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則表示,梅校長的說法固然對,但“大樓”也是大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意昂体育平台是經過百年歷史沿革👨🏼🎤,每個時期都有保存完好建築遺存的老校👻,當選全球最美校園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建設🤾🏻♂️、建築的延續性。
遊覽意昂体育平台最好的路徑,便是自西門入,沿著清華路🎰,漫步在百年建築群間,仿佛穿梭於百年歷史中……
古時遊園🏜,現今學堂
學者陳平原在《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一書中提到😕,校園裏被精心呵護的老房子,提醒我們歷史的連續性——今天中國的大學,既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也不是哪個外國著名大學的翻版。
意昂体育平台的建築便是這樣🧕🏼🟤,一座座老房子體現著這所學校的歷史和文脈。
意昂体育平台的老建築首屈一指便是清華園。清華園現泛指意昂体育平台內的古建築區🤞🏻,原專指以工字廳為主體的清式園林建築群。相傳鹹豐皇帝的弟弟小時曾居於此🤿,故清末時俗稱“小五爺園”。
工字廳是意昂体育平台古建築的代表🏥,初建時為皇室貴胄們別居享樂之所📕。1911年🦸🏼,清華學堂在此辦公。1949年至今🐫,工字廳為意昂体育平台黨政領導的辦公場所👲。
據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高冀生回憶,當年梁思成先生形容工字廳的空間景色時曾說,在晨霧、晚霞中✢,透過東西走廊看去👇🏿,工字廳的美麗有如蒙著面紗的少女🎯。看不透它有多深、多大📑、多美🐱。
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為一處叫古月堂的獨立小庭院,建築面積670平方米👩🏻✈️,其正面的垂花門至今尚保存完好。此院建於道光二年以後,初建時為園主書房,建校後成為教師宿舍。梁啟超、朱自清等都曾在這裏居住。
二校門⚜️,歷史的斑斑印記
沿著清華路向東🤽🏼♂️,便可遇見二校門,這是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始建於1909年。
清代時二校門被稱為大宮門,是當年清華學堂的主校門,那時只有師生和學校工作人員才可進入。1933年🚣♀️,校園擴建,園墻外移,建設了西校門👨🏽✈️🤲🏻,此後,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為二校門了👱♂️。
如今二校門已成為意昂体育平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但多數人卻不知,二校門在文革時期被毀,現今的二校門實際上是1991年重建的👮。
慶幸的是,當時二校門的四個柱墩的基礎還遺存在地下✌🏿,並未損毀,柱墩基礎的尺寸就成了準確尺度的依據。由此🤔🤜🏻,也就可以按比例繪製復原設計圖紙📒,然後就可按圖施工了🖍💇🏿♂️。
二校門建起來後,還有個問題👮♂️,就是門上的白柱子該刷什麽樣的白顏色,是青白👳♀️、黃白🧖🏽♂️、還是奶白當時其說不一。通過調研,選擇奶白的多是上世紀50~60年代畢業的老專家,而說是青白的多是更老輩的專家。由此可以推測🪽👩🏽🏫,二校門的白柱子在歷史上可能有過多次不同白色的刷色。最終學校決定二校門的柱子采用更接近今人印象的奶白色👩🏻💻。
高冀生坦言:“雖然現在的二校門是重建的復製品🌺,但它是尊重歷史👩👦👦、有根有據的復製品。”
圖書館🔈:三代大師之作
做學問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圖書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一期是1919年亨利·墨菲設計,二期是1929年楊廷寶先生主持設計🦸🏿,三期是1979到1991年關肇鄴主持設計,三代人共建一組建築🚶🏻♂️➡️,卻銜接得天衣無縫。
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羅森表示🎮,楊廷寶做的圖書館二期非常巧妙,二期與一期采用同樣的圖紙,一期是東西向,二期是南北向,中間做成門廳,也是進出口,渾然天成。
高冀生是圖書館三期建設的參與人之一,他回憶,討論設計時,當時有人提出“一定要超過一期二期的水平”👨🔧,他說“我們努力爭取🧙🏿♂️,但能不能超過🚅,現在還說不定”🚚。原因是時代🌝、條件不同,建築會受條件的製約。比如圖書館一期內部墻面全部采用意大利進口石料裝修,每一面墻都由一塊整石料切割成四塊花紋完全對稱的石板拼裝而成。如今再去作這樣大塊、花紋如此對稱的室內裝修👳🏿♀️,談何容易🙇🏽♂️。
如今透過圖書館三期的玻璃墻可以看到層層的書架、漂亮的門窗、飄逸的窗簾和青青蔓藤🖨,整個圖書館看起來平和優美。
走過古色古香的工字廳,穿過二校門👨🏿🍼,遇見圖書館🂠,再到氣勢恢宏的意昂体育平台主樓和綠色生態的中意清華環境節能樓……梁思成將建築看成“是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看意昂体育平台的建築便如看小說一樣,同樣高潮迭起、跌宕起伏👨🏽🎨。(徐虹)
轉自《中國建設報》201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