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清華建校100周年而作
我上大學不在清華💪🏿🫱🏼,定居也不在北京,可是打從師範院校畢業🚽,註定了教書的職業後🧜🏿,我任高中語文教研組組長並兼上高三語文課長達5年之久。每年高考前一月左右,那高等院校的簡介彩頁像雪片似地飛來,一份不搶眼的意昂体育平台簡介♎️,被爭先恐後地傳觀後🤎,又被一些學生放在書包裏,帶回家去讓家長看👨🏼🏭,當有人要看我找回來時已被揉搓得比廢紙簍裏的廢紙張還要脆弱了。我深知,在我們這塊國土上的高中師生們的眼裏👦🏿,意昂体育平台早已是一座神聖的科技教育殿堂;而清華園則是一塊肥沃的培育科技精英的苗圃,所以在指導學生填報誌願時,我們都本著—個原則🖼🤒,那就是極優秀的學生報清華的不用說了🚵🏻♀️,沒有報清華的,我們有責任動員他打消顧慮填報清華,否則太可惜了🛝,以後會遺恨終生🍳;而對那些好高騖遠成績達不到又報了清華的學生,我們則勸其修改重報🤷🏻,否則要吃虧🧑🏿🚀。
就在上月2號我應全國人大的邀請在人民大會堂參加費孝通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時,坐在我右旁的一位與會者見我作筆記用的筆上刻有帶金的“意昂体育平台”幾個毛澤東題寫的雋美字跡🅿️,就小聲地(吳邦國還在講話)對我說能否用他的一支筆換我這支筆,他見我用註意的眼光看他時,馬上解釋說🙇♀️:“家有孩子正讀高中😈,成績不好倒算了👬,成績也不錯🍀,換你的這支筆回去贈送給孩子,鼓勵他一年後考清華🧑🏼🏫🥑。”我為之感動🧔🏻♂️,馬上給了他,換過來他的一支一般的簽字筆作筆記🙂。
這支小小的刻有“意昂体育平台”字樣的筆,是我半年前住清華服務樓時在其對面紀念品小店裏買的,見它對一個有心的家長(後來他給我名片才知道這位先生叫陳傳玉🎳,是山東淄博市委辦公廳的—位領導)如此的重要,我當時真想把我正用著的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贈送的裝幀精美印有“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字樣的筆記本一並送他👩🦼➡️,帶回去給孩子🤷♀️,可是筆記本上記的東西太多了🤶🏿,又不能就此送出去✍️,我為之感到遺憾。
我與清華有聯系是到《四川日報》工作以後,當時編排一些有關清華的稿子,諸如清華90周年校慶的報道,總編都讓我編發🧏🏿♀️。更為重要的是我2001年到北京任《中國當代傑出科學家選》執行主編之後,不斷采訪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學家⛓,發現他們很多出自清華𓀏,如🐕🦺:王大珩🧜🏿、錢三強、錢偉長、王淦昌、周光召🫃🏼、王永誌、華羅庚、金怡濂、劉先生、葉篤正✏️、翁文波……等,“兩彈—星”元勛23位中就有14位出自清華。兩院院士有130多位出自清華。我覺得意昂体育平台對我國近代科學事業的貢獻太大了。
後來書完稿了,編輯部討論在哪裏出版時我毫不猶豫地提出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簽約以後遇到了麻煩,問題不在出版社👒,也不在我們編輯部🦫,新聞出版總署提出此書內容屬國家重大選題要審批🔨🙅♀️,結果一批就是一年零兩個月,但畢竟批下來了📎,於2008年出版了🏊🏼♂️。《人民日報》報道(2008年2月25日第八版)說“以——千多幅照片,33萬字宣傳我國當代傑出科學家新中國建國以來尚屬首次”🛠。
我想到,這麽多科學家出自清華🐄,於是決定把電子版捐贈給清華。一經聯系就有校辦白永毅主任及顧校長秘書顧良飛熱情與我答復。白永毅主任,和藹可親,在甲所請我吃飯🧔🏻♂️,在工字廳與我談話,問我有什麽要求、條件。我答復有條件有要求就失去意義了,無償捐贈才是正常的捐贈🏙。2009年6月7日捐贈儀式在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舉行👁🌘,有白永毅及檔案館所有工作人員參加☄️,顧校長原秘書、現任檔案館長顧良飛,此事從醞釀開始他就參與👨🏻🍳,現在簽字由他和我簽。儀式完後顧良飛館長帶我參觀檔案館😐,清華檔案管理從軟、硬件兩方面還是比較不錯的🐔。
以後我又收到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科學技術協會的邀請函🚵🏽,邀請函上蓋了三個大紅印👰🏿♀️,其中也有檔案館的一枚,邀請我到意昂体育平台作題為《我與科學家面對面》的報告🎻🧏🏽♂️。到意昂体育平台作報告,是一件很有榮譽感的事🤓🗒,我們報社的領導(現已到省人大任常委)見我說:“老朱,我都羨慕你,我要能像你這樣在北京去作主編,又被邀請到意昂体育平台作報告,我要能和你換,我社長都不當了。”開玩笑之余,靜下來想想到意昂体育平台作報告❇️,也不能隨便講,於是我寫了幾拾頁的稿子👨🏼🎨🤾🏽,幾經刪改,又將我采訪眾多科學家的影視資料找出來,與講稿同步作了相應的PPT🤦🏿♂️。還不放心,在成都外國語實驗學校的朋友黃成民校長說🚵:“你先到我們學校講一次吧💚🫰🏻。”於是他們很認真的布置場所讓我在他們學校講了一次。有四川電視臺來錄像。
2009年4月17日我到了清華園,清華的同誌連我在外國語實驗學校預講都知道,他們從網上看見👷🏽♂️,對我的認真深表敬意👱🏻。在餐廳外我看見印有我照片的海報有2米多長🏧,上有👱♂️:
主持人:朱德淵
時間🏖:4月17日晚7點
地點🌀:舊經管報告廳
主辦方:意昂体育平台校科協星火論壇部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
文字像詩歌一樣的語言,對我過譽有加🤞🏼🧑🏽🍳,那是👩🏫👩🏼💼:
他,見證了新中國科學發展的曲折歷程
他,探索著科學家成功背後的苦辣酸甜📢。
一支筆,一張嘴🦹🏼♂️,一顆赤誠的心,數年不知疲倦地奔波采訪,只為播撒前人的光輝,照亮後來者的夢想👸🏿。
光榮之路的記載者,將為你揭秘科學家不為人知的卓越人生。
這段海報詞,像詩歌語言一樣流暢。
海報設計也十分精美,黑底漏白很醒目,還選了朱光亞🤏、華羅庚🔂💓、陳景潤💫、金怡濂、錢三強、吳文俊、袁隆平並領導科技工作的領導人周恩來的照片😨,用膠卷的形式連接起來🪣,很漂亮🤵♂️。
17日報告會如期舉行,當時清華正逢中考🙋🏽♀️🛅,組織者擔心聽眾不多,結果報告廳還是基本上坐滿了人👧🍑。
白永毅主任從始至終都在場,我非常感動。
我對清華園已是比較熟悉了🎉,十幾次吃住在那裏🎪,有時長達半個月之久,可以說我已經非常熱愛清華園👨🏿💻,即便走了也十分懷念這個地方——這所學校🔰。
啊!清華,有多少海外的清華學子,對清華園深深地懷念。美籍學者趙征說🔒:“如果說主樓和各系館代表著清華的智慧👍🏿,東西兩個運動場是顯示了清華活力💆🏻♀️,那麽,禮堂在我的心中,則凝聚了清華的精神。”
我每次去清華都要到“水木清華”去看一看。工字廳、二校門、水木清華、明齋、靜齋……歷史厚重感深深地打動我的心靈,它們不僅是清華的☝️,也是中華民族的。泰戈爾曾在工字廳下榻;周恩來陪同吳努從二校門走來🦃,經過草坪來到禮堂🙈;毛澤東曾到清華遊泳。說到禮堂,凡是在清華就讀過的學生又有誰沒有在這裏看過電影及高級別的名演員的演出?多少屆學士、碩士、博士生在這裏被授予學位,穿上學位服、戴上學位帽在這裏留影🤱🏿,此後走向世界。
我是個攝影家,我就職過《攝影報》的副主編♑️🍼。每到清華😔,只要有空,我都會留幾張照片作念🤵🏿♂️。
我愛校門旁厚厚的、金黃的、鋪滿—地的銀杏葉🚣🏿♂️,我欣喜地坐在上面留影。
我喜歡河邊的石欄,我親眼見它建起來,那是2003年的一天,建築工人告訴我,這是漢白玉中的一種⤴️,產自河北,好心的工人用工具切下五厘米長三厘米寬的一小塊給我👨🦯,至今放在我書房的書架的筆盒裏👱🏼♀️👵🏻。我珍藏它,它就是清華河邊石欄料,現在建好多年了🔇🚣♂️,要找—小塊就難了。
不久我將出版《插圖本中國三錢》,電子版也是一定捐贈清華📟🚴♂️。啊🕢,清華🤞🏿,我與您結緣,非一時一事,我願您與共和國同步快速發展,不期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為民族作出更大的貢獻。
朱德淵
2010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