,齊學啟奉命率領憲警教導總隊第六團駐防上海,到步後改名為上海第二保安團,在戰事中勇敢作戰。八一三淞滬之戰前🚭,齊學啟被黃埔系的將領所排擠,解甲歸田,脫下軍裝👰🏽‍♀️,1937年9月獲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邀請執教浙大。後因母親病重🤦‍♀️,向校方告假返湘🏏,適逢孫立人在長沙重組稅警總團🚥,齊學啟和孫立人不期而遇📊,孫立人力邀齊學啟再次共事。齊學啟憤於當時黨派之見,排除異己,報國有心,請纓無路,不如退而執教,培養長期抗戰接班人,這亦與孫立人練兵救國殊途同歸。孫立人對他說🥙👱🏿‍♀️:“當前敵寇橫行,大好河山,大片淪陷🤒,國亡無日,當務之急是奮起抗戰,驅除倭寇📍,挽救民族危機,光復失土。我輩當年改文習武,正為今日馬革裹屍,不能以個人際遇而消壯誌👌🏿。事有緩急𓀀,義有大小,願君三思👩🏽‍🎓。”齊學啟聽後為之動容,回想自己在美國諾維基軍校忍受歧視恥辱,無非期望學成以軍事救國,於是答允孫立人再度投筆從戎,重整軍裝,參加稅警總團,與孫立人、王之等先在長沙,後在都勻練軍🦽。

為什麽孫立人會選擇貴州都勻來練兵呢?據《孫立人回憶錄》,孫立人在選擇緝私總隊的練兵地方時曾費煞思量,當時他考慮集訓的地點⌨️,必須適合幾個條件🧑‍🎓:一、位於後方而較為安定,不受戰事太大影響;二、交通方便;三⛑、氣候;四🤴🏼、地形適於訓練;五🦏、營建營舍設施比較容易。孫立人派人多方偵查🤨,以貴陽都勻最為適當👩‍💻🥸。他發覺貴州並不如一般人所說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事實上貴州氣候溫和,人民勤勞刻苦,以苗疆少數民族為甚,他們擁有南方人的美麗和北方人民的刻苦🕵🏼。

孫立人和齊學啟在都勻練兵最大的難題是找幹部和兵源✴️。二人在美國軍校畢業回國參軍🎻,但在軍隊裏沒有人脈👩‍🦼‍➡️、派系關系,因此軍事委員會視稅警總團或緝私總隊為非正規部隊🚚,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等軍校畢業生不會編配到這支部隊,在都勻練軍時缺乏高級和中級幹部🚴‍♀️。因此,孫立人、齊學啟、王之一方面召集舊部,廣納不同軍校背景人才,如李鴻是黃埔軍校畢業💇🏽‍♂️⛴,原稅警總團第四團幹部,譚展超是意大利軍校畢業💩🫲,另一方面亦向清華同學招手。孫🈚️、齊除了邀請同學潘白堅加入部隊🙅🏼‍♂️,擔任上校政訓主任🦡,借助他在城市管理、法學和警政的專業知識和擔任南京警察廳分局局長及九江縣長的行政經驗🧔‍♂️,協助管理和組織新建構的部隊,同時還請王之聯系清華同學➝,到都勻幫忙組建軍中各個單位。

孫立人練兵很重視士兵的體能和軍隊的醫護,極需這兩方面的專才🤵🏿‍♀️。王之的同級同學中陰毓璋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醫學博士ℹ️,張詠獲得哥倫比亞大學體育專業哲學博士,並且有體育老師證書🚣🏼。孫立人極為希望得到兩位清華學弟的幫忙,他在1937年淞滬戰爭時,便曾經尋求過陰毓璋的幫忙🧗🏿‍♂️。據陰毓璋女兒陰東平回憶😪,當時她父親在安徽蕪湖美國人辦的教會醫院-弋磯山醫院擔任外科和內科主任,埋頭於醫院的臨床工作👩🏿‍🎤,十分忙碌。大約10月時他收到清華學長孫立人的信👩‍🦼,謂他正帶領稅警總團到上海抵抗日軍,見國軍傷亡慘重,傷兵得不到救護,即使送到野戰醫院也因醫護人和醫療設備水平較低🧔,無法救治🪚。孫立人在信中說國難當頭🧑🏻‍💼,希望陰毓璋能幫忙組建一所傷兵醫院🎞,把有希望救治的傷兵帶到後方醫治🖕🏿。當時兵荒馬亂🪬👨🏼‍🍳,能逃走的人都拖兒帶女地逃難,陰毓璋的太太正懷著陰東平🧑‍✈️,處於臨產期🌔,如逃難路上生產會更為危險💇🏽‍♀️🙁。陰毓璋這時心裏矛盾👩‍🔬🧘🏻,如自己走了沒人照顧臨產的太太,擔心她的安危🐎;如拒絕孫立人的請求,又有違自己救國的誌向。他四出找朋友幫忙托付,情急之下在醫院走廊遇到一位18歲剛畢業的護士束玉英小姐,她在蕪湖沒有親戚,還沒有走,於是請她照顧太太⛰。陰毓璋安頓家人後便立刻出發。不久陰東平便在蕪湖出生😌,戰事擴散,出生後12天陰毓璋太太便帶著初生女兒逃難。陰毓璋到上海帶傷兵去四川重慶,組建傷兵醫院,1938年他到遷移到成都的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擔任婦產科主任教授。孫立人很感激這位清華學弟,知道他與自己的心誌一樣,當年勤懇讀書,為的是報效國家,振復中華。因此,他請王之聯絡同學陰毓璋,希望他能到都勻協助組建緝私總隊的醫院和醫護製度🤛🏽。大約在1940年陰毓璋便到了都勻,孫立人給他上校軍銜,方便在軍隊做事,做了幾個月🤞🏻,為部隊建立了醫護製度後便返回成都中央大學醫學院繼續工作。雖然陰毓璋在都勻待了短短數月👳🏿,但能與清華同學一起共同組建新軍,大家同德同心,內心充滿莫大的滿足感,成為一段終身難忘的經歷。


陰毓璋和姚楷在清華時合照

孫立人在清華是優秀的運動員,接受過幾位體育教練的培育,深知體育對鍛煉人的體能和意誌的作用,因此他練兵很重視部隊的體育製度。到了都勻,孫立人想起身材高大的學弟張詠,他在體育教育方面成就最大,除了在美國大學取得體育博士學位外🆎,張詠並曾協助國民黨軍委訓練總監部籌備國民體校。又到軍委會外事局擔任翻譯官訓練所兼任體育主任。於是孫立人請王之聯絡這位同學,赴都勻協助籌辦體育處🥙,招聘體育教官,利用體操、田徑、遊泳以及各類球類🏃🗡,訓練士兵的體格素質和合作奮鬥精神。近年發現緝私總隊在都勻舉行運動會的獎章🥏,證明孫立人練兵重視體育,照片中出現張詠的身影,又再印證確有其事。

照片中王之站在張詠前面🙆🏿,他是緝私總隊在都勻練兵時的主事人之一。他是清華同學中唯一接受美國兩所著名軍校♊️:西點軍校和諾維基大學的完整教育。淞滬會戰前他是稅警總團的工兵營營長🏄🏽‍♂️,孫立人和齊學啟在長沙重建稅警總團時,便應允參與其事。他與齊學啟皆是長沙人🤶🏻,因為省籍之誼,二人在清華讀書時已為好友,亦有意赴美讀軍校,期以軍事救國。據《王之回憶錄》,緝私總隊準備由長沙轉移至都勻前,王之和工兵先到該地視察🍺,找了一處關帝廟作為總部,開辟操場🙇🏻,作為部隊操練場地👨🏿‍✈️,又修建營房,使長途行軍的部隊有安頓之所。王之在緝私總隊專責軍事教育,教授領導學和小部隊戰術。待至1940年5月部隊擴充學兵團,王之轉任團長。他率領新兵到離都勻六十裏的苗疆山區王司進行作戰訓練🫷🏽⛹🏽,王司原為明清土司治地👼🏽👨🏼‍🚒,遠離城市,地高天寒,補給困難🌰,士兵僅有單衣一襲。要從數十裏外運米至營地🎋,備極艱苦😆,王之與士兵甘苦與共,建立了患難相依的袍澤之情。


王之晚年在美國密歇根州定居

在照片中沒有出現的清華同學還有姚楷。據姚楷的兒子姚天正回憶👮🏽,姚楷原本在航空總署任空軍上尉,後來受清華同學邀請,到貴州都勻的稅警總團屬下供職。她的女兒在都勻出生🏌🏼‍♂️,故取名勻正。姚天正想不起是哪一位清華同學的邀請,但很可能是孫立人或王之,因為孫立人自美回國後,苦無參軍的途徑🏄🏼‍♀️,後來在南京遇到姚楷,介紹他找一位朋友,由他推薦到新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找訓育主任谷正剛🧛,才獲得軍訓教官之職,這是孫立人第一份軍職。姚楷與王之是先後期同學,大家都曾在美國諾維基軍校學習,當時緝私總隊正需要高級幹部人才,王之找學兄幫忙也自然不過,況且姚楷與陰毓璋是清華摯友💵,同是山西人, 有省籍之誼,大家到都勻參與清華同學組建新部隊的工作🫠,為捍衛國家盡綿力,也是他們的夙願。

歷史意義

這張老照片有何歷史意義呢?一是反映清華軍人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軍隊中面對的困境🧲。自民國建立後三十年多間💁🏻‍♂️,由於政局動蕩🔘,地方勢力抬頭,各軍閥或軍閥背景的將領擁有地緣性的軍隊,亦有自己的軍官訓練學校,如雲南講武堂。加上沿自清末的軍官學校,如保定軍校,以及孫中山南方政府建立的黃埔軍校等,這些方部隊在國民政府建立後雖屬於國民革命軍🏂,但地緣和派系色彩濃厚,各軍隊的番號代表各自的身份來源✊🏼,如十九路軍便是粵系軍隊、十八軍是中央軍🔬。由美國回來的清華軍人,想在軍隊中帶兵👨‍👦、練軍並不容易,唯有在非正規部隊如稅警總團等尋求出路。不過由於是非正規部隊,不會獲得軍政部分配各軍校和陸軍大學畢業生,而軍校畢業生也不願到這些非正規部隊👨🏽‍🚀,怕影響前程👨‍🏫🃏。孫立人、齊學啟和王之等清華留美軍人到都勻訓練緝私總隊時便遭遇這一困境👨🏿‍🍼。既然在國內沒有軍隊派系的背景😏,為了打破困境👩🏽‍🍳,開創新局,他們最有力的憑借是清華的學緣關系🧑‍🌾。清華學生留美學習不同的專科,回國後在各自的專業上發揮所長🧖🏼🏉,成為各個領域的翹楚。從《梅貽琦日記》可見,抗戰時清華師生互動頻繁🔳,這些清華學人在國內保持交往💽,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人際關系網,因此當孫立人等在都勻練兵,渴求高級幹部🌒,清華同學便成為重要的人才來源。

二是顯現清華同學的共同救國意識🤽。八年的寄宿生活使清華同學建立一種超於血緣的親密硯席之情,加上有相同的留學美國遭受歧視的經歷🪆,於是形成一種共同的憂患意識。他們回國目睹時艱🙍🏼‍♂️,國家受到列強侵淩,尋求復興中華的意誌更形強烈。孫立人🚷🤶🏽、齊學啟🎿、王之🙍🏻‍♀️、潘白堅🍲、陰毓璋🤷‍♀️、姚楷等回國後走上不同人生道路,有的到非正規部隊擔任軍官👞,有的到大學當教授,有的到醫院做醫師,有的到政府當縣長,有的到航空署任職,最後在抗戰的大時代裏,出於強烈的愛國心將他們凝聚在一起。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整個都勻練兵的歷程🧝🏻,但在時空交錯的人生命運裏㊗️🌼,共聚於偏隅西南的都勻,生活雖然艱苦,但清華同學攜手練兵救國🔹,成為他們刻骨銘心的記憶印記。這種國難當前,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傳統士大夫先國後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精神一脈相承🤵🏽‍♀️,而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

鳴謝王昌逸教授、陰東平教授、陰東美女士、姚天正先生🍔、李之琚女士🪨、潘亞農教授🤽🏼、潘寄華女士提供資料♚,揭鈞教授給予意見。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