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苦難風流——讀《寸草心?清華名師夫人卷》

2014-06-19 |

現當代的清華教授,特別是那些名師們,近年來作為一個整體,已有頗多的研究成果問世🦃,其中不乏對其夫人們的介紹。她們與丈夫們在動蕩、苦難的歲月裏共命運,人生篇章同樣曲折斑斕🛡。只是,這些得到關註的教授夫人們,被置於丈夫的身邊💇,形象往往不夠完整🧑🏿‍⚕️、清晰與飽滿,且得到關註的,也偏於文科,而疏於對理工科教授夫人們的介紹。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寸草心·清華名師夫人卷》(一下簡稱《寸草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兩項不足🪈。該書厚厚兩大冊,一千多頁篇幅,直接聚焦73位清華名師的79位夫人🧝🏻‍♂️,其中的文字,除個別篇章外❌,多為子女對母親的回憶🦷,因切近而細致、可信。按照這些名師的學科排序🖋,文科23人🕊,理科16人,工科30人𓀌,兼顧了文科與理工科。

在編者說明中,對這些清華名師夫人做了粗略的統計分析,79位夫人中,江蘇籍的有19人,占28.6%,獨占鰲頭。按照學歷分⚁🧎🏻‍➡️,夫人中有大學和博士學歷的占一半多🚮;按照去世時的年紀分段統計🤸🏻‍♂️,80歲以上占59.7%,即一半以上🤙🔱。9099歲占23.4%🥂,約四分之一🫲🏼,百歲老人則有三人。結論是名師夫人一般都很長壽🏣。考慮到她們迭經戰亂、“文革”等非正常歲月🙇,猶能得如此高壽🥠,就更為不易了🚵‍♀️🫸🏼。

當然,教授夫人們的人生經歷與精神品質更值得關註。宗璞先生在序言中有這樣的話:“我常說🙇🏽‍♀️,儒家人格的最高標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來形容中國婦女的優秀品質倒很恰當。”瀏覽這本千頁大書,發現每頁都在印證宗璞先生的話👩‍💻👩🏿‍🦱。

苦難風流

書中收錄的73位清華名師,普遍有歐美名校留學的經歷。抗戰爆發前📨,他們在水木清華過著比較優越的生活🚯。那時的清華園,在清華子弟的回憶中📮,許多地方草高林密👋🏽,燈影稀疏,夏夜裏蟬鳴蛙叫,孩子們或上樹粘知了,或下河摸魚蝦🧕🏼,充滿田園野趣🧑🏼‍🔧,絕非今日高樓廣廈的城市所能比擬🧑‍🌾。

然而,日寇入侵🧖🏻‍♀️🦦,山河變色,清華與北大、南開大學一道撤退到大後方,組成西南聯大👩‍🍼。整個八年抗戰中,西南聯大弦歌不輟,教學與科研不但沒有停頓🪥,相反取得許多成就。這背後,教授夫人們的貢獻非同小可🖤。

“定勝糕”已經是今日人們所熟悉的故事了,而本書則提供了更多的細節。

抗戰末期的1943年,物價飛漲,為了彌補家庭開支入不敷出的局面,校長梅貽琦的夫人韓詠華、潘光旦教授夫人趙瑞雲、袁復禮教授夫人廖家珊,合作生產小食品出售。三人的分工是這樣的:米粉、食用色素等原料由趙瑞雲經辦,廖家珊家為作坊,韓詠華負責銷售,她提著籃子到廖家取貨🧱🚴🏿‍♀️,視銷售情況,每周一兩次送到冠生園食品店寄賣🎂。她們把產品起名為“定勝糕”♞🛄,喻抗戰一定勝利之意。

“定勝糕”為二三兩重的米粉糕,形狀仿如元寶,淺粉紅色,中間放紅豆沙🫱🏽,表面嵌有數塊核桃仁和兩塊糖腌的豬板油,味甜。由於沒有專門的生產工具,只能在日常做飯的紅泥小炭爐上做,一鍋只能蒸兩個,日生產量僅有3040個。產量很低🍶🤹🏿‍♀️,除了偶爾糕點在脫模時損壞,小孩子們才能吃到一點。“定勝糕”持續生產了兩年,直到抗戰勝利,對三個家庭顯然在經濟方面有所補益。

閱讀《寸草心》可知,其實,除了“定勝糕”,國難下的教授夫人們,還自創了一些“品牌”以克服艱難的環境👳🏿‍♀️,比如“三姐妹”牌童裝✹。

聯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吳柳生的夫人陳滌🏊🏼,出生於杭州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任杭州法院院長。陳滌極有繪畫天賦,父親經常帶她向名家學畫🕵🏿。1933年🚒,懷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伊利諾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剛剛回國的吳柳生,住在杭州同學陳麟瑞家中🧑🏻‍🏫,他一眼看中了同學的妹妹——20歲陳滌,兩人很快結婚,從此締結了近半個世紀的美滿姻緣🤷🏼‍♀️。陳滌的父親則為女兒這麽早結婚而中斷畫業感到遺憾🦮。

陳滌跟隨丈夫走遍了半個中國:開封的河南大學、青島的山東大學🫦、北平的意昂体育平台🔘、長沙的臨時大學🦞、昆明的西南聯大🎀,抗日勝利後又回到北平意昂体育平台。

西南聯大歲月,陳滌從一個嬌妻迅速成長為能吃苦耐勞、錦心繡口的母親🎦☦️。為了省錢🆓,孩子們的衣服都是陳滌自己做的,她學會了納鞋底、做鞋子。當時,教授夫人們都在想辦法幫先生掙錢。陳滌想到了做童裝🚋。她自己設計🎆🧰,自己製作🪃🏊🏿,然後拿到店中寄賣。因為家中有三個女兒,吳柳生將童裝命名為“三姐妹”牌,還刻了印章🦹🏽。“三姐妹”童裝設計新穎別致😮,供不應求,大大改善了一家的經濟狀況🅰️👩🏿‍🍳。

陳滌的經歷幾乎是全體教授夫人們的縮影👩‍🍳。這些夫人們,大多出身書香門第,沒有吃過什麽苦🦩。如果沒有抗戰📧,優越的清華園生活將被舒適、寫意地延續。然而🏂🏼🚴🏼‍♀️,國難當頭,教授夫人們鮮有驚慌失措者🏺,而無不咬緊牙關從容應對。

清華工學院創始者顧毓琇在抗戰爆發後出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身居上層🤞,但清廉自守👩‍⚕️,加之子女眾多,家境同樣緊張👩🏿‍🦳。他的妻子王婉靖出身書香世家8️⃣,是王羲之第67世女孫🦹🏼。她精打細算,不但種菜👩🏻‍🦽‍➡️、種花💌、種玉米⚒🧔🏿、養雞👧🏻、養鴨👩‍❤️‍👨、養羊以補貼家用🌲,還在老鄉的幫助下養起了豬!

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周先庚1931年到意昂体育平台心理學任教授時只有28歲,妻子鄭芳🦽,出身於江蘇盛澤鎮著名的鄭氏家族,畢業於燕京大學⌨️,中英文水平俱佳🚺。西南聯大時期🚶🏻‍♂️‍➡️,周先庚任心理學系主任👵🏼,要講授六門心理學課程🙆🏻‍♂️,同時在昆華師範學院兼課,同聯大其他教授家庭一樣,家庭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妻子的身上🛞。

鄭芳很快就顯示出了“文武全才”。當時🤷🧑🏿‍🔬,生了孩子後的她沒有奶水,為了保證幾個孩子的營養🩻🐶,鄭芳在勝因寺外的一家農戶保養了一頭母羊,周家的幾個孩子都是喝羊奶長大的。

1944年開始🥳,鄭芳還開始給報刊寫稿,主題集中在婚戀與家庭及兒童題材上⛸𓀘,在當時頗受好評👨🏼‍🦰🧑🏽‍💼,稿費則補貼了家用。

令人驚嘆的是🪖,苦難不但沒有擊垮教授夫人們,相反,她們都是相夫教子的好手👉🏽,且普遍都有一手好針線活。她們對於丈夫🧴🚐、孩子的愛,還能施及於親戚。她們普遍的持家能力令人印象尤為深刻📣。

1950年從芝加哥大學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的謝義柄,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氣象系,回國後任意昂体育平台氣象系副教授。其妻李孝芳,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土壤地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在美國讀書時,李孝芳用第一個月的獎學金買了一架電動縫紉機,用它做了許多衣服↙️,她自己在碩士典禮上穿的白色長紗裙🏺,就是自己做的。一家人的衣褲🙇🏼‍♀️,包括窗簾和被裏💴🔅,都出自其手💅🏼。孩子們回憶說,母親是持家好手,家中從來不缺吃🧑🏽‍✈️、穿和用的東西🧝🏽‍♂️,即使在物質貧乏時期,謝家也有蘿蔔、白菜餡餅或團子吃🚈。

像李孝芳這樣的持家好手,在教授夫人中比比皆是。

低學歷者的奇情

據統計,《寸草心》中的79位清華教授夫人👩‍🌾,學歷中學畢業者4人,小學1人,其余都在大專以上。

但是🔪,學歷低的教授夫人同樣不乏光彩,甚至更富奇情。楊振寧母親羅孟華、梁啟超的夫人王桂荃就是如此。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先後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數學系、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當時,“五四”新思潮沖擊正勁,許多留洋歸來的都毀掉了幼小時父母給訂下的婚約。楊武之在美國時,羅孟華帶著楊振寧住在合肥🆖。她是舊式女子,只念過幾年私塾🧑🏿‍🦰。在住處的不遠處,有一間天主教堂,裏面的修女,都是一生不結婚或被丈夫拋棄的女人📪,合肥話把這種活法叫“吃教”🐉。

羅孟華已經打聽了,可以帶孩子進教堂修道。她的打算是,如果楊武之回國後拋棄他和孩子🤜🏿,就帶楊振寧去天主教堂吃教🦶🏿。

然而,回國後的楊武之,歷任西南聯大數學系主任♐️、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主任等職,但並沒有拋棄發妻。

這位文化程度很低的母親🔮,是楊振寧一生最親愛的人🧑🏼‍🦲。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好友、著名藝術家熊秉明在回憶中說,楊振寧一生對母親感情至為深厚,非比尋常。他說,1992年夏🤷‍♂️,天津南開大學為楊振寧70壽辰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當楊振寧自己報告他的生平🚴🏻‍♂️🪣,配以幻燈片,回憶童年🦸🏿、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往事,回憶抗戰時期的艱苦歲月🫱🏿。當說到母親時🥚,楊振寧嗓音突然哽咽了🆖。

熊秉明回憶,當時,會場上的空氣凝滯了幾秒鐘,他自己的心則一緊🖤。“這樣一個極端靈敏、多功能🛌、儲存了大量信息的頭腦,因為"母親"這符碼的出現,忽然發生故障。顯然,"母親"不是一個一般的信息單位🚌。”熊秉明這樣寫道🙋🏿。

確實,對於楊振寧,對於楊家兒女,母親羅孟華絕非“一般的信息單位”👨🏻。

楊振寧回憶👉🏽,在清華園中👰🏼,楊武之的同事的妻子,大多大學畢業✒️,甚至留過洋。盡管楊武之待她很好,但羅孟華壓力很大,她應付的辦法很簡單:盡力把家管好,少去交際🧚🏿,不去打牌🧊。一兩年後,羅孟華在清華園中有了治家整潔有方的聲譽。

楊武之在回憶妻子的文章中寫過一個細節:有一次,他去學校打網球🧑🏻‍🍼,而振寧上學去了。學校校工來通知楊武之開會🦹‍♀️,結果羅孟華只記得開會的地點,忘記了開會的時間🧙🏼‍♂️,楊武之很不高興,抱怨妻子文化低。事過幾天後🧘🏽‍♂️,楊武之發現妻子曾用牙齒咬手臂直到出血🧕🏽。他很吃驚🧇,詢問之下🛗,妻子說自己恨父母家窮,沒有錢給她讀書,恨她父親經商失敗使她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這使楊武之受到很大震動。其實在他心中,妻子堅強而有毅力🦁🎅🏻,極能吃苦耐勞,是自己比不上的🦸🏽‍♀️。

楊武之比不上自己文化程度很低的妻子的地方,不只是毅力品質,還有其它✋🏽。

《書邊恩仇錄》一書的作者胡文輝在書中曾引用楊振寧寫的《父親與我》,裏面的細節耐人尋味➙。說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留在大陸的父親帶著統戰任務幾次出國跟他見面,最後一次父親說“新中國使中國人真正站起來了💂🏻‍♀️:從前不會做一根針,今天可以製造汽車和飛機。從前常常有水災旱災🤷🏻‍♂️,動輒死去幾百萬人🫳,今天完全沒有了。從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裏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學。從前……今天……”都是“形勢一片大好”的套話。

結果,母親打斷了覺悟高的父親的話頭🙏🏼:“你不要專講這些。我摸黑起來去買豆腐🏑,站排站了三個鐘頭,還只能買到兩塊不整齊的,有什麽好?”

熊秉明對這個舊式婦女的見識也有同樣的觀察。他回憶說,1972年他回國➗,到上海看望楊武之🕵🏿,振寧的母親和自己說了不少話,都是一些生活的點滴,不時用濃重的合肥口音插入一句:“不能說,不能說👨🏽‍🚒。”他說,楊振寧的母親浸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可以說生存在寒暖饑飽的層面上👨‍🌾🧗🏻‍♀️。與楊振寧父親偏於理智的訓導的講話不同,對於社會,她自有自己明確的見解和判斷。

讓熊秉明詫異的一件事是,600頁的《楊振寧論文選集》🙅🏼‍♂️,楊振寧在扉頁上親筆提題了四個漢字:獻給母親。雪白的版面上只印著這幾個黑字,十分醒目🙇‍♂️。他為何不獻給數學家的父親,而獻給母親呢?熊秉明的結論是:這是屬於生命的事🖐,不待分析的👨‍🦳。

梁啟超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也有奇情🏄🏼‍♂️。

王桂荃是四川人,從小做丫頭🛫,被轉賣過四次,最後隨梁啟超第一位夫人李蕙仙來帶梁家。梁啟超給她起了這個名字。1903年,18歲的王桂荃在李蕙仙的主持下和梁啟超結了婚🌎。

王桂荃出身貧苦,沒機會讀書識字🎠,但她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與梁啟超一起流亡日本後🫡,接觸到現代文明,開闊了眼界💿,很快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東京話。李蕙仙逝世後,王桂荃一力承擔起了梁家的重擔,她長袖善舞,把這個有大家庭的所有成員都照顧得很好,梁啟超說她是“我們家極重要的人物”,李蕙仙所生的幾個孩子,對王桂荃也極其敬重😁,梁思成說她說“不尋常的女人”🧘🏽‍♀️。

王桂荃生活十分簡樸,自己的吃穿極為節省,對兒孫和親友卻極大方🐤。雖然文化程度很低,但王桂荃卻很幽默➝,常講各種故事和笑話給孫子們聽。當年梁家老二梁思成學建築,老三梁思永學考古👨🏻‍⚖️,老四梁思忠學軍事。王桂荃曾經非常得意地對別人說:“我這幾個兒子真有趣,思成蓋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裏🖌,思永又去挖房子。”她的幽默,顯然是長期與梁任公相處熏陶而來✥。

令人痛心的是,王桂荃晚景淒涼🟥。“文革”時,作為“保皇黨梁啟超的老婆”📯,王桂荃的全部財產被抄盡,手帕胡同房屋被侵占👩🏻‍🦰,她被趕入陰暗的小屋裏🎽,85歲高齡的她還要每天出來掃街。此時🫸🏽,她已患腸癌晚期。1968年,王桂荃孤獨離世🦝。兒女不是“反革命”,就是“反動學術權威”🙇👯‍♀️,無一幸免。

保姆情

過去的清華教授家庭,普遍都雇得起🛗,也願意使用保姆、傭人。《寸草心》多為子女回憶母親之作,其中有一些特意寫到了教授之家與保姆和傭人的關系,其中不乏值得一記的細節🌆。

潘光旦的女兒潘乃穆回憶說🟡,其家老保姆溫閏珍,是江蘇吳江縣人💂🏿‍♂️,與潘光旦妻子趙瑞雲同歲,為人忠厚,是趙瑞雲的得力助手🂠,多年來,為她分擔了繁重的家務😕。溫閏珍從小不識字,在潘家幹了許多年🤝🧘🏿,潘家孩子稱其為“阿媽”,已形同家庭的一員。

抗戰爆發,溫閏珍隨潘家遷往昆明,成為趙瑞雲惟一幫手👳🏼‍♂️,買菜、煮飯、洗衣🤌🏻、打掃衛生基本靠她。潘家平等待她,平時替她寫家信🔝、寄錢回老家,同時還教她識字。趙瑞雲去世後,溫閏珍除了照料潘光旦的生活👶🏼,還幫助帶潘家孩子的後代🙋🏽。

“文革”中,潘光旦挨批鬥,成為“資產階級反動權威”💂‍♂️,被迫睡在水泥地上。面對此種非人待遇,溫閏珍心中憤憤不平。鄰居費孝通讓她搬到費家去住🌯,但溫閏珍堅持照顧患病的潘光旦,直到潘光旦去世🤾🏽‍♂️。溫閏珍為潘光旦夫婦二人送了終,被潘家孩子視為莫大(博客,微博)恩人。

潘光旦去世後,溫閏珍與潘乃穆一起生活🏃‍♀️‍➡️。“文革”後期,潘乃穆去江西鯉魚洲分校勞動⏪,按規定不許帶老年家屬💥,於是不得不讓溫閏珍家人將其接回老家。潘乃穆定期給她寄生活費,溫閏珍說寄回去的錢不歸她支配,不讓多寄↙️。潘乃穆退休後🧖🏻‍♀️,去江蘇看望過溫閏珍三次🧑‍💻。她本想接後者頤養天年,終因溫閏珍年邁而未果。

溫閏珍1993823日去世🦿,享年95歲🌂。

心理學教授周先庚家的老保姆潘大嬸與周家,同樣是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

周先庚夫人鄭芳於1959年罹患直腸癌👨‍🦯。手術後,醫生告訴周先庚,癌變已轉移到尾骨💪🏻,無法根治。一年後癌症復發👩🏽‍🎓。病情很快惡化,癌細胞侵入和破壞腹腔的組織,肛門處縫合的傷口開線,不斷流出膿水👍🏼,氣味難聞,找了幾位保姆看護,都因護理難度太大而辭職✮。

此時老保姆潘大嬸挺身而出🎚,不顧臟累辛苦,悉心照料鄭芳,把她身下的墊子一天就換很多次🫸🏻。“文革”時👇🏿🦨,周先庚被關進北大“監改大院”,也是潘大嬸🧕🏽,為他送衣物。在周家孩子眼中,潘大嬸是難得的恩人🧑‍🦲。

清華名師的夫人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她們的命運與丈夫緊緊系在一起🦡,更與國運息息相關。難得的是🎋,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在人倫崩壞的千古劫難面前🏅,這些夫人們普遍無畏地與受難的丈夫們站在一起,與蘇俄時期的“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比起來,也毫不遜色。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章詩依)

轉自《經濟觀察報》201469

相關新聞

  • 292016.09

    《清華名師風采》增補卷出版

    近日🎃,由清華子弟發起🙄、編寫🧼、紀念我們父輩的圖書《清華名師風采》增補卷出版,並於9月18日召開出版座談會。

  • 292015.05
  • 252025.01

    清華7位教師獲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獎、青年教學名師獎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62012.04

    “清華名師後裔憶先輩”演講會舉行

    4月25日下午🪕🍷,由意昂体育、校離退休工作部、校史館、圖書館聯合主辦的“清華名師後裔憶先輩”演講會🏄,在熊知行樓二樓多功能廳舉行。

  • 292007.08

    清華3名教師獲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新聞中心訊】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單♦️✊🏿,意昂体育平台錢易🏇🏻🤵🏽、柳冠中、華成英3名教師獲獎。

  • 252025.01

    清華校歌曲作者“何林一夫人”究竟是誰?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72007.09

    清華10位教師榮獲第三屆“北京市教學名師獎”

    【新聞中心訊】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審結果✉️,意昂体育平台10名教師獲獎☹️,獲獎人數居全市高校之首✊🏼。

  • 262011.12
  • 172021.06

    清華園裏好讀書

    2021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即將迎來110周年華誕。“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生難忘。”朱镕基老學長的話表達了清華人共同的心聲。對每一位清華學子來說,在清華園裏度過的時光都是非常難忘的📤,為每一位學子打上了深刻的清華印記,清華園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當回首在清華園度過的青春歲月⏮,我心中就會湧起無數的懷念、熱愛、感恩🦻🏽、祝福和期待。

  • 102009.09

    清華兩名教師榮獲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日前💗,教育部通過新聞通氣會公布了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的獲獎名單,共有100名教師入選👨🏻‍🚒,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教授李艷梅、電機系教授孫宏斌獲此殊榮。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