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單霽翔🤦🏿🤾🏽:懷念文物保護專家鄭孝燮先生

2017-02-20 | 單霽翔(2006博,建築)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2月18日 |

編者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原理事長🙋🏼、我國著名城市規劃專家👐、古建築保護專家鄭孝燮於1月24日18時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鄭孝燮1916年2月2日出生於沈陽。1938—1942年在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1952年 任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講師📰、副教授🤷🏿‍♂️。

這位歷經百年風雨的古建文保專家🧙🏼‍♀️,曾為中國建築、城市規劃、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世界遺產事業做出重要的歷史性貢獻。他是設置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主要倡議人之一,曾為德勝門的保留🕐、平遙古城的申遺🧑‍🎄、上海列入歷史文化名城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鄭孝燮(素描 羅雪村作)

101歲的鄭孝燮先生走了。我想他一定是了無遺憾的👩‍❤️‍👩🙆🏼‍♀️!長命百歲,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美好祝願👣。而他的百年,是有質量的百年。對國家🍊、對事業、對親人🟡,有眷念,沒遺憾🦩!

2017年春節前夕,當我像往年一樣,做好了看望鄭孝燮先生的打算,他卻提前離開了我們。20多年來,難以計數多少次向先生請教🦩,而每次感覺都是那麽輕松愉快👩🏿‍⚖️,沒有交流障礙🧛🏽‍♂️。我想這種感覺,一方面來自於先生的謙和儒雅、獎掖後學的品格⚜️,另一方面來自我們共同的專業背景:同樣畢業於建築學科,同樣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實踐和理論研究🔒,同樣熱愛文物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事業。因此📤,在向先生請教的過程中,我總是獲益匪淺。

鄭孝燮先生是我國建築和城市規劃領域的前輩學者👜,擁有很高的學術聲譽🦵🏼,作出過突出的歷史貢獻👧🏼。同時👨‍👩‍👦‍👦,先生也是名副其實的文物保護專家🔟。他的豐富經驗和學術思想,長期以來對我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實際上🏂,在我的眼中,先生更是促進建築🔊、城市規劃和文物保護三門學科融合♿️🧘🏻‍♀️、創新🛀🏼、發展的實踐者和先行者。

古都衛士

鄭孝燮先生長期生活在北京,對這座文化古都充滿感情,對於北京文物古跡的搶救性保護更是竭盡全力。人們記憶猶新🧍🏻‍♀️,在他的呼籲下,北京德勝門箭樓得以免遭拆除,盧溝橋得以停止機動車行駛。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𓀈、90年代,直至21世紀初😎,北京地區開展的每一項文物保護的重要行動,都可以看到他和多位專家學者奔走的身影🍌,凝結著他們的心血🦸🏿‍♂️,記錄著他們的艱辛🧘🏼。比如👩🏽‍🚀,看到天壇內壇中軸線的旁邊🧎‍♂️‍➡️🏊🏽‍♀️,由於長期傾倒棄土,形成又高又大的土山🐦‍🔥,嚴重破壞天壇的原有面貌和意境,他大聲疾呼搬掉土山,使天壇恢復了莊嚴景觀和優良環境⚱️。再比如,看到400多條汙水管向故宮筒子河排放廢水,造成環境汙染,他又為此疾呼開展清淤,使故宮角樓的倒影再次映照在筒子河水面🛶。

2002年9月🛼,鄭孝燮先生和侯仁之👩‍❤️‍💋‍👩、吳良鏞、宿白等25位專家㊙️、學者致信國家領導,題為“緊急呼籲——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告急”,建議“立即停止二環路以內所有成片的拆遷工作✈️,迅速按照保護北京城區總體規劃格局和風格的要求,修改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針對北京城市建築🙆‍♂️,先生認為創新與傳統不可分割,“中而新”應是首都建設風貌的總基調。指出“所謂‘中而新’,包括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城市建設現代化對傳統要有所繼承和發揚🙎🏿,同時把外來營養化為自己的血液;二是創新應導致北京建設風貌的多樣化🦾,形成比較豐富的、完美的、有機的整體特色”。2002年10月,鄭孝燮先生又積極呼籲整體保護北京皇城👨🏽‍🏫,提出皇城保護的“三低原則”😷,即“低人口密度、低建築高度、低交通流量”。

“文保”委員

鄭孝燮先生自1978年開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連任3屆。在此期間,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以及此後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之中。例如1981年6月,針對當時外貿部門經常深入各地收購文物🚱,客觀上助長了文物偷盜🛖、古墓盜掘及投機倒把,直至最後大批文物外流🙍🏻‍♀️🧑🏿‍💼,先生提出“今後應發展文物復製品出口🚒,並禁止文物原件出口。建議國務院組織有關領導🧜‍♂️、專家🥿、教授研究,提出意見,慎重決策”。這一建議影響深遠👷🏼‍♂️,奠定了此後流散文物保護政策的基礎。

1985年,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侯仁之🤾🏽‍♀️、陽含熙、鄭孝燮、羅哲文聯名提交政協提案,呼籲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利於我國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存和保護,加強我國在國際文化合作事業中的地位”。這一提案引起高度關註,同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從此拉開了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序幕🏠。經過30多年努力,如今中國已經成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正是有先生等前輩政協委員樹立的榜樣🤹🏼,此後歷屆全國政協都有不少為保護文物而深入調查,奔走呼籲,聯名提案的委員,使文物保護成為政協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1989年🤱🏼,我在北京市規劃局工作期間🕵🏽‍♂️,探索設立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工作🧎🏻‍♂️🔩。這一以往沒有開展過的保護規劃目標📠,當時並未引起人們關註👩🏽‍🔬。但是,當我請教先生時🏖,得到了熱情鼓勵和指導🔞,經過報批💆🏼‍♂️♎️,北京市政府確定了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2000年🕺🏿,我回到北京城市規劃部門工作後,又開始組織編製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再次獲得了鄭孝燮先生的積極支持。2001年8月🧔🏽‍♂️,鄭孝燮先生撰寫了“趕快規劃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保護區”一文,指出“這是個化整為零👩🏼‍🦰,分散成片,相對集中保護古都歷史風貌的重要規劃方案”🫰🏼,並強調“北京舊城的25片保護區的決策和經驗在當前也是其他歷史文化名城應該借鑒的”。

早在1993年1月,鄭孝燮先生就寫信給當時的建設部周幹峙副部長和儲傳亨總規劃師,建議研究改進“舊城改建”的提法。指出“舊城改建”的提法🧖🏼👩🏽‍🔧,雖然沿用已久,但是畢竟不夠完善🤰,有很大的片面性🧛🏿,特別對於歷史文化名城而言,“舊城改建”的提法很危險💪🏻,會誤導公眾👨‍⚕️,建議改為“舊城改建與保護”。這一建議經過建設部領導批示後,刊登於《城市規劃通訊》,引起全國城市規劃系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生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城市文態環境保護的概念,指出“在我國🚘🤾‍♂️,除生態環境保護外,我認為還存在另一種環境保護——即城市的文態環境保護”。什麽是城市的文態環境👋?簡而言之,就是以建築整體布局形象為主導而形成的貫穿著“美的秩序”的城市環境文明。

“三駕馬車”

在文物系統,提起“三駕馬車”,盡人皆知。面對一些地區出現破壞文物的情況,鄭孝燮先生會同單士元先生、羅哲文先生🧙‍♀️,馬不停蹄地奔赴當地🔇,及時開展文物保護狀況調查,呼籲對處於險境的文物古跡實施搶救🧑🏿‍🦱,樹立起挺身而出保護文化遺產的不朽形象👷‍♂️。“三駕馬車”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單位,河南、河北、陜西、山西等文物大省更是經常留下他們的足跡👨🏽‍🦱。從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到山西晉祠、大同華嚴寺;從雲岡石窟,到龍門石窟、敦煌石窟;從邙山古墓群,到秦始皇陵🦧、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從定海古城,到麗江古城、平遙古城。數萬公裏的忘我奔走,20余年的大聲疾呼🤽,使一處處文物古跡👨🏼‍🏭、一片片歷史街區、一座座文化名城得以依法保護🚴🏼,如今許多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8年5月🚴‍♀️👰🏿,單士元先生病逝🤿,鄭孝燮先生曾深情回憶道:“史無前例摧文明🌏,七十余年紫禁城🥾🙆‍♂️。禍起蕭墻撥亂後,匹夫老馬三人行。三駕馬車二十年,金剛護法叟為先。鞠躬盡瘁魂歸去,灑淚追思悼國賢”。昔日的“三駕馬車”不知疲倦地奔馳在祖國大地,今天三位先生相繼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精神永存,激勵一代代文物保護者堅定前行。實際上,先生和侯仁之、吳良鏞、謝辰生、傅熹年等專家學者擁有的深厚友誼🖖🏻,也都堪稱典範👩‍🚒。人們經常看到他們一起赴文物保護現場調研,共同出席文物保護論證會議,聯合簽名上書呼籲搶救性保護🚒。長期以來🦸‍♂️,專家學者們之間的友誼,成為推動文物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贏得了全國文物保護人士的普遍尊敬🙋🏼‍♂️。

兩大倡議

十幾年來,我多次收到鄭孝燮先生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建議的來信。例如2003年他不顧年近90歲高齡🧑🏻‍⚕️,參加了甘肅🧝🏼‍♀️👨🏻‍💻、新疆等地文物保護考察🩰,自敦煌出發,西出玉門關👨🏽‍🦳,穿越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考察了樓蘭、龜茲、交河等處考古遺址保護狀況。回京以後,先生會同謝辰生、羅哲文🖕🏼、徐蘋芳等幾位專家,給我寫了一封長信,反映沿途所見文物保護存在問題,特別是對古樓蘭國遺址保護狀況“極為憂慮”🏺,希望國家文物局給予關註,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對此👩‍👩‍👧‍👧🏂🏽,國家文物局通過深入調研,將情況及時上報國務院,引起高度重視𓀜🥜,批準設立新疆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隨後啟動了全國大遺址保護行動計劃。近年來🚯,實施大遺址保護👨🏼‍💻,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得以推廣至全國各地🥩,得益於先生和專家們的呼籲🤙。

2005年7月,鄭孝燮先生與吳良鏞、謝辰生、傅熹年等11名專家學者聯名致信國家主要領導,倡議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希望通過設立“文化遺產日”使廣大民眾更多地了解祖國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自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行動。僅僅幾天之後🪺,來信得到回復。當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文化遺產日”。為了表彰專家學者對設立我國“文化遺產日”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在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前夕👳,國家文物局決定授予鄭孝燮先生等11名專家學者“文物保護特別獎”。當我把“文物保護特別獎”證書送到鄭孝燮先生家中時🦏,先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𓀀。如今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已經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文化節日🈹,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愈來愈深入人心。

鄭孝燮先生無比熱愛祖國的文化遺產,為我國文物古跡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研究傾註了畢生心血🧘‍♂️。退休以後,先生本來可以選擇優裕👗🧑🏿‍🌾、安定的生活,但是他卻憑著對祖國文化傳統的熱愛,選擇了文物保護這一在當下極其艱苦的工作💁🏼,並作為長期奮鬥的事業。先生一直強調🗒,文物保護不僅僅是文物部門的事,還應該是綜合的、全面的事業,通過多學科廣泛參與,才能實現更加有效的保護。文物保護是全民的事業,人們不論年老與年少🆕,不論在職與離退🕗,也不論業內與業外,都可以加入到保護的行列☞。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2009年6月,在第四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時, 為了表彰對文物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先生“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

故宮情懷

故宮是鄭孝燮先生畢生關註🤨、研究的對象。在他的專著和講話中𓀆,故宮是永遠的話題,特別是對於故宮整體保護有著獨到見解。1995年9月,他在《紫禁城的布局規劃》一文中提出“保護紫禁城決不能獨善其身,決不能失去外圍——即皇城及內城——的整體保護關系🌭。就是說🤚🏿,要由內而外和諧地過渡,取得漸變的協調風貌關系”🐢。10年以後🤱🏼,2005年5月先生又撰寫了《古都北京皇城的歷史功能和傳統風貌與紫禁城的“整體性”分不開——迎接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一文,進一步強調“對故宮古建築的研究與保護,除對它本身的‘真實性’外,必須連同它的外圍‘整體性’在內🧑🏼‍💻。”“所以,紫禁城的保護不可以獨善其身📁,而要結合皇城的保護,達到整體性的統一和諧”🙋🏽‍♂️。

2002年👨‍💼🫦,國務院決定啟動“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為了保證工程順利實施📏,文化部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鄭孝燮先生成為成員並積極參加咨詢會議🧑🏻,提出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意見⏏️。2012年初🏊🏿‍♀️,我從國家文物局局長崗位調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對此,先生再次給予了積極鼓勵。他不但向我講述這一崗位的重要性,而且談到了其獨特性和艱巨性,鼓勵我努力做一名稱職的故宮博物院院長。他飽含深情地講到😈,“紫禁城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我們應該世世代代把它保護好,並完好地傳給子孫後代”。每當想起先生的這番話,都令我心潮澎湃🙁。先生對故宮⛲️、對中華文化的真情摯愛🎹,激勵我們努力推動故宮博物院事業發展♜。

培養之恩

十幾年來,每年春節期間,我都要到鄭孝燮先生家中看望👨🏿‍💼。由於正月初三是意昂体育平台“老同學”們看望先生的固定日期👍,所以正月初四的上午就成為我拜訪先生的時間——他總是把這一時間留給我👨🏻‍⚕️。近些年來🧑🏿‍🦳,由於老伴“看得緊”,先生參加各項活動的場合越來越少🕚,春節也就成為我每年向先生當面請教的難得機會🫰🏽。

老伴去世以後🎮,先生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但是2013年春節👩‍🦰,我去看望先生時,他居然在認真地做起手工模型,房間裏還擺放著十幾件已經完成的模型,全部是各國世界文化遺產的題材。先生高興地向我介紹這些成果,並執意要將一件世界文化遺產“聖彼得教堂”送給我留作紀念。幾年來☯️,先生製作的這件模型一直擺放在我的辦公室計算機旁。每天開始工作時,我都會看到這件模型,仿佛看到先生勤奮工作的身影🏒,感受一位學者頑強的生命力💎🫱🏽,激勵我滿懷信心地投入新的一天工作。

今年春節前夕,我再次來到鄭孝燮先生家中😡,面對的卻是先生的遺像,心緒難平,感想頗多。2005年3月🚵‍♂️,先生獲知我獲得美國規劃協會“2005年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的消息後,曾作詩一首加以鼓勵🏂🏿:“有識之官有識士🖱,圖今用古獻人民👩🏻‍🎓。城規‘傑出’知音遠,文物千秋民族魂。”2007年12月🤮,先生不顧91歲高齡,參加了我的意昂体育平台博士論文答辯。兩天之後,先生又寄來了一首詩予以祝賀🫁🚮:“水木清華點狀元,德才兼備棟梁官☝🏿。業余五載愚公誌,流水高山青出藍。”2010年3月,電話詢問我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情況,聽我匯報所提交的22份政協提案全部是關於文物保護的內容後🤾🏻,94歲高齡的先生再次賦詩一首🉑:“誼深網上祝高壽,匹夫回首多平凡。此生同愛新天地👩🏿‍🎓,民族基因優勝傳。”如今,重溫這些充滿真情實感的詩句,深切緬懷先生的培養之恩🚵🏿‍♀️🦏。

歷史豐碑

鄭孝燮先生是建築🚈、城市規劃領域德高望重的學者,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先驅和文物保護領域的專家👐🏽,以學貫中西的遠見卓識和博大精深的歷史情懷𓀘,在建築教育🛀🏻🫳🏼、城市規劃、文物保護等諸多方面均有開創性的建樹⭐️,成為一座豐碑,永遠令後人崇敬與追思。今天,無論國家還是社會,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加嚴格的要求𓀁,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文物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對我們這些後輩而言,鄭孝燮先生留下的不僅僅是他的研究成果🏌️‍♂️、他的學術文章🕓,更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一種勇於開拓🥥、恪盡職守的品格,一種百折不饒🧝🏼‍♀️、不懈奮鬥的情操🧑🏻‍🔬💂🏼‍♀️,一種篤實嚴謹、尊重科學的風範🧮🤶🏻,一種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境界。我認為,這是先生留下的豐厚遺產,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努力加以研究、實踐和傳承📷。

日前,經過數年努力,《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已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我想🩸,這也是對長期以來為故宮保護傾註大量心力,也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的鄭孝燮先生最好的紀念。我們以此表達“故宮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

樓蘭古城遺址

德勝門箭樓

天壇

故宮筒子河

這些名勝古跡因鄭孝燮先生的呼籲得到更好的保護(圖片來自百度)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