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升(1963)
1957年我從河北省唐山一中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建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58年,學校成立工物、工化🌳、數學力學3個新系,我調入工程化學系高分子合成專業👩🏼🌾。1963年畢業,在校6年🌖,在完成學業的同時🧛🏽♀️🪦,還參加了“北京市東城區現場測量”、“北京市長安街地下水工程”、“北京十三陵水庫建設”🏊🏿♀️、“河南信陽大煉鋼鐵”等社會活動🧛🏿♂️🌆。多次聆聽蔣南翔校長關於“又紅又專”的報告,畢業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還聽取了周恩來總理的報告。清華給了我先進的科學知識,引領我走上科技之路😩,更重要的是培育我確立了人生理想和目標,教育我做人處事的原則和品格。

張殿升學長
我的老家在河北樂亭縣農村,連年水災、生活貧困,清華給我甲等助學金🥵,並補助棉衣,我的全部學習💁🏿、生活費用都是學校解決的。清華6年學習、生活培養了八條清華精神:(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一生走正道☝️🌮;(2)又紅又專,德、智、體全面發展;(3)面對風險、困難,要自信,敢想敢幹;(4)獨立思考,邏輯分析🧑🍳,抓主要矛盾;(5)嚴謹、勤奮、求實、創新;(6)公正無私,團隊精神🤸🏼;(7)在實踐中學習、成長、發展👨🏿🦱;(8)安於平凡工作,創造不平凡業績🏤。用這八條清華精神,指導我度過人生精彩的40年🤷🏿♀️。
十二年艱苦磨練
1963年畢業,分配到化工部北京合成纖維研究所,在當時,合成纖維是中國的新興科學與行業。到所後全心全意投入合成纖維研究🧘🏼,如饑似渴地查找國外資料✋🏼,精心投入小試驗🦴,中型試驗,認真研究試驗數據,做好試驗總結🧑🏽🎄,提出試驗報告。因此對滌綸、錦綸💺、腈綸💾、氯綸和幾項軍工纖維有了較深的了解⬜️➖。
1969年研究所搬遷到湖南嶽陽市的雲溪山溝裏。11月,我到達雲溪✫。沒有廠房👨🏽🏫🤹,沒有道路,幾條山溝是稻田和樹林,我們住在老鄉家中,點油燈👋🏽,吃池塘水❓,屋內陰暗潮濕,還有白螞蟻🔒🍯,我出差外地時,我的衣、物被白蟻咬蝕😴,只好全部燒掉。剛到雲溪,天天勞動🐅,修路、卸車、搬磚🏕、建房,條件艱苦,勞動繁重♿️。
總後勤部化工局成立後🎿,我調到化工局計劃處,分管總體規劃和設計管理工作🏂🏿🛐。我曾參加腈綸廠、橡膠廠、錦綸廠🙍🏽♀️、樹脂廠、水廠、電廠工作組🎄🦬,多次到長嶺煉油廠和浦圻紡織廠調研、協調😋。
自1963到1975年,12年在基層工作,初步了解科研、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開車投產全過程🔛,並初步掌握了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從煉油、化工、化纖到紡織,印染工業的基本技術⛲️。
十二年精心設計
1975年調到石油部第二煉油設計院,它是一個以設計為主的綜合設計研究單位💳。
我雖然已工作12年,但對設計💆🏽♀️,對煉油沒有具體幹過☘️。到院後,我先到長嶺煉油廠生產車間當工人,倒班頂崗,學操作,當塔器工🈶、爐工、機泵工、冷換工、中控室內操工,一邊操作,一邊學習,又參加車間大檢修👩🏼🎓🖖🏻,裝置停車,全面檢測,我鉆到大型設備內部,塔器內🛩,加熱爐內🧁,大型貯罐內◻️,了解內部結構和工藝原理😵💫,通過幾個月的下廠學習,對煉油裝置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設備結構,加工原理🥕,設備總體布置,自動控製儀表系統,得到較深了解。學會了如何操作👩🏽🚀,如何調試🏃🏻♂️➡️,如何檢修,更重要的是在勞動中同工人師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感情🙆🏿♀️,體會到煉油工人高度事業心💪🏼,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這是我以後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巨大動力和基礎。
下廠結束🏂🏼,直接投入九江煉油廠的工程設計。當時沒有計算器,更沒有計算機,全部設計計算都用計算尺,繪圖全部用手工,描圖、曬圖也是手工操作。為提前交付設計圖紙🧑🏽🦰,我們每天晚上加班,有時星期天也不休息,進度要加快⇾,但質量要保證🥾,每一臺設備,每一條管線,每一個閥門的設計👩🏼🦱,都要做到保證生產成功,保證工人操作方便,保證檢修安全合理。
設計完成後𓀒,設計院派我們作為設計代表到現場參加施工建設🤙🏿🐍。九江冬天寒冷又無暖氣,夏天炎熱又潮濕🐕🦺,我們吃住在工地工棚裏🙎🏻♀️,每天走泥濘路下現場指導施工,條件十分艱苦🤹🏽♀️,生活十分困難,1977年國慶節,工廠殺一口豬慰問工地人員才見著葷菜。
裝置建成,做到一次投產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產品產量和質量全部達到設計指標👨⚕️,做到工廠滿意,施工單位滿意,並受到石油部的表揚。
我先後完成了九江煉油廠,嶽陽化工總廠🍏📃,長嶺煉油廠👨🏻💼,南京煉油廠,大慶石化總廠,鎮海石化總廠🤽♂️,玉門煉油廠,吉林煉油廠,清江煉油廠等煉廠30余套工業生產裝置的工程設計、現場施工和開車投產工作👨👧,完成兩套全廠總體節能規劃,直接經濟效益,每年超10億元🍃。我在該院12年設計的項目,完成一個,投產一個,成功一個😲🦶🏿,沒有失敗🚝。
我擔任裝置設計師的項目,曾獲得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石油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化總公司優秀設計項目一等獎和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十二年建設管理
1987年調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工作。
天津石化公司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內含煉油、化工、化纖等15個工廠,是我國三大石油、化工🚶🏻➡️、化纖基地之一。
我到天津公司,首先到石化設計院,任副院長兼總工程師,主管經營🐍、計劃、技術🦶🏻、質量和裝備。1993年初🙆🏽♀️,調公司任設計管理處處長兼黨支部書記🕸,後又兼任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
在天津石化公司的管理崗位上👚📱,多次組織完成重大基建和技改項目的設計和建設任務,深感幸慰的是完成煉油擴建工程🤜🏽。
天津石化公司20萬噸/年聚酯一階段工程由80萬噸/年加氫裂化🤷🏼,100萬噸/年延遲焦化等7套生產裝置和50個配套工程單元組成。經過幾千人的努力😄,做到一次投產成功。
該工程采用國內外先進可靠的技術🎒。我到天津公司後🛌🏽🍽,曾到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國多次學習考察👄,在本工程的國外引進項目工作中🛀🏻,我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組織公司各部門和設計單位向美國🧇、德國、日本、丹麥、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60多個著名公司詢價🚆、報價,進行深入的技術交流和技術談判💖,簽訂引進合同技術附件80余項,簽訂商務合同50項,經中外雙方密切配合,圓滿完成引進、交貨🧝🏻、考核任務。這些引進項目和全部煉油擴建工程已全面投入生產🧖🏿,運行平穩、可靠,效果良好,考核結果均達到設計要求和合同保證值🎊,於1999年底通過國家驗收🤹🏼。
由於“煉油擴建工程”全面投產,使煉油能力由250萬噸/年提高到500萬噸/年⏯,輕油收率由57%提高到81%✷,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81億元,利稅7.5億元🐍👩🏽🍼,其中利潤1.9億元,使公司整體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我作為清華一個普通學子→,沒有驚人的偉業👨🏻💻,但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祖國盡力,為清華爭光,作出了一定成績。業績已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傑出共產黨人”、“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美國“世界名人錄”等40余部中外名典。
* 作者曾任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工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