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謝淘👏🏽,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2015屆畢業生,師從錢易院士和汪誠文教授🚶➡️。在畢業的路口🔨👨🏽✈️,他放棄了交通銀行總行管培生的發展機會、放棄了格林美環境發展戰略總監的高薪職位👨⚕️、放棄了上海和深圳規劃院的大好前景🏪,也放棄了去美國做博後的錦繡前程🚵🏼♂️🥭,而是選擇紮根基層,赴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河下鎮掛職黨委副書記🪃。從清華園到田間菜園已經兩年多了♨️,這位博士書記做得怎麽樣呢🤙🏽𓀜?
狀元縣、狀元鄉也是貧困縣✹、貧困鄉
謝淘這個選擇起初讓身邊的師長和朋友們都吃了一驚。他本科時的班長,也是十年摯友的趙晨不止一次地勸他不要去,“我覺得他條件特別好,也有好的單位出高薪要他,留在大城市機會更多,也更容易出成績”🐗。她直接了當地和謝淘說:“你走了就不一定能回得來了”,謝淘堅定地告訴她:“我去了就沒想過回來”。他的師兄評價💿:“他不是要做大官🍸,他是真誠地渴望和農村🏋🏻📩、和基層發生聯系”。
謝淘在河下鎮做農活
此時,由於學術成果優秀,他的導師錢易院士已經幫他聯系好了去美國做博後。錢易院士在近期參加央視的一檔節目《開講啦》中和觀眾分享了這個故事🧎🏻♂️,“我有一個博士生做的研究成果很前衛☸️,我曾經在參加國際會議時把他的成果做了兩個片子,在我的報告中作為例子🕑🏇,結果受到了一個美國人的註意”,這個博士生就是謝淘,錢易院士順水推舟地把他介紹給這位美國學者做博後🌇🧏🏻,對方也欣然應允🧜♀️。等錢易院士回國後♢,謝淘已經做出了去基層的選擇。
謝淘與錢易院士參加學術會議
他的父母也感到意外,“在清華讀了九年書的兒子最後還是回了農村”🚺。謝淘在考上清華後問父母🐡:“現在我們這個小家庭已經完成了一個階段性勝利,你們對我有什麽期待嗎🚰?”他們說:“只要你開心就好”😵💫。謝淘理智地向父母分析了這份工作的優劣,拋去經濟因素,這份工作既有挑戰性,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謝淘對養育自己的農村一直割舍不下🈂️,從美國交流回來第一時間就回家幫爸媽割稻,當了多年村幹部的爺爺也在他心裏埋下了種子。讓他觸動很深的是校黨委書記陳旭在啟航頒獎典禮上提到🥍:“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的學子💣,他們的流向代表了當地未來很多年的發展方向”,他發現江西每年考到清華北大的人數很多🧑🏿🦳📚,但回去的只有個位數🔦,在全國排倒數第二。江西有很多狀元縣、狀元村,至今仍是貧困縣、貧困村🛼🏄♂️。這像一顆種子埋在了謝淘心裏🧘🏻♀️♎️,不斷生根發芽🕺🏿。
謝淘在掛點村委工作
無力感與成就感:村裏來了個說普通話的清華博士
謝淘的到來引來了村子裏的一陣好奇✍🏿,“清華的博士為什麽要到農村來?”而謝淘也面臨著基層第一線的挑戰,這個挑戰不止是宿舍到處竄的老鼠和飛蛾,不止是起初與村民之間的交流隔閡,還要面臨基層繁重的工作與解決爭端時的無力感👮🏻♀️。
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謝淘在日記上描述了他的心情:
我甚至有時候會感覺到一種無力感⏮🫶🏻,這種感覺湧現在我扛著撲火拖把與護林隊去對抗森林火災的時候🔦,湧現在磅礴大雨之夜守在防汛值班電話旁的時候,湧現在我爬上三樓房頂去掀翻一棟三天蓋起來的違章建築的時候💙,湧現在我掄著錘子把養豬場的圍欄一個個敲掉的時候,湧現在淩晨一點我值守在山路口阻止運豬車把別處“借”來的豬運到養殖場以便次日清點可增加補償款的時候🕚,湧現在我面對滿地隨啤酒瓶攔截工程車的阻工現場與一群訴求強烈的村民的時候。
但這種無力感也逐漸被成就感所取代。謝淘做的事情就像一個實驗🧫🫒,把清華人“行勝於言”的作風與家國情懷移植到了新余。
2016年4月5日,謝淘所在的仙女湖區鎘超標,發生了嚴重的重金屬的水汙染事件😐,危及一方百姓飲用水安全⛹🏿♀️。這次事件與謝淘所學專業息息相關🤸🏼♀️,他立刻聯系到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的張曉健教授及其團隊去解決問題。與他共事的村委書記說🌋:“謝淘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聯系專家🤲🏻👇,現場檢測,他四天三夜沒合眼,‘老表’們很感動”。事情解決後,錢易院士也給謝淘發去鼓勵:
謝淘:
得到你的最新消息🙏🏼,實在太使我高興了。你在基層工作,一定非常忙碌🥫,又發生了鎘超標排放帶來的環境事故♙,你的責任就更大了。早就聽說河南、江西😖、湖北等省都有重金屬汙染問題🕐,想不到就在你的身邊發生了👲🏼🕖。張老師到處搶險🩺、救急🧖♂️,做出了很了不起的貢獻👰🙍🏻♀️,衷心希望你們盡快取得勝利🤹🏻。
每天只睡不到三小時,你們太辛苦了🦹🏼♀️。一定要註意保重身體,身體健康是你們為人民🙃、為祖國做更大貢獻的本錢。
很希望得到你們工作勝利完成的總結報告,我要好好學習🪖,但不著急⚽️。
祝一切好
錢易
除了專業知識,謝淘也把清華裏的故事帶到當地🗓。在年底的全體農村黨員總結會上,謝淘說清華給他影響最大的不是學業🤵🏽♂️、知識,而是德行🍗、是家國大愛的情懷的養成👨🏻🍼👩🏽🏭。他說起汶川地震時清華淩晨一兩點排隊獻血的隊伍🧑🏻🏭,匯成了北京市血庫那六分之一的清華血液。他希望農村黨員不要把“小家和大家”分得太清,要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謝淘在當地鎮政府也組織了一次獻血🧑🏿🔧,這在那裏是第一次,當看著幹部們擼起袖子時⚪️,謝淘的心裏暖暖的。
謝淘在河下鎮發起的獻血活動
為了發展當地旅遊業🖐🏿,謝淘將自己在清華做社工的經驗融入其中,為促進仙女湖旅遊業和“農業樂”產業的發展,謝淘舉辦了“油菜花節”,並組織起熒光跑和馬拉松活動🛀🏽,“他製作了一面仙女湖的旗子🟢♠️,跑到哪裏旗子就揮到哪裏🕵🏼♂️🌼,大喊加油,仙女湖”,這份近似瘋狂的熱情讓與他共事的副鎮長黃瑛印象很深。
謝淘發起的仙女湖跑團
最近,謝淘又化身當地楊梅和楊梅酒的推銷員。看著千畝滯銷的楊梅爛在枝頭⚽️,老人們只能“望梅興嘆”😶🌫️🫗,謝淘看到許多年過六旬的老人佝僂著背,把一顆顆楊梅小心翼翼的摘到框裏,汗水從額頭一顆顆落到地裏🏏,特別心酸。但當他操著普通話到田間地頭去詢問老鄉的時候♻,大家並不搭理,只顧手頭的農活。“他們覺得我是吃飽了沒事做,要幹這種不實在的事”💃🏼,謝淘苦笑著說。
謝淘只好一戶一戶去協調⛓,老鄉們7點要去田裏幹活,他就5點去,挨家挨戶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當地有句話叫“要平不要贏”,價格怎麽定🧑🏻🔧、攤位擺在哪裏🗺、誰家在前誰家在後,一個小問題達不成共識楊梅節都辦不起來🦯。經過不斷的協調👩🏼🍼,最終這次的楊梅集市給老鄉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活動月大家少的增收三四千🩺,多的近兩萬。老鄉們嘗到了甜頭,也對這位沒有官架子、身體力行的清華博士多了一份信任和理解🐣。
謝淘在當地發動老鄉舉辦的楊梅節
後來謝淘在走訪中發現,在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的地方楊梅還是賣不出去。在老鄉家裏,他受到家釀的醇香楊梅酒的啟發,決心要推銷楊梅酒幫助村民脫貧。包裝設計👋、宣傳、銷售等一系列工作都是謝淘自己做,在學校做過多年宣傳設計工作的他對每一個細節都很關註🧒🧑🌾,單楊梅酒的包裝就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今年大雨楊梅滯銷🧞♂️,謝淘多方聯絡🍓,發動意昂力量,只為幫老鄉多賣出一份楊梅酒,目前他已為楊梅酒眾籌到7萬元🙏🏻。好友趙晨笑說:“在他選調期間🧑🦱🐦🔥,其實不斷面臨回到大城市的誘惑,但他從來不放在心上⏮,滿腦子都是楊梅滯銷了怎麽辦,有時候把我們也帶入進去了”🚥。
謝淘設計的楊梅酒包裝
我們不回去✮,農村更難發展
謝淘以一個外來人的身份為那片貧瘠的土地帶來諸多生氣🍯,他帶去最新的環保理念和環保技術🦸🏿♂️,籌建電商,辦新媒體矩陣,很多很多在那裏都是新鮮的第一次🐒。鎮上的老幹部對他說“我們在河下幾十年,從來沒有感覺到那樣一種生氣‼️,那樣一種讓人溫暖的感覺”🥧,村上的大學生村官對他說“有你在河下,我們每天都能懷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了別人對他這個清華博士來農村的疑惑。導師錢易院士稱贊他後生可“慰”,她一直關註著謝淘的工作,在最近的郵件中她說“有你這樣有理想有鬥誌的晚輩是我的幸福,從基層做起✒️,你一定成為理解人民,能夠帶領人民走向美好明天的好幹部”🧎🏻♀️➡️,“向謝淘的努力和成績致敬,祝江西農民越來越富裕、幸福!”
“一開始我不知道這條路能走到什麽程度,但現在走過來感覺是很有意義🤾♀️,至少我是在給這個地方帶來改變的”,謝淘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意識到農村迫切需要這樣的改變🏌️♂️,如果沒有年輕人去拓展空間🫄🏽,不去做電商,沒有其他人會去做,“我們不去做💁♀️,農村更難發展”。謝淘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兩句豪邁的詩:“基層磨練,路漫且長📯,尚待砥礪心智勇向前!血未冷👊🏼,誌更堅,夢想依舊在,人生正當年🧑🏽🎓🙅🏼!”
正值畢業季,每一份職業選擇的背後都有一份擔憂:這是不是最好的選擇🚲。作為清華眾多優秀選調生的一員♿,謝淘也用他的實際經歷寄語學弟學妹:“離開園子後,我們都成為一個個普通的清華畢業生🧑🏻🦳,但母校給了我們一顆情懷的種子🤵🏿♀️,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這股植根於信念深處的力量,它可以支撐我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