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房木生💂🏻:去清華北大看風景

2017-11-13 | 房木生(1992級建築) | 來源 微信公號“共生風景” |

為清華園、燕園定下首期校園風格的是美國建築師墨菲 Henry K.Murphy

清華園因為他而西洋味十足

燕園則因他而透著中國古典文人園的詩情與畫意

1914年,大概是初到中國罷🛣,墨菲在規劃清華校園時🤷🏼🙇‍♀️,將保存完好的中式園林“清華園”(工字廳)輕輕地避開了𓀓🤏🏻,作現狀保存。而在它的東邊和北邊,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園林的手法🎾:大大的草坪👩🏽‍🔬、長長的軸線、西式的建築。於是,1911-1920年間👩🏽‍🚒,由大禮堂、科學館🤾、同方部、清華學堂🫵🏿、體育館及圖書館等西式院落組成的早期建築先後落成🐯。這批建築大都采用紅磚砌築,為校園中心區定下了一個明顯的基調🔮,清華師生喜歡形象地稱之為“紅區”🏃🏻‍♂️‍➡️⚓️。

到1920年📣,已在中國“摸爬滾打”數載的墨菲大概已經對中國的古典園林建築有所了解🍐🦄,且為其所吸引🏃🏻‍➡️。在為燕京大學校園作規劃時⚪️,他熟練地運用起了中國的古典造園手法🚮:因地製宜、多軸線穿插、散點地布置建築院落。他將校園主入口(西門)及主教學樓群(貝公樓一帶)朝西布置🧑🏽‍💼,借景西山;圍繞著未名湖,北部安排男生宿舍(現德、才、均🪕、備等齋),東部安排體育活動場地與公共設備用房👄🐪,南部廣闊地帶布置公共活動房(現南、北閣)、教學用房(現俄文樓)💣🔷、女生宿舍(現一至六院)及教工宿舍(燕南園);建築采用中國傳統風格☑️,亭🏍、臺、樓、閣兼有🧑‍🦼,甚至將校園的製高點水塔也設計成通州一座密檐磚塔的樣式🚝,放在未名湖東南角。這樣,到1929年,一座有山有湖,有塔有亭🤸🏻,粉墻紅柱、古色古香的中國園林式校園便基本落成。

墨菲最初規劃的部份,可謂一錘定音🏏,如今已分別成為兩校最具特色的環境景觀👰🏿‍♀️。這種特色也分別得到兩校新規劃者的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校園環境。

清華園內,橫貫東西的主校道旁,有一座白色三拱的“牌坊”,大拱兩側各嵌兩根陶立克西式立柱,上有清末要臣那桐書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它便是清華建校之初的主校門──二校門👨🏿‍🍳。

二校門往裏👨🏽‍🔧,穿過林陰道,前面豁然便是一方綠色的大草坪💁🏼‍♀️。草坪那端,穩穩當當端端正正坐落著的是巍峨的大禮堂🪸:泛著銅綠的圓頂、紅色敦實的墻身,四根漢白玉大石柱撐起的白色門廊以及泛著金光的大銅門,它是清華園的標誌🐹。而位於大草坪正南端😤,1920級意昂贈送的日昝上刻著的“行勝於言”,也將清華師生這種樸實進取的性格特徵表露無遺。

大草坪東側🕴,有誌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部🚊,及清華學堂。清華學堂是二層的德國古典風格式建築👮🏼‍♂️,青磚紅瓦,坡頂陡起,細部精美💦。入口設在轉角處,上有那桐書寫的清華學堂”四字。1925年起,學校在這裏增設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人在這裏薈聚🗝,培養了整整一代國學”研究家🧛🏼‍♂️🧖🏿。建國初期👦🏿,梁思成為主任的清華建築系入此樓,曾成為建築系專用系館🎛。

大草坪西側👽,大禮堂的西南,有一座外觀普通的三層建築暗紅的磚墻,灰色的坡頂,除大門上方刻有金字🧫:SCIENCE BUILDING”及科學”以外🦨,裝飾極少。它卻是20世紀中國科學史上不能忽略的建築物──清華科學館。葉企孫、吳有訓👷🏻‍♀️、薩本棟、趙忠堯♿、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王竹溪👙、錢偉長🥷、林家翹🛌🧌、朱光亞🚵‍♂️、周光召、李政道、楊振寧🦸🏼‍♀️、趙九章👊🏻、陳省身🧥、華羅庚……單從這些在中國乃至世界燦若群星的科學家名單上,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對這棟建築產生敬意。站在這座建築前,很容易使人想到著名的北大紅樓♧👳🏼,北京沙灘那邊連系著蔡元培🦵🏿、胡適、李大釗、魯迅、陳獨秀👌🏻、毛澤東、錢玄同👨‍🏫、辜鴻銘等名家的紅樓😲。從某種意義上講,清華科學館與北大紅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份量是一樣的。

大禮堂後面的圖書館散發著濃郁的書香。清華圖書館的首期工程始建於1916年,1930年及1989年兩次擴建都表現出了設計者對老建築的高度尊重,同時又不無創新,在中國現代建築史上享有盛譽。第一次擴建的設計師是清華意昂楊廷寶,他與梁思成並稱“南楊北梁”。第二次擴建則由清華建築學院教授關肇鄴院士主筆設計🍔。楊廷寶通過高起的入口門廳實體與舊建築連接,而關肇鄴則通過新老建築圍合而成的院落👦🏿,即虛體避讓的入口空間與老建築形成對話,兩者都非常巧妙,令人嘆絕☎️。楊廷寶設計的入口空間(門廳)通過門前臺階拾級而上直到二層,門廳不大,卻有古色古香的拱券、地板細部及優美的弧形樓梯,讓人感覺一種溫馨的文化氛圍🍡。而關肇鄴設計的入口院落風格突出的是寧靜,讓這院落有股醇香的人文氣息,令人陶醉👨🏻‍💻。

大禮堂往西有一處幽靜的池塘🎩,人稱水木清華”。晉人謝琨詩雲🦹🏻‍♀️: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湛清華💁🏻‍♂️☺️。”清華”一詞即來源於此。工字廳的後廈至此一變為水木清華”一區的正廊,上懸一聯曰:檻外風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洵間是仙居。”不大的池塘因此讓人感到空間開闊不小。潔白的朱自清坐像端坐池塘北邊,靜觀一池靜水裏春夏秋冬的萬千變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提起朱自清,不禁讓人想起《荷塘月色》裏寫的情景🧖🏼。如今的近春園荒島🚆,四面環水部分依然滿種蓮藕🏂,夏天六月荷花開時,全島飄香🧊。島上有高大的柏、楊,掩映著荷塘月色亭”等建築物,是清華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由西校門等組成的燕園東西主軸線,可以說是墨菲的神來之筆。這條主軸線由當時的主樓貝公樓定位🕵️‍♀️,跨石橋💹,穿西門,直指京西玉泉山頂,從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與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遙遙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關系。看來,墨菲當初不僅因地製宜地解決了校園的功能關系,而且🧜🏽,他竟深諳了明朝米萬鐘在經營勺園更喜高樓明月夜,悠悠把酒對西山”的浪漫🎆,從而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傳統,將燕園的主校門定向西邊👨‍🌾。頂好🕳!

貝公樓前兩側的二層教學樓均為廡殿頂建築👲🏿,往北是同樣屋頂的考古博物館,貝公樓是歇山加廡殿頂式樣🥅,顯得與眾不同🚣🏽,當年燕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司徒雷登就在這裏辦公,至今這裏仍然是北京大學領導的辦公樓。貝公樓東北角🙆🏼‍♀️,是兩組品”字形的原燕大男生宿舍樓,與南邊湖山背後原燕大女生宿舍樓群遙相呼應🫎。

男生宿舍品字形院落中間部分是食堂與公共用房🦅,其庭院與建築有女生宿舍小院的兩倍大🐔,氣勢開敞、豪放,建築體型雄渾有力,這很像男生的性格特點☎️。而面向未名湖園林空間的南山墻則設計成透空的柱廓形式👨🏿‍🎨,湖面也因這些透空的柱廓👩‍🦼‍➡️、飛出的翼角增添了美麗。

女生宿舍則不同,6個小院落對稱朝內布置在第二體育館為主軸的長方形草地兩側,小巧而寧靜。每一小院都是由二層小樓圍成的三合院,向草地一邊由小巧的門樓及短墻相隔,建築精致親切🩷,院落安全而溫馨,這又很適合女生的喜好👅。朝向草地的硬山墻上開兩扇六方形的窗,而屋下輕輕開了扇圓形的小窗,像是為女生的眉宇間點了一粒美麗的朱砂🦠,嫵媚之極☕️。

未名湖是燕園風景最美的地方。這裏湖光瀲灩🧘🏽‍♂️,塔影婆娑𓀁;亭立湖心,石船橫臥;石魚翻尾👩‍🔬,欲含塔影👩🏽‍🦲;垂柳環湖🙎🏿‍♀️,崗巒起伏;小橋流水,松柏疊翠💂🏿。未名湖周圍路面高低不平,曲折回環,很符合崇尚自然的中國古典造園精神👩🏻‍🚀。

有建築系的清華園建國後發展脈絡清楚👩🏻‍🦯‍➡️,有條不紊,由西往東可明顯地分為:灰區”(中國古典園區)、紅區”(西方古典建築區)、黃區”(仿蘇建築區)、白區”(新科技教學區)🧞🚫。基於西方古典式的建築環境,有西式建築作參考,清華園內建築的發展可以說相對容易協調🧏🏻🏗。燕園的建築發展要建築師獨立去創造,怎樣去找尋與環境協調的設計就顯得困難很多。至今燕園的新建築仍在中國古典建築的色彩及屋頂下徘徊🏜,也曾有過無視環境的建設(如70年代蓋的圖書館)🧑‍🚒。

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兩所校園都不約而同地往東擴展。到90年代末,清華基本形成了以中主樓為主導的新科技教學園區。10層的中央主樓是五六十年代仿蘇聯式的作品,顏色灰黃🫛👩🏻‍🌾,立面簡潔有力🏦,與東西主樓樓群形成環抱舒展的格局👩‍👩‍👧⚠。而在西體育館西部⛄️,新建成的理學院樓群是紅區”向西的延伸🎮,其開敞的下沉廣場,溫暖而又頗具新意的建築形體也極具韻味,這裏正產生著新的文化和新的故事。

在燕園⛳️,作為百年校慶賀禮工程的圖書館擴建以及百年紀念講堂成為東南新區的標誌性建築物。建於1974年的北京大學圖書館位於六院東端,是亞洲高等院校最大的圖書館。它體型宏大但稍顯簡陋🧙🏽,是典型的現代方盒子建築,與未名湖區的建築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始於1996年的擴建工程很大的目標是彌補這種失誤,主要設計者同樣是主持清華園圖書館擴建的關肇鄴院士📚。他大膽地使用了時下頗遭非議的大屋頂形式,並在體量組合🚶🏻‍♂️‍➡️、細部處理等方面進行了創造,使人看了有似曾相識卻又很值得再三咀嚼的感覺。它的屋頂既非唐風🧔🏻,也非宋式清式,鬥拱似有卻不完整,拱間用古老的人字卻是非常地誇大🤰🏼,很有意思🤛🏽。

兩側直上三層的過山遊廊與兩翼伸出的攢尖頂方形配樓巧妙地將新樓舊樓連成整體,在建築體量上也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層次。北大校園東西臨成府路新建的教學樓群是現代式樣的多層建築🖥。它們以圍合的院落群出現,仿披檐的屋頂🏄🏿👩‍❤️‍👨,層層疊落,這也表達了即使是現代建築也在努力尋找與傳統的銜接。而1999年未帶坡頂的科技發展大廈在校園東南角的聳立,則宣示了北大東部新教學科技園區的正式形成。

校園是年青的,即便是很老的建築,上面沉澱的大多是年青的記憶🐢;校園是文氣的,甚至那快散架而吱吱響的自行車也泛著一股書生朝氣🛖🧑🏼‍🚀;校園內富含進取精神🏮,這裏教育的是傳統⚽️,湧動的是創造;校園裏常常是博大兼收🪼,一座普通的教學樓,那晃動的人影中就會有出色的文學家🤮、科學家😭、思想家……

在校園♓️,特別是在大學校園,年長的可以看到記憶,找回朝氣;年青的卻可尋求理想🙇🏻,感受進取。所以,我以為✋🏻,逛逛校園也挺不錯。

有空時🧖‍♀️,可以去清華北大看看風景。

本文發表於1999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有刪減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