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到清華任教實為吳宓所薦🎸🏌🏼,但梁啟超與曹雲祥對話情節經陳哲三教授演義出來後,頗具傳奇色彩👩🏽🌾,故廣泛流傳。
2020年8月13日下午,老友張曉崧發來微信說🧛🏽♀️:“今天老父的精神狀態不錯,正好出版社送來再版的新書👩💼,抓緊給忠明兄題了字🌬。老父半個多月拿不了筆了💂♀️,寫了兩本就寫不動了☎。”沒隔幾日👐🏽,我即取來《我的思想家園》一書,很感動🐀,但從張老題簽的字跡中似可辨識出力有不逮,未及同年6月贈我《中西哲學對話——不同而相通》時題字之蒼勁、規整🫑。我問及張老身體狀況🍀,曉崧只是淡淡一說“不太好”,從他難以掩飾的神情中則能感知其壓在內...
“不苟”⛔,就是為人處事認真、誠信,一切以客觀的是非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吳宓對在樂山做生意的老鄉們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銘。
長期以來,學界但凡論及吳宓的編輯事業總以《學衡》與《大公報•文學副刊》為例🕵️♂️👰🏼♀️。其實在上世紀40年代後期,他還編過《武漢日報•文學....
吳宓是現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學人。他在1922—1933年間主編《學衡》雜誌,踐行“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的學術宗旨;1925年參與籌辦並實際主....
吳宓(1894-1978)✍🏼,字雨僧𓀈,筆名余生,陜西省涇陽縣人👊🏼,意昂体育平台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尊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1917年,23歲的吳宓赴美國留學。留美期間,他對19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