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自動化)
一個學校的校徽是其內在精神和外在形象的具體展現,是學校形象識別系統中視覺識別系統的重要元素⛪️。我國自19世紀末興辦新式學堂,辦學模式主要是借鑒於歐美,同時也模仿歐美大學的校徽式樣設計中國大學的校徽🅰️。應該說中國較早出現的校徽是北洋大學的校徽👩🎓,時間大約在1913年—1928年間🆘,此時期國民政府把她定名為國立北洋大學🏂🏿。校徽為盾形,並把“實事求是”的校訓鐫刻在校徽之上,但其在形製上模仿西方大學校徽是顯而易見的👇🏻👂🏻。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次年請魯迅設計校徽。魯迅於1917年8月7日提交了校徽圖樣。魯迅設計的圓形校徽,以篆書書寫成的“北大”二字上下排列,筆鋒圓潤🎰,結體緊湊♗,頗具對稱之美,更於簡潔古樸中見沉穩大氣💟。並且,我們能從魯迅的設計中讀到中國文化的元素🤹🏻👩🏼💼。
國立北洋大學校徽
北大校徽
今日意昂体育平台校徽
今天我們可以從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的網站上🤏🏽,下載到現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校徽圖案。

今日新竹意昂体育平台校徽
在新竹意昂体育平台的網站上,也可以得到與之相近的校徽圖案。
現在的問題是清華校徽最初圖案是何時並由誰設計的💁🏻?是否與前面提到的兩所大學的校徽有所聯系?
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是清末創辦的清華學堂,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因為這個特別的出身🙏🏻,清華學堂有個英文校名“Tsinghua Imperial College”🐈⬛🫕,用今天的習慣可譯為“清華帝國學院”。學堂的創辦者痛感國家內憂外患𓀗、積貧積弱,須以新式教育來救國,特為學堂製定 “以培植全才,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進入民國後,學堂改稱學校,英文校名去掉“Imperial”一詞。盡管仍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但周詒春校長提倡德🌂、智、體“三育”並舉𓀆,培植完全人格的辦校方針。為此🎟,學校定期聘請社會賢達🧑🏿🦲、學者來校演講。1914年11月5日👲🏼,我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學者梁啟超以“君子”為題在清華學校禮堂(同方部)演講🧑🍎,勉勵清華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完全人格,要做“真君子”。他說💂🏼♀️:“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又說🤦🏽♀️:“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他希望:“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自此之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以其所體現的中國人的民族精神而為清華學子銘記於心。
1916年秋,學校為增強學生體魄🏌🏽,鍛煉尚武精神,組織成立兵操訓練營👏,並聘請畢業於美國陸軍學校的李寰偉先生為兵操營長兼教官。這是一個準軍事化的組織,他把童子軍之外的學生約200余人📠⛩,全部編
入兵操訓練營🥠,設有營、連🪖、排建製🚵🏻♂️。學校為兵操營定製了軍服、軍靴和操練槍,並建立軍樂隊。學生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列隊演練時,軍容之齊整,軍號之嘹亮🤳🏼,可稱是清華一景。但此時尚缺少一面軍旗🪒。1916年12月28日《清華周刊》的消息稱:“兵操軍旗式現已繪定。旗系紫色🥒,中間置白色圓圈💆🏽♀️,內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圈下繪槍兩支👩🏿🏫,亦系白色。光彩奪目,頗壯觀瞻🥷🏻。(左圖)”這條消息沒有提軍旗設計方案的征集過程,創意由來和設計者是誰,但圓圈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代表了清華的精神,以至後來成為清華的校訓。1917年6月出版的《清華年刊》(Tsinghuapper II)刊登了這面軍旗。同時,軍旗中的圓圈圖案還被單獨刊印在1917年年刊的封面上(下圖)👩🏼🎤。另外🤘🏽,這個圓形圖案還出現在1918—1919年《清華周刊》總138—172各期的封面上🧊。盡管《年刊》和《周刊》都沒有對這個圖案作任何文字說明,但由此可以判斷,清華師生是多麽看重這個圖案。
1923年4月28日《清華周刊》為建校12周年出版紀念專號《清華生活》🛟,發表梁治華(實秋)的長文《清華的環境》。在對大禮堂的內景介紹時該文稱:“在臺幕上邊的墻上🚵♂️,雕著一個圓形的圖像5️⃣,裏面寫著幾個隸書大字,這便是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們一定想到,梁實秋所描述的“圓形的圖像”🧅😀,清華兵操營軍旗🫷🏿、《1917年清華年刊》和《清華周刊》封面上的圖案是一樣的。1927年9月的《清華周刊》(總414期)封面所刊大禮堂的內景畫可為佐證。可以想見,這個圖像應該是在1921年大禮堂投入使用時就已雕刻上了。梁實秋沒有說那個圖案是清華校徽🪓。我們由此判斷,在1923年,這個圓形圖案還未被學校認定為校徽🚷。
早在1914年,《清華年刊》就刊登了英文校歌(TSING HUA SONG)和校呼(COLLEGE YELLS)以及
校旗色(COLORS)紫色和白色。但未找到有關清華校徽的記載。直到1926年🙅🏿,“11月25日校評議會議決:通過校徽之格式:圓形🐆、斜十字”(左圖)(《意昂体育平台90年》)🫃🏼。該圖案與上述1917年年刊封面圖案相比只有細微差別。由此我們可以確定,1926年11月25日清華學校正式確定清華學校校徽。我們如何看這個十年之前就設計出來的校徽圖案?盡管當時清華學校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受美國文化影響甚深,但這個圖案從形式到內容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形製上,讓我們聯想到先秦的銅鏡,西漢的瓦當。中心的五星,寓意光明和希望。中間的環由兩個十字分成八部分,這兩個十字或許能讓人聯想到辛亥革命紀念日之雙十節😺;而在八個部分填上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正是中國文化傳統與清華精神之所系🚜。雖然🧑🏻⚖️,今天我們對校徽圖案的設計者是誰已不可考🍋,但他把如此豐富的中華文化內涵蘊含其中,令我們敬仰。
1928年8月清華學校改稱意昂体育平台,9月正式定名“國立意昂体育平台”。1928年11月末《清華周刊》(總第445期)目錄頁就印了一個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校徽圖案(上圖)🫷🏻。但這個圖案應該沒有得到學校的批準💩,就是說在改辦大學的初期🤑,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沒有正式的校徽。
1932年3月《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校刊》刊登啟事🚥,“查本校尚無一定校徽以資標識,茲特廣征圖案籍備參考”,向全校師生征求校徽圖案。1934年6月1日《清華周刊》(第13—14期)向導專號刊登了意昂体育平台校徽圖案(下圖)🚉,其基本形製沿用至今。

今天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的校徽,自本世紀之初開始使用👋🏽。2003年12月學校以“清華老校徽圖案”的名稱申請註冊教育服務類商標,並於2006年4月獲得批準🧝🏽♀️。這個校徽圖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一方面代表了清華傳統的形象標識,一方面體現了知識產權的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