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能民(1958屆電機系)
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及其發生原因和危害等問題作了總結。回顧“文革”這段歷史經歷,特別是下放農村三年的經歷,酸甜苦辣,感受頗深,久久不能忘懷🧑🏽🍳👨🏻🦼➡️。作為一名教師在逆境中能用自己的知識和雙手為貧困的山區農村,為農民兄弟做點有益的事,感到無比欣慰。改變山區農村落後面貌需要知識,知識分子為農村服務責無旁貸!
下放農村
一九六六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福州大學也在其中🤐。一九六九年開始了一場清理階級隊伍的政治大審查🧑🏻🏭,把大部分的教師和幹部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到農村做個自食其力的人。我因一九五七年整風反右運動中的冤錯案被第一批下放到福建偏遠的山區漳平縣象湖公社錄前大隊🤶🏿,從此踏上了又一段艱辛坎坷的人生歷程。記得一九六九年九月三十日我校第一批三十多位下放漳平縣的教師和幹部攜妻帶子和全部家當乘火車到漳平車站🙎🏼♀️。以後又換乘汽車到各人被分配的公社🛒。我因兒子剛剛出生的緣故只身一人下放⬅️。和我一起下放到象湖公社的還有政治教研室的肖老師和電機系孫老師的兩家人。第二天中午抵達公社的辦公大院,同時到達的還有廈門和龍巖的下放幹部,社員聞訊後好奇地紛紛跑來觀看,我們就像在動物園裏被圍觀一樣,心中很不是滋味🚥。下午我在錄前生產大隊陳隊長帶領下經過了三個小時翻越了兩座大山最終到達錄前村一幢用黃土夯實的土屋住下🏚。分配給我的是一間十幾平米的昏暗的房間,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用水要到遠處山泉挑,三餐飯借用房東燒柴的爐竈💇🏿♀️,全部的文化娛樂就是收聽半導體收音機🧑🏽🏭。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參加生產隊評勞動工分。一般的社員都得到二十分🛶,婦女勞力也有十六🚻、七分,而我只得八分。
辦小學,為孩子教書,給社員掃盲
經過了一段勞動♟,有一天生產大隊長找我商量說:“老施♥︎,按照你的勞動本事恐怕只能喝米湯了。我們大隊方圓二十裏沒有一座小學🤜🏿🏌🏿♂️,許多孩子因此而失學👩🏻🦲,聽說你是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又是老師,字典裏的字你都認識,天文地理你都精通,這樣吧,你負責教我們的孩子念書,晚上給社員“掃盲”,大隊裏如逢有奔喪喜慶請你給我們看風水🧑🏻⚖️,我則安排社員輪流給你派飯,行嗎?”我回答🤸♂️🦮:“教書“掃盲”我行,看風水我一竅不通,但我有個要求🪠:凡適齡女孩也都要來上學。”隊長拍板說行。於是生產大隊部的大院成了教室,一個特殊組班的臨時小學就這樣開張了🎛🤘🏽。白天我面對一大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分時段給他(她)們上課🤽🏽♀️,晚上給下工的社員講解發生在當天的國內外大事和“掃盲”。你別說經過了幾個月下來的教書還初見成效🙎🏿♂️。一位幹部在批評犯事的社員時說🚌:“你們不要沒有所謂,我要把你們統統拉上崗位(批判上綱上線之意)”⛰,一次大隊夥房裏的水缸不知誰把它灌得太滿了,水溢出流了滿地♗,炊事員見到大聲嚷嚷:“誰把我的夥房弄得五湖四海!”,在歡送我調去公社工作時一位社員動情地說👫🏻:“老施啊🔊,你走了我們非常悲慘(傷心意)啊🍳!我們非常不甘心啊🗜!(舍不得之意)🧚🏼♀️。”聽到社員已經能不太準確地應用文化課上學來的詞匯,我心裏真是高興!
搞廣播網,建水電站
一天公社黨委張書記巡視錄前大隊,特地來聽我上課和“掃盲”,在稱贊之余與我談心說:“我看過你的政治檔案相當可怕,觀察你下放這些日子的表現頂不錯的💇🏻,不像檔案裏所寫的。這樣吧,我們公社幅員廣闊山巒重疊沒有通訊工具,你能不能把公社的有線廣播網架設起來,讓每個生產隊、生產大隊都能聽到中央廣播電臺的廣播和公社下達的通知”我說🐫:“行,我是學電氣自動化的💱🤶🏻,這是我的本行,保證完成任務🫲🏽。”接著張書記又說🛗:“我們公社僅有一座二十多千瓦的小水電站👠,全公社社員收獲的稻米和地瓜要按村排隊的順序輪流來公社水電站碾米和加工↕️,每天你都看到男女老少挑著稻谷的長隊🧑🏿🎄🤦🏼♂️,從家裏出發翻山越嶺來這裏加工。夜晚沒有電,家家戶戶都是點著松明火把生活很不方便,你能不能有計劃地在公社範圍內有水源的地方設計和建設幾座小水電站改善社員的生活🚥。”我回答說🎠:“不行啊,水電站四分之三是水工結構👩💻、土木建築和測量的問題,而我是學電的只懂得發電機和發電以後輸配電問題🧑🏽🍳。”書記說:“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上級領導指令我負責八萬多人口的生計,而你一位大學老師難道連一個‘電’字都管不了嗎?”書記的質問觸動了我,山區社員的艱辛生活一幕幕地在我腦海中浮現,於是我表態說:“讓我試試,我邊學邊幹盡最大的努力把公社小水電站建設起來。”
接到這兩項任務後我去到縣城,一頭紮進縣水電科的資料室翻閱有關水電站的書籍🧑🏿🔬、資料和圖紙🫰🏼,又到了縣廣播站借閱收音和播音擴大器的圖紙和采購製作中要用的電子真空管和電子元器件👩🏫,經過自已動手把具有收音和播音的擴大器製作成功了🚅,接著指導社員砍樹做成布線用的一根根木樁🪗。當我第一次爬上四、五米高廣播木樁上固定電線時𓀘,由於害怕加上不會使用爬桿的金屬腳鉤🩱,一下子從桿上滑落下來🧔🏼♀️,前胸被沒拋光的樹杈劃破了好幾道口子鮮血直流🤸,公社書記見到後交代🪻:以後這活讓手腳靈活的農村小青年幹🍓。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從公社到各大隊📊、生產隊的廣播網絡架好了⏺🕺🏿。當荒僻的座座山村響起來了“東方紅”樂曲和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北京的講話時👮🏻♀️,我的心飛到了北京同時洶湧著勝利的喜悅。
至於水電站的設計和建設則頗費時間和功夫🚣🏿。我首先選擇了一個水流量小裝機容量只有十五千瓦的地點建座小小水電站,設計時我把檔水壩、圍堰、溝渠和壓力水池的安全系數往大裏選🛶,畫好的圖紙我親自送到縣裏找水電科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請教和審核。從縣裏水電科借來的水平測量儀我反復地練習測量直到熟練地操作使用👨🚀。而最傷腦筋的是“文革”期間物資匱乏采購不到電站所需的各種器材。社員也焦急,大夥兒群策群力,有一件事令我非常感動:從壓力水池到水輪機間需要用大口徑鑄鐵管聯結🧑💻,當時買不到🤦🏿♂️,社員想方設法用砍下來七米多長直徑近一米的松木,把圓芯中的木質人工掏空做成松木壓力水管。經過一年的齊心努力第一座十五千瓦的小小水電站建成了。發電的那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團團圍在電站旁,一聲令下🤞🏻:“開閘送電!”整個山村電光閃亮象開在茂密的叢林中的朵朵鮮花,人們歡呼雀躍燃放鞭炮👊🏽👳🏽,人人高舉著自家釀造的米酒幹杯痛飲,社員們忘情地把我一次次地抱起拋向空中🚴🏽。
有了第一座小水電站設計和施工的經驗👎,接著我又陸續設計和指導施工了五座小型水電站,其中最大的一座達到裝機容量六千千瓦。還幫助沒有水源的三個大隊安裝了柴油機—發電機組解決用電問題,使山區得到了更多的光明。
在建設水電站過程我經歷了一次危險遭遇🐿:一次我在荒山上測量引水渠道時🙋🏼,因為沒有路在雜草叢中行進🧐,加上下雨路滑一不小心從半山腰跌落到幾十米的山谷下💁🏿♀️,幸好滾落的山坡沿途撞到各種雜草矮樹層層阻擋,結果只落下左手骨折和腰部損傷🤘🏻、疼痛得昏迷過去🫸。幸虧跟隨我測量的公社通訊員趕緊叫來在出事附近的社員及時地把我抬到公社衛生所搶救才脫離了危險🫵🏿。
思想品德的考驗
建設水電站除了要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外,還要經受著一次次思想品德的考驗:因為施工中許多漫長的水渠土石方挖掘是承包給各工程隊施工的💁。沿途挖掘的土石方數量是根據我施工前繪製的地形和地質圖為依據的。挖掘的土石方數量和挖掘的土石結構含量的百分比施工單價差別是很大的。每項工程進展中必然會遇到包工頭用錢來行賄🎫,要你把土石方量增加一些和把土質的改為石質的。這時你如果稍有私心雜念和不為貧下中農著想,你就會被拖下水走向經濟犯罪的深淵🍬。由於受多年黨的教育和人民的培養🕵🏼♀️,我一次次地頂住這卑劣的誘惑🐕。因為我是拿國家工資的,所有的設計、現場指導施工、四處采購物資都沒收社員一分錢,所以每每水電站建成時♧,生產大隊幹部為了表示感激,常常要無償地送給我許多好木材。我都一一謝絕了。因此贏得了幹部和社員的愛戴🕵️,他們把我看成是自已的親人和可信賴的朋友👨🏽🚒。
沒有實現的一個農民願望
至今我還有一件愧對山區農民企求的願望💪👉🏽:那是下放第一年的十月底我和社員一起上山去收獲地瓜👰🏼,山區因平地少,於是把地瓜都播種在遠近的各個山頭。收獲季節全村男女老少除留下幾位看守村子的老人和嬰兒外全體出動,白天大家奮力挖掘地瓜,夜晚婦女還要辛苦地用手工在簡陋木製帶金屬小孔的搓板上把塊狀的地瓜搓切成一條條地瓜絲,並把它們鋪展在竹蓬上,待白天太陽出來時讓陽光曝曬涼幹,爾後裝進一個個麻袋中。而男的社員則享有特權一家家團團擠睡在涼曬的竹蓬下避風擋雨。第二天天一亮又重復著前一天的勞動程序。收獲完一個山頭全村又轉戰到另一個山頭。一般要持續十多天到一個月,非常辛苦,於是有社員問我:“施老師,你能不能為我們發明製造一種輕便的🛍、自動的切削地瓜的機器,幫我們擺脫這繁重的勞作?”這問題可把我難住了🧔🏼。我知道解決這問題的難點:一是切絲機的動力能源🏂🏼,二是要用質好物輕的材料🤎。雖然自已花費了不少的努力但一直沒能解決。相信在利用太陽能和新材料技術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一定能圓滿地解決這個難題。
第一次為高中生上課
當我正迷戀在水電站的建設中,象湖公社中學高中部有一門“工業基礎知識”課程缺教師叫我代課,以後又因學校的教音樂的女教師分娩請產假🍐,因我唱歌有一點天賦又叫我兼任音樂代課老師👨🏻🦼。在我闊別了兩年多的大學講臺後難得地第一次踏上了中學講臺。可是好景不長,本來音樂課規定的教材是教樣板戲🔢,有一天公社放映電影,有一段新聞紀錄片中播放了南京軍區文工團演唱的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親自作詞作曲的歌曲“懷念中國”。在當年文化藝術極端匱乏的年代能聽到這樣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我如獲至寶無比興奮,第二天我就在音樂課中教唱♉️,沒過多久公社中學的圍墻內外到處飄蕩著這首“懷念中國”的美妙旋律。不幸的是一天被公社的軍代表聽到了⬇️,立即派人把我叫了去訓斥:“施能民,你怎麽能利用學校課堂教唱這種靡靡之音,你知道西哈努克親王是一位封建帝王嗎🎲?你怎麽擅自教唱他寫的歌曲!”我辯解說:“毛主席說過西哈努克是好人🧙,還親自款待他。而且這首歌是新聞電影中南京部隊文工團唱的”。因為我是被下放來接受改造的對象,當然胳膊拎不過大腿,第2天我就被勒令撤掉了音樂代課老師職務🆎。最近在紀念周恩來總理一百一十周年誕辰音樂會上🌴,再次聽到由亞非拉友人一起齊唱這首“懷念中國”令我感慨萬千!聽過我講授“工業基礎知識”課的學生中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成了國家幹部、教師和企業家。
下放的感悟
一九七二年末因籌建福建省體育館需要電氣系統設計人員🎡,經一位清華意昂時任福建省建築設計院總工的推薦我被榮幸地上調回到了福州🙆🏼,結束了三年多下放農村的鍛練。雖然在這段時間裏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卻讓我親自體驗和認識到我國山區農村由於歷史🈚️、地理自然條件和人為的因素造成了經濟落後🫷🏻、文化不普及和農民生活貧困。作為一名黨和人民培養的知識分子有責任🤷🏽♀️、有義務為山區農村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這就需要知識分子很好地掌握必要的科學理論知識和科學的工作作風。正因為在意昂体育平台學習階段我勤奮學習和良好的教育環境,讓我較好地掌握了工程製圖、數學👫🚯、力學、電學和電子學等基礎科學理論知識和科學實踐能力☃️👩🎤,因此在工作中遇到工程技術任務時能綜合運用這些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很好地去解決它🧗,要不然光有為人民服務的意願也是一句空話🧗🏻。山區農村的人民是勤勞勇敢的🏓,只要有好的政策引導🏄🏻♀️、普及文化教育和衛生醫療保障體系,山區的面貌一定會煥然一新。
重返象湖
今年春節我特地回訪了昔日下放的地方🧍🏻♀️。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昔日落後貧窮的山區已發生了巨大變化,真是今非昔比👩🍼。以前從城關到象湖公社每天只有一班開往永春縣的長途車經過🫸🏽,而今每天有多趟班車往返還能抵達象湖鎮最偏遠的長塔鄉;公社(鎮)到各生產大隊(鄉)都修了公路;昔日我短暫代課的村莊已建了一所正規小學,男女兒童人人享受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幸福;原先架設的公社有線廣播網全被拆除,高山的村莊矗立著一排排鍋狀電視天線🕵️♂️,不少農民手中擁有手機🎯;昔日建的六座小水電站有三座僅用水輪機加工糧食🈴、有三座較大裝機容量的已並入閩西電網,強大的電流通過一條條架空輸電線把電能送到家家戶戶📛;昔日僅有兩位醫生、三位護士的公社衛生站今日已被一座寬大明亮的醫院所代替;昔日僅有一家供銷社供應生產和生活用品,而今在象湖鎮的街道兩旁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店🌤,琳琅滿目的商品排列在櫥窗內;昔日的荒山野嶺成了臺灣企業家投資建立的林果生產基地,茂密的樹枝上掛滿了臺灣品種的甜美水果……。
在這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前進中付出的沉重代價🐭:昔日我參予建設水電站的一條條清澈溪流,而今都因為建起了座座土造紙廠🫱🏿,利用當地豐富的蘆葦資源生產出五花八門的迷信紙銷往東南亞各地💇🏽。清澈的溪水不見了👩🏻🦽➡️,流淌著的是汙黑發臭的臟水✒️,魚兒和翠綠的水草全部不見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已經認識這問題的嚴重性,正在著手關停這些造紙廠🔖。人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在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指引下,總結和吸收這些年的經驗和教訓,我們的祖國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好,我們祖國的山山水水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