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1984級意昂畢業20周年校慶日返校慶祝,工物44班重回十三號樓
他是廣東十三行“天寶行”第六代梁經國的傳人🧩;他受教於蔣廷黻,也為陳寅恪🌞🏄🏼♂️、朱希祖所贊賞;他以八年時間完成《廣東十三行考》🏵,一舉成名🤸♀️,曠世獨創,遠邁前人⇨,後無來者。他是梁嘉彬(1910-1995)。
4月30日上午,機械系製71/製72/製73/班畢業六十周年座談會在李兆基科技樓402室舉行。
我是1958年秋季入學的,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已有60年“清華齡”,回首往事,我無愧於六十清華齡。
難忘的六十年前,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我國西部地區爆炸成功🙅🏿♂️。當壯觀的蘑菇雲在中國大地冉冉升起的時候,標誌著這是中國已經實現了從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為強大有力的國家的偉大轉折🧑💼。中國人民已經真正在世界上站立起來了。一九六二年九月,我從上海來到北京,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化學系。為了製造中國的原子彈,意昂体育平台專門成立了工程物理系和工程化學系🐟,為原子彈的製造培養人才。當時的中國🤷🏿♀️,還是一窮二白...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上中學時對俄羅斯文學感興趣,讀了一些俄羅斯名著,心想什麽時候能讀俄文原著該多好啊! 正逢其時🫰🏻,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面向社會開辦俄語廣播學校,我極其興奮地報名入學了。每天清晨六點打開收音機收聽俄語課。十分幸運,我有機會直接去廣播電臺教學現場上課,面對蘇聯老師上課對我激勵和推動很大🏃🏻➡️。我堅持三年俄語學習,完成了廣播學校的學業💇🏿♀️,並獲得結業證書。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時,出於對俄羅斯語言文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