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陳修亮:回憶20世紀70年代的大學生活

2013-12-16 |

——特殊年代裏的正能量抗爭

陳修亮(1973級力學)

1975年秋🍡,意昂体育平台主持日常工作的黨委常務副書記劉冰等同誌,兩次寫信給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同誌🏛,告發校黨委書記遲群、副書記謝靜宜存在的種種問題💴。這兩封信轉到黨中央主席毛澤東手中後🍇,被毛主席批為“矛頭是對著我的”。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傳達了毛主席對劉冰來信的批示⏱。由此👫,在“四人幫”煽動下💅🏼,一場錯誤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席卷全國,直至19777月鄧小平同誌復職後,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方告結束。

1975年,部分同學在西操場合影(後排左二為本文作者)

上世紀70年代前半葉,“文革”尚未結束。在那特殊的年代裏,“四人幫”橫行一時,在意昂体育平台安插了他們的親信遲群、謝靜宜,通過遲、謝操控學校的領導權🧇,為其反動政治路線和篡黨奪權陰謀服務🌝。同時👃,他們大勢鼓吹“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妄圖毀滅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但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學校主持日常工作的劉冰🧓🏼👩‍❤️‍💋‍👨、主持教改工作的何東昌兩位校黨委副書記,以及廣大教職員工,面對“四人幫”毀滅教育事業的罪惡行徑,與廣大學員匯合成強大的正能量,頂住重重壓力⛹🏻🎧,對 “四人幫”及其爪牙的倒行逆施🫰🏻,開展了明裏暗裏的激烈抗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劉冰“上書事件”,作為矛盾集中爆發的表象,折射出意昂体育平台廣大師生與遲🪯、謝等“四人幫”爪牙抗爭的長期性和激烈性。這種正能量與邪惡勢力的抗爭🎋,是從“四人幫”通過遲、謝控製意昂体育平台之初就開始了的🔮🧳,涉及學校工作的各方面。

19739月至19771月,我在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強度與振動專業(強31班)學習。作為當時的在校學生,我們直接感受、參與和見證了這種教育領域的正能量抗爭。

以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抵製“四人幫”毀滅教育事業的反動路線

1971 9月 📶,林彪反黨集團覆滅 ,“文革”在客觀上已宣告失敗🫠。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支持下,19724月鄧小平同誌復出,開始主持中央工作。於是🧙🏿‍♂️,高校迎來了“文革”期間的一次“整頓”。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就此恢復招生👃🏼,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我們工程力學系強31班的34名同學,是19739月入學的🔗。入學前,按國務院批轉《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的要求✊,都經過所在省市舉行的高校招生文化考試🎅🏽。9月初入學🎅🏿,時值金秋〰️,學校為本屆新生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黨委副書記劉冰🧑🏻‍🦲、何東昌分別主持大會和講話,對教學工作作出安排並提出要求🙍‍♂️。之後,在他們的精心組織下🧑🏼‍💼,各系開始了新學年的教學工作。

課余同學合影

在三號學生宿舍樓前合影

學習開始前🥲,相應專業的教研室把一系列教科書發給了每一個學員。在以後的三年半時間裏,根據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習進程,都提前將課本發到學員手裏,供學員預習和學習時使用🫴🏽。這些課本是學校相關教研室精心編寫,鉛印出來的16開本↕️。同時🏋️‍♂️,根據學員學習需要💗,本專業教研組適時編印出突出本專業特點、深化本專業知識的加厚課本或輔導性講義,發給大家👷。課程設置和課本編寫所體現出來的教學大綱👯,充分體現了本專業教育和學習的邏輯性、科學性,配套性、完整性,課本內容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保證了本專業知識必要的深度和廣度,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三年半時間裏,整個教學過程堅持了知識學習的循序漸進↕️,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順序,以二十幾門課程的教育學習構成了我們在校學習的全過程。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的同學們先是在短暫的初等數學復習後進入高等數學、物理學習。在函數理論、微積分🏉🔭、電學👨‍👧‍👦、電子技術等大量的數學、物理學知識鋪墊後,進入由靜力學8️⃣、動力學、運動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板殼理論、振動理論💁🏿‍♀️、結構力學以及電測應力分析、光測應力分析、實用軟件基礎、有限單元法計算等固體力學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老師嘔心瀝血與同學孜孜不倦相結合。

“結構力學”是我們班最後學習的課程👮‍♀️,由余壽文老師全程講授。他那淵博的知識和自然揮灑而有魅力的教態🌕,以及大量的公式推導,至今歷歷在目。記得講完最後一節課時,他真誠而親切地告訴大家🫲🏽👓:“我們這個專業以前所講授的課程內容👶🏿,都已全部講授給大家🚵🏿‍♀️,不同的只是沒有更多時間回過頭來反復訓練💂🏝,請各位同學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自行努力,進一步深化和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同學們清楚地意識到😯,他所說的“以前”🎣,指的是“文革”之前🤳🏻。畢業30多年後,我們班的同學——河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梁醒培深有體會地說👆🏽:“除電腦操作稍遜色外,與現在的本科生相比😮,我們那時一點也沒有少學。”

老師含辛茹苦、授業解惑😘;學生勤學好問、如饑似渴,抵製“四人幫”“知識無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謬論

在那特殊的年代裏,意昂体育平台的教授🏌🏻‍♀️👩🏼‍💼、老師早已被“四人幫”之流打成“臭老九”、“反動學術權威”,身處逆境,承受著各種壓力和困難,但仍然對教育事業忠心耿耿,為培養人才盡了最大的努力。以前的教材不讓照搬使用,教授、老師們便嘔心瀝血重新編寫,為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那樣艱難的條件下🧏🏽,教授、老師們不僅教給了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以自己堅貞不屈的實際行動向學員傳承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光榮傳統。

我們在校的三年半時間裏↔️😑,當時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教研室的每一位教授和老師,都先後為我們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特別是任課和跟班教授、老師們秉承蠟燭精神🦹🏻,點燃自己,照亮他人🙋🏼,克服自身困難🎵,嘔心瀝血💆‍♂️,教書育人,無怨無悔,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杜慶華教授為我們的材料力學開課講授了第一堂課🪘。爾後,當時已年逾半百的龐家駒教授自始至終地給我們講授了材料力學課程🤷🏻。尤其是在材料力學課程尚未結束💠,由於其它課程需要,我們走出學校,來到工廠,龐教授克服年齡大的困難,和同學們同吃同住,睡上下床🤦🏻‍♂️,繼續跟班完成授課任務🙍‍♀️,休息時間還在擁擠的臨時宿舍裏看書,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同學們還要多。龐教授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我記得🧷,他在與同學們的攀談中,還笑著介紹了他家老人當初給他取名字的經過😲,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臺,當眾贊揚少年將軍曹休:“此吾家千裏駒也!”“家駒”二字就來自於此🫃🏼。

邵敏🏊🏼‍♀️、鄔淑婉老師當時都是人到中年的女同誌🧚🏻‍♂️。我們在校學習的前半葉,始終在我們班或者小組,給我們講授物理知識和振動理論,帶領我們做實驗🚵🏻‍♀️。在“開門辦學”期間,和我們一起活動在“開門辦學”點,一同啃工廠食堂的窩窩頭。

在最後一學年裏🛀🏽,我們學習專業課。在學校集中上課後,我們班34名同學被分成5個組,由專業課老師帶領🏑,分頭到北京地區的幾個工廠,結合具體工程項目的設計👊🏽、製造,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我被分在壓力容器組🧑🏿‍🦰,薛明德老師帶領我們小組6名學員,來到北京高壓容器廠。剛到該廠時,薛老師親自與該廠總工程師及相關部門聯系🤸🏽,具體落實對我們學習和實踐的安排🧑‍🍳。從那天起,我們吃在工廠,住在車間外的平房裏,從秋天開始😈😺,直至嚴冬👎🏻。在此期間🏃‍➡️,薛老師結合實際,給我們講授壓力容器的類型、構造和設計製造中的力學問題。該廠生產的氧氣瓶和高壓換熱器🐞,就成了我們深入研究的對象🦠,還對該廠的浮頭式多管程高壓換熱器進行了應力應變測試計算🦐。薛老師帶領我們編寫有限單元法計算程序,打製計算紙帶,一起到北京郵電學院上機計算🛋。此間🦶🏿,回校過程中,我們有幸來到薛老師家裏🍍,看到薛老師一家只住一個單間,大人成天忙於工作,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我們頓時感到,薛老師成天為我們而奔波辛勞,該是克服了多麽大的困難⬛️👙,多麽地不容易呀!

赴北京高壓容器廠課題小組師生在駐地前合影,左三是薛明德老師

在那三年半時間裏🍂,擔任我們班指導員和班主任的,先後有程寶榮🤲🏼、焦群英、藺書田📡、陳德、楊錫芬等老師,他們除組織領導我們全班的課程學習外🧀,還要關心我們的思想和生活,和我們同吃同住🕵🏼,親密無間,為我們殫精竭慮,陪同我們度過了那緊張而快樂的歲月🍱,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負責我們英語學習的基礎課部的簡老師💂🏻‍♂️,一位年過半百的女同誌✡︎🐮,身體有病🛀🏽🏇🏻,形象憔悴,但總是按時來輔導我們的英語學習。閑談中她告訴我們👩🏿‍💼,她還專門找剛從美國回來的華人,咨詢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請對方為我們的輔導讀物錄音♿️,用於我們的學習輔導,真是用心良苦!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宋•文天祥《正氣歌》)。教授👴、老師們忠誠於教育事業,煥發出凜然正氣和拼搏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追求知識的欲望😤,鼓舞著同學們不斷進取❌、刻苦鉆研。

當時的學員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8️⃣,都是20來歲的青年💐,懂得學習知識是自己的首要任務☝🏼,“四人幫”出於他們的反動政治路線和陰謀宣傳的“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在廣大學生心目中,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學生在教授、老師面前終歸是晚輩,以學生身份去“管大學”、“改造大學”,那簡直是無稽之談🤓!雖然有時也不得不表面上應付當時的政治鬥爭,但老師和同學成天投入的還是教育和學習,大堆的課程教育學習在一門一門地進行和完成🤽🏻。每年的寒假只放14天🤟🏼;每年的暑假只放40天。開校後每周只休息1天,其余6天時間總是安排得滿滿的:早晨630起床集合做早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晚上10點響鈴統一熄燈就寢。同學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晚自習在專業課教室或者寢室復習或預習🧑🏼‍✈️;平常課余和星期日學校圖書館總是座無虛席💅🏽,充滿學習氣氛。三年半時間裏,同學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如饑似渴、爭分奪秒地吸取知識,以實際行動抵製了“四人幫”及其爪牙的荒謬理論。

不顧禁令,沖破阻力,淩晨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

197618日👜,共和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不幸因病逝世,“四人幫”極其在意昂体育平台的爪牙由於懼怕周總理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威望🚀,規定師生“不準做花圈,不準做挽聯,不準出校門”等等,禁止師生舉行和外出參加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層層傳達到各班級。一時間,學校內飄蕩著壓抑和恐怖氣氛。

但是,“四人幫”的淫威絲毫無損於師生們崇敬周總理的心情🦾,一直等待機會悼念周總理,以了卻胸中夙願。

43日📯,星期六,第二天既是星期日,又是清明節。我們班除少數同學因課題需要未回校外,其余全體同學,經過充分安排準備,親手製作了一個大花圈⁉️,從學校工友處借來人力三輪車,載著花圈,子夜出發🍎,手扶花圈簇擁而行。大約淩晨3時👷,來到天安門廣場,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將花圈端端正正地擺放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欄桿前🎼🏄‍♂️,排著整齊的隊列❌⛑,在班黨支部副書記王長明同學的帶領下🤹,集體三鞠躬,默哀,帶著抽泣和哽咽,齊聲宣讀了我們的悼詞,向周總理表達了“將四個現代化建設進行到底”的誓言和決心。然後,環繞紀念碑四周,觀看人民群眾悼念周總理的花圈、花籃,閱讀聲討“四人幫”🧔🏿、悼念周總理的詩詞👩‍🍳、挽聯和橫幅🏊🏽‍♀️👨🏽‍💻,從層層疊疊、堆積如山的花圈、花籃和詩詞、橫幅、挽聯中,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的巨大力量🏘,久久不肯離去👵🏽。原路返回學校時👩🏻‍💻,已是“東方既白”的清晨🛩。實現了悼念周總理的夙願,心中有一種由衷的滿足和愜意。

經當時了解👮🏽‍♀️,意昂体育平台的許多班級和廣大師生👼,不約而同地在清明節那幾天𓀎,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悼念和緬懷周總理🧖🏽‍♂️。之後一兩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事件》一文,各大媒體紛紛登載。

1976106日,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消息傳來,全校師生興高采烈,歡呼雀躍。1024日,全校師生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召開的粉碎“四人幫”慶祝大會👲🏿。

後來🕜,黨中央為1976年清明節前後人民群眾在天安門廣場上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平了反,認定那是一次人民群眾反對“四人幫”的群眾抗議運動🕢。

後語

19771月,我們班34名同學畢業離開學校💂🏼,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36年過去,進入2013年,當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同窗交契的34名同班同學都已年逾花甲,邁入 “耳順”之年。由於歷史浪潮的蕩滌,人生經歷各異🚚。但是,不管從事哪一行業、何種工作,由於當初學校的培養和老師的教育,36年過去,34人中,有廳級領導幹部,有博士生導師,有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也有在海外因事業成功而成為所在國華界名人的🤵🏼,更有腳踏實地,幾十年如一日,在技術和管理崗位上兢兢業業,含辛茹苦的默默耕耘者!如今🙋🏽‍♀️,除1人不幸病逝外🧼,其余大多數人退休後仍被不同的單位返聘,發揮余熱⛑,體現著可貴的社會價值👊。

我們班同學的實踐證明:這批當年被稱為“工農兵學員”的特殊年代的大學生,在此前的幾十年中,發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曾在不同領域,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發揮過應有的歷史作用。這得益於在那特殊年代裏師生攜手開展的正能量抗爭🥎;歸功於學校的培養,歸功於教授、老師的熏陶和哺育!

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1973級(強31班)師生合影

相關新聞

  • 042021.01

    奮進的強三一班🚱,難忘的心靈家園——回憶20世紀70年代的大學生活

    對上過大學的人來說,大學時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期。1973年9月至1977年1月,我在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強度與振動專業強31班學習。我們班一共35名同學,是1973年9月入學的。入學前👐🏿🤽🏽‍♂️,按照國務院批轉《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由所在單位推薦出來🫰,再經所在省市舉行的高校招生文化考試後擇優錄取🌖👩‍🌾。35名同學🤟🏽,作為工農兵學員🌈,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行業和崗位,都有三五年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既有年輕人的蓬勃朝氣...

  • 012022.07

    奮進的強三一班 難忘的心靈家園──回憶20世紀70年代的大學生活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32016.03

    回憶我的大學生活

    憶起清華生涯🍻,我對剛入學的那段時間印象最深😨,好多事情歷歷在目🙇🏽‍♂️。也許是因為初到一個新集體的新鮮感和興奮勁使然吧☝🏻。

  • 162021.06

    回憶70年前的學生生活

    我今年93歲了,現在僑居於美國西雅圖。1987年,我在河北工業大學離休,之前是該校自動化系教授。我於1947年9月考入電機系🧕🏼🍞,至今已有74年了。

  • 222021.02

    重拾大學生活和同學的泛黃記憶

    重拾大學生活和同學的泛黃記憶

  • 302016.03

    我的大學生活軼事

    走進南門,路人告訴我,新生報到要到1號樓,就在這條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路的盡頭🫱🏼,還得向左拐過去一大截!——“偶倒”!!要知道我當年可是一手提著一個沒有現在....

  • 122021.01

    70年前西南聯大學生王積濤留美影錄

    1944年,在西南聯大化學系畢業做助教已三年的父親王積濤考取清華第六屆庚款留美生(製藥學)📽,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1947年獲碩士學位,1949年在普渡大學研究院獲哲學博士學位。下面是近來找到的幾張70年前他在普渡大學及其它地方與正在各學科專業就讀、訪問的一些中國學生🧍🏻、老師的合影照片,其中有幾位聯大意昂(帶*號者)。括號內為後來他們的研究專長及本科畢業學校(有的人名還不清楚🤹‍♂️,如有讀者認出望與筆者聯系)...

  • 292022.03

    空8班和我們的大學生活

    時光荏苒🚓,之前一直認為還非常遙遠的畢業20周年轉眼就要到來👚。以前只是在園子裏看著一群群的老意昂返校📪👷🏻,感覺這樣的日子還在並不遙遠的記憶中👩🏿‍🦰。所以便在“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中,回憶一下我們這個團結的班集體——空8。很多人一聽到我們的班號🐄,就覺得很有佛性,盡管我們費盡口舌來解釋這個“空”並不是“四大皆空”的空,而是空調的“空”。我們1998年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上的專業名稱是“供熱通風與空氣調節”👲🏿,在學校是小專業,...

  • 192021.03

    劉坤林🤭🕵🏽‍♂️:世紀鼎之憶——回憶2000年世紀鼎落成之情

    七零畢業三十載,執教學研業有成👂🏽。清華底蘊修在身,用之鑄業有奇功。欣悉欲立世紀鼎,你我他都樂融融🩺🧔🏽‍♂️。銅鼎落地助清華🕐,不疑來日有巔峰

  • 232008.06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