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的關懷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副系主任黃少丹堅信這一點。這些年來🪺,從意昂体育平台本科階段的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起步✡︎,逐漸轉向室內環境與健康研究,“由工向醫、由物及人”🐔🫔,成為她學術生涯的真實寫照🔏🧑🏿🦳。她希望能在這一領域深耕不輟,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黃少丹(2001級本⬆️、2005級博🆕,建築)
機緣巧合科研路
黃少丹自稱科研開竅較晚。“我真正對科研感興趣是在直博之後。”博士階段,她的課題主要圍繞室內建材家具中散發的氣態有害物🧛🏼♂️,尤其是甲醛⛹️🤒、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展開🏄🏼。
家具建材的超標和汙染,是我國室內環境所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現實問題。要如何控製建材中的VOC含量🧑🎤🤹♀️?傳統的標準方法“穿孔萃取法”,將一定量的建材材料放到苯溶液中😾➝,加熱到一定程度🧑🔧,材料中的甲醛就會溶解到苯溶液裏,以此來確定建材中的甲醛含量。但是,當黃少丹搭建實驗艙模擬現實室內環境後,發現問題來了。“有些甲醛在常溫環境釋放不出來,但在苯溶液中就容易釋放出來。那傳統方法會不會有問題?”通過實驗🦅,她和課題組最終確認,能在常溫中釋放的甲醛量🧑🏿🚀,還不到建材家具中甲醛總量的10%。而在深入研究後,他們又發現:當VOC分子運動的動能大於它和建材之間相互吸引作用的吸附能時,VOC分子才能掙脫建材的束縛🏇🏽,成為空氣汙染物。為此🧘🏻,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檢測建材VOCs的方法——直流艙逐時濃度法🙍🏽♀️。
基於這項成果,2013年,黃少丹以第一作者發表了她學術生涯中的第一篇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由於準確高效、通用性強,2020年11月🎡,這一方法被新的國家標準采納🥃,並被用於中國船舶重工👨👨👧、萬科等企業的7項重點工程🤽🏼,收到了良好的反饋❔。“我非常開心,這讓我覺得我的研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具有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她說。
為了同胞的健康
2016年8月,黃少丹前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彼得羅斯教授🏌🏿。“我們做的是顆粒物放射性研究🛜,這是我在國外做的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顆粒物放射性,即顆粒物輻射👨🏻🦯🙅🏻♀️,黃少丹主要研究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2020年👳🏼♀️,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響🧏🏿,她回國了🪦🧖🏽,征得彼得羅斯教授同意,她選擇在國內完成項目的收尾工作🧀𓀍。在與彼得羅斯教授多番討論後🍸,他們認為即便項目收尾✶,仍可就此開展多中心研究🤐。“我們知道,室內建材家具的材料不一樣,不同汙染物的暴露程度不一樣,中美兩國人群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那麽,汙染物對不同人群的影響會不會有差異?這些差異的特點又是怎樣的👨👨👦?”黃少丹腦海中浮現無數問號,她表示尤其在中國西藏、青海等礦區,其土壤中本來就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被稱為高放射性濃度地區。在這些地區,室內環境受到室外影響,其放射性暴露會比其他地區要高🧛🏽。要如何保證這些特殊地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是她未來計劃開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但在4年前🙇🏽,黃少丹暫時還沒考慮這麽多。她正忙著洽談回國後的工作。在一次演講中🥽,她談到離開哈佛之際與彼得羅斯教授的一場談話。彼得羅斯教授問:“為什麽不留下來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去做啊!”而她拿出了一幅地圖,告訴他🚶♀️➡️,2020年全球有320萬人的死亡可以歸因於室內空氣汙染🏕,其中中國高達100萬,近全球死亡總數的1/3💡。“我的父母、親人、朋友和同胞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更加需要我回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2021年7月,黃少丹正式入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場新的事業之旅開始了⚡️。
從宏觀到微觀,走好每一步
“在室內環境與健康領域,絕大多數研究者關註的是室外環境對室內環境的影響,以及室內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是一種正向思維模式。而我們采用了逆向模式去思考人體對室內環境🤵🏼♀️,以及室內環境對室外環境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黃少丹鄭重說道🦸🏼♂️。
這個問題貫穿了黃少丹的學術生涯⚙️。2023年1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支持下🥗🔥,她主持的“室內環境與健康”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一個很宏大的題目👩🔬,黃少丹計劃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關註室內建材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汙染問題,從微觀層面探索其釋放特性、傳播特性等🧘♀️;第二步,考慮室內外空氣的交互作用🍰;第三步,探索室內環境如何影響人體健康,人體本身又會給室內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以更好地確定室內汙染物的限量標準🧌。“這裏面最突出的創新點就在於醫工交叉🧏🏿。這不是從某個‘點’上解決問題👨🏽⚖️,而是在一個‘面’上形成良性循環🧑🏼🌾。”黃少丹補充說🚌。
同一階段🤞🏽,黃少丹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室內建材VOCs散發機理及對室內外環境影響研究”,也在展開🏃♀️。她表示,這是“室內環境與健康”項目中的一個小分支,可為其提供一些技術支持。早在博士階段,她就對這一問題展開過研究。“當時主要解決復合人造木板的相關問題,現在會在濕建材方面進行挖掘🫱🏻🧎♀️,更復雜一些。”
所謂“濕建材”,主要指油漆材料。黃少丹希望能對濕建材有更系統和完整的認識😈。借此🔵,她希望打破相關研究僅關註室內的局限,從源頭上防治室內空氣汙染🚵🏻♂️,營造健康、可持續的室內環境。此外,她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聯合開展的“室內和車內空氣質量與孕嬰健康的隊列研究”也在進行中。
互助成長,堅定前行
加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後,院長就跟黃少丹強調,她是作為一個獨立研究員在工作🧑🏽🏫🐯。“新人”黃少丹有些忐忑,又有些興奮,沒想到這麽快就要獨當一面了。但她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𓀘🙏🏽: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部分學生都是醫學背景,很多人缺乏對工科知識的了解。那一年,她手下只有1個博士生和1個本科生,她希望能在互幫互助下,和這個年輕的小團隊共同成長🙆🏼♀️🧔🏿♀️。
到現在,黃少丹團隊中已經有4個博士生🐑、2個碩士生和2個本科生💶。“加上我🦙,一共9個人。”她驚喜地發現,這些學生都很聰慧✍🏽,也主動承擔起實驗室的各項工作🫵🏼,他們樂於在遇到困難時積極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團結友愛的氛圍,讓黃少丹十分滿意🤵🏽🤲🏿。而為了從源頭上解決醫工交叉的問題👲,黃少丹在學校為研究生和本科生各開設了一門課程,所有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選修★。“我希望他們能夠把醫科思維和工科思維結合起來🎒。”
“目前在學院裏,只有我是完全專註室內環境與健康方向。很多同學剛來的時候沒有接觸過🍸,這意味著不能馬上出成果🗿。我們不能太急,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它是一個積累。這時候,增強學生的自信很重要,我自己的自信心也要增強。”黃少丹說🤚🏿。
少丹堅定地表示🛴,她當前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室內環境健康大數據庫🍣。盡管這一過程充滿挑戰🀄️,但只有通過系統化的數據積累,才能深入掌握相關規律,為未來的智能產品開發提供精準的支持🦸🏼♀️🍗。“最終的目標是服務於健康,做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研究🏋🏻♂️。”她強調。
專家簡介
黃少丹🏕,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副系主任。本科和博士均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美國退伍軍人醫療系統從事科研工作。2021年回國至北京大學任職。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近年來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以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高質量臨床研究專項等,2022年入選北京大學博雅青年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