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錢鐘書楊絳夫婦與李健吾的文學淵源

2016-09-27 | 蔣勤國 | 來源 《光明日報》2016年9月23日 |

錢鐘書(左)與李健吾

錢鐘書楊絳夫婦是世所敬仰的文化巨擘☣️、一代大師🚵🏽‍♂️,堪稱閃耀在中國現當代文化天穹中的“伉儷雙子星”。晚生有緣,因研究李健吾先生之故,曾與錢鐘書楊絳先生有過“一函之交”——楊絳先生手書並“錢鐘書同候”的一封書函至今珍藏在我的書篋中Ⓜ️🍺,倏忽之間已26年了。我綜合梳理和研究各種資料🖖🏿,發現楊絳的成名與盛名離不開李健吾先生這位“我們夫婦的學長和前輩”(楊絳語)的鼓勵🈯️、提攜與推介👨🏽‍🎤,而錢鐘書早期的文學聲譽同樣與李健吾先生密切相關🚟。

“兩家成為知友”

李健吾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戲劇家👋🏿、小說家🤜🏽、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和法國文學專家🖖🏿,其小說和戲劇曾得到魯迅、朱自清等前輩先生的贊賞⌛️🙅🏿‍♂️。我在搜集李健吾研究資料的過程中,獲知李健吾與錢楊夫婦有多年的交誼👩🏽‍🎤。他是錢楊夫婦的清華學長💧,其妻尤淑芬女士是錢楊夫婦的同鄉,與楊絳先生系同學且有遠親(從楊錢的信函始知)👋🏼。李健吾與錢楊夫婦的友情往來由30年代後期的上海開其端🧗🏿‍♀️,到淪陷後的上海🤽‍♂️、“孤島”到戰後的上海,“兩家成為知友”(李健吾語)。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到後來的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由朋友而朋友加同事,他們又相當長時間一直“住在一個大樓”。兩家人的友誼延及下一代🧔🏻‍♀️,李健吾的女兒親熱地稱錢楊為“錢爸”“楊媽”💪🏼。李健吾於1982年11月去世,他們之間的交誼超過40年🤳🏿。李健吾翻譯的《莫裏哀喜劇》1982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錢鐘書先生為之題簽,題的是🎦:“李健吾譯莫裏哀喜劇 錢鐘書敬署”。李健吾去世後的1983年8月,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健吾文藝評論選》時,楊絳先生為之題簽👩🏻‍🔬🪓:“楊絳敬題”。兩個題簽均分別加蓋個人印章🎄。錢楊夫婦饒有個性,他們夫婦常以互為對方的著作題簽為樂,絕不輕易為他人題簽題字🧑‍✈️☎️。因此這兩個題簽何其罕見👩🏻‍⚖️、何其珍貴,何況是“敬署”“敬題”呢🍎!

錢鐘書📓、楊絳參加李健吾的追悼會

李健吾先生去世後🪁,錢鐘書楊絳夫婦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楊絳先生晚年在《我們仨》《聽楊絳談往事》等回憶錄中,多次回憶或提及李健吾先生對她喜劇創作等的評論、鼓勵🏊🏿‍♀️,筆端帶著感情,對李健吾先生的提攜支持念茲在茲。她晚年自撰的《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甚少提及時人,但是其中兩次提及李健吾先生🏂🏼,一是1958年“李健吾的文章”與“錢鐘書的《宋詩選註》”“楊絳《論菲爾丁》文”及“鄭振鐸的文章”成為文學所“拔白旗”運動的四面“所內白旗”;二是1983年的李健吾去世(實為1982年之誤)🤰。多年交往的友人去世👟、共同的大的遭際都記入個人大事記,足見兩家情誼之深。

重合或契合的軌跡

李健吾與錢楊夫婦特別是與錢鐘書的人生閱歷和文學生涯頗多重合🧏🏼、契合的軌跡🖇。李健吾與錢鐘書皆於19歲考入清華,且成績都是偏科的:李健吾1925年入學時數學考了零分⛱,歷史和語文皆得滿分🫲🏽;錢鐘書1929年入學時數學僅得15分,國文特佳、英文滿分🩵。李健吾入學前即是北平文壇劇壇的名人,入學後積極參加清華劇演活動並繼續在北平有關刊物發表散文小說等創作,朱自清先生聞知其名後勸他轉到西洋文學系,成為錢鐘書同系的學長🦸🏿‍♂️。錢鐘書入清華後不久就以博聞強識獲得“人中之龍”(吳宓先生稱譽)的才子之名。兩人皆為有“情癡詩僧”之稱的吳宓教授的學生。兩人皆先後做過《清華周刊》的編輯並在刊物上面發表過若幹作品🥀,提升和豐富了各自的才子聲譽👩🏿。清華著名的外籍教授溫德先生對李健吾與錢楊夫婦的影響更大📜,給他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楊絳自學法語多年,清華時選修過溫德先生的《法國文學》《紀德研究》課,錢鐘書在清華讀本科時也上過他兩年課♈️。李健吾則跟隨溫德先生學了四年法語。溫德先生點燃了他們對福樓拜崇敬👴🏼⚇、向往的熱情🧑‍🦯‍➡️。李健吾後來赴法國留學專門研究福樓拜🙂‍↔️👩🏻‍🌾,並撰寫了為他贏得法國文學專家和評論家聲譽的經典著作《福樓拜評傳》。錢楊夫婦留學英倫後到法國留學,初始兩人同讀《包法利夫人》,從生疏到熟練約一年有余。楊絳稱錢鐘書最好的是英文,第二是法文。此外,李健吾與錢鐘書先後同在葉公超先生主編的《新月》《學文》雜誌發表文章🈁,引起一定的註意。

錢鐘書📻、楊絳早期的文學聲名都是在上海收獲的,且均離不開李健吾先生的提攜推介🎭。上海也是李健吾人生和文學生涯的黃金期和轉折期🌮。1934年,在30年代影響極大的京派文學刊物《文學季刊》在北平創刊,歸國後的李健吾與錢鐘書被同列為“特約撰稿人”且對“書報副刊”有“編輯撰述之責”👳🏼🤼,其時雙方皆聞對方之名然並不相識。李健吾在創刊號上發表了《福樓拜評傳》的一章《包法利夫人》,成為他文學和人生的重大轉捩點🌌,得到兩大收獲:一是引起林徽因女士的註意得以進入“太太的客廳”成為京派的評論家,一是引起鄭振鐸先生的關註✪,邀他同到暨南大學文學院任教,破格聘為專職法語教授💂‍♀️。1935年8月從北平到上海,從此掀開了他文學生涯收獲豐碩👍🏻、聲名鵲起的黃金期。楊絳在“孤島”時期以喜劇創作成名,時人稱錢鐘書為“楊絳先生的丈夫”,直到《圍城》經李健吾之手在《文藝復興》上發表並出版🥷🏿,錢鐘書才擺脫了楊絳丈夫的影子🥷🏿👩‍🔧,贏得了自己的文學盛名🐫👎🏼。

李健吾與錢鐘書的性格頗有相似處。正如楊絳所言👨🏿‍🎨,朋友們如柯靈等都說李健吾“天真”。楊絳說錢鐘書“‘癡氣’旺盛”🥭🗃,親近的四嬸說他“憨”,錢鐘書的清華同舍同學、書評家常風的回憶稱他“書生氣十足”,這豈不正是一種天真?兩人對生活同樣“自奉甚儉”🪬,都是好丈夫、慈父。他們的親近和友情自有一種天然的機緣。

李健吾欣賞錢鐘書楊絳夫婦的創作,但他更喜歡楊絳的文筆和風格。他曾坦蕩且毫不掩飾地宣稱:“鐘書君我敬服✍🏿,然而沁進我的靈魂的💅🏽,卻更是楊絳女士🏌🏿‍♀️。也許我有的地方和錢鐘書君相似罷,我嫌自己枯燥,也就不免嫌他枯燥💂🏿👩‍🚒。不是學者,一個人要多愉快呀👩🏽‍🍳!”(《〈稱心如意〉演出前言》)

當然,這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情誼🙎🏼,也不影響李健吾在各自場合對錢鐘書的贊賞和推重。

抗戰勝利暨南大學復校後,經錢鐘書轉遞給李健吾的聘書封面。

相似或相近的性格,共同的文學理想和追求,使得李健吾與錢鐘書時常有文學的切磋和互動🫱🏽。40年代的上海是他們往來切磋最頻繁的時期🥩👊🏿,是“走得較近的朋友”(楊絳語),其中交流最多的,當是法國文學和戲劇創作及演出💁🏼。上海淪陷包括“孤島”時期,迫於政治環境壓力和生存壓力,李健吾改編了不少劇作。當時改編莎士比亞戲劇成為一種風潮🐞,李健吾根據《麥克白》改編的《王德明》👑、根據《奧賽羅》改編的《阿史那》皆得莎劇神韻🐶,是莎劇改編和實現中國化民族化的典範(柯靈語),搬上舞臺商演皆大受歡迎😶。錢鐘書對李健吾當時大獲成功的莎劇改編和演出頗為贊賞,故在他當時正細讀的《全唐詩》有關阿史那的詩歌上留下“李健吾不知此也”的眉批,在有關讀書筆記上稱贊李健吾的改編模仿原作而善於創造優於原作。同時,他在《靈感》中還幽默地調侃了那時風靡一時的莎劇改編雲雲。錢鐘書更是大誇李健吾“把《啼笑因緣》改活了”🈯️。李健吾40年代在上海“埋頭翻譯莫裏哀”時🤽‍♂️,錢鐘書與鄭振鐸、陳麟瑞、巴金等朋友“都經常表示關切”(《〈莫裏哀喜劇集〉序》)☯️,這當是後來錢鐘書為《莫裏哀喜劇》題簽的緣由之一🎮。李健吾那時集中精力翻譯福樓拜的小說《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計劃出《福樓拜全集》,錢鐘書也是鼓勵和支持最力者👷🏻。李健吾在翻譯福樓拜《聖安東的誘惑》時,“有一條註釋尋覓了半年,終於為鐘書兄在無意中發現。他的短箋使我歡躍了一整下午”(《與友人書》)🤌🏽。非熟知且有心者不會留意李健吾的小小苦惱🧖🏽。錢鐘書對李健吾(劉西渭)印象式、散文式的評論風格是很欣賞的,他贊賞著名“九葉派”詩人、評論家、自命為李健吾的評論弟子的唐湜早期的評論集《意度集》🧑🏻‍🎨,稱贊他“能繼我的健吾(劉西渭)學長的《咀華》而起”🐤。此皆足證李健吾錢鐘書之間頻密的文學交流切磋之一斑。

李健吾翻譯的《莫裏哀喜劇》1982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錢鐘書為之題簽🤹🏼‍♀️。

1983年8月⛹🏽,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健吾文藝評論選》時,楊絳為之題簽🫲。

1947年8月,已在暨南大學教書的錢鐘書介紹李健吾再次回到暨大外語系教書,兩人皆為妙語連珠、名震一時的名師。新中國成立後在文學研究所期間🦕,特別是同住一棟大樓後,因為李健吾有豐富的外文藏書,錢鐘書常來借書閱讀。他們與朱光潛、蔡儀等名家同任《孤島文藝理論譯叢》編委👩‍👩‍👧,共同參與了多個主題專輯的選題研究,錢鐘書還為巴爾紮克專集翻譯了左拉的有關評論等。

《圍城》的影響與李健吾

眾所周知👭⁉️,鄭振鐸是發表《圍城》的功臣🙋🏿‍♀️。其實李健吾亦功不可沒🖖🏽。抗戰勝利後,舉目全國👕,文藝刊物少得可憐。《文藝復興》是當時全國唯一的一家大型文學刊物,而實際的編輯就是鄭西諦(鄭振鐸)、李健吾二人。大體的分工🔀,李健吾負責創作稿件,鄭振鐸負責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史一類稿件。刊物的封面,都是李健吾設計的🦜。鄭、李都與錢鐘書楊絳夫婦相熟⛏,知道錢鐘書正在寫小說《圍城》🧑‍🔧,就商定從創刊號起用一年的篇幅連載完這部長篇。然而在創刊號組版時🧔🏻,錢鐘書卻以來不及抄寫為由,要求延一期發表🙌。同時,他拿來短篇小說《貓》。這樣,《文藝復興》的創刊號發表《貓》🍙,也發表了楊絳的短篇小說《ROMANESSQUE》,夫妻二人同在這個大型文學刊物上出現頗令世人刮目🤴🏻。同時在“下期要目預告”中,將錢鐘書的《圍城》(長篇)在頭條予以公布🐰。這樣🧑‍🦯,《圍城》從1946年2月出版的《文藝復興》一卷二期上開始連載,李健吾在《編余》中以欣喜的心情特別向讀者推薦:“可喜的是……錢鐘書先生學貫中西,載譽士林,他第一次從事於長篇製作,我們欣喜首先能以向讀者介紹。”這簡短的幾句話是有關《圍城》最早的評介文字🫁🛏。

《圍城》是在未全部完稿時即開始在《文藝復興》上連載的。頗為有趣的是🧸,錢鐘書在《圍城》第七章中竟然不無興味地以戲謔而寫實的筆觸,在相親的戀人間調侃地提到了李健吾30年代產生很大影響🕺🏻、深受觀眾喜愛的喜劇代表作《這不過是春天》。以錢鐘書的脾性和眼界,能入他法眼且寫入他“錙銖積累地寫完”(《〈圍城〉序》)的小說,這當然是一種肯定乃至贊賞。在《文藝復興》1947年1月出版的二卷六期續完小說的同時發表了《〈圍城〉序》🧑🏼。單行本於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作為“晨光文學叢書”之一出版🚀。《圍城》初版時👩🏽‍⚖️,為配合單行本小說發行🦸‍♂️,5月1日刊行的《文藝復興》第3卷第3期封底刊載了《圍城》的圖書廣告🥹🧝🏻:“這部長篇小說去年在《文藝復興》連載時🪿,立刻引起廣大的註意和愛好。人物和對話的生動,心理描寫的細膩👨🏿‍⚕️,人情世態觀察的深刻,由作者那支特具清新辛辣的文筆,寫得飽滿而妥適🤦🏿。零星片斷𓀃,充滿了機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說的氣氛卻是悲涼而又憤郁🖱。故事的引人入勝🦹🏽,每個《文藝復興》的讀者都能作證的🍽。”李健吾參與了這段文字的推敲寫定。《圍城》出版後很受歡迎,1948年9月再版,1949年3月三版。不滿四十的錢鐘書由此贏得文學盛名🧑🏻‍🏫。

李健吾對《圍城》是很推崇的。在《圍城》連載期間🙆🏼‍♂️,他與鄭振鐸都聽到文藝界一些人的好評🧝🏿‍♂️,曾計劃在小說連載完畢出書時☪️,約請著名作家柯靈、吳組緗等撰文評論以擴大影響,並已專門寫信向在南京的吳組緗約稿✏️。他作為首發責編,“欣喜”於能先睹為快👩🏼‍🎓,以他對作者的了解和熟識💃🏼,以他作為評論家“劉西渭”的手眼和對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的“快馬”速度和形象,未嘗沒有自己動手撰寫評論的設想⏰。但一則他改編的諷刺喜劇《女人與和平》上演引起左派文化人的批評論戰🧑‍🦼‍➡️,影響了他的心緒;二則文壇對《圍城》的評價也非預想的一片好評,甚而出現了譏諷作者是“態度傲慢,儼然以上帝自居”的“幫閑文人”、《圍城》如“香粉鋪”“春宮畫”的激烈批評🧙🏼‍♂️,加之時局也急劇變化🤛🏽👨🏼‍🌾,刊物面臨停刊之虞⏮,李健吾與鄭振鐸原來組稿評論的計劃自然也無疾而終。

《圍城》的余響與李健吾

白雲蒼狗,孰料《圍城》此後竟然三十余年未得重印。直到1980年11月才得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並因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產生了極大影響。錢鐘書的文學聲譽如日中天,加之此前後出版的《管錐編》、再版的《宋詩選註》等,全面奠定和提升了錢鐘書作為一代文學、文化大師的社會盛譽和地位👦。

錢鐘書向來“不很愛惜舊作”,頗悔少作且喜不斷刪改。他“寫完《圍城》🐔,就對它不很滿意”。盡管他自稱是“有節製地”修改🔱、修訂🧧、校正,但據研究者考辨🏋🏽,錢鐘書對《圍城》做過的修改達三千多處。1991年某出版社因出《〈圍城〉匯校本》還引起錢楊先生的反感,引發一場版權官司和文壇爭論🐱。錢鐘書對重版的《圍城》做的修改至少兩處與李健吾直接有關。一處是第七章中相親宴上有一句這樣的修改:她(範懿)向他(趙辛楣)講解說“李健吾”並非曹禺用的化名,而是“另有其人”(後又將“另”改定為“真”)💓,並在頁末加註:“《這不過是春天》是李健吾的劇本,在上海公演過。”另一個較為重大的修改是:錢鐘書在《重印前記》中特別刪除了初版《〈圍城〉序》中的這一節:“承鄭西諦李健吾兩先生允許這本書占去《文藝復興》裏許多篇幅……並此致謝。”同時特別說明:“《序》裏刪去一節🫱🏻,這一節原是鄭西諦先生要我添進去的。”英譯本也刻意“省去了”這一節。楊絳是鼓勵錢鐘書從事《圍城》創作並甘做“竈下婢”的🏕,“熟悉故事裏人物和情節的來歷”,所以她“最有資格為《圍城》做註釋”(楊絳先生後來寫了《記錢鐘書與〈圍城〉》)。而鄭振鐸與李健吾是《圍城》得以問世並為錢鐘書贏得甚高文學聲譽的主角。故重印《序》中保留對“楊絳女士”的感謝情理之中✔️👨🏼‍🏭,而特意刪去對鄭振鐸李健吾的“致謝”,於情於理🧑🏿‍🎤🥊,頗難索解。

《圍城》重印後暢銷一時📋。錢鐘書親筆簽名贈送李健吾新版《圍城》👰🏻。李健吾對錢鐘書的有關刪改未曾留意或者不以為意。當時許多報刊紛紛發表評論文章評價。1981年3月號《文藝報》刊發了李健吾的《重讀〈圍城〉》。李健吾以“有如故友重逢,握手言歡,又驚又喜”的心情🫄,以好友話家常的口吻回憶了他與錢鐘書楊絳夫婦的交往,並對《圍城》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

手裏捧著《圍城》💁🏼‍♀️,不禁感慨系之。這是一部諷刺小說,我是最早有幸讀者中的一個✌🏿🚹。我當時隨著西諦(鄭振鐸)編輯《文藝復興》🤾🏿‍♂️,刊物以發表這部新《儒林外史》為榮。

我們面對這他的小說,又驚又喜……是一個諷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他多關心世道人心啊。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各種知識分子的畫像……而作者清詞妙語,心織舌耕📵,處處皆成文章。

《重讀〈圍城〉》文字優美精練,文筆清新流暢,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散文家、編輯家吳泰昌曾在《聽李健吾談〈圍城〉》一文中表示,著名美學家🧑🏽‍🎤🎪、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朱光潛和吳組緗都對李健吾的評論表示贊賞➙。《重讀〈圍城〉》後被收入多部有關研究錢鐘書和《圍城》的專集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幫助讀者認識作者作品、提升錢鐘書的文學聲譽產生了較大的積極影響。

《圍城》之後遺失的小說《百合心》的創作極有可能與李健吾等友人的鼓勵有關。錢鐘書的《圍城》及散文等創作具有較為濃厚的法國文學基因🧪👩🏻‍💼,作者也毫不掩飾《圍城》的書名、主題🌃、意象皆主要來源於法國諺語。從《圍城》的文學風格及錢鐘書《重印前記》的自述來看,《圍城》及後來遺失的《百合心》的創作相當程度上受到福樓拜特別是其《包法利夫人》及《情感教育》的影響。從某種角度審視,《圍城》何嘗不是中國式情感的形象圖解和別樣的“情感教育”🎼!在《談藝錄》出版(1948年6月)後,錢鐘書“抽空又寫長篇小說,命名《百合心》🥟,也脫胎於法文成語(Le coeur d′artichaut),中心人物是一個女角👨🏻‍🦰,大約已寫了兩萬字”(《〈圍城〉重印前記》)🛌🏽。這句法文成語的意思是多情善變、總是輕易愛上別人而受傷,亦含朝三暮四之貶義。這與《包法利夫人》的主角何其相似乃爾!《百合心》創作的時段💸,正是李健吾與錢鐘書同在暨大任教的時期,交往頻繁密切🤹🏼‍♂️。從錢鐘書楊絳留學法國時對《包法利夫人》長達一年的研讀🧙🏿‍♀️,從錢鐘書為李健吾的譯本找到的一條註釋,從“百合心”的意象❤️‍、書名和女主角的設計來看,確實不無“脫胎”於《包法利夫人》的痕跡🙏🏿🧗🏿‍♂️。這一點似從未或較少被人留意過🌊,但確實值得探究一番。

錢鐘書的“誌謝榜”與李健吾的“戀錢癖”

李健吾作為一名優秀的作家、文藝評論家、文藝社會活動家和資深編輯,對錢鐘書早期的文藝創作和評論作品的問世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故在錢鐘書早期文學著作的“誌謝榜”上,李健吾是唯一皆在榜上的人物。他不僅是錢鐘書早期作品的編輯人🧑🏽‍🏫🐇,同時也是熱心真摯、切中肯綮的評論者和推介者。《圍城》前已述及🖲,1941年,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錢鐘書的第一個文學集《寫在人生邊上》(散文集)由楊絳編定,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2007年,楊絳先生以九十六歲高齡完成了《走到人生邊上》🧎🏻‍➡️,兩相對照,令人唏噓感嘆不已。錢鐘書將此書“贈與季康”並專門寫了《誌謝》◀️:

陳麟瑞、李健吾先生曾將全書審閱一遍😟🪽,並且在出版和印刷方面🥁😾,不吝惜地給予了幫助……願他們幾位不嫌微末地接受作者的感謝。

錢鐘書在第二本文學集《人·獸·鬼》的序中表示👳🏼‍♂️:“《貓》曾在鄭振鐸🎗、李健吾兩先生主編的《文藝復興》第一期發表……並此致謝。”而在為他帶來博學聲譽的文藝評論著作《談藝錄》中這樣寫道😧👩🏻‍🦼:

《談藝錄》一卷,雖賞析之作👩‍🔧,實憂患之書也……乃得李君健吾……或錄文行郵,或發篋而授👩🏿‍🚒🤽‍♂️。皆指饋貧之🦅,不索借書之……並書以誌仁人嘉惠雲爾。

錢鐘書早期的四部著作致謝皆言李健吾,其貢獻可知也。

李健吾還以編輯人和評論家的雙重身份為錢鐘書1947年出版問世的小說集《人·獸·鬼》撰寫書訊,在1946年8月1日出版的《文藝復興》發表推介🆓。

作家王辛笛曾不無調侃地稱錢鐘書有“譽妻癖”,可以說李健吾也有一種“譽錢癖”。他不僅多次在文化友人面前給錢鐘書以贊譽,熱心地介紹文化界朋友與錢楊夫婦交往🍓🛣,而且不止一次地在名家匯集的高層次文藝界座談會上給錢鐘書以高度評價⏬,以期更多的人認識錢鐘書及其成就🧚🏼‍♂️。著名劇作家夏衍就是通過李健吾認識錢鐘書夫婦並開始交往的。他在《憶健吾》中回憶說🤜🏽:

我問他:“在當代文藝家中你佩服的是誰?”他說:“我給你介紹一位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學者👊🏻,他就是錢鐘書。”……大概是五十年代中期,在一次《人民日報》文藝部召開的座談會上🧑‍🧒‍🧒,健吾發言💆🏻‍♀️,談到文藝理論和美學,他又一次推崇了錢鐘書的學識,記得話是從宋詞研究說起的,健吾顯得有點激動……

著名藏書家、散文家姜德明的回憶更有現場氣氛和生動感:

記得參加那次座談會的還有夏衍👵🧊、胡愈之、蕭乾、王任叔👃、曾彥修、林淡秋、袁水拍諸同誌🔸,忽然談到錢鐘書先生😋,健吾先生慷慨陳詞,唯恐在座的人不能入境🫂,把一個學人的豐采描摹得淋漓盡致。他認為錢先生是一位出色的學問家🐗,一部《談藝錄》恰是適合副刊的文章。

綜上種種🛂🔱,李健吾對錢鐘書的創作和學術成就的價值和影響的清醒認識和高度評價,早於更高於同時代人。他對錢鐘書文學文化聲譽的崛起確實是功不可沒👂🏼。

李健吾、錢鐘書皆為學貫中西、成果豐碩💁🏼‍♂️、集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於一身的學者型作家🌪、作家型學者,他們在創作與治學之間遊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們的人生軌跡多有重合之處,涉獵的領域及建樹雖有所差異💅,但都以各自綜合性、創造性的智慧和心血結晶構建了凸顯個人風骨🤽‍♀️、個性風格,澤被後世的文學和學術大廈🦾,值得後輩含英咀華,以滋精養氣、啟迪智慧↖️!

(作者系政府公務員🤵🏻,曾出版《馮至評傳》等專著🧨。)


相關新聞

  • 082016.10

    李健吾與法國文學研究

    《李健吾文集》終於在北嶽文藝出版社印行了,時在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千呼萬喚始出來,這套書出得不容易🔭,11卷書,550萬字,耗費了編者和出版者難以想....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132016.10

    李健吾簽名本

    李健吾,中國作家、戲劇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法國文學研究專家。192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先在中文系🎚🏗,後轉入西洋文學系。1931年赴法國留學研究福樓拜等....

  • 312017.08

    有關李健吾的一則誤傳

    李健吾(1906—1982),現代作家、戲劇家、文藝評論家🤹🏻‍♂️6️⃣、翻譯家✯。1925年考入清華學校大學部⚈,先在中文系後轉西洋文學系。

  • 062008.10

    錢鐘書夫人楊絳將出版傳記 記錄98年風雨

    來源:京華時報2008年9月27日9月26日三聯書店透露🙅‍♀️,錢鐘書夫人、著名作家楊絳傳記《聽楊絳談往事》即將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並計劃於10月8日在全國各大城市同步上市。據稱,該書作者為教育家吳宓之女吳學昭,書中記錄了自楊絳出生至98歲的經歷。楊絳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稱“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新書將於10月8日全國同步上市。據三聯書店透露,《聽楊絳談往事》實際上相當於一本楊絳的自述。作者吳學...

  • 132008.10
  • 162014.12
  • 172004.04
  • 272017.10

    聽李健吾談《圍城》

    從沒有誰,能同這位老人一般👆🏿,如此之多的文壇巨匠和他交好。他是錢鍾書認可的“才子”🦸‍♂️,陳忠實的“老兄”,臧克家的救命恩人……聽吳泰昌將五十年文壇趣事、百年....

  • 092011.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