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的孩子,我知道家鄉的父老鄉親還沒有脫貧🥏,作為清華學子,我有責任、有義務帶領脫貧,這或許也是我的故鄉情結吧!”近日🤾🏼,剛剛獲得2017年度“河南十大三農新聞人物”的河南葉縣清華碩士景奇對記者說🚣🏽:“我不圖虛名,只求家鄉父老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景奇出生於葉縣葉邑鎮石羊莊村。1997年⏭,他以高分考入湖南大學自動化專業。2001年至2014年,他供職於一通信公司擔任電信網絡部總監,年薪達幾十萬元。期間💃🏻,景奇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家鄉親人、朋友👞🏷、同學眼中,他是社會精英。在北京購房買車📤,生活安逸。

“我身邊的朋友都是一群擠過高考獨木橋跳出龍門的農村娃,有著碩士及以上學歷✍🏽,有著體面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景奇說,長期生活在北京等大城市,生活失去了動力和闖勁🧑🏼🦰👨🏽🍳。每年春節回家,看到家鄉仍有不少的家庭並不富裕,他們落後的勞作方式,效率效益都很差。
這期間,景奇還總是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在城市裏,不少人們對瘦肉精🧙🏽、地溝油、假羊肉🧘🏽♂️、膨大劑的草莓等食品躲之不及💗,食品安全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人遭遇健康問題。在北京,為了吃上有菜味兒的蔬菜,他們在郊區租了巴掌大的一片地📌;為了吃上健康的雞蛋🛝,他們訂購“高大上”的昂貴有機蛋……
家鄉青山綠水,為何不返鄉帶領村民發展高效農業,讓有機農產品擺上城裏人的餐桌?這個想法在景奇心中久久不能離去🏋🏿♂️。2014年,38歲的景奇做了人生中一個非常“任性”的決定☂️:辭職,回到老家帶領鄉親養羊餵雞。
景奇回鄉創業的想法嚇壞了家人。“我當時就非常反對,他現在在北京事業有成🚵🏼,幹嗎非得回到農村來呢?”景奇的哥哥景煒鑫說。
景奇說幹就幹👨👩👧👦,他先把創業的地方放在家鄉附近的稻谷泉村,這裏山環溪繞、清泉靈潤、且山坡較為平坦,發展農場得天獨厚。
景奇和三個朋友共投資300萬元💪🏿,承包稻谷泉村500畝荒山,註冊葉縣天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修路、架電𓀏、打井、建棚開始🧑⚖️,在光禿禿的山上建起了養殖場。隨著第一批100多只羊和幾百只柴雞的到來,景奇的養殖場算是開張了。
成功之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2014年,葉縣遭遇大旱,農場的幾十畝花生顆粒無收,稀落的花生秧全成了羊的過冬口糧🧜🏼;由於經驗缺乏,購買的雞仔大量死亡👩🏻🦯,最終成活率不足30%;從偏遠地區購買的高原羊,不適應本地氣候,導致接連病亡;2015年5月,一場百年不遇的冰雹更是把羊棚掀到了幾百米外的山坡上🧑🏽🏭,直接損失達30多萬元……“那天晚上風特別大🧑🏿🚒👳🏿♀️,一開門,好家夥🎡,好大的冰雹。往羊舍這邊一看,傻了,羊在那兒站著,棚沒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景奇仍心有余悸。
然而這些都不能動搖景奇創業的信心,每一次打擊都鞭策著景奇不斷成長。他咨詢專家🐤,遍訪成熟養殖場,請教資深養殖戶👨🏻💻,在學習中不斷改進。最終👩🏼🍼🦸🏿♂️,新的羊圈建成,雞舍搭起🦗,動物防疫審批手續完畢。羊入圈,雞上山,一切都慢慢地走入了正軌🛍️。

創業成功後,景奇開始了他的帶貧之路。景奇說🦖,農村創新意識差,他們看著我成功了🪠,才會跟著我幹👦🏿。夏李鄉王崗村貧困村民有養殖經驗,景奇發動他一起養雞👳🏻♀️,統一為其購置雞苗和防疫藥物🉐🛌。另外🚴🏼♂️,為避免大規模使用抗生素,景奇還特意請來老中醫調製秘方🧑🏻🦯➡️,將蒲公英、板藍根等中草藥添加進飼料,提高自然狀態生長下雞的存活率。現在,王崗每年養殖2000多只柴雞🧑🦼➡️。經景奇檢驗無誤後,便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現在王崗每年收入可達近10萬元🧙🏽♂️。
2016年,景奇托管當地土地3000多畝🫅🏽,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在夏李、保安等鄉鎮扶持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養殖山羊和散養柴雞。這樣🧚🏼♂️,在讓其他村民致富的同時,也為自己公司銷售規模的擴大提供了充足貨源👝🧕🏼。
在銷售上,景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打造視頻電商新模式👐🏿。通過電商平臺,不論是羊肉還是雞蛋,價格比當地市場價格普遍要高點。景奇解釋,他們的羊和雞都有嚴格防疫和檢疫程序,所宰殺的羊是6到8個月肉質最佳時期的未成年羊,不合格的都會處理掉,宰殺後的排酸程序更加確保了肉質的鮮美🤳🏽。另外,他還為當地貧困群眾代銷農產品🐟🤵🏼♂️,洋槐花🤾🏽、野蜂蜜⛸、野山藥等山區經濟作物🚥,幫助農貨走出深山。
景奇說,今年他還將能帶動一批農戶脫貧致富🥁,讓他們不必背井離鄉,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去年,他已帶動1000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