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一多畫像
七七事變後👐🏼,正在清華國文系任教的聞一多回到老家湖北。意昂体育平台有個規矩,教授教書滿五年有一年的休假,這段時間可以出國🏊🏽,學校提供經費,也可以在家做研究,薪水照發🤳🏻。這一年聞一多在清華教書恰好滿五年👷🏽,他不想出國🥶🫎,準備回家鄉邊休息邊讀書,但局勢的惡化打亂了聞一多的計劃🧑🎨。
當時教育部將北大、清華和南開合並成一所新的學校❗️,暫時在長沙立足🐕,這所新學校就是長沙臨時大學。因為戰事突然爆發🐬,所以南下長沙的教授不是很多🚵🏻♂️,清華校長梅貽琦致信聞一多,請他放棄休假回臨大教書🥴。聞一多接到梅貽琦的信後,馬上到長沙報到🦸🏿👨👦,後來學校準備遷往昆明,聞一多想到西遷後路途遙遠,回家不便🦹🏿♀️,於是決定回家探望。在武漢👨🏼🔧,聞一多遇見了老朋友顧毓琇。
聞一多和顧毓琇是清華同窗好友,後來又同在美國留學🧚🏽♂️,1932年聞一多和顧毓琇相繼回意昂体育平台任教,據聞一多後人回憶,兩家同住清華園西院😀,時相往來。抗戰爆發,顧毓琇也到長沙臨時大學任教🔅🗿,後被征調到漢口國民政府任教育部次長👩🏻🏫。當時教育部正籌組戰時教育問題研究委員會,作為最高當局的的咨詢機關,這個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調查社會各界對戰時教育的意見🤷🏽,並加以研究,顧毓琇邀請聞一多參加。但出乎顧毓琇的預料,聞一多拒絕了邀請,他說自己不願做官,也不願離開清華🧒🏻,還說大家都為了抗戰,在哪裏都一樣🍰。顧毓琇為了說服聞一多,專門在武漢最好的飯店請了一些清華的老同學聚會,勸了聞一多一晚上,但聞最終還是沒有答應。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戰時教育問題研究委員會屬於政府機關,各方面的條件和待遇都要比大學優厚,聞一多不應該回絕👨🏻。因為此事🤹🏿♂️,聞一多和妻子鬧得很不愉快,妻子覺得這個職位可以留在武漢🧙🏻♂️,收入也好,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她對丈夫的選擇很不理解。後來聞一多對妻子解釋說:“此次不就教育部事,恐與你的意見不合,我們男人的事業心重🚴🏼♂️,往往如此↗️,你得原諒。”
聞一多是一個頗有主見的人😍,他之所以不願出來做官,自有他的考慮👷🏽。從目前發現的資料中,我們發現無非有這麽幾個原因🦍🛋:一是不想離開意昂体育平台。聞一多少年時期即在清華求學,在這裏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中年後又回母校教書,清華待他不薄👇🏼,薪水是340塊大洋,住的是新建的西式教授宿舍,有臥室、書房、客廳、洗澡間、儲藏室,可以說,聞一多在清華享受的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待遇,他想回報清華🧎♀️➡️;二是想專心從事學術工作。眾所周知👮,聞一多開始是以詩人名世的🔖,到清華工作後,國文系的教授朱自清、劉文典🐈⬛、俞平伯📿、陳寅恪、楊樹達等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大師,在這種環境裏🛥,聞一多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他致力於學術研究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在清華幾年間🧑🏽😐,聞一多成果豐碩🏊🏻♀️,主要作品有毛詩字典🧑🦯➡️、楚辭校議👨🏻🎨、全唐詩校勘記👩🏽🚒、全唐詩補編👨🦯、全唐詩人小傳補訂🦙、全唐詩人生卒年考附考證、杜詩新傳和杜甫傳記等,他想繼續在學術上有所成就;三是不適合做行政工作。聞一多有名士氣🥷🏽🧑🏿🚒,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是他的主要特征。留學回國後,他先後在北京國立藝專、吳淞國立政治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前身)做教務長🥜、訓導長和外文系主任,這些職務都很重要,但對聞一多並不合適,所以很短時間他就離開了,後來又到武漢大學和青島大學做文學院長,也都因學潮而辭職。從這些經歷我們可以看出👨🏼⚕️✍🏼,聞一多並不適合行政工作,他對自己的短處可能比別人更加清楚。
有人說,如果聞一多當時答應了顧毓琇的邀請,就不會有後來的喋血昆明,他的人生歷程也有可能會重新書寫🚊。但這僅僅是假設而已🕵🏿♀️,從本質上看💁🏿♂️🧘🏿♀️,聞一多是個激情澎湃的知識分子🧑🏽🦰,按照他的詩人脾性,他會循規蹈矩安安穩穩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