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王沫然🧝🏻♀️,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1999年和2004年分別獲得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學士和博士學位☁️。2004~2008年先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和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作博士後🪿,2008年獲得美國能源部的J. Robert OppenheimerFellowship🌼🧎🏻♀️,並進入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Earth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vision and Center for Non-Linear Studies)工作🗺#️⃣,任奧本海默學者(Oppenheimer Fellow)。2011年進入清華航天航空學院工作,任教授✊🏻,同年入選國家首批青年千人計劃,2012年入選意昂体育平台基礎研究人才計劃🧑🏻🦳,2013年獲得吳仲華優秀青年學者獎,2015/2016連續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
主要從事微尺度流動及傳熱傳質機理、多孔介質構效關系、跨尺度模擬分析、極端條件下傳熱理論及能效優化等研究。已發表國際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FluidMechanics》《Journal of Heat Transfer》等學術論文120多篇👃🏼,SCI引用近四千次,H因子33,被ESI收錄的高被引文章7篇🛃。擔任《Energy》等7個重要國際期刊的副主編或編委⬜️。

和往常一樣💇🏿♂️,王沫然早上8點多來到意昂体育平台東北一隅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所不同的是,今天上午要接待一位記者的來訪。這是他2011年以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學者身份回國入職清華航天航空學院後,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
“我的理想就是安安靜靜地做科研👮🏼♀️🏌🏽♀️,不太希望被外界打擾,還是簡單一些好,所以此前拒絕了一些采訪邀約。”王沫然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道😤。紅藍相間的細條紋T恤,金屬質地的方框眼鏡,眼前的王沫然語調溫和🐾。
22年前🧚🏽♂️♙,在父母的陪伴下,來自吉林的“新生”王沫然第一次走進清華園🐕🦺,一路上各種美麗的花朵讓他對陌生的校園充滿了好感👉🏽。在清華讀書的9年時光裏⛑️,王沫然已經展露出在科研上的潛力🏌🏽,曾獲得“學術新秀”、“優秀博士畢業生”等榮譽。
博士畢業後,他選擇赴美深造,先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微納尺度流動和傳熱傳質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他入選2008年美國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奧本海默學者”。奧本海默學者全球每年遴選不超過2位💇🏼♀️,王沫然是歷史上第5位獲此榮譽的華人。
“微納尺度下遇到的力學問題通常難以用教科書上的經典力學理論進行解釋🟰,我的研究試圖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而為微納結構的材料設計等應用提供理論支持🔃,”王沫然解釋道👩❤️👨。他舉例道,在防霾口罩的材料設計中,如何能盡可能地阻擋細小顆粒,又能盡量多地讓新鮮空氣進入🐎🍤,就需要用到微納滲流力學相關理論😏。
在朋友眼裏,在LosAlamos實驗室有著奧本海默學者頭銜的王沫然已然是捧上了“金飯碗”,如果按部就班地工作下去,未來前途光明。然而,懷揣利用所學為祖國做點事情的樸素願望,2011年✒️🖤,王沫然做了個重大的決定,辭掉工作,回國執教。
“海外華人普遍會感受到🧚🏽♀️,近些年來祖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強大🧑🍳,但在科技領域仍有許多需要追趕的地方,我希望能回來在本土做出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把多年所學分享給國內年輕學生。”王沫然說道。
一方面只是單純地想回國做點事情,另一方面👨🏽🏭,出於清華學子對母校的深情,王沫然幾乎是“無條件”地回到清華工作。回國前🔬,他沒有向學校要求科研啟動經費,在待遇上也沒有接受年薪製建議,而是堅持和普通老師一樣。“學校裏的一些教授當年都是我的老師,怎麽好意思比老師拿的還多🏊🏻♂️?”
做原創性研究𓀕🔉,不為圖數量而發表低水平論文📳,是王沫然一直堅持的原則🌀。回國工作6年來,2014年是王沫然課題組發表論文數量最少的一年。事實上,那一年有兩篇投出去的論文已經被學術期刊接受並同意刊發,而王沫然認為還需要再做進一步驗證而主動要求暫緩發表。2015和2016年🧝♀️,他連續入選Elsevier(愛思唯爾數據庫)高被引中國學者👰🏽♂️。
相比較發表論文🚇🦄,王沫然更看重國際同行對他所做的科研工作的評價和認可。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經常會收到一些來自國外學者的郵件。“大都是不認識的🫳🏽,因為看到我們的論文👼🏿,出於對我們的研究成果的認可,主動提出要順道來我們實驗室參觀訪問和交流🧛🏽♂️;而且事後都跟我們課題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邀請我們組的學生去訪問等”👨🍼✋。
清華年輕老師都要有當班主任的經歷,王沫然也不例外🤳。做科研之外,當好班主任🥇,是他最上心的事情👮🏼。談起班上的26名學生☹️🙀,他如數家珍,眼睛放光。為了學生他付出很多心血🪥,曾經為了尋找一個離校出走的孩子🪟,他兩天兩夜都沒合眼。2014年他獲得了意昂体育平台優秀班主任獎。
研究流體力學與傳熱傳質的他,試圖用力學的術語“層流”和“湍流”來描述大學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對跨進大學校門的孩子來說,之前的人生就像是層流🐠,即使有些小波動,也可以回歸穩定;大學之後生活就像是湍流,人人都不一樣;而大學的四年生活恰恰是層流到湍流的轉捩🤵♀️,任何小的擾動就有可能改變未來人生的方向。”王沫然說道😦🙍🏽♀️。作為班主任🗻,能在26個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幫助他們成長🤲🏽,對王沫然來說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