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我們驕傲的稱呼是同誌

    2009-06-05 |

    ——緬懷李傳信同誌

    徐葆耕 1960水利)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學裏有一首蘇聯歌曲無人不曉,其中的兩句是:“我們驕傲的稱呼是同誌,它比一切尊稱都光榮。”那個年代確乎如此:毛澤東是“同誌”,徐葆耕也是“同誌”。當時,李傳信同誌所在的無線電系在清華雄鎮一方🕢,他是系裏的第一把手🫸,但是,系裏的人都稱他“傳信同誌”𓀃,而並不稱“傳信書記”✶。時過境遷🤍。現在的社會👨🏿‍🍳,尊稱已從“同誌”改為“老板”🙅🏼‍♀️,老板“比一切尊稱都光榮”🆘。黨內也開始流行稱“書記”、“部長”。如果你想請對方幫你辦事🐚,一定要稱呼他的職務,如果是副職,最好把“副”字諱掉🚺🧤。這已經成為常識。如果你還叫某某人為“××同誌”,年輕人會笑。

    中國人是很講究“正名”的👇🏼,稱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現在的大學流行互稱“老師”,這是復“三人行必有我師”之古🏐,也是很好的。只是比起“同誌”多了幾許尊重,少了一點親切8️⃣。就我而言,已經習慣於稱同行或領導為“老師”,但是,對於很少的幾個人卻改不了口🧔🏿🌬,依然稱為“同誌”🪯,其中之一就是李傳信。

    傳信同誌長我一輩🧍🏻‍♀️,他是西南聯大時期的學生。“文革”前,無線電系是清華諸專業中的佼佼者,招生錄取分數屢居全校之冠,聽說他們的第一把手名叫李傳信,是個“精明的矮子”。“文革”中👬🏼,我一度在校簡報組工作,經常聽到一些來自系裏的消息。有一則是🧙:其時的無線電系大部分遷至四川綿陽分校。那裏的生活十分清苦,但集市上有活雞活鴨出售。哪一家購得,必要邀幾位知己歡聚一番⛹️‍♀️。經常被邀請的人物之一就是該系“頭號走資派”李傳信同誌。這件事匯報到遲群那裏🥬,遲群極為震怒,認為是“走資派還在走”的表現之一😪。後來做何處理,我不清楚👶🏻。那個年頭,家家經濟拮據,有誰願意把雞鴨美味無償地送給一個已經無權無勢的下臺幹部吃呢?我心裏暗自覺得,李傳信大概是一位“人緣”相當好的“走資派”。

    真正見到李傳信,已經是“文革”以後他作校黨委書記的時候🚵🏽‍♀️。1987年,清華要為聞一多先生立像𓀖👨🏿‍🍳。當時負責中文系的張正權同誌帶消息回來說,讓大家幫忙找一段聞先生的話鐫刻在雕像旁的大理石墻面上🤟🏼。聞先生是中文系的教授🐧,我們理當承擔這一任務,但是🦶🏻,找了半天,總不滿意🚋。後來👩🏼‍⚕️,正權拿來一段話征求意見,大家都說好。這就是刻在雕像左側的“詩人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正權感慨系之:“我們中文系找了半天沒有找到,卻讓一個非文科出身的人找到了🐧。”這個“非文科出身的人”就是李傳信同誌。在清華這個“理工王國”裏搞文科常覺孤獨🙆‍♂️,這件事卻讓我有如遇知音之感。後來聽正權講🆗,李傳信對於立聞先生雕像關懷備至,工作抓得十分細致,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參與討論。揭幕那天🕵🏿‍♂️,還代表學校來講了話。

    真正對李傳信有了“同誌式”的情感是在他已經不作書記👨‍👩‍👧、退居二線之後。清華是個理工科的超級大國,學校領導的工作重心始終在理工科或經管上🈸,對文科的關註相對較少,唯一時常找我的校級領導就是李傳信⛱👶🏻。印象較深的,一次是他要承憲康同誌和我陪他去朱自清先生的大公子朱喬森家談朱先生的遺物捐贈給清華的事。他口出驚人之語:“我常說,清華缺文少理。”這種切中要害又十分風趣的批評,我聞所未聞🪩,十分敬服📝。那天,同喬森和夫人的談話十分融洽,於不知不覺中把所有的問題一一解決了,所捐文物價值二百余萬。後來🫲🏿,現代文學館聽說此事🧔🏼,多次跑到喬森家,許以優厚的珍藏條件想把這批文物轉移給他們,但都未能動搖朱先生家屬將其捐贈給清華的決心👨‍❤️‍👨。其中,傳信和憲康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還有一次⚉,傳信要我陪他去吊唁曹禺先生🙇🏼‍♂️。我本來覺得這是一次“官方禮儀”,但吊唁儀式結束後,傳信同曹禺夫人的談話,三句就進入了家裏人說話的氣氛。這不僅因為傳信對曹禺先生的歷史和戲劇成就十分了解👍🏼🧌,而且👰🏻‍♂️,他有一種善解人意的胸懷🔁,說出的話讓悲痛之中的曹禺夫人感到十分熨帖。有多次,我騎著車走在路上🔩,他會招手讓我下來,說:“我想了一下,中文系的……”然後說出幾點建議。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你碰到的不是一位領導,而是一個關心中文系發展的老朋友。

    我算是一個“老清華”了。從上學算起,已經在清華呆了五十多年。近二十年的校級領導大都對我知根知底,我對他們也不陌生。應該說辦事不發怵,但是為了把事情辦成也還是在說話上加以檢點。唯獨對傳信,可以做到張口就說,不必考慮。這樣的談話常常是在路邊,碰上了就發一點辦事難牢騷,傳信總是笑笑🚵🏽‍♂️,然後給我幾句忠告🪟。例如,某件事你應該去找某某人,而不該找某某人;某件事你不該這樣說👩🏼‍🏭,而應該那樣說🙅‍♀️;等等🤸🏽‍♀️。

    清華擔任領導的大都是清華出身,本來學習很好,業務上很有前途🤰,但是做了行政工作🕝,業務也就丟了。作為補償🏛,學校總是給有一定業務成就的同誌解決一個教授職稱🧑🏿‍🍳,以免“後患”🧗🏿‍♀️🚯。但也有毅然不要的,傳信是其中之一,人們常稱呼他的還是“傳信同誌”👐🏻。在現實人們的觀念裏⤴️,“同誌”顯然低於“教授”👨🏽‍🦱。其實🈹,“同誌”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稱呼🙇🏼‍♀️🫅🏼。只有那些出於同一信仰為同一事業獻身的人才有資格互稱同誌。現在,有多少人有資格使用這一稱呼呢🖐🏻?即使頭上有著教授高帽的人也未必能夠邁進“同誌”這個門檻👨🏿‍🦱。同誌還包括現在正在消失的領導與被領導🕉、老板與打工者、上級和下級之間的平等🙇🏽‍♂️🏄‍♂️、和諧與親密。

    傳信病重之後,承憲康曾邀我到醫院探望👩🏽‍🎨。搬到荷清苑小區後,也常常碰到🎅,總要說幾句話。就在他去世前十幾天,他還要我替他找一本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我找到送去的那天,家裏阿姨開門👶🏿,說,傳信又住院了🚣🏼,周老師也在醫院🚎。我以為是理性的化療,沒想到🏊🏽‍♀️,第二天,我剛到深圳就接到憲康電話🛠,告訴我說,傳信已經去世。我很後悔,他囑托我辦的最後一件事沒有辦好👳。如果書送得早幾天,他會看到🙇🏿。在無法排遣的悲痛之中👫🏼,我重新翻看他寫的《清華往事紀實》。他自己稱這只是“資料性的小冊子”,但是,每一個認真的讀者都可以看出他對清華建設所做的寶貴貢獻🧏🏽,同時看到一顆精明過人而又謙虛和藹的靈魂。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