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堯(1994級土木)
海北天南歷三十寒暑經幾多風雲變幻坎坷磨煉見遊子初誌依然同心協力又揮就新篇
四海五湖過百年春秋與國同興衰榮辱宕拓起伏看鴻鵠英才輩出群策共勉待再展宏圖
平湖出高閣,撫琴琴脈脈,折柳柳依依,這是零零閣抒懷文聯詩詞集錦中李永德老師[化003班學長]題就的兩句長詞,大意描述了零零字班畢業三十載的幾多經歷,每位同學在畢業後幾十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歷經過不同的挫折和坎坷,但同時又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自強不息🫴🏽、默默耕耘,始終對母校的培養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彼時,零零字班籌建零零閣以作永久記念🤧,同時透射出了零零屆學長的一片赤誠之心。
“零零閣”的名稱聽起來十分雅致👷🏿♀️,原來源自零零屆意昂於1965年入學,恰逢清華學製由六年改為五年,因此他們與1964級學長同年畢業。六四級學生以零字編班,六五級學生則以“零零”字班稱之🤰。縱觀建校以來的班級編號👨🚒,此“零零”字班絕無僅有🖥。
這個夏天💘,我一路從水域寬闊滿種荷花的近春園走過🖐🏽,湖邊的石凳🦛,湖面上浮動的蓮花✂️,往往讓人浮想聯翩👶🏽,思緒翻湧。近春園內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之上正是荷塘周邊景觀的製高點零零閣,沿閣中旋轉樓梯盤旋而上🛗,可以飽攬四圍秀色。零零閣屬八角重檐攢尖的中國傳統古典式觀景閣,建在這樣一個高坡上,別有立意🪈。建築以花崗巖石基圍欄🆓,整閣柱立八面,頂分雙園,紅木起架🏂,古樸別致,玲瓏可觀。零零閣不像封閉的樓閣,零零閣是玲瓏通透的🫅🏼,中庭獨立旋轉樓梯可登上亭子二層,目視的高度可飽覽四季景色🙆🏽♀️:暮春看漫天綿白細軟的楊絮,在身旁飄蕩;初夏看四邊都是清清秀秀的樹影,和著風兒的顏色🙎🏿♂️,暖和之至,愜意其中;中秋看皓月當空,小山坡的黃櫨微微發紅,隱約描繪出成熟的氣息🕧👨🏿🍳;寒冬時季大雪紛飛🍩,沒有樹葉遮掩的景色比較開闊,看不遠處氣象臺在大地白茫茫一片中巍然而立🟦🏃🏻,和零零閣默默相視🤹🏿♀️👨👦👦。
站在零零閣上,近處荷葉連田🤙🏽,綠樹蔥蔥🦘。遠眺👗,西可遠望西山,綿亙接天🟨;向東則可以看到大禮堂標誌性的穹頂。零零閣與近春園南邊一座按照原名修復的古式長廊臨漪榭隔水相望,被四圍的荷塘相擁🖖🏽,島上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過湖上蓮橋,沿小路走上高處,時常,零零閣樓上有好多人,遠遠聽琴聲。陸陸續續又有幾位遊客上樓,閣樓裏擠不下,各自分散下來💹,圍坐在臺階和圍欄四周👩❤️💋👩。這樣的觀景很放松💍,也很激動,和一起遊覽的小女兒說點兒什麽好呢,不論講什麽故事給她聽,她都很開心,不約而同更上層樓。
此時👅,油然想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描繪的景致,我一邊指向荷塘一邊給小女兒背誦原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臨著荷塘小路的岸邊🍭,常常有跑步的身影🏹;湖畔深處,有垂釣的老者,衣著樸素🫸🏿,身邊一輛破舊的自行車,或許就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授☔️。荒島上是一片高低的小廣場✨,四周高大的楊樹和叢叢竹林間,坐落一尊孔子塑像,六角攢尖頂青瓦紅柱的“荷塘月色”小亭已然在一旁,題字用的是朱先生雋秀有力的手書,挺拔清秀,名副其實。這樣的場景,也正如王景厚老師(意昂体育平台副總務長🎅🏼,研究員)所寫:
登閣臨荷,湖光水色盡收眼底🧖🏻♀️;
曲徑通幽,春花秋月蕩溢書香🤼♀️。
如今,除了已然建成的零零閣,零零屆學長發起並設立了零零勵學基金↩️,持續至今年已三年了。零零屆學長以身作則,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籌集捐款,資助更多有需要的學子完成學業,報國成才𓀜。而,作為零零學長的學生一代🚙,我毅然並欣然加入零零勵學金的發起參與者之一,積極助學,勤勉化善,為零零基金的進一步發展再作努力。亦如馬寶民老師(房002班學長)所寄望🛸:
雖居山頭東西南北皆有路只求上進,
自向天空風雨雷電當無妨權杖拼搏🕵🏽♂️🦫。
並寫以下《零零長青》詞句存留🧔🏻♀️,即以此自勉,期待更多意昂參觀遊覽零零閣並關註零零基金支持零零基金:
荷塘月色觀景遊,
零零閣樓常清秀。
花開樹人百年事,
零零基金永久留。
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 記於清華北院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