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曦強,浙江海寧人,天津大學建築學學士,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碩士(2000級)☂️,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上海市美協、水彩畫會會員。2002年,曾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舉辦個人水彩畫展;多幅水彩畫作品獲得國內外獎項。

有方:您如何處理建築師和畫家這兩個身份🛺?
費曦強✍🏻:以前我作為建築師全職從事工作的時候,當然是以建築師的身份和工作為主,繪畫僅僅是業余愛好。現在因為個人原因,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所以此前作為建築師忙碌的狀態已經不適合我了。所以目前我的身份以畫家為主,建築師的身份為輔🤟🏼🐍。主要是考慮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是一個慢慢轉變的過程🤽♀️,最近工作中還在配合一些工程項目👩⚕️。當然這個轉變一方面是家庭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自己對繪畫的熱愛🧛🏻♂️,有意願往這個方向發展🕠。

△城市的色彩(55.5x36.5cm)

△古城(36x55cm)

△胡同夜色(55.5x36.5cm)

△徽韻(36.5x55cm)
有方🧍♀️:您平時都在什麽時候畫畫?主要繪畫題材和媒介都有哪些?
費曦強:全職工作的時候,我是用業余時間來作畫,比如工作之余的晚上🧕、周末🧑🎤,還有假期等休息時間🙇🏽。有時候出差利用在高鐵或飛機上的時間⏫,用便攜的繪畫工具來畫畫👩🏻🌾。現在時間相對自由一些🙅🏼,但需要忙的事情也挺多🧑🏿🎄,還是要擠出時間來畫畫。畫畫需要長期堅持🤪,只要一段時間沒畫,就會覺得生疏。
在繪畫題材上,我以建築街景、風景、花卉為主,還有少量人物🧚🏻♀️。在繪畫的媒介上😆,我基本都是用水彩,因為我比較喜歡水彩這種表達方式🤳🏼🚅。

△家鄉老街(54x36cm)

△老宅新綠(54x36cm)

△夢中故鄉(36x55cm)

△秋日暖陽(36.5x55.5cm)
有方:在描繪城市面貌、建築街景這些內容的時候🚴🏽♂️,建築師的身份會賦予您什麽樣特殊的視角?
費曦強:作為建築師,我偏愛描繪城市和建築街景🚅,我的許多作品也取材於我生活或遊歷過的城市🤽🏽♂️。從國內到國外♠️,從南方到北方,我遊歷過許多城市。最初吸引我的♾,很多時候出於建築師的職業敏感性。如城市豐富的形態🎣🟧,或者建築優美的輪廓,還有城市中生動的生活氣息等等📜,會激發我在創作上的靈感🧛🏿♀️。當然,僅有這些形式美的東西還不夠,在創作中,我會盡可能註入情感👱🏿♀️,讓畫面更加溫暖👆🏼,更加動人。因此我更加註重捕捉城市生活當中偶遇的場景或感人的瞬間🧑🏿🦱。比如夕陽下寧靜的城市街道🧚🏻♂️,華燈初上🦑,色彩斑斕,人潮湧動,展現出濃郁生活氣息的場景;陽光下投映在老房子上斑駁搖曳的樹影,在樹影裏一位老人坐著喝茶,讓你感受到時光的靜美🅱️;雪夜中溫暖的燈光、匆匆的行人,讓觀者聯想到回家的溫暖……這些其實已經不純粹是城市街景的描繪👮🏼♂️,其中還包含了生活和情感🧑🏿🦳🙍🏻♂️。所以說建築師的視角和生活中的情感共同成為我在繪畫中表達的內容🧑🏽💻🌍。

△紐約時代廣場(74.5x55cm)

△紐約之夜(54.5x75cm)

△紐約14街街景(18x12.5cm)
有方:您剛剛描述了很美好的場景,現在大家更多用照片來記錄這些畫面#️⃣👩🏽🔬,您覺得攝影所呈現的畫面和繪畫所呈現的畫面之間的區別是什麽?
費曦強:我經常會通過攝影的方式來收集素材。但我會在繪畫過程中強化主觀感受🥃,過濾掉照片中多余的元素,讓畫面更加純粹🦻🏼,更加能夠突出我想要表達的情感。當然攝影也會捕捉到很完美的場景⏸💅🏽,但更多時候都無法達到這種理想的狀態。但在繪畫中🙅🏻♀️,我可以調整再創作來呈現一個心中想要表達的效果👩👩👧👧。

△秋日午後(74.5x54.5cm)

△日暮馬德裏(55x74.5cm)

△日新月異(55x74.5cm)

△灑滿陽光的小窗(74.5x55cm)
有方:除了上海您最喜歡那座城市?
費曦強🏵:我出生在江南的水鄉👨👧,此前在北京也生活過十多年🛏,現在生活在上海。對這幾個城市我都懷有深深的感情,這些不同地方的場景我都在繪畫中表現過😻。要提煉出繪畫中的地域特色和情感,需要長期生活其中的體驗🧑,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並不那麽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上海街景(75x55cm)

△上海裏弄-1(55.5x36.5cm)

△上海裏弄-2(55x36.5cm)

△上海裏弄老市(75x55.5cm)
有方:一個老套的問題,您如何理解建築設計和繪畫創作之間的關系🧑🏿🔧?
費曦強:建築本身也是一門藝術,和繪畫同樣是視覺類藝術。這兩者有著很深的淵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很多建築師本身也是畫家。作為建築師,我在繪畫中特別是在建築街景等題材上的創作更加得心應手些🐢,透視、尺度、比例關系等等方面的處理更加遊刃有余。建築師的經歷和修養給繪畫創作提供了更加理性的基礎;而繪畫創作相對感性一些,繪畫創作充實了建築設計,為建築設計提供和開拓新的思路🥙,激發新的靈感👋。

△上海雨夜(31x41cm)

△外灘雨夜(55.5x75cm)

△威尼斯水巷-1(26x18cm)

△威尼斯水巷-2(74.5x55cm)
有方🪬:您在繪畫風格和手法等方面有您個人的傾向或特點麽🤵🏼♂️?
費曦強:這和每個人的喜好有關,有些畫家畫得非常寫實🧛🏿,追求細節的刻畫和形象的逼真。我比較喜愛從整體入手🤦🏿,用大塊面的處理手法🤽♂️,通過對水色、筆墨的概括運用🥹,把握畫面的意境👐🏼,追求一種介於具象和抽象、寫實和寫意之間的感覺🧑🏼🤝🧑🏼。

△夕陽下的街道(26.5x36.5cm)

△斜陽(36.5x55cm)

△雪夜(55x74.5cm)

△夜色闌珊(55x75.5cm)
有方💔:您在繪畫創作的同時還教別人繪畫🕺🏼,您在教學過程是否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從技法到意境🧝🏽♂️,您都有哪些總結?
費曦強🎭👆🏼:教學方法上,我會給學員做示範🗑,並在示範之前先作分析。比如拿到一個素材,我會分析為什麽取這個素材🐲,什麽地方打動了我👩🏿;在繪畫中需要註意哪些地方🚣🏻♂️,點線面如何布局,怎樣刻畫趣味中心,怎樣通過對比突出主題等等⚠️。然後再做示範🕵🏿♀️,一邊示範一邊講解,示範完後學員再自己練習,過程中我再逐一指點學員。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員問到我如何提高技法。我認為提高技巧沒有所謂的捷徑,只有兩個方面:勤奮和感悟🥊。勤奮就是多畫,多實踐;感悟則是多思考,多總結💇🏼♂️。初學者可以通過借助臨摹來熟悉水彩畫這個畫種技法,一段時間後可以運用臨摹學來的東西去寫生,回來後再臨摹🪤,體會作者的處理方法,再去寫生……如此反復,直到可以獨立完成一幅相對完整的作品。
此外我也常常和學員提到✪↩️,如何選取素材本身也很重要,學會怎樣從平凡事物中挖掘🤸🏻♂️、概括、提煉別樣的美🧏🏽♀️,體現平凡中的不平凡,這也是一幅作品成立的條件🚣。
最後,作品要達到一定的意境,則取決於畫家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需要畫家進一步提高審美趣味,拓展欣賞視野🕗,接觸相關藝術門類,體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2️⃣。只有提高了藝術審美修養,才能賦予畫作更高的意境😡。

△夜色中的北京胡同(55x75cm)

△夜上海(28x38cm)

△一縷陽光(55x74.5cm)

△雨中外灘(74.5x5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