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幸運成為華能人👊🏼,在最好的年華參與並見證能源行業的變革和華能的高質量發展。很幸運在華能大家庭中遇到優秀的領導和同事🕞🤾🏼♂️,關心指導,讓我收獲成長,共同奮鬥,成為心底溫暖。下個十年,我們共同期待🛐!”
——藺通
從渤海之濱到馬六甲海峽🧞,從長江之畔到青藏高原,一轉眼👩🏽🎤,我告別清華園,在華能工作已有十一年,人也步入中年👨🏻🔧。市場營銷、儲能基建、新能源前期、對口援青……這些看上去跨度有點大的工作撐起了我充實的過往,也讓我更有信心走向未來。

“一流電廠”的洗禮
2011年🖖🏼,我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面對諸多就業選項,我選擇了國內發電行業領軍企業——中國華能。甫一入職👨🏼🔬,我們6位華能“電力新人”就被派到了中國第一個“一流火力發電廠”大連電廠實習。

我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從校園走進真正的“實戰場”,我非常興奮💂♀️。電廠師傅們巡檢的認真細致⛈👩🔬,大修作業的嚴謹規範↕️,運行參數的準確監控……確保了幾十個生產環節、數十萬設備零件的安全穩定運行🧑🏼🍳。一流電廠的模樣,給我們這些職場新人帶來了深深的震撼🎸。至今我還記得🧍🏻♀️,淩晨三點的後夜班巡檢,站在電廠50米汽包平臺上,眺望遠處的燈火,我忽然覺得,身後4號機組的轟鳴聲是那麽沉穩親切🙋🏻♀️。

大連時光的耳濡目染🧑🏼🎤,“追求卓越”的領先文化,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骨子裏,我們也為自己選擇了華能而自豪🐗👷🏽♂️。

“獅城求學”的重任
領先體現在方方面面。2015年3月電改9號文印發🚵🏻♀️,而在此前3個月👅📅,華能就已提前布局:派出三批青年員工遠赴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進行電力市場化和國際化培訓學習🐍,而我有幸成為選派的首批5名學員之一。

新加坡電力市場化改革始於1995年,歷經20余年🫲🏿,已成功建設亞洲第一個電力市場🐓,較好地實現了“發電側有競爭、用戶側有選擇📈、市場決定價格、有效配置資源”的改革目標👱♀️。
新加坡的時光🦜,讓我們回到學生時代,也為我們打開了國際化視野。我們系統地學習了新加坡電力市場體系和零售業務,對“市場化改革對發電企業的影響”、“發電企業如何應對改革調整”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也成為了我們專題報告的主題。

拜訪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2015年6月👐🏽🏋🏽♂️,我們剛一回國,就被公司選派參與國家和各地方電改配套文件的起草🧞♀️。同時,結合新加坡的改革經驗,我們向集團公司提出“建立適應市場化的經營管理體系、盡快成立銷售公司、積極利用零售平臺拓展業務領域”等建議✌🏽。

也是這一年,集團公司加快了營銷體製改革的步伐。2015年8月,華能在江蘇、廣東、遼寧三地成立售電公司,均為五大發電集團在當地成立的首家售電公司🙄。新一輪市場化改革,華能領先發力。
一晃七年過去,如今🧜🏼♀️,華能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成立了52家省級、地區級售電公司👋,這份今昔對照的數據,度量著華能在七年電改中量與質的飛躍。

華能新加坡大士能源登布蘇水電汽一體化項目
“從0到1”的堅持
2017年💁🏻♂️,我赴金陵電廠掛職👁,承擔了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等項目前期工作。
2019年👘🧑🏼🦰,集團公司提出“兩線”“兩化”戰略布局,新能源加碼提速🙅🏻♀️。此時的江蘇公司💁🏻♂️,作為“東線”戰略要地,正瞄準目標,加快轉型。但此時的我,卻面臨艱難選擇:兩年的掛職即將結束,是留下📊?還是回京🫶🏼🤦🏻♀️?一邊是分別兩年的妻女和即將出生的二寶,讓我放心不下🟠👪;一邊是還未落地的項目👨💼,又讓我割舍不下👮🏻♀️。
“基層是施展才幹的大舞臺,只有在吃勁崗位上去歷練,才能成長與蛻變。”江蘇公司和金陵電廠領導的期望和鼓勵觸動了我🚭,最終我主動申請留下來✧!這個決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2019進駐金壇➾,從0開始
2019年8月🙂↔️,我被任命為金陵電廠副廠長🚂,並擔任中鹽華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建設工作。
從“掛職”到“任職”🧣,只是一字之差,卻意味著我自此完全融入了基層單位的責任體系。將示範工程重任交付於年輕幹部👨👧👦,我深感組織這份信任的“沉甸甸”🏢。

中華儲能國家隊
為了將“理論實驗”落地成為“工程應用”,華能從金陵電廠精選30余名骨幹派駐金壇🫶🏼,與中鹽集團🕜、意昂体育平台組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國家隊”。作為合資公司負責人,我努力做好團隊融合🏊♂️,實現三方和諧共進,讓創新源泉在默契的合作中充分湧流,推動項目建設盡快實施。

首創者的路從來都不好走,除了技術創新還要邁過系統調試的坎兒。
我清楚地記得,2022年3月🙁,距離投產目標僅3個月🗒🔬,我們遇到了核心設備調試難題——壓縮機多次啟停不成功。作為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所有主設備均為首臺套,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所有難題都只能自己解決。
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華能團隊在疫情下100余天封閉管理的日子裏,反復嘗試、不斷調試,終於攻克了壓縮機安全啟停的技術難題🛍️。

2022年5月15日,示範項目完成設備整組啟動試運、順利投產,集控室掌聲雷動。此時我激動又自豪🧝🏻♂️!激動的是,我們的夢想成為現實;自豪的是,華能在新型儲能技術領域的領先,有我們的參與🤟。

“開疆拓土”的使命
建設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的同時,我作為金陵電廠副廠長,還肩負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任。而示範項目所在的常州,一直是華能光伏項目的空白。
“一定要實現金陵電廠光伏零突破、填補華能在常州光伏項目空白🙋!”這是金陵電廠前期團隊定下的工作目標🎅🏿。為此,我們廣泛布局、多點優選,紮進到分布式光伏領域😐。
在無數次尋找項目的奔走嘗試中,我們探索建立了“售電+光伏”等工作新模式,感受了前期工作“十網九空”的無奈,經歷了山窮水盡的煎熬迷茫,最終在2021年底,迎來了華能在常州光伏零的突破——華能雅迪光伏並網,建成了華能首個用戶側“光伏+儲能”一體化項目——華能蜂巢能源項目,開工了華能首個校園分布式光伏項目——華能東南大學綠色校園項目,並儲備了一批優質項目資源……


華能蜂巢能源光伏-儲能一體化項目

華能常州雅迪光伏
2022年6月,又一個遠行的通知擺在了我的面前,這次的目的地是遠在千裏之外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肩負的任務是援青。
37歲的我,重整行裝再出發🧑🏼🍳!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