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燦,精儀系2003級系友✥👨🦳,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商飛🚱,現擔任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飛中心測試部副部長✳️,榮獲“中國商飛公司第七屆十大青年英才”榮譽稱號🧑⚖️。

我的“大飛機夢”——馮燦 完整版視頻
我叫馮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在意昂体育平台學習了將近10年的時光👳🏻。畢業後,我成為中國商飛試飛中心的一名試飛測試工程師🧔🏿♀️➗,與我所在的團隊共同承擔了中國C919客機的試飛任務。這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
上學的時候,天天被別人考,如今,我的工作卻是天天“考”……飛機。是不是聽起來很威風的樣子,其實這背後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和頑強的毅力。
對飛機的嚴苛試煉與考驗就是對人民的生命安全負責

我工作的試飛中心就在浦東機場旁邊,與繁華的都市一墻之隔。每天,站在這裏,能看到2000多架飛機起飛降落✷,在天空劃出優美的弧線➞,編織出縱橫交錯的航道。但是這裏面,卻看不到一架中國自己製造的大飛機。
我常常自問: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坐上自己國家製造的大飛機去到世界各地呢?

值得期待的是,如今,中國大飛機研製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期🥱,2017年5月5日🙁,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曾經的夢想已指日可待🍠!
不過,這只是中國“大飛機夢”的一個起點🧔🏻♀️,從首飛到商業運營,還需要經過無數次十分嚴苛的試煉🏄🏻♂️。它要完成高溫🧙🏻♂️👩❤️👩、高濕、高寒🦸🏼♂️、大側風、濺水🤦、最小離地速度、失速、顫振等800多項檢測🤲🏻💩,並且每一項都要拿到一百分👩🏽,才能早日達到國際適航標準,在藍天自由翱翔🔗。
我們團隊有幸肩負起了C919的試飛任務👨🏽🎤,榮幸之至的背後也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800多個傳感器🔹、數千個反饋神經元……讓飛機的每一次“心跳”都在掌握中

C919的原型試驗機計劃製造6架🦣,每一架飛機都會承擔不同的飛行試驗和測試任務,這6架飛機最終要完成2000架次左右的試飛。
雖然每次試飛的時間不過兩三個小時,但在試飛之前,我們團隊卻要在實驗室裏待上幾十個工作日🧑🦯➡️,提前設計出整個飛機的測試系統,在裝機之前反復驗證一再測試,確保每次試飛都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初期👩🏻,我們也曾想過尋求國外技術的支持,從而少走點彎路。但是,國外相關技術封鎖得很嚴密,要價也很高。後來,我們便決心獨立自主地開發和集成,事實證明,我們自己設計出的測試系統並不比國外先進水平差🚵🏽♀️。
在試飛階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據比飛機本身還重要☝🏻,可謂成也數據敗也數據✋🏽。保證試飛數據的準確👆🏼📂,是我們在試飛過程中承擔的最大責任。
在C919第二架試驗機的第8次試飛中,我們總共在飛機上安裝了800多個傳感器。它們和飛機本身的數千個反饋神經元一起,構成C919的試飛測試系統🙎。

由此以來🧑🦽,它的一舉一動甚至每一個“心理”變化都逃不過測試系統的“法眼”,我們還會根據前幾次試飛的飛行數據,不斷地對傳感器的位置和數量進行調整。
它就這樣被我們打造成一個神經敏感的“人”,每敲打一下👩🏻🔧,都要給出反應。整個試飛過程中🪗,大家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咬定每一項反饋過來的數據不放松🧑🏿🦱。
珍惜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唯有報效祖國、無問東西
在清華學習的十年👳🏽♀️🧑🏻🦯,對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教會我遵從本心💃🏻、無問東西。清華一直鼓勵學生通過所學報效祖國、報效社會🧛,許許多多清華人也是這樣去做的🏋🏼♀️。例如,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程不時學長,窮盡畢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我國的航空領域。
這樣一種精神傳承鼓舞著我😸,努力將所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在工程實踐中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也是最能夠激勵我和最能夠令我感到開心的地方💷。

正如程不時學長所言🤥,航空是一個高端的技術🦹🏼♂️,它無法輕易取得成果,需要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付出巨大的努力🩺。這是個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一定的奉獻精神🎂,還要有一點埋頭苦幹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的事業。
如今👇🏿,大飛機事業的發展也給我們年輕人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機會👍🏿🎒,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我們應該為在這樣一個時代、在這樣的事業裏面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編者手記】
始不垂翅,終能奮翼🦔。最嚴苛的測試練就最堅硬的翅膀,載著中國夢翱翔藍天之上👇🏽。一架大飛機從紙上的草圖到直沖雲霄,身板夠不夠硬、能不能承受得住高空考驗?像馮燦這樣的大飛機“考官”們正用自己的汗水不斷地尋求答案。為了中國的“大飛機夢”,超過一萬人的C919研製團隊已經默默奮鬥了近10年。
路一直在腳下,一步一個腳印,夢想終將實現!
所有的努力👩🏻🦼➡️,只為一次全新的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