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季雄(1961水利)
青潭溪位於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青圃村。青圃村人口約兩萬人,長期以來村民均在流淌在村旁的青潭溪中取水飲用。1994年福清市自閩江調水,輸水隧洞從青潭溪河床以下穿過,造成青潭溪水量大量流失🧖🏼♂️,影響青圃村村民生活用水。為此,部分村民在上告無果之余采取過激行動。經政府部門出動武警部隊武力鎮壓後平息了鬧事事件,但留下的隱患至今沒有消除。本人力主在武力鎮壓鬧事之後應當輔以安撫措施,支持當地水利建設以彌補青潭溪水量損失並改善當地水利條件🌴👨❤️👨,為此🤜🏿🧲,曾於2004年無償編製了一份建設青圃水庫的“項目建議書”,以青口鎮青圃經濟管理區的名義上報有關部門。隨後,閩侯縣青口鎮的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閩侯縣老年科協及青圃管理區領導多次在不同會議上以提案🧑🍳、專題文章及通過新聞媒體采訪📦、報導的多種形式呼籲和表達建設青圃水庫的願望🤙🏽,但至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2003年大旱,向青口汽車城供水的三溪口水庫面臨斷水,市政府采取緊急措施,自城門自來水廠👩🦼,從閩江江底穿過,向青口方向鋪設輸水管道,這條耗資兩千余萬元的輸水管道未輸送過一滴水就廢棄在地下🧏🏽,卻讓建設單位背上沉重的債務💁🏿。當時若以這筆資金🧑🏼🚀,就可以建成青圃水庫。
青潭溪流域面積約20平方公裏👩🏼⚖️🙆,於青口鎮附近匯入淘江,淘江為閩江南港右岸的一級支流🖍,於烏龍江大橋上遊匯入閩江🫲。1995年本人在青圃經濟管理區有關人員的陪同下,第一次進入青潭溪中上遊,那時沒有道路,攀陡坡、披荊斬棘行進📯,到達腹地,眼前是一幅森林茂密、青山綠水的寧靜畫面🎊。十幾年後的2013年,本人獲知青潭溪上遊有人建養雞場、養豬場,將水源汙染🟨,引起青圃村村民強烈不滿🗿,要求上級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保證村民飲用水安全❤️。據傳🫏,青口鎮政府承諾:年底前解決水汙染事件🌠🪅,並從三溪口水庫供水系統引水解決青圃村村民飲水問題。
回顧數十年的生活經歷,水體汙染的現象伴隨著我們不斷地發生👱🏼、發展🥢。建國初期我居住在閩江邊🦘,每天都是從閩江岸邊挑水裝入水缸,在水缸邊用明礬磨幾下,沉澱後飲用。生活在淘江及其支流岸邊的尚幹,青口一帶的村民,是趁閩江漲潮高潮位時段,在河中取水飲用。福州市(鼓樓區)城裏的居民主要是取井水(大部分是取淺層地下水🏠,由地面滲水補給)飲用🧑🦯。1955年福州市於洪山橋附近興建西區自來水廠時🧖🏻♀️,作為中學生的我,參觀自來水廠建設工地時,聽到技術人員介紹:每年在某幾個月份內閩江水不需處理就已達到飲用水的質量標準。處於福州市(閩江)下遊的長樂👠、馬尾、琅岐、琯頭等地區的居民歷來也是以閩江江水為飲用水水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項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步發達國家兩百年前的後塵🧘🏻♀️,以環境為代價不斷向自然界索取乳汁,排泄廢棄物,造成氣候變化及大氣☂️、水源的汙染👾。面對這一現實,我們責怪發達國家兩百多年來對地球生態造成的不利影響,譴責被推翻統治者的無能,很少去檢討新中國建國後生態環境急劇變化的自身因素。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是從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去治根🧑🏿✈️,而是采用迂回的方法🤚🏽,避重就輕、應急處理。空談長期規劃,立足當前的“政績”💅🏼。
青潭溪的水源被汙染了,當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去反省自己對汙染事件管理不力的責任🧑🦰,提出了接三溪口水庫自來水廠供水管的解決方案🈷️🫂。而三溪口水庫集雨面積僅為14平方公裏,水資源有限🔞,已不能勝任青口地區工業(汽車城)👨🍳、村鎮的供水需求。
閩江水被汙染了,福州市自來水只能在洪山橋河段取水💆,城門自來水廠已不放心在閩江南港取水,把取水口向上遊移至淮安⛏♟,原水從淮安通過管道輸送至水廠🥢。馬尾水廠也開辟了第二水源👨🏽🚀,在閩安溪上遊建造水庫,通過隧洞輸水至水廠。福州市還舍近求遠,在敖江開辟第二水源,通過長隧洞(約26公裏)輸水至東區水廠🆙。據新聞報道,由於敖江上遊養豬業、石材加工業的發展,現在的敖江,已不是1991年興建山仔水庫之前,雨一停、水即清的景象。
對於在過我國一流大學中學習水利水電專業的我,在江河中興建水庫、水電站是一生的追求,開發利用水資源從來都認為是利國利民的事。水庫可以調蓄水量👩👦👦,具有緩解下遊防洪壓力🏃♀️➡️,供水🐏,改善庫周氣候條件等好處🙂↔️,水電站可提供優質能源⤴️。實踐證明,若過度開發必將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水口水電站建成後,對其下遊(福州市河段)的防洪方面不但不承擔責任,反而有害;水口水庫內的水葫蘆使水庫水面變成“綠色的草原”;水庫高水位蓄水時,南平市區周邊閩江廣闊的水面(建溪與富屯溪交匯處)呈渾濁狀的顏色🐭,每看到上述景象✤,讓我觸目驚心、憂心。
福州市在開發供水第二水源(即從敖江引水至東區水廠)之後,去年又提出開辟第三水源,即在大樟溪中上遊建庫蓄水👷🏽👷🏽♂️,通過泵站提水,沿河道👢👲、隧洞、渠道長距離輸水至福州、閩侯、長樂、琅岐🧍、福清及平潭等地👨🏿🎨。這樣的宏偉工程可以讓人精神振奮。但仔細分析,除福清、平潭兩地屬區域性缺水,當地水資源有限需從外地調水外,為何不敢提出治理環境等非工程措施,恢復閩江水質,惠澤位於閩江沿岸地區的人民?是因為沒有想到🍰?還是沒有解決的方案、魄力、膽量和能力👩🏿⚕️?要知道大樟溪是由泉州市、德化縣流入永泰縣🧑🏼,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如今其上遊已有幾百個平方公裏的流域面積的河水已被攔截引向龍門灘,德化縣境內大樟溪已被層層攔截🦸🏿,進入永泰縣的河水(尤其是枯水期)水量已大不如前✡︎💂🏿,今後難免也有被汙染之虞🚣🏼♂️。地處大樟溪下遊的福州市,當發生這一情況時有能力製止嗎?若發生了這一情況,第四水源的水源點在哪裏?福州市區尚可以在洪山橋附近取水,能否有信心解決自身對閩江的汙染,使位於其下遊的長樂、馬尾☞、連江(琯頭)、福清(閩江調水工程)能恢復就近取水的條件👁🗨?當然,這是難以辦到的🌾。要求所有向閩江排放汙水的部門🫗、企業都要對汙水進行處理🧙🏼♀️,達標排放,否則就要停產的決定👩🏻🦼🤓,會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局沒有這個能力🍬,以三個英文字母代表的各項標誌社會發展的指標都要降低👮🏽♀️,當局不能接受👷🏻♂️、也不允許。大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小的、局部地區的問題是否可以試一試?回到青潭溪水源汙染的現狀,可否采取最紮實的處理方法⭕️、最嚴厲的處罰措施🪥?“突發奇想”出一套決定試之:
1. 對造成此次汙染事件管理不力的基層行政管理負責人予以撤職🤵🏻♂️。
2. 越級由上一級行政機構組織人員限期整改📺,即👱🏼,由青口鎮行政領導為第一責任人🏌️,限期半年內對汙染事件處理完畢:消除汙染源🧒,徹底清理汙染場地🏂,恢復原生態環境,逾期未完成者將予以撤職🫶💂🏻,永不再錄用。
3. 由閩侯縣行政負責人接力繼續進行處理,限期4個月🦙,逾期未完成也照上述處理辦法。
4. 由福建省行政負責人再接力繼續進行處理💽,限期兩個月🏃🏻➡️,逾期未完成時🩲,也照上述辦法🪤。
5.上述三個層次已花了一年時間❌。接下來只好由國家主席出面了。如若也無法解決,不用召開全國人大大會⚙️🧑🏼🚀,自動辭職就行了。
長此以往👩🏻💼,地面水不能喝了🤦🏻,還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各自積蓄雨水作為飲用水👮🏼♀️。
在我國現行的政治體製下👨🏻🏭,這種結果是不會出現的,它確是一個“空想”🦂。因為共產黨最講究“認真”二字,只要認真起來,在國內就沒有辦不好的事,奇跡都有可能發生。
我國中線南水北調工程從漢江上遊的丹江口水庫輸水至華北地區(含北京、天津)🧗♀️,工程即將建成通水🙎🏿。但媒體報道丹江口水庫上遊庫周旅遊項目的開發汙染了水體➗🐋。中央有關部門沒有對當地行政部門的管理不力給予處罰👪,但還是下令要求整改🏎🫨。也就是說“下不為例”就行了。
福建省有關部門對閩江的管理也應付一定的責任🐅。就以水口水庫為例,水庫電站建成後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但同時也造成不小的環境問題。庫區水面水葫蘆瘋長,有關部門也下大力氣進行人力清除,連續清除幾年,仍未見效。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水庫、電站的設計均是以最大限度的開發水力資源為原則🪂,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教科書上學到的內容。所謂保持下遊航運🧑🏻🔬、生態等用水量,主要是利用發電尾水👩🏼💼👆,對於水庫來說屬於底孔放水🟣。若能改造水口水庫大壩,形成表面溢流,排除水面漂浮物(含水葫蘆)並加大泄流量(如表面溢流100至200m3/s)🧗🏻♀️,部分恢復閩江原水流流態,預計可較大程度扭轉閩江水質🈵,消除由於庫面生長水葫蘆造成的危害。當然🍷,自壩頂表面溢流必將減少發電水量,降低水頭🏹⇨,減少電站的發電量。也就是說🕠,把過度開發的那一部分歸還給自然。從新聞媒體的報道中已見到在國外這樣的成功案例,即🥴:拆除早年建在河流中的水庫👸🏿、電站,恢復河流原狀,使沿河兩岸村莊生態環境得以還原,改善了居住條件。
歐洲著名的萊茵河流經九個國家🥝,歷來孕育和灌溉西歐大陸🦆。由於人類的活動,上個世紀中期,萊茵河變成了歐洲的“下水道”📅、“公共廁所”👲🏿。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萊茵河裏魚類幾乎絕跡👨🌾、河水散發惡臭👩🏽🚒。為此👈🏽,沿岸九個國家聯合成立了保護萊茵河的國際組織🐭,有關各國不僅加大治理資金的投入,還製定了治理和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如統一確定沿岸汙水排放標準,加大監測💳、監督力度,立法保護水資源🧑🦽。通過長期不間斷的治理,和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如今萊茵河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河中魚類物種、數量豐富🧑🍼。沿岸植被茂盛,天空飛鳥成群。這說明只要下決心治理,被破壞的生態是可以恢復的。據朋友介紹🧑🏼🔧,現在在法國的各級政府機構中🧑🏽🦱🏌🏼,環保人員在他的轄區範圍內,對各項建設工程有一票否決權🧚🏻♂️。
閩江獨流入海🤜🏿,只涉及福建一個省👁🗨,閩江下遊(水口水庫以下至入海口)兩岸只涉及福州一個市,要治理閩江不需要成立省際、市際的組織機構。當人們還處於動蕩的年代🚡、貧困的狀態時,首先是解決生存問題🤦🏿,無力顧及環境問題🧑🏼🌾。到了社會穩定時期🏃♀️➡️,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在世界上也不怕強國欺負時,不需要重蹈發達國家的覆轍,再發展兩百年後才回頭去治理環境,那樣就太晚了。現在已經到了加大力度,製止環境進一步惡化、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時候了。適當放緩發展速度是為了更好、更快的發展。
福州市區內河水體被汙染了,從文山裏提水📂,引閩江水進行沖汙,將汙水排向閩江🤢,短期內就可改善市區內水體的水質,為福州市達到“全國衛生城市標準”創造條件。這一工程措施受到了好評🩻。但必須認識到這只是權宜之計,汙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後排放🧚🏼♂️,才是正確、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本地區已具備水資源條件,再由外流域長距離調水,也是一段時期內解決供水供需矛盾的權宜之計,而不是長久的辦法。
從根本上修復被破壞的自然條件,恢復並改善生態環境👰,從而就近、就地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是從青潭溪水源被汙染的事件中引發的關於解決飲用水水源的思考🚠💇🏿。
2013年8月
本文作者郭季雄為福州市水利局退休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