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日南邊望北雲🚶➡️,歸時東國拜西鄰。
若驚道術多遷變,請向興亡事裏尋👵🏼。
這首詩出自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之手。馮友蘭是中國近代以來泰鬥級的哲學大師🙎🏿♂️,被認為是中國現代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對許多西方人來說,馮友蘭就是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就是馮友蘭。
然而,馮友蘭的老師胡適對其卻頗不欣賞,1961年4月30日,胡適在與朋友交談中竟稱:“他(馮友蘭)本來是個會打算的人👩🏼🏭,在北平賣了不少的房地產。1950年在檀香山買了三個很大的冰箱帶回去,冰箱裏都裝滿東西🍟,帶到大陸去做買賣🏋🏿♂️,預備大賺一筆的。他平日留起長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錢。”
其實🎒,冰箱之說是誤傳,馮友蘭確實從美國買回一臺冰箱,但後來捐給了意昂体育平台醫院🚮。
刻薄如此,似非胡適風格♞,馮友蘭究竟怎麽得罪胡適了?
杜威更看好馮友蘭
1895年12月,馮友蘭生於河南唐河縣。
馮家祖籍山西高平,清初至唐河縣,並在那裏發家🛩。傳說一日大雨,有賣布老人將沾濕的布寄存在馮家,此後老人再未歸來⬜️🎅🏼,馮家遂將布出售,因而大富。
馮友蘭少年時家有1500畝地,故6歲時便入家塾。他的弟弟、妹妹均學有所成(弟弟馮景蘭是地質學家,妹妹馮沅君是文學史家)🚈,號為“三馮”。
馮友蘭從小口吃,13歲時,他的伯父在春節時出了一個燈謎:“慈禧太後過生日——打一字✋🏻。”無人能應🐺,馮友蘭說:“慈禧太後生日是十月十日,合起來恰好是‘朝’字。”馮友蘭的父親大為驚異🍢。
1915年,馮友蘭考入北京大學🤿,“到了1917年,胡適到北大來了。我們那時候已經是三年級了”,而胡適教的是大一,所以胡只在名義上是馮的老師。
大學畢業後,馮友蘭在河南第一工業學校任教,次年考取官費留學生𓀖,在去美國攻讀哲學前,他特別咨詢胡適,胡問道:“你要學新哲學,還是學舊哲學🎙?”馮友蘭表示他要學新哲學,胡適說🐋🤟:那你就不要去哈佛大學,去哥倫比亞大學吧。
胡適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他曾說:“我的思想受兩個人的影響最大🧛🏽♀️:一個是赫胥黎,一個是杜威先生。”杜威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但杜威對胡適學業的評價不高,卻稱贊馮友蘭是“真正的學者材料”。
1923年🛠🧔,馮友蘭獲得博士文憑🫙🤶🏿。

青年馮友蘭
成了清華的曾國藩
馮友蘭回國後,謀職頗不順,只能在剛成立的中州大學(今河南大學前身)當教授👰🏽♂️。
1925年9月,馮友蘭給胡適寫信,說👮🏽:“近見報載教育部將設國立編譯館,未知果能辦成否……若有機會👩🏿🦲,甚望先生為圖之也。”信末落款為“學生馮友蘭鞠躬”👐🏻,可謂謙恭已極,但胡適似乎並未幫忙。
推測原因有二📺:首先,求胡適謀職的人太多,他與馮友蘭並無深交🙍🏻♂️;其次👈🏼,馮友蘭口吃,胡適認為他英文糟糕👩🏽🎤。
此後幾年,馮友蘭均漂泊不定。
1928年6月🛍️,國民黨北伐入京🙍🏼♀️,蔣介石派他的秘書羅家倫出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同年9月,馮友蘭被意昂体育平台聘用,馮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此後他長期在清華,直到1952年院系調整才離開🦇。
當時意昂体育平台與燕京大學均靠外資,故教員能按時領到工資,可以一邊教書一邊做學問,是令人向往的職位。此前馮友蘭已在燕京大學任教,但他嫌棄“教會學校(指燕京大學)出身的人有一種教會味👫🏼,其精神面貌跟中國人辦的學校出身的人有顯著的不同”。
在清華,馮友蘭展現出善於處事的長處。1930年𓀜,清華學生發起“驅羅”運動,羅家倫被迫辭職,羅的親信楊振聲、張廣輿等紛紛離去,馮友蘭卻扛過了“倒馮”風潮,此後梅貽琦當校長,馮友蘭又成了梅的親信,馮友蘭也被人戲稱為“清華的曾國藩”𓀗。
被魯迅稱為“安分守己”
1930年👰♂️,馮友蘭將剛完成的《中國哲學史》送給胡適,胡很快回信,對《老子》寫作時間這一問題提出異議🏌️♀️👨🏽🦳。
馮友蘭認為《論語》早於《老子》👩🏻💻,因為🥦:首先🧍🏻♀️,“孔子以前,無私人著述之事”🫓;其次,“《老子》非問答體”;其三,“《老子》之文為簡明之‘經’🧔🏻,可見其為戰國時之作品”。
胡適認為這三點均不能算是證據(後來考古發現證明,胡適的說法是正確的)🥼。
馮友蘭撰文公開回應胡適🤹🏽♀️,對於第三點,竟稱“我是引用傅孟真(傅斯年)先生說”📕,胡適認為馮這是“丐辭”。
對於胡的質疑,馮友蘭再度公開答復:“我並非考據家……我的貢獻就是指出現在所有證《老子》一書晚出的證據,若一一看起來🤦♂️,都是不充分的證據🕐👈🏻。但合起來,卻是很強有力的證據。”此辯法已近乎無聊。
1930年後👵🏽,馮友蘭學術成績不斷,他在清華的地位也不斷上升🚵🏿♂️,成為梅貽琦、葉企孫之後的第三號人物。胡適此前因《中國哲學史大綱》聞名,馮友蘭的哲學史研究後來居上📏,令二人關系微妙👮🏼♀️。
1934年,馮友蘭到英國講學,經法國👮🏻、瑞士、德國後到蘇聯訪問🆘🛹,最後在捷克的布拉格參加國際哲學會議👩🏿🦳。回國後,馮友蘭突被何應欽部下特務捕去💂🏻♀️👨🏼💻,原來特務們得報告稱有中共代表赴俄,帶回重要信息🪻,誤認為馮友蘭就是中共代表。經清華校方斡旋🍜,第二天將馮放回,何應欽並電令相關人員道歉🤟🏼😀。
一個多月後,魯迅在給友人信中稱🌰:“安分守己如馮友蘭,且要被逮,可以推知其他了。”
聯大校歌究竟是誰寫的
抗戰爆發後,北大、清華、南開組成西南聯大,由於清華實力最強(1937年時,聯大全校共有教師148人,其中北大55人,南開只有20人,清華占教師總人數的50%),故馮友蘭出任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聯大當時矛盾重重♐️,學生在搬進新宿舍後不久💷,三位校長巡視,蔣夢麟認為不宜居住,張伯苓則說學生應該接受鍛煉🧑🔧,蔣反駁說:“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要他住在這宿舍裏!”張伯苓則說👦🏼:“倘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他住在這宿舍裏!”
蔣夢麟曾給胡適寫信🤶:“有時不免痛責兄(指胡適)與雪艇(王世傑)、孟真(傅斯年)之創聯大之議……我發狠時很想把你們三人一人一棍打死。”
馮友蘭曾將聯大形容為舊社會大家庭🙇🏻,下面各房都有私房👩🏼🍳,卻都靠著大家長活。馮友蘭等人艱難維持局面⏪,體現出教育家的風采。
北大文科不甘心被清華壓製,羅常培等人多次寫信邀請胡適回國重振北大👓,胡適未予回應👎🏼。此時馮友蘭亦出言不慎🖱,一次有人拿論文《1927年以前胡適對中國文化界的影響》請教馮友蘭,馮說這個題目很好🚡,“因為過了1927,他(指胡適)也就沒……沒……沒得影響啦”✳️🐜,馮甚至在課堂上也公開這樣說。
值得一提的是,馮友蘭還是聯大校歌的詞作者,此前人們多誤認為是羅庸🚥,但據《朱自清日記》⛹🏼♂️,1938年10月30日,校歌委員會接受了羅庸所寫歌詞,可到1939年6月14日♙,校歌委員會又決定改用馮友蘭寫的歌詞👃✤。
讓蔣介石潸然落淚
不少人認為馮友蘭因1934年被捕而傾向左派,其實後來馮友蘭與蔣介石頗有來往。
蔣介石想利用哲學統一思想👨🏼,曾4次接見哲學家賀麟,此外蔣在重慶辦中央訓練團,請馮友蘭來講“中國固有道德”。蔣介石思想趨傳統💁🏽♂️,更青睞馬一浮👷🏿♂️、馮友蘭、錢穆✌🏼、蕭公權等國學功底深厚的學者。
據馮友蘭說:“凡是從別的城市到重慶去的比較知名之士🏄🏼♀️,他(指蔣介石)都照例請吃一頓飯。我差不多每次到重慶,他都送來一張請帖🩸,請去吃飯👷🏼♂️。”到重慶時,也曾有人邀馮友蘭去《新華日報》講座🏄🏽♀️,馮謝絕了。
1943年,輿論界對蔣介石專製統治的不滿之聲日趨激烈,蔣夢麟讓馮友蘭寫信勸說蔣介石🥭,由陳雪屏代轉🆓,陳雪屏稱該文為“當代大手筆”,雷海宗也說“即使你(指馮友蘭)寫的書都失傳了👩🏽⚖️,這一篇文章也可以使你不朽”。據陳雪屏說,蔣介石看了這封信後,“為之動容,為之淚下”。
1945年1月,蔣介石再度宴請馮友蘭😶👨🔬,聽說馮母去世,蔣說:“我不知老太太去世,如果知道,我要叫劉主席(當時河南省主席劉茂恩)去吊祭。”蔣還親自為馮母書寫了墓碑,讓馮覺得“很有面子”🏇🏽。
因與蔣介石來往過密💮,聯大學生畫漫畫諷刺馮友蘭是“政治哲學家”🎅🏽👩🏿🎤,並稱馮的《貞元六書》是為了阿諛蔣介石而作。
馮友蘭與蔣介石來往密切的信息傳到遠在美國的胡適的耳朵裏,使胡對馮的偏見日深,他曾說:“馮友蘭雖曾出國門,而實無所見。他們(指馮友蘭、錢穆等)的見解多帶反動意味,保守的趨勢甚明🧑🏽🦱,而維護集權的態度亦頗明顯。”
以氣節論人未免殘酷
其實,馮友蘭此時並無仕進之心,孔祥熙要辦孔教會,請馮出任會長,馮謝絕道:一是沒有辦這種會的必要;二是如果要辦⛄️,我也辦不了💁🏻♀️。蔣介石曾想讓馮當國民黨中央委員,也被馮謝絕。
1948年😟,在中研院院士推選中,胡適提名了湯用彤、金嶽霖,卻沒提名馮友蘭,而馮當時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顯在湯🫲🏻、金之上,有趣的是,馮友蘭也沒提名好友陳寅恪。
1948年12月📼,陳雪屏從南京飛抵北京🤶🏿,梅貽琦請客,約幾位清華教授作陪,大家皆知陳此行目的👩🏿💻,心照不宣🤴🏿,陳說誰願走,可乘他的飛機🚶🏻➡️,在座者相顧無言,不置可否,因大家“對共產黨並不了解……但是對國民黨我們是了解的”。
1954年✬⚅,馮友蘭在批判胡適運動中撰文說👩🏽🎤:“實用主義者的胡適🧏🏼,本來認為歷史是可以隨便擺弄的👢。歷史像個‘千依百順的女孩子’🏄🏿,是可以隨便裝扮塗抹的。”胡適則在日記中寫下:“重看馮書兩遍📒,想說幾句好話,實在看不出有什麽好處。”
此後馮友蘭言語屢屢失當,晚年他在《三松堂》中懺悔道📨:“我在當時的思想,真是毫無實事求是之意,而有嘩眾取寵之心,不是立其誠而是立其偽👩🏼🎨。”不過,學者周質平先生認為😽,在非常年代,以氣節論人未免殘酷🧑🏼,他認為馮友蘭善變中包含著遊戲人間之意,實為諷世🧙🏻♀️。
馮友蘭的老師兼老友梁漱溟曾一語道破:馮貌似儒家,但從行事看🅱️,更接近道家。可惜胡適未悟到這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