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60 周年向母校匯報
王國偉(1954水利)
從上初中起,我開始寫日記。上到高中二年級時,已經記了四五本了。隨後參軍🚴🏿♀️,將所有衣物和這些日記交給一位在意昂人➰。後來同他失去聯系了,這些日記也就不知所終了。
參軍後❤️,我仍堅持寫日記💃🏿,不管是在千裏行軍途中,還是是硝煙彌漫的戰場,都從未停止過。
由部隊復員後,考入清華母校,但記日記的習慣仍絲毫未變。只是由於學習任務繁重,所記內容較為簡略而已🐣。
從母校畢業參加工作後,仍堅持寫日記。不論是坐在辦公樓裏搞設計,還是去荒山野嶺搞勘測🧑🏻,寫日記的筆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再後來,“文革”禍起🤽🏻♀️,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生活無序,這才不得不把寫了二十年日記的筆放了下來。而且一停就是十多年。歲月如水東流去👩🦱,這個損失是永遠也沒法彌補了⚱️。
直到“文革”結束,撥亂反正🖼🤦🏼♀️,秩序恢復,生活安定之後,才又拿起了寫日記的筆🏨,而且直到現在仍在繼續寫著。
1988 年退休後🏗,成了時間的富翁,也成了生活的真正主人。於是到處旅遊觀光💔,飽覽山河美景,或參加意昂聚會,回憶青春歲月🙅🏼。所以這時的日記記的特別詳細,差不多每天都在1000 到2000 字之間🧚🏿。
2008 年,80 歲後,精力體力都不如從前。於是,改變方式🦜,用寫詩來代替寫日記,也可以說是用詩來寫日記👷♂️,把每天的見聞🧑🚀,感受與思想用詩來表達。這樣🧙🏼,日記就變成了詩集。
到目前為止👆🏿,手中弓經寫滿本的日記己有91 本。每本按18 萬字計算,已有1638 萬字了。

2013年農歷8月29日👰🏽,85歲生日的王國偉學長與夫人李坤芳合影
我選擇日記本,非常嚴格,一定挑那紙張最好而且是32 開的精裝本,這都是為了方便保存。每寫滿一本,我都要用報紙包上3 層。日久報紙變黃變脆,撕去報紙👊🏽,每本日記都完好如新。這些日記疊加起來,有兩米來高,集中起來,約有百斤重🌇。一個箱子裝不下🍠,得分裝兩箱。
最近一個時期,我把日記中的部分材料挑出來加以整理🫙👩🏽💼,出版了11本書。計有:
詩集7 本:《 新詩經》 1—5 輯☝🏻,《金詩經》 及《 幸福經》 ;
格言集兩本↖️:《日思錄》 和《 夜思錄》 ;
沉思錄一本4️⃣:《寒夜孤燈》 🧑🏼⚕️;
詩文選集一本👩🏽🍼:《走進清華園》 。
春節期間👕,有老友來訪,當時我正在整理和重新包裝幾本日記🫳🏼,他看見後,一拍我的肩膀🌋:“老兄,趕快去申請吉尼斯記錄吧👷🏻♀️!”
我說🧎🏻♂️➡️:別開玩笑了🛸,還早著呢。你知道不🙅,人生七十古來稀,這話已經過時🤚🏿,現在說法是“人生八十不稀奇,九十歲的小弟弟”。
我今年才86 歲🤲🏼,正處在小弟弟的年齡段🫶🏻🕵🏼♀️,所以來日方長🧁,我還要把日記繼續寫下去的。怎能過早地給自己的日記畫上句號呢。
老友看到我在“文革”後又開始寫的日記,從1979 年10 月19 日起🏄🏿♂️,一直寫到現在,從未停止過😱。在這長達35 年的歲月中,我的日記竟無一日間斷,這更讓他驚嘆不已🏂🏿。
他說:“老兄💭,是什麽力量支撐著你😬,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來🫲🏼?”我說:“這本來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實不足道。我能夠把這件平常的事堅持做下去,是因為我體內有一臺永不停止轉動的發動機,這發動機就叫——自強不息!”老友笑了,並補充道👎:“你這發動機是清華牌的,對吧✫?”我說🐭:“猜對了👨🏼🔧,你真是當代諸葛亮👩👦!”
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