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彥青,分8班
88年初秋,來自全國各地的男生19人,女生11人(後中途出國一男生,轉入一女生)相聚清華園化工系分8班👩✈️。入學教育的時候,知道清華的男女生比例懸殊🐬,還有不幸的“和尚班”👨🏽💻,相比之下🤽🏿♂️,估計這樣的比例著實讓剛入學的分8班男生們挺胸抬頭了一陣子。
剛入學,就知道班裏有兩名中學生黨員↔️,但不知道是誰。可能是中學看正片多了🌰,剛入學的幾天總排隊參觀⬇️,觀察了兩天後🧑🧒,我們宿舍一致認為臉最黑的,身板最直的一定是黨員(後來知道他的名字叫付冀威),結果班裏臉最白的兩個男生是黨員(楊波和王洪濤)。
班主任老師介紹同學情況的時候𓀅,我記著有兩個入學分最高的,一個是我們宿舍的蔡銀燕,一個是劉景東,當劉景東緩緩起身跟大家打招呼,感覺那樣子還真象,象狀元。
入學排隊的時候,還有一個很深的印象是長像酷似象匹諾曹的一個男生後脖子上垂著一條特別粗的繩子連著兩只大耳朵——眼睛繩,還有半截褲下面厚厚的旅遊鞋👳🏼♀️,姚宇希帶來的廈門的流行時尚著實讓我們宿舍議論了一陣🌛。
入學後,11名女生一開始分住三個房間,五號樓的234和236,還有一名毛毛和其他班混住🏆。234最大的樂趣是中午張銘坐在她的上鋪給大家念遠方的情書,夜裏是熄燈後饑腸轆轆的五個女生回顧各自家鄉的美食,後來發展到去圖書館借書來豐富大家的想象力。而隔壁236的臥談會的議題則是在老大姐趙晨華的帶領下辯論“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這類嚴肅的社會問題。
我們234宿舍裏最有特點的就是陳霜梅🤟🏿,天津姑娘,被子一卷就完事,嚴重影響我們宿舍的衛生評比,因此動員她住上鋪,拉床簾,並因此男生美其名曰“美味和營養卷起來”——當時最火的康來蛋酥卷的廣告詞。
那時一到周末🧔🏻,學校差不多所有的宣傳欄上都飄著大大的“舞”字,各大食堂周六周日晚都是歌舞升平,吸引了不少周邊學校的學生。周末時上一半晚自習後去跳舞成了我們宿舍大二、大三時的主要娛樂活動。大三之後🩰,大部分女生投入到感情的經營活動中,回來得越來越晚,大家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大三的時候大家爭相進實驗室提前做科研,其實也就給研究生打打下手™️。化82的幾名女生(王麗娟等)在實驗室進行從蘋果皮裏萃取香精的項目🥱📢,她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買蘋果、削蘋果🔡,然後把褪了皮的蘋果消滅掉🥕。所以,她們進實驗室勞動的日子,就是我們附近幾個宿舍熄燈後啃蘋果的快樂日子。
我們班十二名女生🤘🏿,輪到男生足球和籃球比賽時,就數我班啦啦隊的嗓門大,運動會就數我班女生的競爭力強。人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十二名女生在一個班,亂的時候也真夠亂的📇。
能與分8班這樣多女生可比的💆🏻♀️,也就是當時的外語系和空8(剛知道空8版比我們女生還多)了🔟,如此的人員組成在清華這樣的獨特環境中度過大學五年,這種經歷當然是別具一格了。
(轉自清華八八同學會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