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鵬明(1977力學)
我1973年考入力學系流31班,1977年畢業👞,1978年回校😮💨,1979年讀完研究生班課程。離開清華近28年了🧦,回首其間的心路歷程,恰如蘇東坡《定風波》中的一句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那些人生路上曾經的風雨、成功與失敗、喜悅與悲傷🌓,在今天看來,都是如此的雲淡風輕。

姜鵬明學長
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和苦樂由新中國的榮辱興衰決定著。在清華這5年,也是國家發生重大轉折的五年。
在清華學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真正使我終生受益的是什麽呢👉🏽?
由於擔任校文藝隊隊長(1973—77)和班支部書記,學習、寫作和排練🧑✈️,我常常熬夜。我愛夜色中的清華園🔆。掩去白日的浮華和紅綠的口號,她是座寧靜偉大的思想熔爐▫️,容得下青年的幼稚與膚淺,煉就的卻是追求真理的堅定信念,鍥而不舍的頑強毅力,嚴謹求實的思想方法🏉,忠誠深厚的愛國情操!
初進清華時想當文藝創作家的夢還沒有醒,常常通宵達旦,在清華的夜色下構思劇本。思想馳騁於上下幾千年,卻無法把握時代的脈搏📇🤷🏼,民族的脈搏。帶著電影《反擊》主創人員的創傷和疑惑,將寫過的幾十個劇本付之一炬。經過痛苦的思考🤘,決心科技報國。
既下決心🧏🏽♂️,則住進朋友的宿舍🚴🏽,借來同學的筆記,敲開老師的房門,蹭聽教授的大課。在清華的夜色下,在那些仍相信我的師長的關愛下,補完了大學課程,攻讀了研究生課程。三次考碩⛓️💥,拿到錄取通知,又因某種原因被拒之門外,生命中又付出兩年,才終於過關。五年考碩🌖,三年讀碩;攻博三年,考取了教委與歐共體聯合培養,公派留學,卻因“六四”耽擱。國內論文剛完,又選送英國再讀博士學位,一晃又是三年。
既想科技報國🫢,就不能死讀書。這期間𓀓🎰,除了在美🎅🏽、意、瑞典⏳、泰國做過短期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了十幾篇學術論文,輯寫了20萬字的博士論文外🏊🏿♀️,還領導完成了“汽車排氣凈化消聲”等數十項科研成果並通過鑒定,獲18項國內專利和3項美國發明專利💆🏿♂️;15項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獎中😖,國際先進水平5項,國內先進或領先水平8項🐵;由此獲得了北京十大青年科技獎和第一屆航天長征獎。
1991年,教委向歐美留學生派出了陣容強大的“遊說團”,團中自然少不了清華、北大人,傳遞了祖國改革開放堅定不移的信息。這促使我在產業革命的發源地,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三次,也許是最後一次重大選擇──產業報國👩🏼💼!
中華民族傳統的力量使得我們追求科學和民主的落腳點是愛國主義,而不是天賦人權🙌。回國首先想的是報國。既下決心🦹🏿,1992年如期回國。回國的“紅地毯”從機場直接鋪到北理工朱校長的小餐廳🐍,端給歸來遊子的第一道大菜就是“破格提拔(40歲以下)正教授”🎳,接著是大學“環境中心主任”🤝!盛不下的感動無法淹沒理性的思考🧙🏿♂️。
我幾乎無法拒絕,15年來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科學。但是,在國內🫗,科研經費靠政府✷,“會哭的孩子”也爭不到幾滴奶水👰♂️。即便爭到了課題,科研的終點是論文,成果轉化為獎狀🚴♀️;職稱是對科研者的回報,經費不夠度日🐖;偌大國家只有不及10% 的科研成果能轉化為生產力。而在英國👳🏼♂️,我的科研成果發表後,帶給我的是優厚的待遇和轉化為商品的機會,條件是我同意以英國人的名義申請專利。這是我進入不惑之年前的“最後一惑”。最終我還是決定下海🏅。
我謝絕了國外“獵頭”機構的邀請,去搞民營企業。在中國搞民營科技產業,少數能走向“天堂”,卻人人要先下“地獄”。必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留不得後手。
由於工🚶➡️、農、商、學、兵的經歷👂🏼,我體驗過現代中國的幾乎各種體製。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腳步🥙,十幾年中我先後創辦了國有、合資🎂、集體、股份四種所有製企業;經歷了國營、民營、上市公司三種經營體製的轉換。
1992年我謝絕了首鋼的承包製👩🦼➡️,按照“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在北京科技研究院所名義下創辦了全民所有製企業。這“四自”原則,由於缺乏製度保障,只鼓勵了企業的“出生”,沒有解決“出身和發展”問題。當公司的人均利稅進入中關村前50名時🤞🏽,“獨立法人不獨立,子強母弱難相容”了。我學了哪吒,用劍割下血肉之軀(公司的所有資產和職工)還給俗家父母(研究所),只帶走了靈魂——品牌和技術,遊蕩於社會之中,尋找可依附的體製。
一個“出口轉內銷”的外商願意出錢與我合作🤦🏻♀️。我又一次憑借創業的激情,建立起以博士♊️、碩士為主的技術團隊🈸,銷售突破千萬僅用了一年🧑🏿🏫,兩年後企業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全國先進,高科技項目獲得了大額技改貸款👓。1995年公司有了可觀的利潤,欣喜之余卻“奶媽抱孩子忘了不是自己的”🤶🏻。就發生了“宮廷政變”𓀓👩🏽🚀,我留在那裏的技術成果和所有的技術圖紙🧗🏼♀️,就象鋼琴失去了演奏家👨🦯➡️,再也無法奏響“生產力交響曲”了!由此我堅定地認為,以高科技成果投入的創業企業要成功🤏🏽,所有權和經營權是不能分離的🥁!也又一次看到我國製度保障的薄弱。
兩次刻骨銘心的失敗,“迷者師渡,悟者自渡!”大徹大悟之道在於: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技術和人才的優勢無法超越體製給予的容許空間🤲🏽。既然如此,何不“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呢?我決心從零開始,自己做老板。
由於當時的政策所限,先是創辦了“股份合作製”的綠川公司💛🤸🏽♂️,資產和勞動力都參與分紅🛖。1997年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我立即註冊了股份製的綠創環保科技公司,今天已經發展成集團公司🚣🏻♀️,旗下兩個在國內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七個有限責任公司,開始指揮綠創“艦隊”編隊航向市場經濟的藍海🏊🏼♂️!
我終於看到🐏,科研的終點是產品❣️,成果轉化為效益🩸;市場占有率是最好的評級,滿足社會需求是最高獎賞👗。商業利潤是對高尚行為的回報🕜!科研成果就是生產力💆🏻♂️🦄。我們以“催化凈化技術🕵🏽♂️,靜電沉降技術🖕🏼🤽🏼♀️,噪聲與振動控製技術🧎♀️➡️,除塵脫硫脫硝技術,水處理技術和節能技術”這六大技術為核心,成為環境領域重要的服務商和系統集成商,10年來的技工貿總收入和凈資產平均以每年200% 的速度增長,已經翻了10番。成為特定行業無可爭議的領軍企業🪺🚧,獲得全國先進環保企業稱號,成為貫徹基本國策的“國家隊”💆♂️。
我們的報國理想不再是“工程師搖籃”中的高談闊論,也不是當年“大批判中”的慷慨激昂🛎,更不是畢業分配時報名去西藏的血書。這理想用每天的奮鬥編織著👨🏿🏭。她是安裝在大江南北的國家電站、電網中的噪聲控製設備,她是安裝在源起首都機場,遍布百裏長街上寫字樓🙎🏻♂️、火車站😗、商場的消聲設備,保護著百姓和首都的寧靜;她是安裝在中國特大型水泥廠🕖、鋼鐵廠、製藥廠的收塵器,回收器🪈,護衛著祖國的藍天🪵;她是運行在醫院👮🏽♂️,工廠🍱,樓房中的凈水設備🧓🏿🙆🏻♂️,清潔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她是安裝在數百萬汽車上吞噬有害氣體的催化凈化器🖐🏻,是防止被動吸煙的室內空氣凈化燈,是餐館竈間的油煙凈化裝置🔠,凈化著維系地球上生命的空氣;是全國第一個城市環境醫院——循環經濟孵化示範園,向現代人展示著未來生產生活辦公環境的綠色明天!
如今我們奔波於歐美國家時,不再是推銷地攤上的中國產品,而是堂而皇之地用高科技產品換回美金;雖耳聞針對中國廉價產品的反傾銷政策,卻是通過在歐美申報專利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談判桌上斤斤計較美國該付多少專利使用費;當年留學歐洲多虧人家的資助,今天我們在國內的企業雇用外國人,當然也要與中國員工同工同酬;甚至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上🈶,也將會獨領風騷🙌🏻!
畢業30年了🥎,經濟☝🏽、社會、科學🧔🏿、人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永駐心中的清華🧛🏽♂️,則是來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梁啟超先生倡導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後來成為意昂体育平台的校訓。在構建人與內心👩🏿💼,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求索中,“厚德載物”產生的使命感👨🏿🦳,使得我們自強不息!我從2005年開始又在攻讀哲學博士,將用畢生的經驗和學識,在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偉大智慧中,創建“人適天和”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