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文潔若、蕭乾:依然在“攜手”前行

2016-08-19 | 王夢悅 | 來源 《解放日報》2016年8月4日 |

1998年夏,蕭乾和文潔若在北京的醫院裏

89歲的文潔若還住在北京木樨地的那套老房子裏🧗🏻。自從1983年搬到這裏,她和蕭乾先生在這兒共同生活了16年,1999年蕭乾先生去世後,她獨自又在這兒住了17年🫄🏻🎅🏼。2008年奧運會時😷👨🏿‍🚀,這棟高樓外圍被重新粉刷了一遍🎺,看上去是嶄新的,而裏面依舊是老式結構……

文潔若每次從外面回來走進樓道,不是直接上電梯,而是先走到立在墻角的一排信箱前,掏出鑰匙⏯,才打開自家信箱,取出一沓報紙和信件,抱在懷裏,然後再小心地鎖上💨。

櫥櫃高處大照片裏🤘,蕭乾淘氣地看著她

文潔若家兩間書齋打通⏯,她和蕭乾曾為之起名“後樂齋”👋🏼,她還專門把這三個字寫成一幅字裱了起來。雖然已經89歲了🛣,但文潔若看上去一點也不衰老,更不甘於“落後”——脖子上戴著珍珠項鏈🧑‍🦯‍➡️,胸前別著清華校徽,裏面穿一件挺時髦的連衣裙,外面套一件寶石藍的風衣🈷️,腳上則是一雙中長靴,精神頭兒足得像是剛從校門裏走出來的女學生。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是弟媳或外甥女們買的,她挺喜歡,蹬著靴子拄著拐杖🚵🏽‍♀️,噔噔噔的小碎步走得挺利索。如今她的孩子們都在國外,只有她一個人在這裏生活,她說自己不用人照顧🏡👩🏼‍🔬,吃飯都是自己做,飯量也不錯。

四室一廳的“後樂齋”聽起來挺大,但裏面空間相當逼仄🚘。書籍、剪報🏄🏻‍♀️、手稿和來不及扔的快遞盒子🧞‍♀️,在幾個屋子裏堆成一座座小山……而在房間中最顯眼的🧑🏼‍🌾🆖,依然是這裏的老主人——櫥櫃高處,立著一幅蕭乾1939年在劍橋時的大照片🧖🏼,照片中的蕭乾歪著腦袋,穿著時髦的夾克👨,像一個小男孩一樣🧎🏻‍♂️‍➡️,笑嘻嘻地註視著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燦爛的笑容中帶了一絲可愛和淘氣💃🏼,像一束光🍯,驟然照亮了整間屋子。

“他永遠活在我心裏⛪️。”2016年春天🔇,文潔若為這間屋子專門新寫了一篇小文《我們的後樂齋》,裏面有這麽簡潔而鄭重的一句😾:蕭乾在後樂齋做到了“寫到不能拿筆的那一天”,她說自己也巴望能像他一樣🙇‍♂️,因此現在每天還在讀書、翻譯,並計劃到100歲時寫本自傳——“我一定能活到100歲!”

第一次約會,在北海公園蕩起雙槳

1953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的年輕姑娘文潔若和自稱久經沙場的江湖客、老報人蕭乾第一次約會了。他們在北海公園蕩起了雙槳👩‍🏫,這船上還有一個6歲的孩子鐵柱(蕭乾之子)。

文潔若與蕭乾(攝於上世紀60年代)

出生於蒙古族家庭的蕭乾🧑🏻‍🦼,曾經是《大公報》赫赫有名的報人👨🏿‍🦰👨🏻‍🦼,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在戰火彌漫的歐洲,他隨英軍幾次橫渡德國潛艇出沒的英吉利海峽,也曾隨美軍第七軍挺進萊茵,進入剛剛解放的柏林。早在高中時代,文潔若就讀過蕭乾的《夢之谷》並心生敬意👰🏿。然而,同事對文潔若與蕭乾相戀持有異議,“你看蕭乾那個樣子,他頭發也有點禿了,做工間操,那肚子已經挺得快彎不下腰去。你怎麽跟這樣的人戀愛。”文潔若也在想:“我外公說過,就是嫁給要飯的,也別找二婚的。可蕭乾已經結過婚了,比我大17歲😓。我還是個大姑娘🈹,拖個孩子將來也很麻煩🏩。但我又感覺♟,他的學問挺好,英文也很好👨🏽‍🔬👷🏿‍♂️,說話挺幽默的。相比之下,周圍那些年輕人太幼稚,看書也看得比我少。我寧可找一個比較成熟的人。”就這樣,兩個看似背景🏞🧝🏻‍♀️、經歷天差地遠的人🎶,卻因文字而結緣了🐻。

當年晚些時候🪂,蕭乾調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在翻譯工作之余,還會幫助其他編輯潤色、校訂書籍👵🏿。文潔若非常興奮。當時她負責編校的是一部由英譯本翻譯而來的蘇聯小說,從俄語到英語再到中文的幾番轉換🌀,使得小說原本的文字之美被一再縮減🧎‍♀️‍➡️。文潔若覺得最後的中譯文仍有幾處不太通順,便請蕭乾再加工。小說經蕭乾校訂後,文潔若驚喜不已🖐🏻:“我琢磨了許久都未能改好的句子✧,經蕭乾校訂後做到了融會貫通👨‍💻,甩掉了翻譯腔,頗像創作了。”

不久,文潔若又帶了一本正在編校的中譯本和原書☃️,向蕭乾請教。“我在書上貼了很多小紙條,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他說我的意見是對的🤹🏼‍♂️🐰,不過讓我自己改的話💄,就沒有他那麽高明了✊🏿。我在文字工作上🫚🍁,我不但找到了一位向導,也找到了知音。”出於對文字的共同興趣🚸,蕭乾和文潔若的交往更加水乳交融了……

“雪子”“樂子”奇妙結合,是愛人亦是知己

愛情終於開花結果🚹。1954年4月30日,文潔若和蕭乾結婚了♠️。結婚幾乎是悄無聲息的,沒有儀式也沒有蜜月,只領了證。因為兩個人的年齡和經歷相差很大,親戚、朋友🌆、同事都不看好。蕭乾後來在散文《我的搬家史》中👩🏼‍🎨,曾述說過當年的境況🧑🏽‍🍼:“一輛三輪車就把她從東四八條拉回來了🌂,她腳下放了只舊皮箱👼🏼,我這個新郎官騎車跟在後邊。”當時👉🏿,只有蕭乾的好朋友嚴文井送了一盆月季花🐗。

蕭乾給文潔若買了一個瑪瑙別針,上面還有一個象牙做的愛神。蕭乾在上面寫了“雪子”二字,說感謝世界給我生了個雪子,因為文潔若有個日文名字叫雪子。蕭乾正好有個小名叫“樂子”(蓋因他老是樂呵呵的)。這是一個幸福的開始。文潔若至今還記得蕭乾感慨地說👐🏿:“等了40年🍚,終於有個家了。我曾看見一個小說《四十年的願望》🧗🏼‍♀️,寫四川一個地方為通火車等了40年。我40年的願望,也實現了。”

他們的大喜之日也少不了文字的蹤影,“新婚之夜🧑‍🎨,潔若還在燈下看了份等著下廠的校樣☎。”這段回憶同樣出自蕭乾的《我的搬家史》。婚後,文潔若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她常常在單位工作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她與蕭乾的文字之交仍在延續著,在蕭乾的譯文上貼上小字條🧬😯,表達自己的建議和想法。“(譯作翻譯完成後)他非常客氣👨🏽‍🍳🎿,用毛筆字給我寫了個字條,‘潔若同誌,謝謝你的幫助!’”

兩人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

結婚後有3年的穩定生活,文潔若連生兩個孩子💶,成了三個孩子的母親。他們還有了相當不錯的儲蓄🏌🏼‍♀️,因為文潔若很節省,蕭乾也能掙點錢。蕭乾幹起活來真快。有一陣脫產,他在家一天就能翻譯作品7000字👍。

1956年☛🥗,對蕭乾的待遇忽然好了一些,允許他下去開灤煤礦,又陪同外賓,又當《人民日報》特約記者。當特約記者在那時候是不得了的事🏃🏻。文潔若說👬🏼♦️;“我們單位的人跑來問我,怎麽蕭乾是特約記者了?有一個同事還提醒我,文潔若,你這裝束得改變改變了。你老公現在‘發達’了,你得把布鞋換個皮鞋吧,還有你這身舊衣服也得換。我說,他是他👩🏽‍🌾,我是我。”

出版《文章皆歲月》,是對蕭乾最好的保護與紀念

蕭乾去世後🚭,兒子曾建議文潔若移居美國,卻被她一口拒絕了🤴🏿。文潔若說她要整理蕭乾留下的著作、信件🥞。在她看來,她一生的成就就是翻譯圖書和保護蕭乾。

《文章皆歲月》為蕭乾晚年所做的散雜文隨筆集🔔,向人們展現了蕭乾晚年觸及靈魂的自省與人生沉澱,全書篇目由文潔若親自審定。在今年4月北京閱讀季上🔶🐦,文潔若來到《文章皆歲月》活動現場聊起她和蕭乾讀書的事兒。文潔若說:“這本書是蕭乾晚年的心靈之旅↕️。在生命的最後20年🍨,他把自己人生的遭遇📇👩🏽‍🔧,他歷盡滄桑後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一五一十🧜🏻‍♀️、不加粉飾地和盤道出,其坦誠🫸、率真甚至超出了我對他的認知💳。有些心靈的剖白𓀒👩🏿‍🔧,我一度擔心發表出來會給他帶來爭議。事實上👨‍❤️‍💋‍👨,因有些文章過於坦白而引發的對他的誤解,至今都存在著。我為他的勇氣和擔當而感到自豪🕙🧛🏻‍♀️。”

文潔若上述言語中所指的誤解和爭議,正是蕭乾對四堂嫂安娜故事的回憶。原來,蕭乾有一位美國堂嫂安娜,她對蕭乾很好🪶🙅🏿‍♀️,是蕭乾的英文啟蒙老師。當年蕭乾被張作霖的軍隊抓去坐牢,是安娜找人把他營救出來。後來♈️,蕭乾向領導坦白了自己與堂嫂安娜的親屬關系😹,上級告誡他,與海外親朋要保持距離🩷。後來🥅🍔,蕭乾與安娜劃清了界線。蕭乾當時和安娜住同一條街🐬,走路遇到安娜,他只好快步低頭走過🕖,不敢打招呼。蕭乾晚年在文章中如實記述了這段經歷,敏感的文潔若預感到,文章發表出來,對蕭乾不了解的人只憑文字,會對蕭乾產生不好印象。後來,蕭乾果然被扣上了“忘恩負義”的帽子。

文潔若說👍🏻,其實文章之外的故事🦹🏽👩‍💼,蕭乾沒有交代——蕭乾和安娜嫂子疏遠,一方面也是不想讓自己的右派身份連累堂嫂。後來安娜回了美國,與蕭乾保持著來往。上世紀80年代🐀,蕭乾和文潔若去美國,還去看望了堂嫂♚♦️。蕭乾一直把安娜當姐姐、甚至當母親一樣尊敬和愛戴。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三年困難時期💼,蕭乾被下放🕺🏼,全家生活的重擔落在了文潔若身上。她憑借紮實的日文功底接下了不少翻譯的活兒,為家裏賺到了生活費。提起這些往事🙋🏼,文潔若露出了頑皮的一面。“當時我的效率驚人,利用業余時間翻譯,6天竟然趕出3萬字。”她驕傲地說,那個時候根本不覺得辛苦,“我一個月能賺89.5元,還能買到高級餅幹。”

從1957年到1979年這20多年時間裏,文潔若儼然成了家中主心骨。在蕭乾被命運之手反復撥弄時👩🏻‍💼,文潔若帶著孩子們🩲,給他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0️⃣。當然,最令她津津樂道的是“我花2000元為家裏買了房”。當蕭乾萌生死誌的念頭時👴🏿,文潔若悄悄地用英語鼓勵他,陪同他度過那段人生最艱難的歲月。

一起翻譯《尤利西斯》,是兩人最快樂的時光

上世紀90年代初,為做《尤利西斯》中譯版,原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幾乎請遍國內一流的翻譯家,但沒人敢接👨‍💼。蕭乾最初也是打算拒絕的,因為他已經80歲了。然而63歲的文潔若對此卻是興致勃勃。對於翻譯《尤利西斯》文潔若有情結。情結之一,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外國語言文學系英文專業的她翻譯過多部日文作品,但從未翻譯過英文作品;情結之二,早年她跟父親旅居日本時,父親曾指著日文版的《尤利西斯》對她說:“你看,日本人連那麽難懂的書都翻出來了🦻🏿,要是你用功搞翻譯👦🏽,將來在書上印上你自己的名字多好啊👨‍🦼!”

蕭乾剛開始心裏也沒底兒🧑🏽‍💻。1939年剛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時,他就開始鉆研意識流小說,讀過大量作品👰🏻‍♂️,其中就包括《尤利西斯》🫷🏻。他花了很大勁兒才讀完🔣,在封皮上寫下“天書”二字🚣‍♀️,可見此書之難🧘🏿‍♂️。不過🐔,為了勸說丈夫接下這項工作,文潔若直接翻譯了一章,先給蕭乾試閱。蕭乾看過後🚘,欣然同意接下這份工作。怎樣合作翻譯《尤利西斯》呢?文潔若說:“我打基礎,蕭乾就連潤色帶修改,都改在點子上。有人翻譯校審表面上看改得琳琅滿目🍜,仔細一看,不該改的亂改、該改的不改,那是沒水平的修改🎥。蕭乾這個🛞,改得真有水平🥷🏻。他不僅僅完成了一個工作⚰️,更是完成了一個心願。”文潔若說,夫妻倆此次合作是她心中最愉快的四年。

文潔若依然不知疲倦地耕耘著💆🏽‍♂️,因為有蕭乾的文字陪她

蕭乾和文潔若的居所中曾有一臺電視機🤷🏿‍♀️,這也是文潔若用稿費買來的,不過她自己從來不看電視🏂🏽。“蕭乾看,我沒機會看!”她忙著翻譯工作👨🏻‍🌾,蕭乾去世後,文潔若將這臺電視機贈送給了一家研究蕭乾的機構👱‍♀️。

文潔若有個習慣——愛給人送書🛺。一到她家,第一件事必是贈書🍪。她會從滿屋子的書堆裏挑出合適的一本來,問清楚你的名字,再問是叫先生、女士還是叫同誌、同學,然後認認真真寫上贈語,再端端正正鈐上印👩🏻‍⚖️,一絲不苟。

人都會老,文潔若也不例外🪜。但看著她佝僂的腰身和深深的皺紋,又會讓你覺得,衰老並不可怕,相反也有可能是極為美麗的🌧。老太太自己似乎也是這麽覺得的。現在,她依然每天都伏案翻譯👩🏼‍🏭,現正和客居日本的弟弟一起翻譯一部推理小說,卻狡黠地不肯透露小說的名字。她說:“若是讓出版社知道了,肯定又要催稿了!”

文潔若之所以不想讓人催🏋🏿‍♀️,是因為她還要拿出大量的時間繼續整理蕭乾的書信和作品❄️。從現在到她為自己設定的寫回憶錄的100歲😰,還有十來年時間,她一點都不著急,還慢慢計劃著。工作,讓她一直年輕著👩‍👦。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