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年歲的人站入青春的影子: 重新發現自己,在毀滅的火焰之中。
其實👨,在那個美麗的園子👨🏽🔧,在那一起走過的白衣飄飄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有太多值得回憶的事🏫,值得感恩的人,值得重遊的地。比如圖書館老館昏黃的燈光和蜂擁而入的占座的壯觀場景,比如清華學堂👩🏿🦰、建築館和新水利館的超大圖桌🎅🏿🏂🏻,比如沒有空調夏天熱得如蒸籠般的焊接館⇾,甚至還有那在西操場上的一個學期都沒有沾水的遊泳課(相信大蒙也還記得)💂🏻。另一個必須值得寫段文字的地點,是校團委辦公室後面的小閣樓,那是當年團報《紫荊》編輯部,和一群年輕人一起激昂文字……這中間有太多值得回憶的故事🤳。
張宗亮:把論文寫在雲嶺大地上
“紀念意昂体育成立百年”征文啟事 1913年的夏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批最早的清華人發起成立了“清華學校留美同學會”😇,開創了清華歷史上意昂組織的先河🫕,從此,在一個世紀的風雨歲月中👾,清華的意昂會組織攜手...
3月20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2007年“意昂勵學金與我”征文活動頒獎會在甲所第三會議室舉行🤷🏽。
焦誌延(1974工物)1970年10月🤶🏿,在延安地區延長縣農村插隊兩年以後🚜🧙♀️,我被公社和縣裏選送到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學習。當時📍,延安地區有 17個區縣,每個區縣只能推薦一個人。我算是延長縣的知青代表了🧘🏽🧎🏻♀️。我們以延安插隊的經歷為驕傲🙅、以繼承延安精神為榮光,十七名知青包著白羊肚手巾、扛著鐝頭走進清華校門🤹🏼♀️。當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簡報”裏還報道過這段情景🕴。我18歲初中畢業離開學校,在陜北農村上了兩年的“社會大學”。過起了黃...
(攝影🤦🏼♀️:校學生處 黃顯峰)2010年4月15日下午,2009年度勵學金征文頒獎儀式暨勵學金文集籌備動員會在二教會議室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