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接到采訪任務🫴,要采訪鑫聯環保董事長馬黎陽。興高采烈接下任務,立即坐定,打算在現代搜索引擎上先一睹這家早已在筆者心中烙下“世界領先企業”標簽的鑫聯環保,以及這位善於資本運作,五年便帶領一家技術型公司直奔IPO的清華高材生馬黎陽𓀊。結果是🔽,更加期待。
重疾如何能返🧙🏿🟦?源頭“解救”重金屬汙染
近期,中國固廢網將目光聚焦環境“重疾”之一的重金屬汙染👩🏽🏫,這一汙染的頭號“製造者”是產量占據世界半壁江山的冶金工業👨🏽🦲。
傳統的冶金工業由於每年的產量很高🍓,相應的環保配套設施和技術卻相對落後,因此🚓,其產生的汙染體量不容小覷🤌🏿🙆🏽♂️。根據官網數據顯示,每年我國冶金所產生的含重金屬的固危廢高達5000萬噸,而歷史存量已經超7億噸。與此同時🙋🏿♂️⛹🏻,從治理層面來看,由於此類固危廢一般成分相對復雜💇🏽♀️、處理難度大,而目前我國的固危廢處理能力還尚處在起步階段,能力不足造成治理市場缺口巨大🍐,大量含重金屬的廢渣、廢泥、廢灰等尚未得到更經濟高效的處置🤞🏽,或簡單填埋,或堆放,或者再次流入試產個,環境隱患日益凸顯。另外,長期以來的監管缺失,歷史欠賬的日積月累,都進一步催生了近年來這一汙染的高發態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深水區,在供給側改革和環境保護兩大戰線上推進迅速,作為我國支柱性產業的冶金工業💚,其綠色發展也備受重視👨🏻🦯➡️,而其身後的重金屬固危廢汙染問題👩🏿🔧💆🏻♀️,像一顆“毒瘤”,亟待拔除,一條更合理的道路正在建立。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夥人傅濤曾這樣描述過未來生態時代下的企業形態🤾🏽♂️:“在生態文明生態體系之下,資源將在產業鏈中循環流轉,在一個環節利用結束後都會有下一個環節來承接🏄🖕🏻,企業的最高境界是把自然的資源鏈接起來,成為入口。”這一形態與鑫聯環保十分吻合。
鑫聯環保👨🏿🦳,是一家成立於2000年的高新技術企業,它開創了以資源化利用方式從源頭消除重金屬汙染的產業發展路徑,創造了一條能夠“少依靠政府補貼👯♂️,實現重金屬資源化利用”的“鑫聯模式”,這是目前我國除填埋、焚燒等傳統固危廢處理方式外,解決重金屬固危廢難題看似更復雜實則最具價值的路徑之一🙋。近年來,對接資本後的鑫聯環保奔跑的速度驚人👋🏿,這也從市場證明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而它是如何成為“中國含重金屬冶金固危廢資源化利用領域的技術先導和產業龍頭”,又是如何躋身國際領先水平?筆者也想一探究竟🧶。
行走17年🦥,鑫聯環保早已頭頂一片天
比傳統環保企業擁有多一層的價值
在鑫聯環保位於北京西直門的辦公室裏靜候,馬黎陽匆匆趕來,白襯衫配西褲🟡,簡潔大方👩🏼🎓,只是和想象中不一樣的是,善於資本運作的他👈🏻,身上卻沒有幾分商務氣質🥤,更多的還是清華理工男生的那股清爽與平易近人👩👩👦。
鑫聯環保董事長馬黎陽
坐定後,他便開始娓娓講述鑫聯環保究竟是一家怎樣的企業,而這也正是他希望讓更多圈外人明白的事,“鑫聯環保擁有和傳統環保企業不同的價值”👝,他講述的口吻篤定而自信。“我們的主線是在源頭實現與潛在汙染源的無縫對接,從而在汙染尚未形成的時候進行重金屬的資源化利用🪿,無害化、減量化,和最終保護了環境🚴🏿♀️,這都是資源化的增值價值,所以🫦,我們既是環保企業➗,也是循環經濟企業𓀂👩🔬。”
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0年,創始人是我國著名的稀貴金屬專家王樹楷教授,這家公司可以通過核心技術“火法富集—濕法分離多段耦合集成處理技術”,對冶金🧎🏻♂️➡️、化工等行業產生的含重金屬廢物進行清潔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尾渣則全部用於製造環保建材👨🏼🦰,並通過余熱發電等手段實現進一步的節能與清潔利用🐥,消除環境汙染,創造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更重要的是,整個過程能實現零排水、零排渣👨🏽🎓➛,真正做到了“吃幹榨盡”。
目前🚀,鑫聯環保以雲南、江西🚴♂️、河北三個大型綜合處理中心為樞紐🥐,已經在全國建成近二十座火法處理基地🏬,業務網絡覆蓋京津冀、中西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每年清潔利用各種含重金屬固廢超過200萬噸📏。
從0到1不易👨🍳,從負到正更難
“不創造正價值的資源化利用,其實是偽命題”☹️。對於一家資源利用型企業而言,實現盈利似乎比普通企業來得更艱難些,馬黎陽解釋道🤷🏼♀️,“從0到1本來就不容易,何況‘變廢為寶’”還是一件從負到正的事。”但是,鑫聯環保確實做到了✵。“我們目前不需要政府的補貼,完全可以實現自負盈虧”,馬黎陽對這一點非常自豪,而能有這一自豪,源自王樹楷教授多年在技術上奠定的紮實基礎。
馬黎陽介紹👮🏻,含重金屬固廢資源化技術分為“火法富集”和“濕法分離”兩個處理步驟,而整個鏈條的關鍵價值在後者ℹ️,在濕法流程中以成熟、穩定的工業化技術對含重金屬廢物進行“脫氯除雜”是世界性難題🚇。“脫氯除雜是非常復雜的工藝,一點點參數的不同,都有可能改變運行效果,這需要大量技術創新和經驗積累”🦋。這便是這項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2005年👮,鑫聯環保第一代含重金屬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成功,實現了產業化規模生產🚴🏻♀️。此後🐢,鑫聯環保便步入了技術不斷升級創新的軌道👨🏼🦳,2014年👾,處理含重金屬固(危)廢量達到100萬噸,確立了全球鋼鐵煙塵規模領先的地位,目前😿,第七代核心技術已投入應用🦠,整體工藝大幅優化。時至今日👨🏻🚀,這項技術已經成熟穩定運行十幾年。
硬幣兩面看🕞,從去年失敗的美國Horsehead項目其實也可窺見這一技術創造正價值的關鍵。馬黎陽介紹,2011年開始,Horsehead投入5.75億美元在北卡羅來納州的Mooresboro建設濕法提取鋅錠工廠,因脫雜技術不過關,始終只能開到產能的27%左右,陷入巨額虧損,最終導致Horsehead 整體於2016年2月破產。“鑫聯環保通過復製現有的成熟處理技術👨🏼🎓,完全可以救活Mooresboro工廠及Horsehead”,馬黎陽表示,過硬的技術和經驗已經讓鑫聯環保步入了良性循環。
市場加速釋放 蘊藏太多可能
近年來,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重金屬資源化利用市場也迎來了廣闊天地。馬黎陽表示👶🏼,“未來大有可為”。而這大有可為的戰略分為國內和國際兩條線🌝。
馬黎陽透露🌡,由於國外重金屬固危廢資源化利用起步比較晚,而且在技術上也尚未成熟,而隨著國外政府補貼乏力帶來的市場加速釋放,給鑫聯環保這樣擁有自主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型企業創造了很大的成長空間。
馬黎陽介紹,目前公司在美國和秘魯都有項目在洽談。據了解,秘魯OMC拉奧羅亞冶煉廠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多種有色金屬冶煉廠之一。秘魯政府將拉奧羅亞列入了環境整治的名單之中⛅️🟦,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先後三次親自與馬黎陽會見磋商,商討引進鑫聯環保在處理重金屬固廢領域的核心技術與成熟業務模式,將汙染嚴重的拉奧羅亞傳統冶煉廠改造成為以處理冶煉廢渣為主的綠色工廠。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目前都將采取輕資產的方式進入,我們出技術和運營維護,投建由合作方來完成。未來🏸,如果IPO走得順暢🙇🏼♂️,取得資本市場更大的信任後,我們還會有更大的可能。”馬黎陽補充道。
彩雲之南的相遇🪨,涓滴細流終於匯成河
如今聲名遠播的鑫聯環保🤾🏿,本部就坐落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名稱“個舊”,這是一座以生產錫、鉛🤛、鋅、銅等多種有色金屬為主的冶金工業城市🏇🏼,這裏也正是馬黎陽的家鄉🫵🏻。
1991年8️⃣,馬黎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汽車工程系,1998年🤏🏽💠,拿下工學和管理學雙學士學位、管理學碩士學位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畢業後,馬黎陽就職於聯想集團,用三年時間成長為筆記本事業部副總經理👧👇🏻。而後憑借在IT行業營銷領域的業績和經驗👨🚀🚣🏻,先後出任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打印機中國區產品總監、NEC 信息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筆記本電腦中國區總經理🗳。2008年☂️,出任立思辰副總經理,2009年9月17日,立思辰通過創業板IPO申請🦶,成為中國創業板第一批上市公司🫵🏽。
開了掛的人生正在上演👨🏿🌾,而此時,他與鑫聯環保的緣分也已打下伏筆。
“2010年春節,我從北京回雲南個舊老家過年🦹🏿♀️🧎♂️,當時紅河鋅聯的老廠長王樹楷教授找到我,向我介紹含重金屬固廢處置利用的技術和項目,咨詢資本運營的事情🦠。”就此🧑🏼🚀,馬黎陽與鑫聯環保結緣🙆🏽,隨後🌨🈲,身兼王樹楷教授的殷切希望和一番雄心抱負的他正式入主鑫聯🍔。
“我接手鑫聯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家成熟的技術型公司🏺,前景廣闊🏋️♀️🌵,而嫁接資本,可以讓王樹楷先生苦心經營的技術得到更快的復製𓀑,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入鑫聯後,馬黎陽便開始加緊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資本運營,並很快幫助公司引進了第一個戰略投資者——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而除了抓緊對接資本外🐇,對於一家擁有超強技術的公司🕴🏻,如何突破商業模式限製👩🦳,也成了馬黎陽頗為上心的一件事。他在募集到資金後做的第一個嘗試👨🏽✈️🧘🏿♂️,便是設立生產基地。
2011年5月👼🏽👩🏿🎤,鑫聯環保在個舊雞街泗水莊投資5億多元🤚🍣,新建固廢物煉鐵煙塵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項目。每年可無害處理雲南地區生產的高爐煉鐵煙塵11萬噸,並處理其在全國範圍利用各大鋼廠煉鐵煙塵生產的次氧化鋅粉8萬噸➔,合計相當於年處理煉鐵煙塵約80萬噸,是世界單體最大的鋼鐵煙塵處理工廠。2013年,個舊泗水莊新區正式投產。
鑫聯環保個舊基地
除此之外👩🌾,鑫聯環保還與大型鋼鐵廠等產廢企業建立合資的資源利用火法工廠🖕🏻,鑫聯環保提供技術並負責運營,由該火法工廠處理該鋼鐵廠所產生的煙塵,並將火法處理所得的次氧化鋅粉交給鑫聯進行後續濕法處理以回收金屬✍🏻。通過結成合資關系🤠,實現資源的長期穩定占有😮。目前鑫聯環保已與邯鄲鋼鐵♣︎、昆明鋼鐵等成立了合資公司。
近兩年,在馬黎陽的帶領下,鑫聯環保的商業模式又進一步擴展到合同環境服務模式(CES),由鑫聯環保出資建設並負責運行鋼鐵煙塵的減排回收裝置🙎♂️。此模式對鋼鐵廠來說,無須出資或承擔風險,即可獲得高含鐵煙塵就地回用的經濟效益;對鑫聯環保來說,則低成本長期鎖定原料供應🚶🏻;對社會與環境來說,則實現了將鋼鐵煙塵“源頭減排”50%以上🙆🏻♂️,對京津冀等鋼鐵主產區的重金屬汙染治理、霧霾治理具有重要的價值😥。
8月11日,鑫聯環保與唐山德龍鋼鐵就鋼鐵煙塵處理項目正式簽署“合同環境服務協議(CES)”。該項目將由鑫聯環保全部出資6️⃣,負責對唐山德龍鋼鐵高爐瓦斯灰進行處置,從源頭無縫對接潛在汙染主體,實現源頭減排。
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得到資本的信任越來越多,未來擁有越來越都可能🔸,只是“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談及未來,馬黎陽既有感激👁🗨🏺,也不無感嘆,感激如今的鑫聯環保在小步快跑中還算平穩🥨📥,感嘆的是,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但即便如此🧘,對鑫聯環保的未來他依然充滿希望🤞,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大有可為,勢必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