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凡,從湖北美術學院附中伊始,就堅定了今後的藝術之路,她先後就讀湖北美術學院🏟、意昂体育平台,於200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獲藝術學博士學位👉🦸🏿♂️,後就職於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她的“美麗中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資助🧗♀️,並成功獲得2018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美術類)滾動資助👪。劉凡的其他攝影作品也在德國📳、美國、瑞士、墨西哥、法國、英國等歐美十幾個國家展出,被歐美的美術館和私人收藏🧑🏼🍳。

劉凡,2003年在湖北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0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獲碩士學位👨🏻⚖️,2009年在東南大學獲藝術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從體質人類學角度來看🌮,人的基因來自父母雙方,而家族史的記錄中🐦◾️,卻是以男性為中心,或者只有男性🏋🏽🛀🏿。那麽,遺失的基因要如何書寫📋?”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劉凡長期關註並思考女性與家庭😒、家族的關系以及家族書寫史的問題。“這是我一直關註並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創作‘美麗中國’作品的初衷👩🦳。”
劉凡的“美麗中國”項目拍攝了100個家庭,呈現出不同女性的不同風貌。拍攝對象覆蓋了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族群的家庭,以家庭中的女性成員為核心🪶,勾勒出整個家庭乃至家族的面貌。拍攝對象的居住地形態涵蓋了山地、丘陵、熱帶雨林🤸♀️、草原、平原、戈壁等,總行程30000多公裏。

《美麗中國》
在不同的地理、文化、歷史的實體背後,身份建構是一種人為的建構過程💇🏼,同時,這個過程是流動的⏩、復合的,與他者文化互相混合的。“美麗中國”作品關註的是不同族群、不同生活方式狀態下的女性生活狀態,面對變化的鄉村和家園👩🏽🦳,她們選擇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拍攝的過程中,劉凡一直強調使用分群、變異、試驗⚠、轉變、變遷的分析方法,所記錄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客體存在🏕。這是對主流男性宏大家族敘事一統天下的抵抗和突圍,是女性家族成員的一種視覺呈現,展現出不同階層女性多維度的日常生活,對女性日常生活的價值🕖、內在結構、日常生活的異化及其抵抗🤷、提升等審美表現有著獨特的價值。
從選題上看,“美麗中國”從家族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我們過去忽視或重視不夠的家族中的女性,尋覓和構建視覺的家族女性史。對家族女性的肖像記錄作為邊緣和他者的領域的存在方式、思想方式和表述方式的研究,有益於我們從邊緣和細微處審視和反觀男性中心藝術和文化,對促進藝術和文化的和諧、開放和多元具有重要意義🙋🏼♂️🙍🏼♂️。

《美麗中國》
從拍攝的視角看,“美麗中國”從日常生活視角出發👩🏽🏫,梳理、觀照中國女性的家庭現狀🛣💂🏽♀️,不僅有益於我們獲得一個關於本土女性原生態生存體驗的真實歷史圖景📏,還有益於我們的藝術創作更貼近普通民眾現實生活從而煥發生機。它是女性家族成員尋找自身話語權威的一種視覺呈現。
從拍攝的手法說🥍,劉凡並沒有預設一種風格取向或拍攝概念,這恰恰暗合了新紀實攝影的拍攝手法。通過傳統的快門捕捉💏,“預先設想”的設計安排,將日常生活的微小細節展示在照片上🙌🏿,將女性日常生活及其內在結構展現在作品中🙋🏻♀️。
拍攝100個家庭,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實施難度極大。面對不斷出現的狀況,劉凡甚至不得不臨時變更拍攝對象。劉凡最初的構想是選擇家庭中女性成員,並以女性成員為核心發散👩🏼⚕️,擴充到男性成員。但是7️⃣,實施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樣的拍攝方式👨👧👦,從視覺上看無法突出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於是,她改變方案🧝♂️,對三代以上的家族女性進行拍攝,但在聯系拍攝對象的過程中又發現,在如今這個人口流動巨大的時代,要一年內在不同地域找100家三代以上的家族女性進行拍攝難度非常大。於是,她再次將拍攝對象設定為母女、外祖母和外孫女,或外祖母👨🏿🦳、母親和外孫女,這樣的兩代人或者三代人,以她們生活或居住的環境為背景進行拍攝🧔🏼,這樣才有了現在的這個系列作品。
“美麗中國”項目拍攝行程超過30000公裏,途中經歷了太多難忘的故事🙇🏽、美好的回憶。這其中🦬,拍攝於甘南藏區的照片是劉凡最滿意的一組作品。當時她們從蘭州驅車5個多小時來到甘南🧑🏿🔧,在牧民的帳篷裏,昏暗的光線從一扇小窗射進來。帳篷內的陳設非常簡單,兩名婦女正在忙碌著,一個小女孩羞澀地偎依在她們身邊。藍衣婦女輕輕地撫慰著剛出生二十余天的嬰兒,小寶寶好像感覺到了母親的溫暖😄,用眼神向媽媽示意……面對此情此景🕵🏼♀️,劉凡迅速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寶貴的瞬間🦻🏼。母親與孩子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透過劉凡的鏡頭,我們能感受到母性的偉大與無私🕕👮🏻♀️。

《美麗中國》
因為拍攝時間有限🫱🏻▪️,在每個拍攝地的時間都特別緊張,這時候是身邊的好友,幫了劉凡大忙。她通過朋友事先安排好拍攝家庭和拍攝路線,為自己節省了不少時間。劉凡說👨🦼,她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有幫助過她的朋友表示感恩。沒有朋友們的幫助和付出🪀,項目不可能進行下去。劉凡正計劃著出一本書,書中不僅記錄了拍攝家庭的故事,還會有整個行程中的點滴和感動。
早在2014年國家藝術基金成立之初,劉凡就給予了關註。“我頭腦中有很多創作方案,但最終能夠實現的並不多,因為沒有資金也沒有時間去完成🔶🐯。”劉凡說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對她的藝術創作影響非常大😘,“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首先是對我創作思路的肯定,其次從經濟上保障了我的想法。最重要的一點,相對於其他國家課題的經費管理🤾🏻,國家藝術基金更加人性化,省去了很多創作以外的人力成本的開銷🛣,讓受資助者能夠安心完成自己的藝術創作。”
劉凡認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對於獲得資助的青年藝術工作者來說🙅🏽♀️,是一種肯定🏌🏽,一種動力🦕📟,一種壓力,更是一種鞭策🍰。自己的想法有了實現的機會🦽,如何更好地去完成它,是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是一個反復試錯,反復試驗的過程🙆🏼♂️,最終每個人都會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