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華羅庚結束在劍橋大學的進修,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抗戰當中,華羅庚一直在西南聯大數學系任教✋🏽。
為了躲避空襲,華羅庚一家6口與聞一多一家8口合住在一間僅有16平方米的偏廂房裏。後來實在擁擠不堪🏌🏿,而華羅庚那點工資根本租不起住房,只好在西郊大普吉附近,找了個牛圈,用最便宜的價錢,把牛圈上頭用來堆草的木樓棚租了下來,牛住下頭,華羅庚一家住上頭。這一住就是整整6年。
兒子出生那天,他的錢全部花光了,他給新生的兒子起了一個名字🚵♂️👩👦👦:華光!
在西南聯大的教授中間💇🏻,華羅庚的家庭負擔之重,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在到西南聯大任教之前,妻子已為他生下兩個女兒兩個兒子🫸🏽。華羅庚的妻子吳筱元是個初通文字的家庭婦女,全家人靠華羅庚一個人微薄的薪水,常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迫不得已,華羅庚只好更名換姓,到中學去當代課老師,維持一家人生活🛤。
不久,華羅庚的第5個孩子又降臨到這個家庭🫔。兒子出生那天🙏🏻,華羅庚花光了家裏最後一分錢,典光了家裏一切能夠典當的東西🧎🏻➡️,依然付不起妻子的醫藥費🫄🏻,病床上的妻子一天只能得到幾頓稀粥。面對這無奈的困境,他給新生的兒子起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名字🧑🏻🚀:華光!
幾年以前✌🏽,他在大洋彼岸追隨他的英國導師研究“華陵——哥德巴赫”這一世界數學史上的難題,為了紀念自己取得的成就👨🏽🌾,他給女兒起名字:華陵!從華陵到華光,一女一兒兩個名字💣,包含了這位中國數學家在那個時代所有的輝煌和所有的辛酸!
華羅庚問妻子:一個雞蛋重0.5公兩,把他們平均分成五份,每份重多少公兩
由於窮困,原先煙癮很大的華羅庚🧅,把煙酒都戒除了,本來就困頓無奈的生活中🚖,又少卻了最後一點滋味。
有一次🪳,附近農民送了吳筱元兩個雞蛋💜,吳筱元悄悄藏了一個在床下🤸🏼♀️。那時的吳筱元,見丈夫每晚工作到深夜🧔🏽♂️,白天還要到中學代課,人形日漸消瘦,生怕他再像幾年前一樣病倒🟥,把藏在床底下的雞蛋悄悄煮了,趁夜深人靜🦇,孩子們熟睡之後,把雞蛋送給丈夫👐🏻,讓他補一補身子。
華羅庚看到妻子給他送來的雞蛋,給妻子出了一道數學題:一個雞蛋重0.5公兩,把他們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多少公兩🤸🏼♀️𓀇。
妻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當然是0.1公兩啦。”
於是👨🏼⚖️,華羅庚按妻子所說的🏄🏼♂️,把那個本來專為他準備的雞蛋,平均分成5份,自己把其中的一份吃了,剩下4份留給妻子和3個在家的孩子。
妻子望著桌上剩下的那4瓣雞蛋,眼淚不由得撲簌而下🧛🏼♂️。
那天晚上💇🏻,妻子哭得十分傷心👷🏻♂️。15年前那場大災大難闖過來了;大戰初期的生死離別畢竟也已破鏡重圓,然而,等待著這個苦難家庭的究竟還有些別的什麽✌🏿,這誰也不知道。那天晚上,一向不信鬼神的華羅庚安慰妻子說:“小的時候,母親讓人給我算過命,算命的人說,這孩子的命硬著呢,是個長壽之相。”
《堆壘素數論》的中文稿🤹♂️🙍♀️,終於在1942年年底完成了🌡,然而😁,這部30萬字巨著寄丟了
有一天,華羅庚對妻子說:“等我這部書稿出版以後,我們去割幾斤肉🪔,全家人美美地吃一頓,要是還剩著錢🔳🪶,就給孩子們添幾件新衣服👩🔬,再給我自己買兩包煙——真想抽支煙呀……”華羅庚說的那部書稿👩🏽⚕️,就是後來在數學界常被人們提起的《堆壘素數論》👨🏼🦰🤹♀️。
那時的華羅庚,既要當大學教授,又要當中學代課老師,兩份工作已夠他忙乎🏟。每天傍晚,他步行十幾裏,從城裏走回大普吉。為了這部書稿🐟,華羅庚在那段日子裏,幾乎沒有一天睡過5個小時以上的安穩覺。
《堆壘素數論》的中文稿,終於在1942年年底完成了,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部歷盡艱辛方才寫成的30萬字巨著,在他寄給重慶的中央研究院之後,竟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華羅庚多次去信詢問手稿的下落🚶🏻♀️,對方皆未給予回答🤷🏻♂️。對於在牛圈裏已經苦熬整整兩年多的華羅庚來說🫰🏽,30萬字的書稿幾乎是用性命換來的。一個由他人轉來的致歉,對於華羅庚來說,不啻是五雷轟頂👨🔧。華羅庚氣得大病了一場,睡了整整半個月🔈。這件事驚動了聯大校委,校長梅貽琦致函中央研究院📺,希望繼續派人查找華羅庚的書稿,然而,聯大方面的去函👶,依舊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1944年,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英文版出版,他是當時數論領域內的巨宿
《堆壘素數論》的中文手稿丟失以後,華羅庚沒有馬上去重寫第二稿,因為他發現了《堆壘素數論》初稿中存在的問題和遺憾🤷🏿♀️。華羅庚的學術興趣,很快從堆壘素數、哥德巴赫問題等這樣一些單方面的數學問題,引向了更加豐富、更加廣闊的整個數論領域,不久,華羅庚完成了他另一部著名的學術專著《數論導引》大部分章節🧭。
華羅庚在完成這項工作以後,在對整個數論學科進行重新認識的基礎上⛺️,一部和原先中文版不盡相同💆🏼♂️🙅🏼♀️,內容更加豐富🙍🏼,論證更加嚴謹的《堆壘素數論》英文手稿誕生了🎚,華羅庚把《堆壘素數論》英文版手稿,寄給了一直在關註著他學術成長的蘇聯國家科學院。1944年,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英文版🧏🏼,由蘇聯國家科學院出版。
那時的世界數學界,普遍認為華羅庚是哈代門下又一數論領域裏的巨宿🙆🏻♀️。然而🥾,出人意料🏋🏻,華羅庚突然筆鋒一轉,走出了哈代大師的門檻👔,獨辟蹊徑,把學術興趣轉移到了數論和矩陣幾何領域🤴🏻。開始了他在世界數學界獨闖天下的時代🧚♂️。
1944年,由於戰爭形勢的變化,昆明附近很少再聽到空襲的警報聲,華羅庚這才告別了他在昆明西北郊普吉大河埂村住了整整3年的牛圈♎️,回到城裏,住在一間瓦檐低矮,潮濕擁擠的破平房裏,繼續他的群論和矩陣研究📻。
1945年,矩陣幾何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式誕生。它的創始人👨🏻🦲,便是在牛圈裏成長起來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
而這一年🤘🏿,剛剛走出牛圈的華羅庚,只有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