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抗戰風雲下的聯大知識分子

2010-02-24 |

來源:中華讀書報 作者 劉宜慶

《抗日戰爭與中國知識分子——西南聯合大學的抗戰軌跡》🏃🏻‍♀️,聞黎明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0月第一版,39.00

  西南聯合大學大師雲集😲、群星璀璨🌨,它不僅僅是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聯合,更是戰時中國知識分子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聯合,學術成果與民族復興責任的聯合。“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絕徼移栽楨幹質”😖,“盡笳吹弦誦在山城”🦸🏻‍♀️。這是聯大師生譜寫的中國教育史的奇跡♒️。西南聯合大學知識分子群體,專指聯大師生🥋,擴而言之,亦可推及因抗戰遷移到雲南的中國智識階層。西南聯合大學實體已不復存在,但它留下的精神之光並沒有被時間湮沒🙆🐳,繼承西南聯大留下的文化遺產👩🏿‍🏭,挖掘西南聯大的思想資源,成為近年來學界的研究熱點,已有不少從教育史🥎、學術史、生活史等方面研究的專著。聞黎明教授的《抗日戰爭與中國知識分子——西南聯合大學的抗戰軌跡》,將西南聯合大學放在抗日戰爭的宏大歷史背景下,以歷史學的方法研究西南聯大知識分子群體與抗日戰爭的互動關系,描述這所大學在抗日戰爭中運行的軌跡🌗。

  西南聯合大學是抗日戰爭爆發的產物,從成立到復員,與抗日戰爭相始終。在波瀾起伏的抗戰風雲中🧜🏿‍♀️🧑🏿‍✈️,西南聯大知識分子群體,關註戰爭時局的發展,激發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熱情,他們始終與危難中的中國同呼吸共患難,對抗戰保持必勝的信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聯大知識分子離鄉背井,別妻離子📑,南渡西遷,帶有悲壯的意味。聯大師生面對日軍的狂轟濫炸🧜🏻‍♀️,臨危不驚,跑警報🧑‍🦳,設敘永分校,往鄉村疏散,沒有絲毫的妥協🖥,弦歌未輟。聯大師生不僅僅停留在躲和避⚾️👱🏻‍♂️,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文人抗戰”🌛、“學術參戰”👆🏿。聯大有四次從軍熱潮💐,大批聯大學子投筆從戎,血染疆場🌶。本書從第一章“動蕩年代”🌌,勾勒出西南聯大前傳,到最後一章“關註日本”🚴🏼‍♀️,聯大教授探討如何處置戰後日本等問題🧍,抗戰主題貫穿始終🈁。在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位聯大師生的非正常死亡,一方面是戰爭的陰影,一方面是大學的弦歌,這雙重主題的交響🛋,奏響聯大抗戰的響亮音符。

  我們不妨通過書中所敘述的若幹歷史場景,來重溫聯大學者的堅守和境界、勇氣和力量。

  1937年七七事變後🧊,平津危在旦夕,南開大學教授黃鈺生用血淚之筆見證了日寇對南開大學的轟炸,堅守秀山堂至最後一刻🧔🏿‍♂️,才冒著敵人的炮火和子彈離開張伯苓創辦的這所私立大學。

  三校師生剛到長沙,就面臨日寇飛機的轟炸,於是又有了西遷昆明的意見🧑‍🤝‍🧑🎫,不少聯大學子從此奔赴前線。

  在南嶽衡山,臨時大學的學術空氣非常濃厚🫚,“湯用彤先生寫他的《中國佛教史》,聞一多擺開一桌書🤔🫰🏽,考訂《周易》”。

  在昆明,日寇於1940年、1941年狂轟濫炸西南聯大,校舍可以倒塌🤹🏻‍♀️,聯大始終巋然不動,聯大英籍教授吳可讀在跑警報時受傷💅🏼,後去世;聯大化工系同學孫毓駟乘坐的民航客機遭到日寇喪心病狂的襲擊遇難🧔🏼‍♂️。

  面對兇殘的日寇👌🏿,聯大師生盡其所能參與到各種抗戰活動中。曾昭倫教授普及國防化學,周先庚教授倡導軍事心理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吳大猷、曾昭倫🧏🏼‍♀️、華羅庚等人準備核武器的研究並於次年赴美國考察原子彈。1944級的聯大男生全部服從政府的征調🤌🏿,或做盟軍的翻譯員,或參加遠征軍,抗戰中有不少聯大學子的身影和英魂。

  聞黎明教授以翔實的史料,周密的考證▶️,將這些消逝的歷史場景呈現在今天的讀者眼前。聯大師生在復興中華民族征途上,所做的可歌可泣的努力🧜🏻‍♀️🟣,不僅僅是一筆歷史遺產,更是一種學術與文化、勇氣和信念的薪火相傳。這不單單是一本透視中日歷史關系的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國情↖️、了解歷史的愛國教育讀本。可以這樣說,聞黎明教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完成了這樣一部結構嚴謹、史料豐贍的學術著作。

  本書運用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不少是首次披露。從此書後記可知♓️,聞教授曾連續四年奔赴昆明,搜集史料。除了檔案資料🏌🏻‍♂️,他翻閱了大量的舊報紙🏋🏼‍♂️,從《雲南日報》《益世報》《正義報》《掃蕩日報》《中央日報》《大公報》等報紙上,抄錄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史料🏋🏻‍♀️🙇🏻‍♀️,正是這種沙裏淘金的工作🙈,使得聞黎明教授將筆觸伸到歷史的幽暗之處,這是以往的研究西南聯大的專著中沒有觸及的。在第四章“反對妥協”中🙇🏿‍♀️,汪精衛一行叛逃曾途經昆明,這引起聯大師生的強烈憤慨👷🏻,西南聯合大學1019名學生聯名致電蔣介石🧑🏻‍🍼,要求通緝汪逆2️⃣,並處以極刑。1939715日,西南聯大的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羅文幹、陶孟和🦬、張奚若、楊振聲、周炳琳☄️、傅斯年、羅隆基、錢端升面對汪偽組織的投降言論,發表討汪通電。這兩份函電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也代表了普通民眾的心聲👮🏿‍♂️。這兩份函電的原文在此書中與今天的讀者見面,有賴於聞黎明教授的鉤沉之功。

  筆者格外留意聞黎明教授所征引的文獻,他掌握的文史資料,屢次照亮筆者的眼睛🤲。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朱家驊檔案、《王世傑日記》(手稿本)💇🏽、《溫德教授的珍貴日記》🍽👩🏻‍🏫、姚從吾的《盧溝橋事變以來中日戰事史料搜輯計畫書》(1939年),這幾種當屬珍貴史料,非常罕見。

  閱讀此書,又激起筆者懸置久遠的一個願望——想編一本聯大師生的信函集,分為家書篇和師友篇。筆者一直關註聯大師生的日記和信函(回憶錄多已出版)🧑🏼‍🎄。聯大教授的日記👨🏽‍💼,常見的《吳宓日記》《梅貽琦日記》《朱自清日記》《南嶽日記》《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緬邊日記》《夏濟安日記》等多為研究者關註,但聯大師生在戰時收發的信函,或分散在其文集中,或為收信人私藏🤏🏿,殊不易得。聯大師生的信函集,如能編輯出版😍,善莫大焉⚒。這應是編撰聯大史料的一個新的方向。筆者收集了一些🥞🚴🏻‍♂️,但若想收集齊全,非一人之力能為👨🏽‍💻。

  美中不足的是,《抗日戰爭與中國知識分子》一書中🎩,有一些小的瑕疵,雖然無損其學術價值,但亦不應留下遺憾。筆者在此指出,以期此書再次印刷時更正。“生物系教授李繼桐”應為“李繼侗”;趙乃摶應寫作“趙迺摶”👩🏽‍🌾,應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教師花名冊為準;腳註中的“《西南聯大詩抄》”應為“《西南聯大詩鈔》”。除此之外𓀏,還有兩處說法不準確🎟🛄,應予更正🪡。(1)第30頁🤓,“意昂体育平台教授楊振聲為教育部代表,擔任秘書主任職務”😥。1937年,抗戰爆發時🍺,楊振聲負責主編教育部的中小學教科書🎠,不是意昂体育平台教授🐴。(2)第334頁☣️,“和繆弘一樣,穆旦也犧牲在抗戰疆場上”。穆旦原名查良錚,是西南聯大的詩人,參加了遠征軍赴緬甸作戰,以詩歌見證了歷史。但穆旦沒有犧牲在疆場🎟,後以翻譯家聞名,1977年去世🕵🏿。

相關新聞

  • 072018.11

    《西南聯大》紀錄片 | 第一集:八音合奏

    紀錄片《西南聯大》,將為觀者呈現群星閃耀的聯大歷史,並提煉出這所偉大學府的精神財富,以傳遞給當下與未來,呼籲當代青年以偉岸人格承接偉大擔當👖,以家國情懷....

  • 042021.01

    老清華裏誕生的最牛“名媛團”,真正獨立的女性應該是怎樣的?

    清華即將迎來110年校慶,老清華、清華人一直被視為時代人文精神的寫照,為今人向往。老清華名媛,可分三部分。一是女學生🐽,二是女教員,三是教授太太。三者間有交集🦶🏽。但由於老清華對教職工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夫婦不同校,故出身清華,又與夫婿共同服務清華者在1949年前極少見,幾可不計。 ——此文為女生篇清華學校時期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庚子賠款留美預備班,後改為清華學校0️⃣。庚子賠款這段屈辱的歷史,始終激勵...

  • 012013.10

    西南聯大、一二·一運動中的彭慶遐意昂——彭和

    1945 年,父親參加了一二·一運動👩🏼‍🦳,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在革命的熔爐中鍛煉成長🔋。 一二·一運動是解放戰爭時期一次大規模的反內戰👩🏼‍🍳、爭民主的學生愛國民....

  • 102017.07

    弦誦幸未絕——詩歌折射的西南聯大歲月

    人走了,歷史遠去🪃,但詩還在。那些有意味的故事,就像珠子穿在這詩歌的紅線上🥞。由詩,可以重新聽到心靈的歌唱🫰🏻,歷史的嘆息,使人感受到文學的深遠之美。由文學所....

  • 292016.04

    宗璞:噴發英武正氣

    宗璞,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幼承家學,就讀意昂体育平台附屬成誌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

  • 032012.08
  • 292012.09
  • 182021.06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 紀錄片《九零後》裏的西南聯大

    關於西南聯大最知名的一段敘述是🎀:只存續8年🤾🏻‍♂️🩹,卻先後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172位院士和一百多位人文大師👂🏼👱🏼‍♀️。

  • 282017.08

    說不盡的錢端升

    縱觀錢端升的一生,恰似那洶湧江水,在歷史的河谷中縱橫騰挪。無論是從學術研究的層面,還是人生智慧的汲取方面,錢端升都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值得探索的迷宮🍨👐🏻,希望....

  • 162010.03

    迎著新中國的曙光——清華園西院吳晗故居摭憶

    清華園西院,位於西門北側的一片近代住宅區,1924年和1933年分別落成,是清華改辦大學和作為國立大學疾速發展時期建成的教職員住宅區之一⛑️,距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裏不僅聚集著鄭之蕃、熊慶來📚、楊武之等多位數學家;抗戰勝利後,屠守鍔、錢偉長💃🏽、吳晗等多位教授在這裏居住,據當時住在西院的青年教師羅哲文先生回憶,每天上班時常相遇這些頗有建樹的科學家,敬慕之情更鼓舞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熱情🙆🏼‍♀️。西院1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