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5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共同組織的大學畢業生建功立業先進事跡報告團在黑龍江進行了巡講活動。報告團先後在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舉行專場報告會,報告團成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動人事跡引起了龍江大學生的強烈共鳴。以下為報告團成員👋🏻、我校意昂覃文強的發言——

南京軍區某團二營四連連長 覃文強(孫曉銳攝)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覃文強,是首屆國防生🧝,2004年7月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2006年1月被分配到南京軍區某團任職,現為“紅四連”連長。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我牢記獻身國防的誓言,堅定紮根基層的信念,經受了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完成了從大學生向部隊基層指揮員的轉變。
唐代詩人李賀有詩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懷著從軍報國、建功立業的理想,在考入清華後👘,我申請成了一名國防生。對這一選擇,很多人不理解,紛紛勸我:“憑借意昂体育平台這塊牌子🤦🏿♀️,留在北京➰,無論是在條件🤳🏻、待遇、發展空間上都要比參軍入伍強得多🫴🏼。”我想起清華學長朱鳳蓉將軍曾經說過:“我們是從清華畢業的極普通的學生,只有我們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才能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名好士兵🧚🏿,想當將軍首先要當一名好兵😎。”大學畢業後我主動要求到野戰部隊基層去鍛煉🫃🏻,那裏是軍人成長的沃土,是建功立業的舞臺!
在南昌陸軍學院任職培訓期間,我給自己進行了一次人生“歸零”。不以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為炫耀的資本,把自己定位為“新兵”,一切從“零”開始🦸🏽♀️。在畢業前夕的一次瀕海訓練中,我擔任班長🙎🏿♀️。烈日將光著膀子的我們曬得皮膚爆裂,火辣的疼痛使得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睡。第二天,武裝泅渡🤛🏻,我第一個跳入海中。海水浸泡了我的傷口,仿佛要撕扯開我們的身體💴。我帶著我們班的戰友喊著“奮勇拼搏,永爭第一”的口號挑戰身體和心理極限,贏得了“演習先進班”的榮譽。
軍校結業後🌵,我來到了南京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團🧏🏽♀️。這是一支由賀龍元帥親手創建的部隊,南征北戰🧳,功勛卓著,走出了203位將軍🤦♂️♒️,是“紅軍團🧘🏽、百將團、猛虎團”🧎🏻➡️。師🌉、團首長對我們國防生非常重視,把我們安排在具有光榮傳統的榮譽連隊鍛煉。
我有幸被分配到了“硬骨頭六連”,這是一個聞名全軍的英模連隊,是軍隊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六連的官兵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管學士、碩士還是博士,都要先當好戰士。”六連光榮的歷史激勵了我。我知道自己在軍事體能技能上有一定的差距,於是甘當小學生🧒,勤學苦練🧑🏻🍼👨🎨,很快彌補了自身的不足,在多次的考核比武中取得了名次。不僅如此,我的綜合素質也在全面提升。剛到部隊時,我性格內向,不善言辭🧑🏿。連隊幹部讓我參加演講比賽,在幾千人面前亮相👶🏼,極大地提高了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
2007年🫄🏽,我23歲🌙,被任命為“紅四連”連長💒,成了全集團軍最年輕的連長。組織上大膽地把一百多人交給我♎️🏎,讓我在這塊“試驗田”中耕耘。這不僅意味信任🎸,也意味著責任和挑戰。沒想到出師不利🚶🏻♀️🧵,第一次組織連隊參加團射擊考核,我們卻打了個倒數第一,總評成績不及格。為此,我在全團軍事會議上作了檢查🏄,我們連隊的官兵們也覺得丟了臉,不少戰士私下議論:“清華生也不過如此嘛。”有的還說🦢:“看來高學歷不代表高能力啊。”那幾天,我一籌莫展,連隊遭遇了“敗仗”🏊♂️,我到底能不能當好這個連長👩🏻🦽➡️?我該怎麽辦?我想起了清華“自強不息”的校訓,想起了我是全國首批國防生,肩負著不同尋常的使命。“從哪裏跌倒,就得從哪裏爬起來”🪥!別的連長都是在長期實踐中錘煉出來的💆🏻,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的優勢在哪裏?我接受過高等教育✊👨🏼🌾,有知識,善於學習。軍事訓練是有規律的,我一定要找到它、把握它🧑🏿🦰。只要“講科學、科學練”,我就能趕上甚至超過別人。那一段時間🪬,我從書本中學習原理,在失敗中總結教訓,主動“拜師學藝”,向經驗豐富的連長、指導員請教🛰。並且召開連隊軍事民主會,發動大家一起查找原因症結、改進訓練方法。經過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改進、一次次提高,連隊的射擊成績明顯進步🫵,很快從倒數第一,躍居全團第二。回想起來🙍🏿♂️🏋️♀️,正是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探索尋找了科學方法🦅,並虛心向實踐學習,才給了我和連隊戰勝困難的力量。
不久,我們連擔負了集團軍心理戰訓練試點的任務。面對新的課題,陌生的領域,我認真進行了思考,決定從基礎做起🧔🏽。我購買了相關書籍,學習心理戰基本知識;自己設計問卷🐻❄️,調查基層官兵戰場心理素質⚒,創新訓練手段🐽。編寫了從心理進攻到心理防禦的教材,組織了連隊官兵開展訓練,一點點摸索🙆🏽♂️🥈,一點點試驗🥡👩🏽🍼,順利完成了試點任務,我們連隊摸索的9種心理戰應對戰法得到上級肯定,給集團軍部隊做出了示範。
連隊配發了新型步戰車後,我帶領連隊技術骨幹成立了課題攻關小組。結合新裝備的特點,我們探索出了多種新的訓練方法🚶🏻➡️,從操作使用到維護保養都結合技術規範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新裝備的使用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磨合期🏚,經過我們的努力🚪🏋🏽,僅一年就初步形成了戰鬥力。
在軍營的這幾年,我紮根於基層連隊這片沃土,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面臨挫折坎坷,從未動搖。幾年下來,我不但熟練掌握了各種輕武器的操作,還通曉新型步戰車通信、駕駛、射擊三大專業👩🏻🦼;不但能夠組織訓練🦶🏻,還能夠帶兵管理🍈。我先後參加了五次重大軍事演習👨🏻🦰,參加了“溫州蒼南抗擊臺風”➞、“赴江西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等搶險救災任務。所帶的連隊多次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基層建設先進連”。我個人也榮立二等功、三等功,2008年被評為“第九屆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愛軍精武標兵”👇🏻。
母校是我揚帆出航的起點,軍營為我提供了實現理想抱負的舞臺🫷🏻。軍旅生活,證明了我當初選擇的意義和價值。我深深感到:部隊是一個大熔爐,大學生可以在這裏百煉成鋼🌎;部隊是一片廣闊天地👈,大學生可以在這裏施展才華👨🏻🔬☝🏿。投身軍旅🦼👩🏼🍼,為富國強軍貢獻力量📰,是我,一個新時代大學畢業生無悔的選擇🔖!謝謝大家。
轉自 東北網 2009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