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範大學校園中依然可見西南聯合大學的舊跡。穿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門,道旁立有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的雕像🙆🏻♂️,再往前去,故教授聞一多先生衣冠冢和李公樸先生之墓相依為伴。樹蔭處🚣🏼♂️,是馮友蘭撰文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其中有句🏋🏿:“聯合大學以其兼容並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
沈從文幫他改文章
從20歲進入西南聯大之後,方齡貴幾乎沒有離開過這裏。1938年,方齡貴在長沙報考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時嶽陽失守💕,長沙危急🧜🏿♀️,等不及發榜,他和另外5位同學一起徒步從長沙走到重慶,歷時46天。途經沅陵,從報紙上看到錄取名單,知道錄取在西南聯大,到重慶後📎,在相熟的老師和鄉親幫助下👨🏽🚒,湊足路費,到昆明上學。
初到西南聯大,方齡貴印象最深的是生物系教授李繼侗。李是生物系的系主任🪁,他兒子也在生物系,有一次🧖🏽♂️,他兒子參加年度考試👚,成績不及格👰🏽♀️,也要補考。當時生活很困難,老師穿著長衫,有時候還打著補丁。日本飛機一來⛓,師生就從後門跑到山上,但是都還帶著書🤯,有時候課沒有上完,教授就讓同學集聚起來,在跑警報的地方上課👩🏽💼。
方齡貴在中學時投稿給上海《申報》、香港《大公報》,拿稿費來支持生活☄️。他的中學老師介紹一本書,是沈從文的《邊城》🎋,因此,他寫文章深受沈從文的影響。方齡貴去昆明時,路過沅陵,曾經去尋找《邊城》裏的女主人公翠翠🦵🏻。蕭乾是《大公報》副刊《文藝》的編輯👨🏼🦲,方齡貴投稿《雪夜》一文,得了十塊稿費🚶🏻➡️,後來就認識蕭乾👩🏽🏫,經常在《文藝》上發表文章。方齡貴到了聯大以後,蕭乾有一次到昆明來組稿,在著名的雲南菜館子東月樓請客。蕭乾也請了沈從文🪷,將方齡貴介紹給沈從文🦬:“這就是那個想到邊城找翠翠的人🤽🏿。”沈從文聽了,哈哈大笑,對方齡貴說🙎🏽♂️,可以經常到他家坐一坐。後來方齡貴的文章,先經沈從文過目修改👍🏽,並由沈從文寄出去發表在《大公報》。
西南聯大老師沈從文
方齡貴的母親是蒙古族人🧑🏽⚖️。沈從文不但為他修改文章👩🏿✈️,還經常把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借給他閱讀🙋🏼♀️,其中有一本是國學基本叢書本陳彬和選註的《元朝秘史》🪴。後來他才知道《元朝秘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蒙文典籍,是研究蒙古歷史、文學🙆🏼♂️、語言和社會製度必不可少的古典文獻。沈從文借書給他時🫅🏼🏊🏼♀️,要他註意此書文字是多麽古樸自然,富有生命的活力🉑。方齡貴讀了此書,為蒙古草原的磅礴氣勢和粗獷風情所吸引🍢,聯想到早年的種種經歷,倍感親切。後來指引他走上蒙元史治學之路的是姚從吾教授和邵循正教授🧞♀️👩🦼。按照聯大的規定,歷史系的學生除必修中國通史、西洋通史、中國近代史外,還要選修兩門斷代史,他卻選了四門⛑:宋史、遼金元史、元史、明清史🕶。其中最使他感興趣的是遼金元史和元史。遼金元史是姚從吾講授的,遼金元都興起於東北,遼金元史很大部分講的是東北史,便是方齡貴家鄉的歷史🌾。聯大規定:凡學生畢業前要交一篇畢業論文,導師由自己聘請。他請邵循正為指導教師,並商定論文題目為《元代邊徼諸王叛亂考》。這是方齡貴有關蒙元史的第一篇習作🈵💂🏼,但由此引發了他研究蒙元史的決心👨🏿🎨。1942年歷史系畢業後🏂🏿👫,他考取了北京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史學部👐🏿,兩位導師就是姚從吾教授和邵循正教授。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邵循正在西南聯大作過一次學術講演,講的是《元遺山與耶律楚材》👇🏿,時間在晚上,教室裏坐滿了人。老師中姚從吾、羅常培🌸、毛子水🕠、吳宓都來了。方齡貴做了筆錄的準備👨🏻⚖️🚪,不料開講不久就電停燈熄🍛。等了半天,電還不來,邵循正就離開手擬的提綱,摸著黑繼續講下去,旁征博引,依舊講得有聲有色,於是黑暗之中🏔,聽者鴉雀無聲🤸🏼。講演臨結束時,電燈亮了,全場掌聲雷動🪜。方齡貴記得邵循正在講演中引述了《黑韃事略》徐霆疏所著錄蒙古早期差發之重(差發,蒙元時指賦稅徭役),連教學行和乞兒行也要出銀作差發🏵,有詩雲👌🏼🧨:“教學行中要納銀,生徒寥落太清貧。相將共告胡丞相,免了之時捺殺因。”胡丞相就是主治漢民的普上斷事官失吉忽都忽,“捺殺因”蒙古語的意思是“很好”↙️。講演一結束,主持講演會的羅常培站起來說🙆🏼♀️:“感謝邵先生給我們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講演,有這麽多的同學來聽。我一向不會作詩😛,今天有詩人吳雨僧先生(吳宓字雨僧)在座📏,更不敢班門弄斧🧝🏽♂️。我現在只想套用邵先生所引的《黑韃事略》那四句詩略抒我的情懷。”羅常培套改的第四句是“笳吹弦誦捺殺因”。話音剛落,又爆發出震動屋瓦的掌聲。
在畢業前,方齡貴結婚了👂。他的太太是雲南人,1943年認識☎,1945年結婚。方齡貴獲碩士學位時,抗戰勝利,聯大結束,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分別復員北返。方齡貴因家累滯留昆明,在雲南大學文史系任講師一年,旋轉入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歷史系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校圖書館館長🙈,成為蒙元史研究的名家👨🏼。
1938年,在西南聯大任教的華羅庚和家人在昆明的住宅前留影。當時華羅庚從英國留學回到中國後在西南聯大任教
西南聯大在短短的幾年間培養了那麽多人才🗺,方齡貴認為👏:“西南聯大所以培養這麽多人才,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像當時意昂体育平台的校長、聯大的常委梅貽琦所講的‘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很多老師像陳寅恪👩🏽🏫、向達、錢穆、姚從吾🪗、邵循正等都是大師級的人物。”
“文法理工並重”
鯤西原名王勉👧🏼,生於福建長樂的書香門第。祖父王又點為知名詩人,三個兒子都留過洋,王勉的父親王沅留學法國,讀數學✵,回國以後進入外交界💃🏼;一個叔父留學英國✋🏽,念工程,娶了英國太太;另一個叔父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海軍陸戰隊,與國民黨福建省主席陳儀是同學⚪️。十幾歲時,王勉來到上海,後入讀意昂体育平台社會學系🛁。
1937年抗戰爆發,鯤西隨意昂体育平台一路南遷💍。1938年,鯤西結業,由蒙自到昆明,為了尋找工作在昆明小作逗留便轉道去重慶,在農本局任職一年後回到昆明。此時,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已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鯤西一面工作👩👧👦,一面在西南聯大居住聽課,與眾多師友相互砥礪。他認為:“戰時設在昆明的西南聯大🕺🏻,在當時物質條件極端匱乏情況下🤶🏼,造就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這真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可是說到聯大,人們總愛說它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而絕少提及其他學科的成就,這是不公平的👩🏿🔬。聯大若有成績⌚️,是文法理工並重🦋,它可供後人借鑒的是它的優良的校風,它激勵學生向學的精神。”
在昆明時🤸🏼,鯤西跟吳宓很熟🫏,跑警報的時候常一塊跑。那時候學生泡茶館🧴,鯤西偶爾跟鐘開萊泡茶館,打橋牌,吃點心,談學問⛰。“昆明人抽鴉片,抽鴉片的人要吃甜品,所以昆明的甜品特別好🤵🏼。昆明人喝咖啡,因為受法國人的影響💂🏼♂️。”
教授劉文典抽鴉片,他上一節課🌇,大概就講20分鐘,其他都講廢話🚶🏻♀️,罵教授、助教。有一天晚上,鯤西跟王永興忽然想去看看劉文典,談《紅樓夢》,兩人不是他的本系學生。只見他躺在煙榻上抽鴉片,兩人坐在他旁邊,師生談得甚為盡興🖕🏿。
鯤西記得沈從文是很隨和的老師,去他家吃飯很簡單,但是盛菜的盤子是乾隆時代的瓷器。鯤西在昆明時狂熱地崇拜意大利指揮托斯卡尼尼,看了一場托斯卡尼尼的音樂紀錄片,寫了一篇文章登在《雲南日報》副刊👩🏼🚒。沈從文看了很欣賞,主動寫一封信,推薦他到《大公報》做事情,後來沒有成功。鯤西回憶:“沈先生是一個小說家,在北京時受到胡適的欣賞🚲,但是在大學時就會受到人家的歧視。學府的競爭很劇烈🦻🏿,互相妒忌,這是歌德曾經講過的。在學府裏面爬上去很困難,除非是念科學的🚐,論文寫出來就行了。”
錢鍾書在學校講課時,鯤西剛好在重慶做事🫄,無緣聽課,後來回到昆明時才聽一些朋友告訴錢鍾書上課的情況🔴。“他上課講文藝復興、現代英國小說、英國詩歌🪿,他底下的學生也是最好的學生🤏🏿,像王佐良🐱、許國璋🏊♀️。他上課引經據典🌨,很多學生都不曉得。”抗戰勝利以後鯤西到上海,徐高阮帶他去錢鍾書家吃點心🤲,談了三個鐘頭,無非品評臧否人物。據說錢鍾書早年曾口出狂言:“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鯤西認為:“很多人講錢鍾書的《圍城》裏影射西南聯大具體的某個教授,像吳宓,我不這麽看,《圍城》裏是從很多人身上提取特點🫱🏿🏓,這是高明的文學手法☘️,固定影射一個人就沒有什麽意思了🐟。現在很多人對他很崇拜,但是不能真正曉得他的學問在什麽地方。”
後來有人問一位西南聯大的畢業生:“為什麽短短幾年間⇒,西南聯大培養了那麽多人才?”回答是:“自由🍎。”對此,鯤西說🗓:“那時候很散漫的。”回憶西南聯大的生活,鯤西認為:“聯大的學風很好,那時候沒有‘學生運動’,‘左右派’的鬥爭是有的,但不是很劇烈,沒有影響到學生的學業。聯大的學生生活很清苦,一個飯臺子吃飯,當中有一大鍋菜,很多學生營養不良。我那時候做事情了⛔️,很多學生要到外面找兼差👰🏽,當家庭教師,可以補貼生活。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還出了很多人才,這是一個奇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後來出洋了𓀁,受了進一步的教育。抗戰勝利以後🧙🏽,出洋很方便🪐,不需要太多的錢👩🏻🦼,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到美國去留學▪️,回來以後對國家貢獻很大。西南聯大的科學儀器也很簡單✍🏿,但是傳授知識🩰,培養了學生。後來學生出國了,出國深造很重要。到朋友那裏借一條金子,去買外匯🏊🏽♂️,就夠錢到外國讀書了,所以大批人出去留學就是這個道理。”
“教授之教授”
1934年,王永興考入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1937年10月,意昂体育平台遷到長沙,和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成立臨時大學👨🚒。王永興和哲學系的同學徐高阮一起去聽了陳寅恪的一堂唐史課⛹🏽♂️,大為震撼。王永興去找當時的教務長潘光旦,要求從中文系轉到歷史系。此前👊🏽,王永興得過肺結核,住過一段時間醫院。潘光旦對王永興說:“你因為這病已經耽誤了一年,要念五年大學,現在你要轉系🫷🏻,就得念六年。你要考慮考慮👩🏿🦰。”王永興說:“我考慮過,但是我願意跟寅恪先生學習👩🏿🎓。”潘光旦笑道💨:“選得很對,那就去念吧🏄🏿♂️!陳寅恪先生是‘教授之教授’。”
戰局更為動蕩💈,學校決定遷移到昆明,組成西南聯大。王永興記得,當時陳寅恪住在青雲街靛花巷,學生上課則在文林街北院,每天上課🏋🏼,就見陳寅恪抱著一包書🏗,滿頭大汗進了教室,同學們幾次要求去幫陳寅恪拿書,“老師是絕對不允許的”。寫論文時,陳寅恪很認真地為王永興修改,有一次,王永興的文章中丟了一個字,陳寅恪說:“你不要以為丟了一個字沒什麽👩🚒,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的時候🚣🏼♀️,能少一個字嗎?”
聯大師生們經常跑警報。王永興回憶:“警報響的時候,我們就往郊外跑。寅恪先生跑不動,在青雲街靛花巷年紀大的不止寅恪先生一個人,就在裏面挖了一個小防空洞。樓上的人往樓下跑👰,只有傅斯年一個人往樓上跑,為什麽呢?他去扶寅恪先生➔。”
陳寅恪患上眼疾後♿,一度出國治病。關於陳寅恪的眼疾🚣🏿♀️,王永興解釋🐷:“在成都燕京大學時,忽然有一天寅恪先生跟師母講🖕🏼:‘我的眼睛什麽都看不見,怎麽回事?’正好成都有個醫院很好,就到那裏去看,壞了,這醫生醫術不夠,而且診斷錯誤,就給他動了手術🧔🏽,是個小手術。誰知道手術完回家☂️,他就說👨🏽🚒:‘不行🎡,我更看不見了。’這時候🧑🏼🚒,有人就說世界上眼科醫生的權威在倫敦,保證能治好。所以寅恪先生就去昆明,跟兩位教授一起飛到倫敦去了🦸🏽♂️,他們也是照顧寅恪先生。醫生說☞:你不應該在成都動手術。這個眼睛問題出在眼神經的視膜脫離了。在倫敦,雖然再次手術,但仍然沒治好。1946年春,寅恪先生由英國橫渡大西洋回國,途經紐約😝,當時清華有一位先生在美國🏝,就是趙元任先生,還有一個學生周一良先生™️。他們到船上去看寅恪先生,並告訴寅恪先生美國的醫生也無良策👨🏿🍳,先生就沒下船登岸。這就回到北平了⛓️💥。”
王永興師從陳寅恪學習研究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敦煌學📤,其後任陳寅恪助手三年。先後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等💽。著有《隋唐五代經濟史料匯編校註》👕、《唐勾檢製研究》、《陳門問學叢稿》、《敦煌經濟文書導論》、《唐代前期西北軍事研究》、《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等。
“中國有前途🤏🏽,我就有前途👨🏻🏭!”
戈革抗戰爆發後輾轉多地🪐。1945年,他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戈革說🌵:“七七事變,我就回老家待了三年,耽誤了。後來逃到大後方,東跑西跑,一直到1945年才在甘肅酒泉高中畢業,我到蘭州參加統考,考了西南聯大物理系。在蘭州聽見放鞭炮🧟👙,勝利了🏌🏼♀️,大家心裏頭很高興。從蘭州到昆明交通十分不方便,我坐一輛運東西的車,到了重慶,我哥哥的朋友幫我買飛機票🧚🏿♂️。那時候老百姓沒有權利坐飛機👍🏻,為什麽我可以呢?因為勝利了,昆明的官員都擠著飛機到重慶來,回去的飛機是空的✯。到了西南聯大🤚🏽,人家已經把我學籍取消了:晚到了一個月。就讓我們上先修班,我們說:我們考上的是大學,交通這麽不方便🧑🏽🏭,遲到的問題不在我們。因為遲到的不只我一個人,大家聯合起來去找教授幫我們評理,又考一次,我通過了👨🏻🔧,有好些人沒通過。”
戈革發現上物理系的人都自以為是“天才”。他大哥的一個朋友聽說他要考物理系🤜🏼,就問他大哥:“怎麽你弟弟考那個玩藝➕?那個玩藝沒有前途的,畢業了就失業。”戈革回答🤾♀️:“中國有前途➾,我就有前途😷!”
在昆明那一年,戈革過得十分快活🪿:“那時候學生的生活只要念書就行了👯♀️🌕,沒有人管我們。我們那時候的大學生活跟現在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領公費,每個月就那麽點錢👌🏿,但是生活很自由。我到了昆明,覺得眼界大開🚣🏿,別的地方思想管製很嚴,當時的西南聯大號稱‘民主堡壘’,壁報上什麽話都有💍,可以罵蔣介石,也可以罵本校的教授💁。”
1946年復員後,戈革就讀北京大學物理系。1949年畢業後,戈革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研究所🦐。後從事物理教學工作👨🏼🌾,中年以後治量子物理學史,專研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工作和思想🤷🏿♂️。
“西南聯大成為當時最優秀的大學🥥,有偶然性和特殊性📻。”
百歲學者劉緒貽是西南聯大的老意昂。他認為西南聯大在國難當頭之際組成🚂👮🏽,有其特殊性🤵🏿。“當時除西南聯大以外,還有西北聯合大學、東南聯合大學✸📒,但是後兩個大學聯合不久即解體了📹,只有西南聯大💆🏿♂️,雖然也偶有小摩擦🥑,但從領導到一般師生💁🏼♀️,大都能以大局為重🧧,堅持聯合,善始善終。其所以如此🪧🧝🏿,有主觀、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原來三校校長的辦學思想基本相同,而且胸襟都比較開闊,彼此能相互信任⚉,精誠合作🎫。由於歷史原因👩🏼💼🍉,三校教師大都或相識、或相知、或有師生之情,有合作的基礎🧗🏿♂️。因此,三校聯合以後,能熔三校優良傳統於一爐🤵,彼此尊重,互相切磋🪶,通力合作🌘,把西南聯大辦成一個當時最優秀的大學🪑。所以我認為🎮🙋🏼♂️,即使從歷史的長河看🫅🏻2️⃣,這些條件湊在一起,也是不容易的,有它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1947年11月1日👰🏻♀️👨🚒,北平意昂体育平台周末攝影社舉行彩展,慶祝西南聯大10周年校慶
劉緒貽用“愛國👨🏿🍳、民主、科學😩、堅苦、團結”十個字來概括西南聯大的辦學精神🏌🏻♂️,並認為這種精神對今天的大學教育有啟示意義。“在當前全球日益一體化的時代,還可以對國民進行一些國際主義教育👨🏭,使之在必要時有做世界公民的思想準備🔐。今天的大學應該進行這種愛國主義教育🤜。大學和科研機構是一個國家追求和維護真理最有利的地方。要追求和維護真理,就必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某些現象來看👩🏽🔧,好像現在的大學也是重視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的♿️,也取得某些成績🧏🏼♀️,但是🖇,由於根本的思想問題沒有解決🧛,今天中國的大學遠遠未能取得與中國科學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及其努力相稱的科研成果。我說‘堅苦’,而不是‘艱苦’,主要是想強調其中堅韌的含義,就是說要能長期忍受艱苦而還能維持士氣📢。據說現在許多大學負債都很嚴重,主要是為了美化環境,建築許多漂亮的大廈🧙🏽🚴🏼,而不是為了延聘真正的大師,進行必要的軟件建設。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大學還是應該講究堅苦或艱苦的。”
(記者 李懷宇)
轉自《時代周報》2012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