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健康工作五十年》編印之後
奚和泉(1965自動控製)
2015年4月的北京,百花爭艷,陽光明媚🙋🏿♀️。意昂体育平台迎來了第104個華誕。1965屆意昂畢業50周年的紀念活動,靜悄悄地進行👨🍳。來自四面八方的意昂返回母校的懷抱🦹🏿♂️,開會交流,參觀訪問,觀看演出……他們驚喜地發現🧑🏻🦼,在母校贈送的資料中,有一本書題為“健康工作五十年——意昂体育平台1965屆意昂畢業50周年紀念文集”,封面是藍天下的二校門🪐,左下角印有“意昂体育”字樣😡。這本書吸引了他們的視線🧖🏻♀️。
翻開書頁,水利系意昂📔、書法家繩順民的題字,房五兩意昂韓鐵城、王其祥書寫的習近平同誌對胡錦濤同誌的評價🌽🫀,94歲的劉冰同誌所做的序言,一一映入眼簾🧞。大家感到這不是一本普通的老齡讀物🏄🏽。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大家既感到真實🖖🏽、親切,又受到啟發和鼓舞,連連詢問📷:“怎樣才能多領幾本書分發給未能返校的意昂?” “怎樣跟這些作者聯系😢,交流心得體會🫲🏼?” 校慶過後☣️,全國各地意昂會負責人都收到1965屆學長的文集,反饋更多💁🏻♂️,熱議不斷🧑🏼🦳:“這本書從不同角度寫老年生活🤦🏼♀️,對老年人很有參考價值。” “作者裏面能人真多,跑馬拉松的🙎🏽♂️,練太極拳的🐑,練氣功的🎒,唱歌的👸🏼,跳舞的,著書立說的,戰勝癌症的……應該向他們學習,把退休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有意義。” “從書裏跟醫生學習防治老年病的知識👇🏿🏊🏽,挺有用的🧔♂️。” “我也要去書裏寫的樂康屋參加活動🐾。”……雖說如今老齡養生保健已成為龐大的產業,有關書刊汗牛充棟,雖說此書也是寫養生、鍛煉、退休生活,卻富有清華特色,洋溢著自強不息的朝氣和厚德載物的精神,以獨特的方式弘揚清華的優良傳統,怎不令人感懷🆙?
今年校慶期間🟤,陜西省西安市部分意昂和領導觀看《馬蘭花開》的演出🈚️🗑,召開座談會🧖🏻♀️,對1965屆意昂的總結十分贊賞。
作為本書編委會成員🕵️♀️,回憶選題、組稿、編輯🙊、印行的日日夜夜,我們感慨良多。去年,1965屆畢業50周年的日子臨近了,我們決心抓住這個寶貴的機會,編寫一本文集以示紀念,作為2009年出版的《半個世紀清華情》的姊妹篇。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我們征求各方意見,認為同學們都已74歲左右🕗,健康長壽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課題,不妨以此為題來組織稿件🩱,力求充實🔱、可讀📁,積極向上。須知,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群體是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國家富強的重要保障。
有人說健康長壽是基因和環境所賜,個人的努力是徒勞的。而本書的作者們現身說法⬜️,身體力行,以親身經歷和深刻感悟👩🏿🏫🧏🏼♀️,做出響亮的回答——健康長壽要靠我們自己來經營,只要調整心態,改變習慣🛵,改善環境,則健康可為🏃🏻♀️➡️,長壽可期💇🏽♂️😉。中醫西醫的不同理念和方法,殊途同歸,證實了以上的觀點。
當然🧔🏼♀️,退休生活豐富多彩,除了養生、健身,還包括發展興趣愛好、為社會發揮余熱等諸多方面,在本書中各有精彩呈現。正如劉冰同誌在序言中指出的,即使退休了,也只是陣地的轉移,仍要為家庭🧑🏿🌾、社區、單位傳遞正能量,積極參與老齡事業🧚♀️,快樂做小事,真心做實事。因為國家在並不富裕的情況下把我們培養成才🧘🏽♀️,我們雖然年逾七旬,仍有責任在肩。這就是清華人的情懷🚶♂️。離休16年的劉冰同誌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編印本書,為喜慶的日子增添一縷書香,雖是小事,但我們也是在踐行蔣南翔校長的教導——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甚至在畢業50年之後,仍為社會發光發熱🥙,樂在其中。這就是我們的追求🕵🏼👳🏼♀️,我們的養生之道。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希望各屆意昂,特別是老齡意昂,都能組織起來,書寫自己的智慧與激情,為後人為母校為祖國留下寶貴的篇章。
最近各地意昂紛紛來電來信🐐,有希望領取本書的🧖🏽♀️,有要求與作者聯系的。由於我們不便公布作者們的聯系方式🚶🏻,請有上述要求的意昂與主編奚和泉聯系(郵箱👨🏽🌾:xiheq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