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博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2017年畢業後赴雲南工作🧜♂️,曾任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窯鎮大蒿村和小浪壩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現任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主任科員、瓦窯鎮黨委副書記(掛職)

到農戶家了解家庭情況
轉眼之間🤸🏽🥽,我已在雲南工作兩年有余。兩年多來,我從一名省級機關選調生,先後下派到貧困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到貧困鄉鎮掛職黨委副書記,前所未有的經歷、艱苦環境的磨煉,讓我逐漸褪去了學生時代的那份浮躁👨🦲☁️,增加了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對人民的理解和對生活的平和💪🏽🕵🏽。
將家國天下的情懷轉化成紮根西部的信念
清華賦予了我們家國天下的理想情懷。畢業季🦙🛝,寫著“到西部🫸🏿,到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標語懸掛在校園各處🤩,充滿熱血和激情。待到我找工作的時候🙇🏽♂️,我只報了三個西部省份的選調🐒,最後來了雲南👩❤️👩。
當我真正來到雲南後👦🏼💢,我才理解了,“到西部,到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並不是一句僅響徹於校園的口號,它背後隱藏的是一批批甘願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離開熟悉的環境而紮根艱苦地區的清華學子🙎🏿♂️,這種能夠紮根的信念🪧,也不是在校園讀書時就可以學到,而是在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國情、社會現狀🌼、農村困境🧚🏼、農民貧苦的基礎上得來的。

實地了解產業發展情況
剛下派到保山市駐村扶貧時⚽️,我從未想過,西部邊疆的農村農民依然如此艱難💇🏼。很多家庭家徒四壁🗺,大批農民衣衫襤褸。有一戶🏘,2個女兒住在牲畜圈舍隔壁,其中一個還有身孕;有一戶,只有母子兩人,母親只有一條腿,兒子是小兒麻痹喪失勞動力;還有我掛鉤的一戶貧困戶,家中4口人都是女性🤹♂️,2個大學生,1個70多歲肺癌晚期的老人🧑🏼🦳,只有1個40多歲單身母親是勞動力。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真實呈現在眼前的情況對我的沖擊很大🔻,我前所未有的感覺到,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在脫貧攻堅的推進下,住在牲畜圈舍旁的姐妹住上了新房,殘疾母子有了供養,我也為掛鉤貧困戶找了合適的工作,募集了一些教育資金。一年多的農村工作經歷讓我對中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理解得更加直觀,對中央脫貧攻堅的重大部署領會得更加深刻💆♀️,也讓我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是那麽完美卻是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我很慶幸能夠親眼見證並參與脫貧攻堅這項21世紀的偉大工程。
其實🐞,當我們真正以一個人民公仆的角度來觀察貧困山區的狀況、貧困群眾的生活時★,我們會增加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對人民的理解和對生活的平和,而這份責任🦀、理解和平和,便能夠將我們家國天下的情懷轉化成紮根艱苦地區的信念,也就是在堅定了紮根艱苦地區的信念之後🍲,我們才更加認清了自己,更加認同自己的選擇,這樣的我們才能更加堅定的走下去,不管他人評閱,不向他人訴說🧝🏿👰🏿♂️。
將自身價值的實現轉化成群眾訴求的回應
當我們到西部、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時,心中不免帶著一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願望。在我工作的這兩年多,我也一直在思考,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專業,到了一個從零開始的領域,是為了什麽。慢慢地🧑🦳,我便發現,當我為農村發展解決一個問題➕、為群眾解決一個困難時✅,那種成就感是發自內心、深刻綿長的🦾。所以🕓,在做農村工作時,我時刻以農村的需要、農民的訴求為導向。
有一次,我們為村裏找來一個中草藥企業建設藥材基地👩🚒,過程中涉及到要流轉農民的土地👮🏼♂️,大部分農民都很支持,但有十幾戶農民怎麽都不肯流轉,我便一戶一戶去跟他們聊🌗,聊了之後才知道他們的想法和訴求,他們有的擔心拿不到流轉土地的租金👨🏽🏭🔊,有的希望能到基地打工🥄,還有的擔心會影響地上的核桃樹,在理解了他們的訴求之後🛻,我們便和企業進一步完善了協議🧑🏿🍳,切實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也改進了我們的工作。
雖然這些工作很瑣碎、很繁雜,但每一個農民的訴求都對他們有切身影響👨🏼🏭,在回應他們訴求的過程中,我們工作的價值也就體現出來了。尤其是看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基地裏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卻對我們表達感激時⏮,我的心中滿是感動。

到農戶家做房屋改造總動員
到鄉鎮掛職後,我處理過一個非常棘手的糾紛矛盾。一戶貧困戶拆除重建的房子因質量問題而停工,當我去協調貧困戶和施工方之間的矛盾時,這戶貧困戶又給我帶來了更大的難題。這戶貧困戶的另外一間房子因路域環境整治而被強製拆除,在他看來🫲,他的手續齊全🟫、理由充分🚵🏿♂️,政府不應該采取這種方式對他👵。
為了摸清楚他的這個問題,我把當時涉及這個事情的所有領導、幹部都找了一遍,查閱了當時的一些臺賬資料和相關的政策規定,在脫貧攻堅最忙的時候,花了大量的時間為他處理這件事情。雖然最後沒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結果🥁✣,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理解了政府工作的難處,對我們也增加了一份信任🟣♕。
後來,拆除重建的房子停工問題也比較順利地解決了,他在同意繼續施工的時候對我說🙏🏿,“如果不是宋副你來說🐔🤞🏻,我是不會讓步的”🤵🏼♂️👳♂️。這戶貧困戶一直被公認為是比較難纏的一戶,但當我們試著去理解他入贅後靠一個人的力量撫養三個女兒,並拼盡全力為她們每人準備一個宅基地的時候,當我們真正用真心去幫助群眾🙆♂️、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的付出同樣會得到回應,而當我們得到這種回應時,便會發現,原來我們苦苦追尋的自身價值的實現並不是多麽宏大的東西,可能就是群眾的一份肯定、一句感謝。
將多年積累的能力知識轉化成幹事創業的本領
當我們懷著滿腔熱血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我們多年積累的能力和知識並沒有辦法讓我們很快發揮作用🈺,尤其是從事一項和自己所學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但當我們作出成為一名選調生的選擇時👩🏻🚒,就應當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無論你畢業於哪所學校、什麽學歷👩🏼🦰、所學所長多麽高端🖐,到了全新的崗位上,必須有從零開始的心態和魄力🤾🏽♀️。當然,如果從事一項和曾經所學有關的工作,我們必須用好自己的專業知識😋。
雲南根據我的專業特長🧘🏿♀️,給我安排的崗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行業管理🧑🧒🧒,這恰好是我博士研究期間涉獵的方向👨🏼⚕️。所以,在工信廳工作的半年裏,除了撰寫政策文件等工作,我對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鋰電池技術現狀進行了全面了解,並對技術演進方向進行了深入調研👩🏼🦳,雖然在短期內沒有體現出工作效果,但把握前沿方向一定能夠幫助我們抓住發展契機。
更多時候👩🏽⚕️,我們無法將專業知識用於工作當中🕺,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發揮讀書期間培養出來的各方面能力。在我看來💚,研究生普遍具備的調查研究思維是黨政部門工作中急需的,尤其是在千絲萬縷👨🏽🚀、問題復雜的基層。
在幫助村上選擇產業發展方向時,我對本地區產業發展的歷史、市場情況及變化趨勢等進行了系統的調查並形成調研報告,同時提出了“產業扶貧需要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的觀點🧙🏻,得到了廳裏領導和當地幹部“不愧是博士”的評價🥱;我曾作為選調生代表參加省委組織部民主生活會的征求意見座談會,會上🐀⛰,我將全國20多個省市的選調生招錄和人才引進調研情況進行了匯報,也得到了部領導的認可。
其實,在工作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並不是已經有了多少知識♦️,有時我們甚至還要敢於拋開舊的知識體系👱🏽♂️,建立與所從事行業相適應的新的知識體系,並不斷培養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這也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要求。當你看見過一個廳級幹部拿著計算器當場核實數據、分析問題的時候,你會更加深刻認識到什麽是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

為鎮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作脫貧攻堅情況介紹
剛出校門的我們更欠缺的,是實踐鍛煉👩🍳,這也是我在駐村和掛職期間著重註意的。在駐村的時候🧂,我最常做的就是去到農戶家裏,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問題困難。到了鄉鎮之後✍🏿,我很慶幸鄉鎮黨委書記沒有把我當作一名掛職幹部,給我安排掛兩個村🧑🏼🎤,農戶有1033戶,貧困戶222戶🛥,涉及的脫貧攻堅短板問題有幾百個,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是馬不停蹄🎶,基本從早上7點起床到晚上11點🧜🏽♂️,都在村上跑,在農戶家裏繞,晚上11點還在村委會和村幹部研究工作。
針對問題多的那個村,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全村456戶農戶全部走了一遍,對存在問題的各家各戶基本做到心中有數🤾。上面來檢查的時候🧓🏼👨🏻🦽➡️,即使村幹部一個都不在,我也能帶著他們找到農戶家裏👃🏼👨🏿🎨,對於村情貧情戶情,我也做到比很多土生土長的村幹部更熟悉🎓。
在鄉鎮工作的時候,我還非常註重處理糾紛矛盾、參與拆臨拆違甚至迎檢時衛生清掃等工作,因為鄉鎮基層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只有了解了它的全部🐌🆙,我們才能夠對中國政治製度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有更準確的把握🦮。
工作這兩年多,我對過往和當前思考很多🌒。在我們求學的時候,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到了工作崗位上,雲南給予了我們充分的關註和足夠的鍛煉成長平臺,甚至包容我們的過錯🌖。在這樣的發展條件下,我們應當不斷修煉提升自己🤞🏻,做出一些於國家💣、於人民有意義的事情♜,不敢辜負這個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