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紅(1997級研經管)
我認識陳小悅老師是在1995年,具體時間已經不記得了🧡。當時的廣電部要成立國家級的網絡公司,希望有一些社會精英作為顧問❎。我的直接上司陳曉寧先生是個極具戰略眼光的領導🥤,記得當時先後接觸的還有陸守群先生🚝,他溫厚縝密,是個經驗豐富的長者。韋培生先生,他是個才子,思維敏捷💫,熱情奔放,指點江山。侯自強先生🙋🏽🐹,這是我非常敬仰的老學長👩🏽🏭,極其智慧和豁達,又非常的積極敏銳👨⚕️。李幼平院士🚣🏽♀️,學富五車的泰鬥級大師🫎,對事物的理解和探究極其深刻。
陳老師是我們的管理和財務方面的專家。許多人望文生義,以為陳小悅老師和陳曉寧先生是兄弟,其實他們沒有什麽血緣關系,只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都是做事的人,而且年齡相近,彼此很親近而已👩🏽🚀。當時我們也就是見過幾次,後來我問陳老師,他都不記得了✊。可我對陳老師印象很是深刻,內心非常敬仰,因為那個時候我已經讀完了華夏出版社出版,由陳老師主編的哈佛序列叢書了,感觸頗多,覺得自己一輩子應該是做一個好商人💁🏼♀️,而不是其他🧑🏼🏭,所以後來決定不讀博士,要讀MBA,讓自己受系統的商業知識的教育🕝🦵🏿。
1997年秋我上清華的MBA👩🏼⚕️🫳🏿,這是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我們是清華IMBA的第一班。上學第一天我就到他的辦公室。老師身材魁梧,面龐輪廓分明,講起話來爽朗清晰,話鋒敏銳🟢。那一天我和老師聊的時間比較長🙀,聊到老師自己的人生經歷,個人的職業發展、管理學內各個分支的狀況,也說到想請他做導師的事情。在他那幾個大大的書櫃裏,我借閱了幾本老師推薦的書。在陳老師師門的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陳老師的父輩是清華教授,自己也是從幼兒園開始都在清華♥️,一輩子都和清華不分開。他說自己20歲之前中學畢業🏂🏽,鬧文革,當紅衛兵。20-30歲在延安插隊。照老師的說法,挑大糞都要比別人挑的多,後來居然能以一個知識青年的身份當上了大隊支部書記。我相信這個大隊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強有力的帶頭人是清華的未來財務學教授👩🏿🌾。
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陳老師以優秀的成績來到清華園,而且一讀就是十年,在汽車系讀到博士畢業。當時中國缺乏現代的汽車技術和工藝,但更加缺乏現代的企業管理。他畢業後直接就進入清華經管系,轉戰到全新的經濟管理領域來。老師97年五十歲,擔任會計系系主任,付院長🍾,所以老師說他的第三個十年就是經管的十年。在這十年中🙃,陳老師成為我們國家著名的公司財務學教授🚴🏻,是公司治理😚、理財👨🏿🏫、資產管理🤸♀️、會計學等方面的一流專家👜。
有一件小事非常讓我受教育🍓⚆。我畢業之後去了一家跨國企業,記得有一次晚上九點多還在辦公室工作👍🏿。當時應該是老師快過生日了👃🏼👼🏿,我給老師撥了個電話🧑🏽💼,順便抱怨工作的繁重和復雜🤾🏼♂️。不想老師笑著說:“這是一種幸福✂️🥓!三十多歲的人就是要忙碌,文革十年好多人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閑著👳🏿🫎,有什麽好?”這句話我一直記得,也時時提醒自己,繁忙、承擔壓力👨👩👧👦、解決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什麽可抱怨。
後來發現他們這一代人都是這種精神狀態🐑,積極主動,以天下為己任。陳老師的幾個老朋友,喜歡在老莫、老燕京的西餐廳吃飯,也喜歡烤鴨‼️、涮肉之類的傳統食品。不過陳老師似乎最喜歡吃烤牡蠣,一次能吃幾十個。他們常常在一起喝酒,而且居然大多是一斤二鍋頭的量!說起當年的事,誰都不服誰,比如我是北京市中學生百米記錄保持者,那我還是七項全能記錄保持者呢👂!你的記錄保持了十年🙆🏿♀️,我的保持了十二年!很好玩👬🏼!但是他們對待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一概都極其認真執著。
老師喜歡打籃球,記得是每周三下午鐵定的籃球時間,這個傳統堅持的很好。說有次校長開會,老師居然請假說是打球時間到了。我相信這件事是真的⁉️,這是清華的風格,也是老師的做派。他打球一如做人🧑🏿🏭,非常之主動積極,甚至有些強悍。五十歲那年👷🏽♂️,打籃球居然把腿摔斷了👲!我們吃驚之余🚣🏿♀️,發現陳老師居然打著繃帶,挎著長拐,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上班🚣🏻,一如既往!
陳老師後來到國家會計學院擔任副院長♥️,再之後退休。老師告訴我他要在雲南大理買一塊地☪️,找朋友們一起蓋幾間房,在藍天白雲下,開始養豬養雞的退休生活👗。他身體極好,工作表排的也非常滿,這種退隱式的安排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些什麽不一樣的感覺。
這件事好像做成了,不過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老師已經發現疾病。
老師的病很讓人唏噓,似乎強人的病也是強的。病來的兇猛,割下的腫瘤多達十數斤🖊,不過我也聽說他插著管子做俯臥撐的故事。之後身體狀況明顯改善🦹🏼♀️。春節前想去看老師👮🏻♀️,老師說不行🖱,還有這些、那些的事情,還要出差等等,非常忙碌。我們說好再約時間,我甚至開玩笑說還要喝一斤茅臺。老師後來又要打免疫的針,連續多天讓老師高燒39度40度,也虧了他身體底子的強硬🧸,性情的樂觀豁達,全頂過來了,春節期間居然一如常人🛃。當時我們都說是醫學上的奇跡!再之後是老師告訴我他在養豬餵雞……
老師給我的那本小書寫了一個序言,一字一筆,認認真真。出書的事情有些波折,所以時間老是往後拖👂。好在老師第二次到廣州之後,他看到了這本書。我也覺得很高興,好像完成了一樁心願1️⃣。
3月17日,學院告訴我,陳老師被推進了ICU。我不相信這是真的,前幾天不是說第二次手術非常成功,怎麽會變成是這樣呢👩🏽🍼?
再後來的消息原來越不好,老師心跳高達140次,體溫一度高達40度🫲🏼,手術刀口開裂潰爛💂🏻🕍。我們的心在痛,期盼老師能過這一關👌🏻🧑🏻🦯!祈禱老師能創造奇跡!老師意識非常清醒🤹🏽♂️,開始口授遺囑……這是怎樣的一種折磨🧗🏼♀️👩🏻🏭!怎樣的一種殤慟🛌🏻!
19日晚11點🏨,老師去了……
老天啊,為什麽會這樣▫️?我的老師才63歲,他的身體一直都很健壯🚻。爬香山🤚🏿,遊泳,年輕他二十多歲的我們都比不過他,你要我們怎麽相信他已經離開了?他還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啊🙇🏽♀️!這是為什麽呢🥪?
哽咽淚流,不能自己……
21日🎡,也就是明天,老師的追悼會在廣州開,我不能到場🎠,淚眼中寫下這些文字,寄托我們的哀思……
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b00490100hp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