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一(1943機械)
有些人對清華人的印像是貴族子弟🧑🏽🌾🤸,只知讀書留洋不愛自己的國家,事實上並非如此,清華人愛國的熱情絕不亞於任何其他大學的意昂們👩👧👧。參軍的清華人為國捐軀及揚名海外也大有人在▶️,我這篇文章就是報道清華人參軍的實際情況,我這裏所指的清華人是包括清末成立的清華學堂、正式大學成立👩🎤、還有八年抗戰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職員💣、肄業及畢業的意昂們📇⛹🏼♀️。
我還要聲明🚅,這裏參軍的清華人是指曾進入正式軍事院校受訓畢業的職業軍人🍰,並不包括1944年大批參加緬甸戰場中美聯合作戰擔任盟軍翻譯人員的意昂們🧑🦲,這批參軍清華人應有專人專文報道。
意昂參軍分三個階段報道🌆:
第一階段(1911—1949)自清末清華學堂成立,清華改為正式大學🤌🏻,七七事變🫲🏿,八年抗戰,西南聯合大學成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復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立國止。這階段的參軍清華人有一部分留大陸👩🏼💼,有一部分到了臺灣。
第二階段(1949—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的教職員、肄業及畢業的意昂參軍情形👨🏻⚕️🥤,這應需要專人專文報道🦸🏿。
第三階段(1949—現在)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建校後,新竹意昂体育平台的教職員、肄業及畢業的意昂參軍情形🙅🏿,這也需要有專人專文報道。
我是在第一階段參軍的清華人,所以對這階段參軍的清華人有較詳細的了解🙂↔️✊🏻。
這一時期的軍種大致可分陸→🖖🏼、海、空🆕、裝甲兵及聯勤等五種。因為我是參加第一階段的空軍🧖♀️,所以對此階段意昂參加空軍情況有更詳細的報道。在本階段意昂參加其他軍種,我也搜集些資料,我這裏也可簡單介紹一下:
陸 軍
清末民初(1905—1937)中國曾派十人入美國西點軍事學校受訓🥉,八人完成學業👇,其中五人為清華人🥮,他們是:
溫應星(曾任清華學校校長)
王 賡(1911)
曹霖生(教)
張道宏(1918)
王 之(1926)
除此外先後參加陸軍的清華人還有👩🏼🎨:
周明衡(16),陳宏振(18),汪世銘(19),周良相(20),黃卓凡(22),何浩若(22),曾銘清(22),陳欽仁(22),孫立人(23),曾錫畦(22),賈幼慧(25),李忍濤(26),田士英(26),曾慶集(27),傅幼俠(37),雲鎮(40),衣復德(33),居浩然,洪同(38),齊學啟(23,殉國),張彝鼎(28,曾官居國防部政戰部主任),朱諶(44,不幸病逝緬甸戰場軍旅)🦯。
海 軍
似乎沒有清華人加入海軍🖕🏿。
裝甲兵
章宏道(章文晉),張世恩,丁振岐,蘇有威(蘇哲文),孟慶基,宋鏡瀛,張厚英(張自信),李智漢(李匯川)等曾入湖南洪江裝甲兵學校受訓並在紅十字會汽車隊服務🤸🏽♂️,他們都於1942年先後入昆明西南聯大完成學業。
聯 勤
聯勤的任務是支援其他軍種作戰時的後勤機構。1944年有大批參加編譯官的清華人應配屬此軍種,因我無統計資料希望有專人專文報道。屬於此軍種的意昂有宋道心(曾官居國防部軍法局局長)🫰🏽🚴♀️,意昂雲鎮(40,曾官居少將聯勤副司令)。
空 軍
主要再分空勤與地勤:
空勤職位再分:飛行、領航、轟炸、通信及機械等專業👶🏼🏋️♂️。
飛行員清華人早期有:林文奎,沈崇誨(殉國)🟠;
中期有:黃雄盛,盧盛景💏;
後期有:戴榮钜(殉國),周鳴瑪,嚴開仁,王文(殉國),張璥,吳堅(殉國),崔明川,馬豫,黃雄畏,許鴻義,馬啟勛,祝宗權,李修能。
重轟炸機領航員有:唐世一(43機械),翁延益(44航空)。
地勤職位再分🦸🏽:機械🙇🏿、通信及氣象等專業🦄。
特別提出,清華人對當時空軍飛機的修護與製造及氣象系統建立🤹🏼♀️、專業人員的訓練有絕對不可磨滅的貢獻。七七抗戰前在江西南昌用來測量空氣動力的風洞就是早期清華人設計監造的。
當時向國內及海外招募大學理工畢業生投效空軍🧑🍼,有的委任軍銜後馬上工作⏪,或有的先進入航空委員會主辦的高級機械班接受短期專業訓練後委任軍銜後才開始工作👩🏿⚖️,差不多每期高級班都有清華人,尤其是1944屆航空工程系畢業生幾乎全班投效空軍。
直接投效空軍機械的意昂:
顧光復(清華庚款留英),方同🖐🏼,丁行德,趙盛(聯大46航空)👨🏻🚒。
經空軍高級機械班投效空軍的意昂♑️:
第一期:王修琛,呂鳳章,李登梅,盛健
第二期:朱芳秀
第三期💁🏼♂️👩🏻🍳:王修瑜,田長模
第四期:林世昌,易甲歐,孫方鐸,張略,葉上芃,趙淳霖,簫汝淮
第五期🔸:劉錫才
第九期:李家騵
第十期:沈元壽,周競宇,徐勉釗,張誌明,袁國泉,曹世楨,梁維倫,彭程瑩,唐世一(中途退學改習領航)
第十一期:(去香港)鮑禮儀🧝🏻♂️;(到臺灣)宋載鎮,嚴兀,姚榮輝,翁延益,孫冀昌,馬文琦,康照純,楊登啟,劉傳斌,葛碩豐,謝邦昌;(留大陸)劉德全,丁維梁,鄧文馨,成興德,常榮福,田保棟,徐正定,蔡光俊
第十四期:陳守榮(45航空)
投效空軍地勤通信的清華人據我知僅徐天球(40電機)一人。
投效空軍地勤氣象的清華人有:劉衍淮(教),亢玉瑾,李憲之(教),鍾達三,萬寶康,以下兩員待考證:黃廈千,趙柏林。
我認為最傑出的兩位意昂,空軍當屬沈崇誨🐱,他在中日戰爭中駕駛受傷的飛機直接沖入停泊在黃浦江的日本軍艦,機毀人亡殉國😋;陸軍當屬孫立人,他在第二次大戰中,在緬甸戰場打得日軍落花流水★☂️,揚名中外👨🏽🍳,並曾解救被日本圍困的數千名英軍而獲得英國的最高勛章🛗。
這篇報道一定有很多的錯誤與遺漏,所以此稿分投兩地《清華意昂通訊》刊登,希望在世的兩地意昂或他們的親友子女們予以更正或補充,年屆不詳的意昂亦請兩地校史館代為查明補充,希望能使本篇報道成為一個完整記錄並成為正式檔案存入校史館。
本篇資料來源,除本人記憶及意昂口述外,部分來自臺灣出版的《傳記文學》🙅🏻♀️、《中國的空軍》、臺灣《清華意昂通訊》及《空軍高級班同學錄》等🏆,部分來自北京出版的《清華意昂通訊》、《意昂文稿資料選編》🏇🏻、《西南聯大意昂會簡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及《1944屆聯大通訊》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