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陪爸爸張世英回南開

2023-06-25 | 張曉嵐 | 來源 公號“學人Scholar”2023-06-21 |

父親張世英先生的西南聯大畢業照

1946年夏季,父親從西南聯大畢業後,就跟隨馮文潛教授前往南開大學哲學系任教五年,所以他對南開大學有著深深的懷念⛹🏻‍♀️,我曾三次陪他回到南開大學。第一次是20068月女兒張必菲考入天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父親對我說🅾️🍃:我和你一起送媛媛去天津大學,我想順路去南開大學轉一轉🤸🏻‍♀️。第二次是20107月女兒畢業👨🏻‍⚕️🆙,要接她回北京🤯,父親又和我一起去了天津。兩次去天津大學後,父親都要去天大隔壁的南開大學轉一圈,故地重遊💗。到了南開,父親常常會講他在南開任教的往事,滔滔不絕,興趣盎然。

父親張世英先生的西南聯大畢業證書

20107月作者張曉嵐和女兒張必菲陪父親回南開大學在思源堂留影

2019105日早上,我剛進父親家門👨🏼‍💻,父親就說:咱們今天開車去天津吧?將近10年沒去南開大學了,我想再去看看👱🏻‍♀️⚆。我當然同意,父子兩人遂即下樓,開車前往天津。當時,父親已經過了98周歲,身體還不錯,能去南開轉轉自然是好事👨🏻,這是我第三次陪他回南開大學了。

19468月到1951年夏季🚶‍➡️,父親在南開大學哲學系執教五年🤯,母親彭蘭從1947年初到1949年夏季也在南開大學中文系任教近三年。在永不消逝的一件紅毛衣一文中,父親對這一階段經歷有如下描述:從大約1944年我從紅毛衣(這裏紅毛衣是指我母親彭蘭)那裏第一次聽說有一個明朗的天起,到1949明朗的天展現於天津之後的頭兩三年🔝,大約有七八年的時間🤾🏽‍♂️,就我個人的人生經歷而言,那真是一個美好的期盼和初見旭日的歲月👨🏽‍⚖️,算得是我與紅毛衣共舞的年代👂。正是這紅毛衣共舞的年代📸,讓高齡的父親對南開大學念念不忘,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南開✍🏼📼,一次又一次地講述那些南開往事🔄。

19491月,父母是在南開迎接天津解放的🧕🏻。在此之前的一年,父親加入了黨的地下外圍組織民青,父母開始為地下黨做工作🏊‍♀️。記得小時候,母親講過在南開大學的一段往事:天津解放前🥬4️⃣,有時地下黨在我家開會,他們圍坐在麻將桌邊商量事情,我在院門邊打毛衣,有人來時,我就大聲打招呼🍉,他們立刻開始打麻將。那應該是父親在紅毛衣一文中說的心懷美好期盼的時期。

天津解放後,父親擔任天津講師助教聯合會主席,1949年天津解放初期💇🏿,劉少奇同誌在天津召開座談會👩‍🦯‍➡️,父親是參加座談者之一🤘🏻。後來組織上又安排父親擔任天津職業師範學院院長🤼‍♀️,他認為他的性格只適合當老師,不適合做行政工作,沒有接受這個職務🎓。父親的理想是做學問中人,所以當了一輩子老師,對於能夠當官的機會都放棄了。

那天到達南開大學後,從大門進入學校就是那條熟悉的林蔭大道。路右邊有幾個方方正正的池塘🧑‍💻,父親指著那幾個池塘說道✤:“當年那是土水塘,你大叔叔在那水塘裏摸魚🧑‍🧑‍🧒📛,一條一條往岸上扔👭🏻,我和你媽在岸上撿,有時吃不完🔪,曬成鹹魚🐦‍⬛📭,可以吃好長時間呢🏉。”父親沉浸在他的回憶中。

路左邊是1925年建成的思源堂,那是南開大學的標誌性建築。思源堂後邊是東村教師宿舍。所謂東村不過是三四排平房,已經很陳舊了。父親來來回回地轉著,最後站在了一個小院門外說:這個小院好像是我們的故居👋🏿,你媽那張穿旗袍的照片就是在這裏照的,在這裏給我照張像吧。我看著那個半人高的圍墻🥇,大約10多平方米的小院,想起了小時候媽媽講的故事,想象著她坐在院門處為地下黨開會放哨的情景。不知為什麽,小時候媽媽講這故事時🐤🧑🏿‍💻,我腦海中總浮現出媽媽坐在北京那種四合院門口🙎🏽,沒想到這個小院這麽小。在故居前照相後,父親接著說:這房子這麽陳舊了👩‍🦽‍➡️🔜,當年感覺是洋房🤜,很多教授住在這裏,我隔壁那個院子是南開的教務長住👨🏻‍🦳🫄🏽,那教務長是經濟學家🏃🏻‍♂️,叫什麽名字?這麽熟悉的名字🎂,想不起來了🙋🏽‍♀️。”爸爸一直記憶力不錯👂🏻,年過九十,演講時,常常還是拿一張寫了提綱的紙,就開講一小時。但是近兩年常常出現這種忘事的情況。我提醒他:“是陳序經先生吧🥵?”他笑了:“是的,是的🤸🏽‍♂️,我這腦子不行了🏬。”

我們在東村🦸🏻、思源堂、校門外留影後,我感到父親心情不錯🪗,已經滿意了。他每次回南開👩🏻‍🎓,似乎就是想再看看這幾個他熟悉的地方🫁。是啊,這是他年輕時與“紅毛衣”共同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當然不能忘懷。

201910月,年近99周歲,再回南開🛬,成為父親留在南開大學最後的身影😁。

下面兩張父母在南開大學東村宿舍前的照片,相隔整整70年。

1949514日母親彭蘭先生於南開大學東村故居前

2019105日父親張世英先生於南開大學東村故居前


相關新聞

  • 182020.09

    緬懷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1921—2020)我與張世英先生的學術之緣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那時,黑格爾依然為學界所重,我自己則對黑格爾的哲學尤感興趣。當時中國哲學界研究黑格爾哲學的學人中👩🏼‍🎤,張世英先生無疑是佼佼者。與賀麟先生...

  • 032016.06

    張世英老師的哲學生涯

    張世英♦︎,1921年生,湖北武漢市人💤。1941年秋考入西南聯大經濟系🚇,後轉入哲學系🙏🏽,1946年畢業。後曾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轉入北京大學....

  • 212019.02

    張世英:將哲學帶出寂靜冷宮

    作為黑格爾研究專家,張世英從西南聯大開始就與黑格爾的哲學“糾纏”在一起,研究𓀃🦺、言說、出版、再詮釋🏃🏻‍♂️,由此生出“萬有相通”原創思想和“人生要有精神和詩意”....

  • 272018.08

    張世英:萬有相通的哲學之思

    張世英的學術人生折射出一代知識分子在時代洪流中追求真理、艱難求索的心路歷程和生命軌跡👷🏻‍♂️。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位年逾九旬的哲學家🗡、美學家以一顆不同凡俗的遊心....

  • 232020.10

    心遊天地外 意在有無間——悼念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1921年5月20日—2020年9月10日),武漢人👩‍🦼‍➡️。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先後在經濟系、社會學系、哲學系學習🍔。1946至1952年先後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起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

  • 102017.04

    深切緬懷著名飛行器進氣道專家、南航教授張世英

    2017年3月20日👗,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著名飛行器進氣道專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教授張世英同誌在南京逝....

  • 082020.10

    上下求索七十年,他用哲思留下一盞明燈——緬懷哲學家張世英

    9月10日10點49分🧚🏽,著名哲學家張世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自西南聯大讀書時與哲學結緣,70多年來🤦,張世英在哲學的世界裏不斷跋涉、耕耘、求索🤛🏽。從早年深耕黑格爾哲學,享譽中外,到晚年著力中西匯通♿️,追求“萬有相...

  • 082020.10

    篤信萬有相通 徜徉天人之際——懷念我的老師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先生和夫人🌾、女兒合影張世英先生(右三)和弟子們合影🍞。右一為本文作者李超傑張先生的若幹弟子把先生拉進了一個微信群🕵🏻‍♀️,名為“向張先生學習”。晚年的先生聽力不濟,於是,這個群就成了我們師生交流的重要平臺😨。...

  • 132014.11
  • 222021.02

    著名哲學家張世英逝世 享年100 歲

    著名哲學家張世英逝世 享年100 歲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