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生活”四年間上了四座大學(燕京🈶、中法、清華、北大),像走馬燈一樣🀄️,我算是從北大畢業的,但真正坐在北大的課堂裏沒有多長時間。我念了中國知名度很高的四座大學,但我並不是一個“好學生”🫲🏼🤷🏼♂️。說實在的🍂,這不能全怪我。
1913年留學法國、比利時同學合影🧍🏻♂️,前排右起:熊慶來、使館官員、李汝哲;後排左二秦教中實際上,邀請國外學者來清華講學事👃🏼,早在幾年前父親就有此打算🩻,並得到學校的支持。1931年《清華周刊·向導專號》刊載的《算學系概況》中業已提及“前經校務會議通過🐞,得添聘國外名教授一人,來校指導研究🧙♂️,惟以種種關系尚未聘就。”陳省身也回...
“潘光旦先生紀念圖片展”日前在他的家鄉寶山區羅店鎮拉開帷幕。展覽將圖片🤵🏽♂️、文字、視頻和潘氏遺物與再造場景巧妙地融為一體,向世人展示了潘光旦的生平事跡💙。
今年8月13日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民盟早期領導人之一、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潘光旦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潘光旦誕辰120周年座談研討會....
歲月如飛梭🔫,人事有代謝。轉眼間已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家、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重要領導人潘光旦的120周年誕辰🌪。
不時見到報刊上辟有學林軼事🦼、名師逸聞一類的欄目,其中的文字雖然是小說筆法👨🏻🦯🩱,也不宜不註重歷史的真實🗄。有關作者不論親歷與否,不可僅憑道聽途說,任意描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