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清華精神的法學傳承

2010-05-06 |

——寫在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復建15周年之際

本文作者、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振民

  清華法學有其獨特的品質和風貌🦉,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和學術精神。這種學術精神既是對清華百年和老清華法學院精神傳統的繼承,有長達80多年乃至近百年的歷史積澱🛀🏼☄️,也是15年來新法學院與時俱進,不斷將意昂体育平台精神在21世紀中國法學教育中進行演繹、闡釋和發展的結果。可以說,清華與法學的結合造就了清華法學獨特的價值追求和學術精神🫰。

  一、以建設法治中國為己任

  提起意昂体育平台🦐,人們普遍覺得這是一個很愛國、很正統的大學☄️。其實,愛國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共同特點🧙🏽‍♀️。作為意昂体育平台重要組成部分,法學院繼承了這種愛國傳統⛹🏿‍♀️,特別註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中國法學院培養的人才首要的應該為中國法治的確立完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我們國家正處在飛速發展的時期,法治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培養大批法治精英人才🪳。能夠解決中國問題🤯,尤其是中國法治問題,這本身就是對人類、對世界的巨大貢獻。為此🤕,我們大力引導學生就業要“入中國主流、上大舞臺”,到國家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工作,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作貢獻。法學院復建以來,已經向國家重點行業和領域輸送了大量人才。例如大批畢業生從事公檢法職業,有些積極投身國際反傾銷訴訟等案件辦理🧑🏽‍🦳,為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2004屆本科生周倍良在北京門頭溝區壩房子村當村官,成績突出🔷,當選2008年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2008屆研究生魏華偉自願放棄在大城市找工作的機會,到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任村官,還有相當比例的畢業生在一些地方黨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有些畢業生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造詣🌋,正逐步成為重點院校學科骨幹。他們無論人在何地、在何種崗位上,無不以解決中國現實法律問題🏚👩‍👩‍👦、推動中國法治建設為己任🧝。

  新時期清華法律人心系國家和民族的情懷是與老一代清華人一脈相承的🪁。100多年前美國決定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給中國用於人才培養🤷‍♀️👴🏻,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影響中國未來的青年精英,從而影響這個國家的發展。但是⇢,反觀百年清華的歷史🌦,一代又一代清華人非常愛國,也許正是戴著“賠款大學”這頂屈辱的帽子,使得清華學子無不以天下為己任👳🏻‍♀️,為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而發奮。老一代清華法律人身處亂世,為法治立國、興國而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表現出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操和奉獻精神📵。例如,第一位從清華走出去到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的張福運先生🚊,他是1909年第一批留美學生,在哈佛讀完法學回到祖國後👩🏿‍🦲,幫助國家收回海關的主權,成為中國海關的第一位中國人關長,結束了外國人長期把持中國海關的局面,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主權👨🏼‍🔬。再如意昂梅汝敖先生,1946年被指派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法官。在歷時兩年半◽️、開庭800余次的世紀大審判中,他出色完成了歷史使命,使日本帝國主義的首要戰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梅汝敖先生曾經說過😉,“受了清華的教育🪚,就意味著對國家、民族應當有什麽樣的擔當”。還有錢端升🍋‍🟩、向哲浚⚆、王鐵崖、端木正🤳🏼、陳體強等一批優秀畢業生🦝,他們在法學理論研究👷🏽‍♀️、國家政治外交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清華法學贏得了榮譽🧲。

翻開清華法學院的歷史,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部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清華法學院最初成立是因為國家的需要,中間停止辦學也是因為國家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甚至清華法學教育的內容也與時代緊密相連🛺。1952年以前🏄‍♂️,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以國際法、憲法行政法等公法學科為主,因為舊中國急需這方面的法律人才,當時要在國際社會上用法律捍衛國家利益🙎🏻,捍衛民族尊嚴,必須有國際法方面的人才;在戰亂中要重構國家秩序🥃,就需要公法方面的人才。1995年清華重建法律學科👈🏽,同樣是順應時代的要求😣、國家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清華法學院不僅是清華的法學院👨🏿‍🎤3️⃣,更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法學院。

二、國際視野

  清華法學院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學院👩🏻,80%以上教師擁有在海外長期學習和研究的經歷,在世界前100名大學當中取得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在國內法學院中最高,也是國內唯一一家開設英美普通法系列課程的法學院,第一個面向國外開設全英文授課的中國法律碩士學位的法學院。清華法學院的科研重點不僅包括我們國家面對的重大法律問題,也包括整個人類今天面對的重大發展課題🗞,例如環境🧖🏽‍♂️、資源🫶🏿、能源、海洋💗、空間等涉及的法律問題,都是我們重點要探討研究的💷。作為中國一流大學的法學院🙋,我們競爭的對象絕對不僅僅是國內其他大學法學院🍫🦚,我們必須瞄準世界一流大學法學院⚆🔓,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型法律人才。如果我們滿足於中國一流就沾沾自喜,那就太沒有出息了。無論學術研究或者人才培養,無論老師或者學生,我們都必須要在世界範圍內來定位,立足於解決21世紀中國和平崛起和人類可持續和平發展產生的重大法律理論和實踐問題🕎🏒。一個國家所有的法學院都變成國際型的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但是必須有幾所這樣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法學院。

  在學生培養上,我們不僅培養學生深入學習中國法律的理論、製度和知識🆑,而且開設很多外國法和國際法課程,讓學生始終能夠了解國際最新法律動態🧑🏿‍🦰,站在國際學術最前沿。我們與眾多國際一流法學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師生互訪頻繁,近30%的本科生有海外交流或學習的機會,法學院代表隊也一直保持在維也納國際商事仲裁比賽等大賽中的中國最好成績🪈。2007年清華法學院獲得教育部“國際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項目,目前正在進一步探索培養高層次國際型法律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清華法學院的學生來源也體現出國際化的特點🍔,以2009年入學的480名學生為例,其中留學生就有70多名👶🏼⚃,來自26個國家,包括攻讀全英文課程的30多名LLM學生,留學生比例達到15%。清華法學院的中外學生還合作創辦了第一份由中國法學院學生編輯、在國外正式出版的全英文中國法律學術刊物——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由美國著名法律評論出版公司Joe Christensen Inc出版,於2009年開始在美國正式出版發行。一些留學生回國後為本國法治建設也開始作出重大貢獻🦐,2005LL.M.中國法項目Curt A.Haws(豪心修)同學,回國後被任命為美國懷俄明州第九司法區巡回法院法官。2007年級LLM學生Henri Arslanian2008年北京奧運會加拿大政府唯一指定的加拿大代表隊的律師。

三、法學理論必須聯系中國實際

在了解世界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同時認識了解自己☕️,熟悉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把法學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產生在中國行之有效的法學理論和法律製度,才不至於浮躁🙅🏽‍♂️、輕飄👩🏿‍🚒。為此🧸,我們下大力氣推進實踐教育環節,大膽采用互動式和案例教學等新教學方法🔪👴🏼,率先開展模擬法庭訓練和法律診所教育等實踐型教育,這些做法讓學生課堂上的理論學習變得不再只是紙上談兵。同時,學院廣泛地利用第二課堂的機會,鼓勵學生並創造條件讓他們接觸中國的現實,接觸真實的法律工作👍🏿。法學院特別重視社會實踐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多年來以國情教育為主線📫,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實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奔赴邊疆、深入農村™️,深入基層群眾🦀,去了解國情、感知社會。學院暑假期間參與社會實踐的人數逐年增加,2009年暑期社會實踐本科生參與人數達到200余人🙍🏻‍♂️,地點遍布全國各地❤️‍。此外,清華法學院還建立了包括河北固安、新疆烏魯木齊在內的7個實踐基地,讓他們有機會到相關司法機關開展專業領域的實習實踐活動,在感性認識中升華書本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

為了加強法學理論與中國法律實務的聯系,20094月意昂体育平台成立了由法律界🪩、法學界重量級人士組成的法學院顧問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前檢察長賈春旺學長擔任主任,他們在清華法學院與政法實務界之間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四、立足理論和製度創新

  清華法學院師生不僅要十分明了世界法學𓀏👩🏿‍🍼、法律的最新狀態🧜,具有國際競爭力👍🏽,不僅要註重理論聯系中國實際💁,而且要進一步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形成和中國式法治的確立。中華法系曾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四大法系之一。今天中國的法治建設也必將形成獨特的理論和製度,這需要中國的法律學人為之探索🍍、為之奮鬥。我們既不崇洋媚外🕵🏼‍♂️,也不閉門造車,而是立足於中國實際,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一切成果,力求理論和製度創新,從而產生擁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理論成果和製度成果。

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陳寅恪1929年為紀念王國維先生而撰寫的碑文中,將王國維的學術理念總結為“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我們把這十個字印在我們的期刊《清華法學》每一期的封面上✢,也作為我們學術精神的寫照。唯有堅持此“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才可能進行理論和製度創新,才可能形成獨樹一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20096月🤾🏽,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劉與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胡和平教授簽訂合作舉辦中國法學創新講壇協議,就是這方面的一個重大舉措🍫。至今📳,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和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聯合承辦的中國法學創新講壇已經舉辦三期,收到良好的社會和學術效益👮🏿。

五🫸🏼、做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理想主義者

  著名法學家錢端升先生所在的1919級清華學子畢業時給母校建立了一個日晷🏗,現在仍然放置於清華大禮堂前的草坪南端🚅。日晷上用中文和拉丁文寫著“行勝於言”。這四個字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樣成為清華的校訓和校風🙅‍♂️。清華畢業生頭腦聰明💁‍♀️,動手能力強,出活快而質量高,這已經成為社會大眾對清華畢業生的普遍印象。況且🐇,法學教育本來就屬於職業教育🏫,培養熟悉法律實務操作的專門人才。因此我們非常註意細節的培養,教育學生既不要在大的原則問題上犯錯誤,更不要在小事上出差錯。比如我們註重對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甚至語法和書法的訓練,教育學生如何起草法律文書,如何與人溝通,如何演講談判💁🏻‍♂️,如何待人接物等等𓀝,法律工作者應該懂得的知識、技巧🥔🤫、技術我們都會教👪,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畢業後能夠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然而,職業教育很容易變成技術和技巧教育🐊,成為一種“術”,而不是“道”🪚🍧。喪失價值,迷失方向的“術”越好,破壞力就越強。因此,法學教育絕非僅僅是職業教育🤜🏿,不是一種淺層次的技能教育,而應該是一種理想教育🛍,有其明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否則,我們可能會培養一些非常熟悉法律操作,道德敗壞、低級趣味的“高級”法律人才。大學是文明的燈塔,是講理想的地方,如果在這裏都找不到理想主義的蹤跡,都那麽市儈、短視🫱🏻、急功近利,這個國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希望😶‍🌫️。為此,在加強職業教育的同時,我們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和社會責任教育,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為追求法治文明而奮鬥⛔。這裏的理想包括法律人的道德律、人文關懷🧑🏻‍🤝‍🧑🏻、使命感三個層次,只有達到這三個層次的要求🧷,才能算是真正的法治精英人才🗽⤴️。

  第一,法律學生首先要是正人君子,成為道德精英🧵。清華法學院開設了法律職業道德課程☢️,並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啟迪,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習慣,永遠不要讓法律技巧超越道德的底線🛴👩🏿‍🦳。

  第二,法律人應該有悲憫之心,有人文關懷。以人為本,了解民間疾苦🥸,解決人民的問題,這是清華法學教育的重要理想。

  第三,著力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通過舉行專題講座🫥、思想教育🍆、組織學生廣泛參與誌願服務活動等多種形式,教育學生不應該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要為了事業而奮鬥🫰🏼,提高自己的眼界🙆🏿、境界和格調,帶著理想去學習、去工作,以幹事業的態度對待每一份工作,培養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學生無論從事法律工作,還是從政、從商、從事公益事業等,都要為國家💁、為人類謀福祉👎🏻,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總之👨🏽‍🎨✔️,我們提倡培養既有遠大理想👑🧿,又能腳踏實地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提倡法學院的學子做解決實際問題的理想主義者,或者說做擁有遠大理想和價值追求的實幹家。我們堅信,既熟悉法律的技巧和技能,腳踏實地,解決問題,又仰望星空,敬畏心中道德律👋🏻🍘,有人文關懷和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的法律人才6️⃣,就是我們今天和今後需要的高級法律精英人才。

  一個學院跟一個人一樣🛡,應有其特殊的精神😣。歷史的車輪匆匆碾過,歲月的精華悄悄沉澱。清華法學院雖間有中斷📗,但弦歌不輟,精神永續,新一代清華法律人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發揚光大、繼承演繹著這些精神🧑🏿‍🍳。正是在這些精神指引下🏇🏿,清華法學院得以在復建短短15年裏就取得已有成就。也正因為有這些獨特的精神在傳承,古老而年輕的清華法學院必將在新世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再造百年新輝煌。 

轉自《檢察日報》201056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