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側記
楊戰蓀(1968土建)
明年的百年校慶活動由於意昂迫不及待,提前半年在香港拉開帷幕。適逢百年不遇強臺風將臨,顧秉林校長為免耽誤,提早到達。也許被大家的誠意感動,臺風竟跑掉了。
10月23日風和日麗,由香港意昂會主席李佳林等組織的慶典在五星級港麗酒店舉行,裝飾莊重豪華。下午3時多,工作人員已嚴陣以待,登記接待工作井井有條。臺灣新竹清華陳力俊校長專程出席,香港大學校長等嘉賓光臨,使慶典更添色彩。會場展板顯示母校新貌,不愧是亞洲最漂亮的大學校園!特別是人才輩出,兩院院士有幾百位,身居要職的更不記其數,意昂無不引以為傲!
慶典會場
慶典開始,齊唱校歌。“三零前”的高齡學長耳熟能詳,“三零後”的新老學長也只有拿著歌譜陪唱的份兒,不過校歌氣勢宏偉,神聖莊嚴,大家都很享受。意昂論壇由資深教授介紹低碳能源和生命科學等熱門課題,年輕學生則介紹機器人等發明創造,題材豐富生動,引人入勝。北京清華和新竹清華的校長就報道近年來大學的科研成就和培養人才成果,令人鼓舞! 我不禁聯想:
東西兩岸登峰並肩,中國振興有望;
南北雙校造極攜手,清華崛起何難。
楊戰蓀(右)幸遇68屆意昂
歡迎酒會幾百人歡聚一堂,人群中竟然找到68屆的同齡學友,合照留念。慶祝晚宴筵開近三十席,特意不列臺號, 只標清華的樓名當作臺名,不太好找,但挺有意思。我就坐的臺名是“西階”,開始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大禮堂旁當年經常上大課、還擠上去觀賞過世界級籃球賽轉播的階梯教室,有別於東主樓的“東階”而已。鄰臺名為“蒙民偉樓”,見名思人,不禁緬懷起為母校建設貢獻良多、剛去世不久的蒙民偉學長。
晚宴有專程來港的清華學生演唱隊表演,頗具專業水準,不由想起當年對母校文工團的追捧。一群老學長上臺,八十歲的宗家源手持一大張他的書法作品:“我們已經健康地為祖國工作超過五十年!”他還表示要再工作十五年,令人羨慕!
楊氏三兄弟與顧秉林校長合影留念
同臺學友有多位土木建築系的學長,沒有想到對面坐的林珍珍竟是我的班主任朱金銓老師的同班同學!同臺三位學友楊喬楨、楊仁楨、楊倫楨來自“清華之家”,他們家有四兄弟是清華人,這次他們抓住機會與顧校長合照,我這個與他們來自同一廣東梅州客家圍龍屋的老宗也替他們高興!
八小時很快過去,大家依依不舍,難忘今宵。
2010年10月25日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