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輝(1979熱能)
1975年金秋10月我有幸從祖國邊陲廣西來到中國最高學府意昂体育平台熱能系就讀鍋爐專業🌝🤸。未到清華前🏓,在梧州市鍋爐廠已有緣與清華學子共事六年📲,他們的淵博知識和對技術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這些學長在母校學的是鍋爐專業,但在廠裏他們除搞鍋爐設計外,還自己設計和親自參加製造千噸水壓機、大型彎管機、碼頭塔吊等大型關鍵設備,為梧州鍋爐廠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們取得的成就與母校高素質教育分不開,也給我到清華讀書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和動力。
我到清華前,只有不到初中學歷(1964年考上初中),要想在清華三年半(當時學製為三年半)中學到豐富的知識,確有很大的困難。但清華不愧為中國的名校👷🏽♂️😹,不但大師雲集,還有一大批最懂得素質教育的好老師⛹🏽♂️。學校根據我們這批學生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首先安排最好的基礎課老師給我們補初、高中課程,並選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課老師給我們上課🌖🙅🏼♀️。董樹屏老教授🧝🏻♂️、徐秀清、朱聘冠、毛健雄👩🏿💻、曹伯林、蔣展鵬、李瑤珠、曾瑞良、胡振崗、陳昌和等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情景記憶猶新,他們深入淺出和每堂課講完後歸納重點的教育方法使我們很快弄懂課本知識和掌握知識重點👨🏽⚕️。特別是李瑤珠老師給我們上第一堂課時提出的清華培養學生的目的,給我以後學習和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終生受益。她講🤹🏼🌍:“你們有幸來到清華讀書,這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從清華出去的學生,要掌握三個能力,第一是自學能力,因為技術是不斷更新的✷,有了自學能力,才能在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充實自己而立於不敗之地🔳;第二是分析問題能力,只有將學到的知識綜合起來,應用到分析問題上,才能學有所用;第三是解決問題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做好技術工作。”李老師的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也使我了解到為什麽梧州鍋爐廠的學長們會一專多能🖕🏻。從此我牢記老師的教導⛱,註意三個能力的培養,並學會如何掌握知識的重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畢業分配時,由於學習成績還可以,雖然我是帶薪上學應回原單位,但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委到校選人時還是把我分配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局鍋爐監察處,從事鍋爐設計、製造、安裝、運行的審查和監察工作💁♀️。
由於得到母校的精心培養和教育👩🏼⚖️,畢業出來後,很快成為單位裏的技術骨幹,特別是運用三個能力來學習和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為企業解決了不少技術難題🫵🏼。如扶綏縣扶南糖廠和南寧化工廠65T/h鍋爐建成後不能正常運行問題、崇左縣崇左糖廠65T/h鍋爐過熱蒸汽嚴重超溫問題、合浦縣西場糖廠兩臺30T/h鍋爐豎井煤粉爆炸及運行不正常問題、興安縣火電廠65T/h鍋爐安裝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龍州縣霞秀糖廠25T/h鍋爐對流管運行中產生裂紋問題、靈山縣陸屋糖廠鍋爐水冷壁管爆破問題等🥤,大都是我單獨解決,受到了用戶的好評,以至不少單位在鍋爐使用中碰到技術難題指名要我去幫助解決。我在單位的技術人員中,也是最早在全國性的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且寄去的每一篇都發表了。
三個能力的培養🏃🏻,也為我下海辦實業轉學別的專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我在節能和環保方面開發的產品,其中在冶金行業開發的“機械化燃煤反射爐”被該行業的技術人員稱為該行業的一次革命🌹。該產品可節煤30%👌🏿,縮短冶煉時間1/3⬆️,且全部實行機械化🚟,大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該產品已獲得了國家實用專利👵🏽🦉,並在推廣中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汙水治理的最大技術難題“酒精廠廢液治理”也取得了突破🦸🏽♀️,由我研製的一個綜合處理裝置已試驗成功,產品在進行製造和在酒精廠安裝,並申請了專利🌎,該裝置和清潔生產技術配合起來,將會大大減少酒精廢液治理的投資和運行成本⛺️✯,日產70噸酒精廠的汙水量☔️,采用厭氧和好氧或別的治理技術將要投資過千萬元👁,采用我們的技術不超過三百萬元,運行成本也很低,目前很受生產酒精廠家歡迎🏉。三個能力的培養,使我和無數清華學子受益終身👴🏻。
(選自《清華學子在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